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背景下高中历史如何提升高中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2020-01-16 07:36陈育辉吴海姬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33期
关键词:教育方法高中历史核心素养

陈育辉 吴海姬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历史学科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都产生了一定变化,并且历史教育所传递的情感体验关系到学生未来发展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所以本文就以新教材背景下高中历史学科提升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进行探究,希望为广大高中历史教师提供一个参考。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核心素养 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33-010-01

新课改背景下,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各个学科的教学目标,并且教师根据每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将核心素养贯穿到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一、将核心素养融入到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

从我国目前的历史教学状况可以看出整个教学都以历史分数为主要学习目标,同时由于历史学科的特点,需要同学们牢记的历史知识点较多,大部分同学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去学习,但对于为什么要学习这些内容,其背后的现代价值却浑然不知,这種传统教育模式已经影响了学生的整体发展,其次,历史核心素养是学生需要提升有关于历史特殊性的素养,并通过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历史意义的内在价值等方面体现出来,从而形成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所以在高中历史中融入核心素养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如何提高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

(一)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方式是目前新课改倡导的创新型教学方式,那么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历史教师可以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来让学生在讨论和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历史所具备的核心素养,例如我们在学习《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并能够理解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的重要意义,首先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并且探讨太平天国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并通过小组讨论探究的方式来得出结论,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根本原因:因为清政府腐败统治,直接原因:因为连年不断自然灾害,教师可以按照这样的方法来进行分析洋务运动以及甲午中日战争,最后教师让学生们来进行总结根据我国目前的国际地位来回看晚清时期寻求国家出路的方法的历史价值,同时教师进一步拓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意义,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可以探究讨论晚清时期历史意义并结合目前国家倡导的新思想来提高自身的历史核心价值观。

(二)通过探究问题,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从而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并通过探究有利于增强对于知识点的掌握能力,同时教师要根据目前班级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和课堂教学目标来设置合理的问题,从而整体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例如我们在学习《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这部分教学内容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掌握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分期,区分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勇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并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重大成就,同时掌握艰难岁月的家国情怀,同时增强对于历史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的深刻理解,首先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本中的知识线索,并且让学生来探究这些事件分别发生于什么时期,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之后,并分别说出小组的观点,教师进行总结过渡时期和道路探索时期的阶段和主要思想,同时教师在多媒体上播放15计划成就、10年探索成就、文革时期建设成就、先进人物等图片资料之后教师提出问题:1.取得这些成就的主要原因是哪些?并总结规律性的认识。2.15计划建设时期,中国人民是拥有怎样的精神和情感?接着小组进行探究教师提出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去探究问题的答案,并且在探究的过程当中可以在脑海中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也更容易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三)定期开展历史核心素养活动,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目前教师上课模式都以课堂教学为主,但由于新课改的推行,再加上高中历史推行新的教材,教学内容上增加了一些活动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基于活动课的教学内容来开展关于高中历史指核心素养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历史情感体验,例如我们在进行《国家情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这部分活动课教学时候,本节课的活动目标主要是让学生在梳理课本知识的过程中来提高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并在此之上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民族使命感,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4个小组分工来完成活动任务,第1小组来整理国家历代领土变化,并讨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过程,第2小组来收集和整理古代帝王为同一多民族国家采取的具体办法和认识这些办法的利益,第3小组来从地理和历史学科融合的角度来研究统一多民族国家,第4小组来总结家国情怀内涵,理解家国情怀与统一多民族国家演进的关系,每个小组在讨论后汇报研究探讨的情况,展示本小组的研究成果,最后教师进行点评,点评后教师可以留作业,让每位同学对自己在本组活动参与情况进行总结,并对本组总结出的成果进行简单评价,谈谈对于本节课最有触动的内容是什么,并说出原因,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从整体性的角度来理解历史知识,从而提升自身的历史核心素养。

结束语

提高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那么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来逐步渗透核心素养理念,并能够定期开展有关于核心素养的活动,真正的将核心素养价值观落实下去,从而促进高中生对历史形成正确的认识,同时能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 参  考  文  献 ]

[1]朱静.让高中历史课堂“活”起来——用历史故事落实学科核心素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26):145.

[2]钱建正.基于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J].读与写,2020,17(27):226.

[3]孙桂萍.基于历史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提问探究[J].中国新通信,2020,22(14):199.

[4]刘新民.基于历史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提问的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18):104.

猜你喜欢
教育方法高中历史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