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2020-01-16 07:40徐海东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48期
关键词:实效性时代政治

徐海东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涉及人的精神生产和观念改造的社会教育活动,它的成效与人的认知过程和认知效果紧密相关。在当今信息技术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信息技术的相关技术知识,遵循脑科学的相关规律,有效实现教育广大学生,使其对党和国家的根本制度具有正确认识,这不仅关涉人本质的全面发展,而且关系到高校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因此,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问题研究纳入学术研究视野,是时代环境新特点的需要,也是思维的起点范畴需要,还是信息技术领域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的需要。在全新的信息技术视域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充分借鉴认知心理学、社会认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科学相关研究成果,深入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与主要机制,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特征相融合,以此来推进时代价值发展、理论思维创新和实践路径优化。

信息技术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方式变化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着整体技术层面的全面升级,这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理念和教育认知方式上展现出全面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新的行业生态。这种新的生态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方式呈现出情景化和独特自主性的特征。这些特征表现在价值教育中,信息技术通过与教师、学生交流,使得在特定教育情景中人都能够及时获得信息反馈,形成完满的对象化教学活动体验,进而使得人本质需求得到满足,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生产和观念改造的实效性提升,特别是通过教师的创造性教育,能够在价值引领的过程中,形成独特的自主性提升,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信息技术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转化信息技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動社会的进步,运用信息技术科学的相关成果,多学科视角透视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认知现象,探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实效性提升问题,突破传统认知研究多关注知识性认知的现状,将研究视角从传统教育活动领域拓展到主体认知领域,这就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就会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在其教育的内容、理念、方式等方面,遵从社会发展规律,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的时代特征,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通过大数据和信息技术,承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充分了解和掌握教学规律和学生需求,形成合理化社会关系,以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促进学生的生存社会化,使学生自觉、自愿、自主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猜你喜欢
实效性时代政治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办公室政治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e时代
e时代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