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学报》第 42 卷(2020 年)

2020-01-16 03:50
海洋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研究

文章索引

期—页

物理海洋、海洋气象、海洋物理

南海北部台风和中尺度暖涡对近惯性振荡的影响 …………………………………………………………………………………………………………………………………………………… 于璐莎,翟荣伟,鲁远征,郭双喜,屈 玲,岑显荣,张 康,黄鹏起,尚晓东,周生启 1—1

基于船载ADCP 观测的红沿河核电站周边海域潮流–余流的分离计算 ……………… 唐华亮,肖劲根,魏 皓,聂红涛,张广跃,钱思萌 1—12

南沙群岛礁概化地形上拍岸浪数值模拟与统计分析 ………………………………………………………… 曹广颂,朱首贤,张文静,聂 屿 1—22

适于模拟不规则水域波浪的缓坡方程两种数值模型比较 ……………………………………………………………… 李巧生,唐 军,吕义港 1—31

海啸俘获波在弯曲海脊上的传播规律 ……………………………………………………………… 于洪荃,胡 见,王 岗,张 尧,郑金海 1—40

黄海海洋对台风“灿鸿”外围过程响应的观测研究 ………………………………………………… 冀承振,葛 勇,李 健,于 博,刘清容 1—46

中国南极考察航线上气旋大风过程统计分析 ……………………………………………………… 孙虎林,秦 听,魏立新,汪 雷,马 静 1—54

基于观测和再分析数据的LSTM 深度神经网络沿海风速预报应用研究 …………………………………………………………………………………………………………………………………………………… 王国松,王喜冬,侯 敏,齐义泉,宋 军,刘克修,吴新荣,白志鹏 1—67

舟山渔港风暴潮模拟分析 …………………………………………………………………………… 孙志林,钟汕虹,王 辰,涂文荣,纪汗青 1—136

渤海弱层化期湍流混合观测特征分析 ……………………………………………………………… 徐鹏昭,杨 伟,赵 亮,魏 皓,聂红涛 3—1

木本植被覆盖岸坡上波浪爬升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 徐海珏,胡 萍,白玉川,杨 波 3—10

长江感潮河段潮波传播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黄竞争,张先毅,吴 峥,刘 锋,蔡华阳,杨清书 3—25

南海海平面对两类El Niño 的不同响应 …………………………… 罗凤云,谭 伟,李 娟,左军成,梅宇立,纪棋严,李直龙,庄 圆 3—36

热带太平洋盐度变化:2015−2017 年盐度异常 ………………………………………………………………………… 史荒原,杜 凌,徐道欢 3—47

深海季节性环境变化对半会聚区尺度水面声定位影响分析 ………………………………………………… 张 旭,李智生,邱仁贵,董 楠 3—59

基于拉格朗日拟序结构的黑潮区域海流运输结构提取和分析 ……………………………………………… 田丰林,任一丹,何 遒,陈 戈 5—12

浪致混合对亚热带冬季海洋混合强度的影响 ………………………………………………………………… 陈思宇,乔方利,黄传江,宋振亚 5—22

天津沿岸冷锋型温带风暴潮的客观分型研究 ………………………………………………………………… 王万筠,窦策伟,殷海涛,沈岳峰 5—31

1960−2017 年北部湾珊瑚礁区海洋热浪增强原因分析 ……………………………………………………… 张文静,郑兆勇,张 婷,陈天然 5—41

BCC_CSM 对北极海冰的模拟:CMIP5 和CMIP6 历史试验比较 ………………………………………… 王 松,苏 洁,储 敏,史学丽 5—49

基于CMIP5 模式与Argo 观测数据的海洋有效重力势能分析 ………………………………………………………… 牛 凡,王 涛,廖光洪 5—65

北极河流径流对北冰洋环流的影响 ……………………………………………………………… 田 霏,王召民,Gavilan Estanislao,刘成彦 7—1

南海东北部叶绿素a 浓度对台风“风泵”和黑潮共同作用的响应 ……………………………………………………… 刘宇鹏,唐丹玲,梁文钊 7—16

长江口咸潮入侵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 李文善,王 慧,左常圣,董军兴,徐 浩,潘 嵩,金波文,高 通 7—32

台风“布拉万”过境黄海时的异常增温事件研究 …………………………………………………… 柴 霞,梁湘三,赵远冰,吴 辉,王一鹤 7—41

印度洋偶极子预报技巧在多模式中的对比研究 ………………………………………………………………………… 雷 蕾,伍艳玲,唐佑民 7—51

Monte-Carlo 模拟与经验路径模型预测台风极值风速的对比 …………………………………………………………… 郭云霞,侯一筠,齐 鹏 7—64

基于潜标观测的吕宋海峡以东深海海流的低频变异 ………………………… 旷芳芳,潘爱军,张俊鹏,黄 奖,蔡尚湛,李家军,李 墨 9—1

华南休闲海滩沙坝触发的裂流风险及特征研究 ……………………………………………………………………………………………………………………………………………… 张 尧,刘旭楠,刘 强,王 斌,洪 晓,周水华,张 娟,孟潇洁,李 锐,陶金波,王 岗 9—9

WAVEWATCH Ⅲ不同海冰源项的海浪模拟效果对比 ………………………………………………………………… 苗 琪,徐福敏,俞茂玲 9—22

海岸波浪多次破碎波能耗散模型 …………………………………………………………………………………………………… 闫 圣,邹志利 9—30

孟加拉湾障碍层年际变化及其与印度洋偶极子事件的联系 …………………………………………………………… 郭文仪,邱 云,林新宇 9—38

失稳背景流下对称型海洋内波的生成演变 ………………………………………………………… 赵艳玲,卢 姁,黄 泓,刘赛赛,张 铭 11—12

基于非规则网格模型的全球潮流能评估 ……………………………………………………………………… 陈禹庚,鲍献文,周玲玲,姚志刚 11—23

波浪模式的变分多尺度方法模拟 …………………………………………………………………… 刘小刚,任睿超,王 震,惠小健,章培军 11—34

基于遥感数据的三维温度场参数化分析方法研究 …………………………………………………………… 邢霄波,徐永生,贾永君,黄 超 11—39

海洋化学

西太平洋海域现场培养实验中挥发性卤代烃浓度的 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 韩 钰,何 真,刘珊珊,高旭旭,杨桂朋 2—1

秋、夏季珠江口、南海北部陆坡溶解态铝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 张小红,任景玲,郭 颖,李 磊,张瑞峰 2—10

自组装膜进样质谱系统及其在砂质沉积物异化硝酸盐还原研究中的应用 ……………………… 谢成军,宋国栋,刘素美,唐继尧,张桂玲 2—22

东海季节性低氧海区柱状沉积物中氧化还原敏感元素对沉积环境变化的响应 …………………………………………………………………………………………………………………………………………… 解兴伟,袁华茂,宋金明,段丽琴,梁宪萌,王启栋,任成喆,王越奇 2—30

黄、东海春季海水胞外酶活性水平分布特征研究 ……………………………………………………………………………………………………………………………………………………………… 张正雨,田继远,于 娟,杨桂朋,崔 煜,陈得萍,高 萍,许 瑞,陈 容 4—1

秦皇岛近岸海域潮间带砂质沉积物中微塑料和重金属污染特征 …………………………………………… 陈月琴,罗 维,孙聪慧,吴光红 4—113

秋季红沿河核电站海域水龄分布及其对水母丰度分布的影响 ……………… 邱敏志,苏 薇,姚庆祯,王彦涛,张广跃,许博超,张晓洁 4—122

近海生态系统的人为营养盐输入及其控制对策浅析 …………………………………………………………………… 王菊英,郑 楠,马德毅 6—1

长江口表层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的高分辨分布特征及有机碳来源解析 ………………………………………………… 王春禹,姚 鹏,赵 彬 10—1

白令海及西北冰洋有机质来源与新鲜程度的脂肪酸指示 …………………… 李 科,金海燕,赵香爱,庄燕培,季仲强,张 扬,陈建芳 10—14

沉积记录中脂类生物标志物对琼东上升流强度的指示及其影响因素初探 ……………………… 王 鑫,吴 莹,曹梦莉,齐丽君,张 经 10—28

海底地下水排放对典型红树林蓝碳收支的影响—以广西珍珠湾为例 …………………………………………………………………………………………………………………………………………………………… 王亚丽,张芬芬,陈小刚,李林蔚,王希龙,劳燕玲,杜金洲 10—37

海洋中90Sr:日本周边海域与南海的对比 ……………………………………………………………………………………………………………………………………………………………… 林武辉,何建华,余克服,杜金秋,邓芳芳,梁 林,李俊怡,何贤文,陈宝才,冯亮亮 10—47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粤港澳大湾区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演变历史—以大亚湾为例 ………………………… 曲宝晓,宋金明,袁华茂 10—59

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全球表层海水1°×1°二氧化碳分压数据推演 ……………… 钟国荣,李学刚,曲宝晓,王彦俊,袁华茂,宋金明 10—70

西太平洋秋季130°E 断面有色溶解有机物的分布特征及光降解行为研究 ………………………………… 刘 可,杨 琳,杨桂朋,张 婧 10—121

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营养盐浓度与结构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杨建斌,姚 鹏,张晓华 10—132

秦皇岛外海夏季溶解氧与pH 的变化特征分析 ………………………………………………………………………… 赵紫涵,宋贵生,赵 亮 10—144

胶州湾海水痕量金属−溶解有机质分配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 泮枫敏,袁华茂,宋金明,李学刚,李 宁,段丽琴,邢建伟 12—1

北部湾入海河流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及入海通量研究 …………………………………… 劳齐斌,刘国强,申友利,粟启仲,高劲松,陈法锦 12—93

渤海海水pH 时空分布特征与趋势分析 …………………………………………………………… 王秋璐,许 艳,曾 容,张 健,黄海燕 12—101

夏季琼州海峡表层海水二氧化碳分压时空变化 ………… 马 玉,廖世智,李锐祥,蔡钰灿,曹永港,许春玲,史华明,王 迪,许 欣 12—110

光照和硝酸盐浓度对东海原甲藻和三角褐指藻释放挥发性卤代烃的影响 ……………………………………………………………………………………………………………………………………………………………………………… 倪 洁,刘珊珊,陈 妍,杨桂朋,何 真 12—119

海洋地质

近百年来黄河改道及输沙量变化对山东半岛泥质楔沉积物粒度特征的影响 …………………… 杨立建,马小川,贾建军,阎 军,栾振东 1—78

南极罗斯海重力场特征及莫霍面深度反演 ………………………………………………………………………………………… 马 龙,郑彦鹏 1—144

花东盆地晚中新世以来沉积演化特征 ………………………………………………………………………… 孙美静,高红芳,李学杰,刘 杰 1—154

北部湾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的分布特征与控制因素 ……………… 林武辉,冯 禹,余克服,蓝文陆,莫珍妮,宁秋云,冯亮亮,何贤文 2—143

海洋沉积物不同相态中Sr、Nd 同位素提取方法研究 ……………………… 张 颖,张 辉,王小静,刘季花,汪虹敏,朱爱美,胡宁静 2—155

基于Chirp 数据和Biot-Stoll 模型反演南海北部陆坡海底表层沉积物物理性质 …………………………………………………………………………………………………………………………………………… 周庆杰,李西双,刘乐军,刘洋廷,高 珊,周 航,王景强,李天光 3—72

渤海海峡沉积物输运的参数化计算 ……………………………………………………………………………………… 齐富康,边昌伟,徐景平 3—83

波流作用下海底边界层沉积物再悬浮与影响因素研究 ………………………………… 文明征,陈 天,胡云壮,李 勇,单红仙,贾永刚 3—97

长江分汊河口涨、落潮悬沙不对称特征及季节性差异 …………………………………………… 乔立新,张国安,何 青,张卫国,李茂田 3—107

西南印度洋脊龙旂热液区蚀变岩岩石学特征及对热液流体循环的指示 …………………………………………………………………………………………………………………………………………………… 王 媛,李怀明,董传万,于增慧,陶春辉,李 伟,岳羲和,吕士辉 5—77

长江口崇明东滩及相邻区域地形演化与驱动因素分析 ……………………… 郭兴杰,严学新,王寒梅,沙 伟,秦渭华,唐迎洲,徐 健 5—95

长江口扁担沙动力地貌变化过程研究 ………………………………………………………………………… 何钰滢,戴志军,楼亚颖,王 杰 5—104

基于数字岸线分析系统的海岸线时空变化速率分析——以海州湾为例 …………………………………… 沈昆明,李安龙,蒋玉波,刘鑫仓 5—117

北冰洋门捷列夫海岭富锰棕色层稀土元素组成特征与来源初步分析 ………………… 赵 嵩,董林森,王湘芹,吴 东,白亚之,刘焱光 7—78

科科斯脊玄武岩斜长石矿物化学及地质意义 ………………………………………………………………… 葛振敏,鄢全树,赵仁杰,施美娟 7—93

基于重矿物地球化学手段的南海东北部陆架沉积物物源研究 ………………………………………………………… 马一开,黎 刚,颜 文 7—108

百年尺度东海内陆架风暴事件重建:器测记录与沉积记录耦合 …………… 杨照祥,薛成凤,杨 阳,周 亮,艾 乔,高建华,贾建军 7—119

法尔维海盆构造特征及演化 …………………………………………………………………………………… 魏柯佳,宋立军,王铣慧,季 婷 7—139

广西北海银滩侵蚀动力研究 ……………………………………………………………………………………………… 刘 涛,王增军,张建兵 7—147

西北冰洋中更新世以来黏土矿物变化特征及其反映的洋流和冰盖演化 ………………………… 徐仁辉,王汝建,肖文申,董林森,刘焱光 9—50

海底地形对洋中脊热液对流活动的影响研究—基于海水压力的空间变化 …………………………………………………… 范庆凯,李江海 9—61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BSR 带裂隙系统空间分布特征 …………………………………………………………… 于俊峰,宋瑞有,晁彩霞,潘光超 9—69

珊瑚礁区海底地下水排泄的环境效应及其珊瑚记录研究进展 ………………………… 姜 伟,杨浩丹,吴星媛,余克服,许慎栋,王英辉 11—1

闽江口外海域全新统地震地层学特征和沉积作用 ……………………………………………………………………… 刘阿成,张 杰,唐建忠 11—49

南海东北部峡谷体系的地貌特征与发育控制因素 ……………………………………… 王玉宾,吴自银,尚继宏,殷绍如,赵荻能,周洁琼 11—62

海底峡谷内浊流流动与沉积特征数值模拟研究 ………………………………………… 王 越,孙永福,修宗祥,宋玉鹏,王柯萌,谢秋红 11—75

台风“利奇马”对山东省海阳市海滩演化过程的影响 ………………………… 高 伟,李 萍,高 珊,田梓文,李 兵,刘 杰,徐元芹 11—88

基于高频观测数据的徐闻青安湾海滩对台风“贝碧嘉”的响应研究 ……………………………… 曾春华,朱士兵,李志强,张会领,李高聪 11—100

基于高分辨率浅剖与钻孔信息对比的金州湾海底声速的统计特征 ………………………………………… 王方旗,陶常飞,林旭波,董立峰 11—112

海洋生物

西北太平洋柔鱼渔场分布与涡动能变化的相关关系 …………………………………………………………………… 刘 瑜,郑全安,李晓峰 2—44

东海北部小型底栖动物群落对径流及黑潮暖流入侵的响应 …………………………………………………………… 刘清河,马 林,李新正 2—52

九段沙湿地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 赵成建,童春富 2—65

乐清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 王航俊,姚炜民,林 义,邹 清,刘亚林 2—75

基于耳石微结构的黄、渤海蓝点马鲛幼鱼日龄与生长 …………………………………………… 朱庆环,田永军,张 弛,叶振江,徐宾铎 2—87

浮游软体动物长角螺属(Clio)种类的分类学和谱系地理学 ……………………………………… 高 阳,李海涛,姜重臣,陈志云,李宏俊 2—96

春、夏季秦皇岛海域超微型浮游植物 …………………………………………………… 赵相伟,魏玉秋,孙 军,张桂成,赵 亮,贾 岱 2—106

江苏-山东沿岸大型绿藻微观繁殖体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 缪晓翔,肖 洁,王宗灵,李 艳,刘 萍,姜美洁,张学雷 2—115

实时荧光定量PCR 分析中不同铁浓度处理下玛氏骨条藻内参基因的筛选 ……………………… 张 梅,邢永泽,甄 毓,米铁柱,于志刚 2—124

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幼鱼对环境低氧胁迫氧化应激与能量利用指标的响应 …………………………………………………………………………………………………………………………………………………… 李洪娟,陈 刚,郭志雄,王维政,黄建盛,曾泽乾 4—12

阿根廷巴塔哥尼亚陆架拉氏南美南极鱼(Patagonotothen ramsayi)不同组织中脂肪酸分布及食物来源指示 ……………… 杨清源,朱国平 4—20

山东近海高眼鲽种群结构及资源分布 ……………………………………………………………… 衷思剑,王 晶,刘淑德,王四杰,任一平 4—29

西北太平洋柔鱼丰度的灰色灾变预测 ……………………………………………………………………………………………… 解明阳,陈新军 4—40

基于拓扑网络研究海州湾食物网结构与复杂性 ……………………………… 徐从军,刘 阳,程 远,徐宾铎,张崇良,任一平,薛 莹 4—47

近30 年长江口海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变化趋势研究 …………………… 陈耀辉,刘守海,何彦龙,秦玉涛,季 晓,张昊飞,徐 韧 4—55

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GST和HSP90基因克隆及其在氨氮胁迫下的表达特征分析 ………………………………………………………………………………………………………………………………………………… 张 欢,董迎辉,姚韩韩,俞凯佳,胡月亚,林志华 4—66

印度洋、西北太平洋龟螺属和小龟螺属种类的分类及DNA 条形码鉴定 ……………………… 李海涛,何 静,姜重臣,陈志云,周 鹏 4—79

广西涠洲岛黄廯蜂巢珊瑚、肉质扁脑珊瑚的胚胎和幼虫的早期发育 ………………… 韦 芬,黄 雯,余克服,廖芝衡,王 欣,王英辉 4—87

海洋酸化、暖化对两种鹿角珊瑚幼虫附着及幼体存活的影响 ………………………… 孙有方,江 雷,雷新明,张浴阳,俞晓磊,黄 晖 4—96

福建宁德晴川湾海域水母群落特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分析 ……………………………………………………………………………………………………………………… 邓邦平,刘 衡,王洪波,秦玉涛,夏利花,李 阳,张昊飞,蒋晓山,杨旖祎,王宇坛,季 晓,林熙戎 4—128

基于16S rRNA 与COI 基因40 种石斑鱼亚科鱼类分子系统进化关系 ……………………………………………………………………………………………………………………………………………………………… 梁日深,陈 铭,廖国威,张卓为,张癸新,陈轶之,林 蠡 6—9

两种GAM 模型对海州湾短吻红舌鳎(Cynoglossus joyneri)资源分布预测效果的比较研究 ……………………………………………………………………………………………………………………………………… 孙 霄,张云雷,刘笑笑,程 远,纪毓鹏,任一平,薛 莹 6—20

基于产卵场海表温度的阿根廷滑柔鱼资源丰度预测模型研究 ………………………………………………………… 王易帆,陈新军,郭立新 6—29

秘鲁外海茎柔鱼栖息地适宜性年代际变动 ………………………………………………………… 温 健,陆鑫一,余 为,陈新军,刘必林 6—36

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对秋季海州湾长蛇鲻栖息地适宜性的影响 …… 朱承之,张云雷,赛 可,韦雯钰,谢姝妤,夏铭璟,任一平,薛 莹 6—44

莱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动态变化特征 …………………………… 袁 伟,王 俊,左 涛,牛明香,栾青杉,时永强,孙坚强 6—52

北部湾涠洲岛珊瑚礁底栖贝类的群落特征 …… 黄 雯,温 铮,胡利莎,马培振,许铭本,黄学勇,王永刚,王英辉,余克服,王海艳 6—62

平潭岛东北部近岸海域大型污损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 刘 坤,林和山,李 众,何雪宝,黄雅琴,林俊辉,牟剑锋,张舒怡,马 丽,全俊杰,王建军,孙 军 6—70

大型附着生物对近海圆盘浮标污损的特点 …………………………………………………………………… 林明晴,严文侠,曹文浩,严 涛 6—83

2018−2019 年舟山近海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春季年际变化及其与水团的关系 …………………………………………………………………………………………………… 王慧君,许永久,俞存根,章 寒,张洪亮,蒋日进,梁 君,郭 爱,朱文斌,徐开达,刘连为,王皓学 6—90

基于Ecopath 模型的海州湾及邻近海域生态系统结构研究 ………………… 任晓明,刘 阳,徐宾铎,张崇良,任一平,程 远,薛 莹 6—101

庙岛群岛北五岛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与景观格局时空分布异质性研究 ………………………………… 殷丽婷,郑 伟,高 猛,路景钫 6—110

印度尼西亚峇淡岛海域鱾新本尼登虫(Neobenedenia girellae)形态学及28S rRNA 分子鉴定 ………… 乔 莹,马笑晚,邵彦翔,陈 超 6—119

黄海浒苔绿潮防灾减灾现状与早期防控展望 …………… 王宗灵,傅明珠,周 健,沈颂东,邵魁双,胡 伟,肖 洁,范士亮,张学雷 8—1

光和温度对两种绿潮藻光合途径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 马 茜,王玉珏,孙西艳,刘东艳 8—21

2018 年南黄海浒苔绿潮迁移发展规律与营养盐相互关系探究 …… 张海波,刘 珂,苏荣国,石晓勇,裴绍峰,王修林,王国善,王 爽 8—30

2018 年南黄海浒苔绿潮发展规律及氮组分的作用探究 … 张海波,王 爽,尹 航,沙珍霞,石晓勇,苏荣国,裴绍峰,王国善,麻银萍 8—40

不同氮磷比值下浒苔与石莼的竞争作用研究 ………………………………………………………………… 杨 雪,林 锟,谭丽菊,王江涛 8—50

浒苔绿潮消亡腐败过程中的营养盐释放及其对近海环境的影响 ……………………… 冯立娜,张海波,孙雨嫣,李修竹,苏荣国,石晓勇 8—59

不同状态浒苔对东海原甲藻生长的影响 ……………………………………………………………………… 林 锟,杨 雪,谭丽菊,王江涛 8—69

热带东印度洋春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空间特征分析 ………………………… 孙 萍,李 艳,潘玉龙,韦钦胜,袁 超,张学雷,王宗灵 8—76

2014 年秋季渤海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 张 雪,王 俊,马 武,王 宏,高 燕,刘克奉 8—89

渤海3 个河口区底栖硅藻群落的时空变化特征 ……………………………………………………………… 王珊珊,刘东艳,王玉珏,袁子能 8—101

湄洲湾海域甲藻孢囊的时空分布初步调查 ………………………… 李光毅,郑崇荣,吴惠锴,杨 凡,刘保清,黄龙展,陈竞武,陈云霞 8—115

舟山群岛外海域鱼类数量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于南京,俞存根,许永久,陈立红,许恒涛,王慧君,张佩怡,刘 坤 10—80

异常气候条件下秘鲁外海茎柔鱼栖息地的时空变动 ………………………… 温 健,贡静雯,李 婷,赵嵩玲,田园园,陈新军,余 为 10—92

气候变化对东北大西洋渔获物组成、多样性和营养级的影响 …………………………………………………………………… 陈 爽,陈新军 10—100

南极红藻Iridaea cordata和Curdiea racovitzae转录组分析及其极端光环境适应相关基因的挖掘 ………………… 刘晨临,王秀良,林学政 10—110

基于产卵场和索饵场适宜性的西北太平洋柔鱼丰度预测 ………………………………………………………………………… 魏广恩,陈新军 12—14

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在黄海南部小黄鱼资源量预测中的应用 ………………… 宋大德,汪金涛,陈新军,仲霞铭,熊 瑛,汤建华,吴 磊 12—26

基于栖息地指数的西北太平洋日本鲭渔情预报模型构建 ……………………………… 范秀梅,唐峰华,崔雪森,杨胜龙,朱文斌,黄良敏 12—34

基于光合有效辐射的西北太平洋柔鱼资源丰度和空间分布变动研究 ………………… 钱梦婷,贡静雯,范江涛,余 为,陈新军,钱卫国 12—44

北部湾大风江与南流江河口红树林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 王日明,戴志军,黄 鹄,梁喜幸,黎树式,胡宝清,周晓妍,吴天亮 12—54

海水酸化和碱化对斑点海链藻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 范佳乐,李富田,徐军田 12—62

甜菜碱脂在14 种海洋微藻中的分布研究 ……………………………………………… 李艳荣,牟 桐,黄莉莉,徐继林,周成旭,严小军 12—72

辽河口沉积物反硝化过程研究—以反硝化功能基因丰度及nirK 型细菌群落结构分析为例 ………………………………………………………………………………………………………………………………………………… 明红霞,陈泉睿,史银银,苏 洁,于 颖,樊景凤 12—82

海洋工程

关于Boussinesq 型水波方程理论和应用研究的综述 …………………………………… 孙家文,房克照,刘忠波,范浩煦,孙昭晨,王 平 5—1

不同形态海湾的水底平衡剖面研究 ……………………………………………………………………………………… 苏文亮,邹志利,张庆民 5—128

多向不规则波浪的确定性模拟 ………………………………………………………………………………… 罗 丽,柳淑学,李金宣,王 磊 9—79

畸形波作用下锚泊方柱系泊张力特性研究 ……………………………………………… 潘文博,崔 成,何 萌,曾繁旭,梁 晨,张宁川 9—87

霍尔锚在粉细砂中抛锚深度模型试验 ……………………………………………………………… 王 慧,张可成,王忠涛,张 宇,王洪波 11—123

海洋技术

基于HY-1C CZI 影像光谱指数重构数据MNF 变换的红树林提取 …………………… 梁 超,刘 利,刘建强,邹 斌,邹亚荣,崔松雪 4—104

海底砂土中气体运移过程电阻率监测探针设计与实验 ………………………………………………………………… 孙 翔,郭秀军,吴景鑫 5—139

卷积神经网络在卫星遥感海冰图像分类中的应用探究—以渤海海冰为例 …………………… 崔艳荣,邹 斌,韩 震,石立坚,刘 森 9—100

海洋信息科学

基于TerraSAR-X 卫星数据的内孤立波参数和海表流速信息提取的探索研究 …………………………… 曾 智,李晓明,任永政,陈学恩 1—90

基于HY-2A 微波散射计海面风场资料的台风风剖面信息提取研究 ………………… 张 路,胡潭高,张 毅,张登荣,李 瑶,沈黎达 1—102

基于FY-3C 微波辐射计数据的极区海冰密集度反演方法研究 ……………………………………………… 刘 森,邹 斌,石立坚,崔艳荣 1—113

协同主动学习和半监督方法的海冰图像分类 ………………………………… 韩彦岭,赵 耀,周汝雁,张 云,王 静,杨树瑚,洪中华 1—123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在叶绿素a浓度预测中的应用 ………………………………………………………… 石绥祥,王 蕾,余 璇,徐凌宇 2—134

3 套不同的SST 再分析数据与中国近海浮标观测的对比研究 …………………………………… 王晨琦,李 响,张蕴斐,祖子清,张润宇 3—118

基于与Jason-2 数据比对的Jason-3 卫星高度计全球数据质量评估 ………………………………………… 刘治中,杨俊钢,张 杰,崔 伟 3—129

海洋短排列多道反射地震数据观测系统重定义与沉放深度校正 ………………………………… 张 圣,高金耀,丁维凤,沈中延,刁云云 3—140

机载GNSS 反射信号海面测高模型的研究 ………………………………………………………… 张 云,张杨阳,孟婉婷,杨树瑚,韩彦岭 3—149

基于气温的浮冰侧向融化速率参数化方案实验研究 ……………………………………………… 艾润冰,谢 涛,刘彬贤,赵 立,方 贺 5—150

基于非锐化掩模引导滤波的水下图像细节增强算法研究 ……………………………… 付青青,景春雷,裴彦良,阚光明,张正炳,吴爱平 7—130

基于哨兵2 号卫星遥感影像的2018 年苏北浅滩漂浮绿藻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 袁 超,张靖宇,肖 洁,傅明珠,张学雷,崔廷伟,王宗灵 8—12

基于MODIS 遥感影像的安达曼海内波特征参数分布及生成周期研究 ……………………………………………… 张 昊,孟俊敏,孙丽娜 9—110

基于传输函数的中尺度涡旋时空连续可视化 ……………………………………………………… 田丰林,朱新升,刘 巍,韩妍娇,陈 戈 9—119

基于GF-4 卫星的杭州湾悬浮泥沙浓度遥感监测研究 …………………………………………………………………………………………………………………………………………………………… 邵宇杰,胡越凯,周 斌,陈 芳,何贤强,王国军,袁小红,周亚丽,于之锋 9—134

基于时序相关性分析方法的浮标异常数据识别 ………… 张 宇,周 燕,陶邦一,顾吉星,赵传高,郝增周,张艺蔚,黄海清,毛志华 11—131

近39 年长三角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格局演变分析 ……………………………………………… 王曼曼,张宏艳,张有广,林明森,宫 鹏 11—142

猜你喜欢
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关于辽朝“一国两制”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声、光、磁、触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关于反倾销会计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层脱落的攻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