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政治气质

2020-01-16 20:05肖志坚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中央改革开放总书记

肖志坚

(娄底市委党校,湖南 娄底 417000)

2018年3月,中共中央根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将原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改成中共中央直属决策议事协调机构,成立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突出了党中央对涉及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重大工作加强集中统一领导的顶层设计,也彰显了中央推进改革的决心和意志。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正是因为有了改革开放,我们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奇迹,中华民族焕发了伟大生机与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推进和深化改革开放,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一、加快改革速度: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政治信心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关键一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生命力,就在于是实现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我国过去四十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产生,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改革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倒退和停顿没有出路、没有前途。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整肃党风、政风、作风问题,腐败势头得以遏制,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脱贫攻坚效果明显,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2018年底的1.7%,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幅提升;社会保障日益完善,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

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经历了无数次的风险与考验,每一次都能顺利过关,在长期执政中凝练了丰富的领导经验和智慧。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积累,具有了一定的实力,有能力应对世界经济低潮。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自信。

改革不断深入,则难度也会不断加大。在关键时刻与关键节点,必须以更大的勇气来推动改革。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从更高起点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谋划和布局,把“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破除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作为新时代改革的方向和目标。2018年3月28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全面启动,标志着全面深化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改革将进一步触及深层次利益格局的调整和制度体系的变革,改革的复杂性、敏感性、艰巨性更加突出。这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政治信心。

二、加大改革力度: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政治决心

2013年,习近平担任党的总书记不久,就前往改革开放前哨广东考察,宣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中国领导人展现出的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改革决心,给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2019年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他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要对标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继续打硬仗,啃硬骨头,确保干一件成一件。

持续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下必须面对的一场硬仗。中央提出坚持“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的方针,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发展质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破解深层次矛盾,周期长、难度大,既有经济发展方式问题,也有世界经济运行周期性问题。经过艰苦努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三去一降一补”和“破、立、降”深入推进,煤炭、钢铁等传统行业去产能目标基本完成,清理淘汰了一大批僵尸、低效企业。

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陆续取消和下放311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123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彻底终结了非行政许可审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精简85%,全面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优化公共服务流程。群众和企业办事更加方便,全社会创业创新热情日益高涨。财税金融等重点改革深入推进。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减少三分之一,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增加。营改增稳步实施,资源税从价计征范围扩大。取消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建立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价格改革力度加大,中央政府定价项目减少80%,地方政府定价项目减少一半以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要求广大干部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场合回应外界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质疑时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中国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中国对外开放的力度将会越来越大”,以“三个不会变”向世界各国阐明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和力度,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深化改革的政治决心。

三、拓宽改革广度: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政治勇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系统工程,“零敲碎打调整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者,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1]。党的十八大以来,不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的改革,而是全方位的,是五位一体的。

任何一项改革,都是对制度的调整或创新,最终都要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成效显著,形成了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崭新格局。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38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五年来,我们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迎风破浪、大刀阔斧、上下联动、蹄疾步稳,主要领域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一批重要理论、制度、实践创新成果正在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2]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各领域各层次掀起改革热潮。2014年,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确定的80个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中央有关部门还完成108个改革任务,共出台370项改革成果,“改革形成了上下联动、主动作为、蹄疾步稳、狠抓落实的好局面,呈现出全面播种、次第开花的生动景象”[3]。2015年,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确定的101个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中央有关部门完成153个改革任务,各方面共出台改革成果415项。2016年,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确定的97个年度重点改革任务和128个其他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还完成了194个改革任务,各方面共出台改革方案419个。2016年12月30日召开的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31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就。经过攻坚克难,全面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惩治腐败,“苍蝇”“老虎”一起打;推出中央八项规定,践行“三严三实”,整顿党纪政风;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不断健全。文化领域体制机制逐步完善,民生领域制度建设不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全面从严治党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实现历史性突破。

四、挖掘改革深度: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政治定力

改革必须保持战略定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持战略定力的论述,为我们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推进改革提供了政治遵循。一是“两个死路一条”的论断,即“不实行改革开放只有死路一条,搞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也是死路一条”。二是“两个保持”的要求,即“保持战略定力,保持政治坚定性”。三是“两个防止”的警示,即“不仅要防止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也要防止落入‘西化分化陷阱’”。改革开放以来,历次三中全会都研究讨论改革问题,都是在释放一个重要信号,“就是我们党将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说到底,就是要回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4]。

改革没有回头路,永远在路上。改革的实践证明,越是艰难的时候,越要坚定信心,越要保持政治定力。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2013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由习近平总书记任组长。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下设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民主法制领域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纪律检查体制改革6个专项小组。自2014年1月第一次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召开至2016年9月,近21个月时间内,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共召开17次会议,审议通过84份文件。这84份文件虽然各有侧重,但都直指改革中的“硬骨头”。

气可鼓而不可泄,唯有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才能在攻坚克难中奋力实现改革的新突破,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坚持走改革开放的道路绝不改变,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永不动摇,全面深化改革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现在,推进改革开放有了更坚实的基础,但改革开放越往纵深发展,发展中的问题和发展后的问题、一般矛盾和深层次矛盾、有待完成的任务和新提出的任务越交织叠加、错综复杂。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5](P56)

五、提升改革高度: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政治格局

2014年1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再次强调新时代改革开放要注重人民群众的智慧,要鼓励试点,加强探索,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探索相结合。2018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改革开放进行到今天,改革的思想基础、实践基础、制度基础、民心基础更加坚实,要投入更多精力、下更大气力抓落实,尤其是加强领导、科学统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主要负责同志要抓思路,统筹各项改革任务,带领大家一起定好盘子、理清路子、开对方子,对攻坚难度大、影响面广、同老百姓关系密切的改革任务要亲自上手、负责到底。要抓调研,既搞清楚改革要解决什么问题,又善于从基层和群众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拿出来的方案要有底气、接地气,对改革实施过程要注意跟踪、掌握实情。要抓推进,把推进改革的道理讲清楚,同时注意解决执行中统一思想的问题,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全面深化改革着眼民族复兴,立足未来,放眼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一系列精辟论述,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样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特别是站在时代高度,对改革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理论思考,将中国共产党改革理论的系统探索推向了新的高度。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共同发展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符合各国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为此,我们应该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正确方向,坚持同舟共济,实现合作共赢。

六、结语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将全面深化改革引向深入,中国人民必将汇聚起奋勇前进的磅礴伟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将迎来更加光辉灿烂的幸福前景。全面深化改革考验着党的治国能力、执政能力,也检验着改革的格局与智慧。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贯穿着非凡的政治勇气、深厚的人民情怀、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国际视野、科学的辩证思维、强烈的创新精神,既是改革实践的重要经验总结,也是改革理论的重大创新发展,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和理论武器。

猜你喜欢
中央改革开放总书记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定了!中央收储冻猪肉2万吨
习近平总书记论守初心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习总书记“下团组”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