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京津冀雄区域生态共生与协同发展

2020-01-17 03:12苗泽华王学科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儒商共生京津冀

苗泽华,王学科

河北地质大学 管理学院,石家庄 河北 050031

1 京津冀雄,生态共生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专题座谈会上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路径,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2017年4月1日,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京津冀区域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1]地处华北平原,三省市的国土总面积为21.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2.25%;总人口约1.1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08%。河北省是京畿之门户,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资源与环境承载地。在京津冀雄区域协同发展中,必须统筹兼顾切实做好京津冀三省市和雄安新区的定位,科学地进行顶层设计和人口、资源、生态、经济与社会诸方面的规划,形成合力,激发出向心力、凝聚力和创新力。我们认为,河北省应树立大局意识,弘扬燕赵文化,以河北人的勤劳智慧与厚德载物精神,维护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的循环、共生、持续与和谐,推进京津冀雄良性协同发展。在京津冀雄协同发展进程中,生态共生是基础,经济共赢是条件,社会共荣是目的。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三地不仅要重视政治、经济、资源、生态、科技、教育、文化、法规与社会诸方面的协同发展,还必要从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的视角,系统研究区域生态共生问题,构建京津冀区域生态共生机制,促进社会—经济—自然三个维度的共荣、共赢与共生。[2]

近几年来,京津冀区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生态共生的基础非常脆弱,具体表现为:一是京津冀区域水土流失与荒漠化并存,河北省水土流失总面积为62 957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3.3%。京津冀区域河流湖泊水系淤积比较严重,白洋淀、衡水湖、岗南水库、黄壁庄水库、官厅水库、密云水库水位下降,湿地和水源涵养地不断减少,地表水与地下水严重短缺且污染严重。二是冀北地区和冀中平原土地长期过垦,自然恢复能力下降,大面积的干旱区域与荒漠化趋势并存,沙尘暴也时常肆虐。三是京津冀等地区的工业“三废”排放量在国家“节能减排”的引领下有所降低,但积重难返,大气污染依然严峻。[3]随着京津冀城市群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机动车尾气为主体的新型排放源加剧了大气污染。

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依法治理企业,主动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与过剩产能,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合到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建设中,挖掘良善(包括良心、良知、良能)价值观,探索生产、生活与生态相融合的新范式,形成生态共生、经济共赢、社会共荣的生态文明新常态。[4]可以说,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共生,并呈现出多维度的传统文明与新文明范式融合协同创新的趋势。要实现生态共生,需要构建北京、天津与河北省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制定有利于三地协同发展的生态补偿政策与规制,重点要建立健全排污交易权制度。

2 建设雄安,智慧心诚

如果把京津冀区域复合生态系统比喻为一个生命共生体(如人之身体),北京市则是该生命共生体的“心脏”。北京作为国家政治、科技、文化与教育中心,应该成为首善与礼仪之都,而不应该承担过多的经济与产业功能,尤其是资源型产业应逐步向周边省市转移。天津市则是生命共生体的“肝脏”,肝脏具有造血功能。天津应积极扩大开放,加强服务与对外贸易,架起蓝海之路,保持环渤海生物多样性,积极向外转移资源型产业或重型制造业,同时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海洋产业。太行山、燕山和坝上草原等植被涵养地则是生命共生体的“肺脏”。禁止乱砍滥伐,加大投资力度长期滋养植被涵养地,全力建设绿水青山,保护天然的生态环境,是京津冀最为神圣的使命与责任。该区域的白洋淀、衡水湖、官厅水库、密云水库、永定河、海河、滹沱河等水系以及渤海湾则是生命共生体的肾脏。汲取上善若水之智慧,科学治理水污染,保护水之清洁源流。以石家庄为中心的华北平原及河南省、山东省、山西省等则是生命共生体的“脾脏”。河北省应把建设绿色河北、美丽河北和良善河北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积极消化资源型行业的产能过剩,深化资源类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升河北省的产业生命力与市场竞争力。

作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党中央和国家政府英明地提出了“建设雄安新区”的伟大战略,其根本目的就在于通过“强肾”,这是增强京津冀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生命力的根本。[5]雄安新区定位为国家副都,必将成为生态与文化国际智慧新城。《说文解字》上说:“雄,鸟父也。”“雄”居乾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寓意中华之崛起也。《说文解字》上说:“安,静也。从女在宀下。”“安”居坤位,“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寓意国泰民安也。建设雄安新区,需要乾坤定位,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促进天地人和。建设雄安新区,还需要以水为命门,上善若水,以水生木,泽被中华,以绿色发展作为美化雄安新区的核心理念,把雄安建设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首善之区。老子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我们认为,在雄安新区建设的理念设计中,应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朴素思想,学习并领悟“雄心如朴,安志若素”这八个字。不忘初心,立志高远。朴素就是原生态,朴素就是自然之道。朴是大地厚德载物,朴也是万物宗法地道的表现;素是天道自强不息,素也是自然宇宙之本色。朴素正是中华优秀文化之乾坤大道及其所折射出来的人文精神。只有朴素,才是大善大美;只有坚守朴素,才能逐渐趋于至善至美。建设雄安新区,要诚心诚意地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提炼大智慧,借鉴国际经验,建设生态文化智慧新城。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就是良知与善行合一,也是天地人合一。心诚才能雄心如朴,志诚才能安之若素。我们认为,雄安新区建设的大智慧就是“诚”字。一是诚心诚意地解决北京、天津的大城市病,通过顶层设计科学合理地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问题。[5]二是诚心诚意地驱动雄安新区产业模式的创新,通过产业移植、吸纳与集聚等方式,形成新能源(如地热)在内的高新产业集群,形成新区发展的内需动力。三是诚心诚意地建设雄安智慧新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理念,在创新驱动、生态宜居、人工智能和文化引领诸方面体现大智慧,探索并形成智慧新城建设的新样板。四是诚心诚意地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天人合一,发挥主人翁精神,充分挖掘人的智慧与潜能,提高雄安新区人民的幸福感与满意度。[6]

3 生态工程,良性协同

所谓“生”蕴含着生命、生机、生发的含义,还蕴藏着生存、生活、生产等文明。“生”字上面是一个卧人,下面是个土字,“人”与“土”牢牢结合在一起,寓意“人法地”,信在其中矣。要守住土地这个命根子,就要诚实守信。“态”的繁体字“態”是“上能下心”。“態”就是心能,即从内心而生发出来的能量。著名超导物理学家阮耀钟教授认为,能量是标量,没有正负之说。我们认为,能量是物质、精神与信息的综合体。能量之间以及能量与物质、精神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态”字不仅反映了客观世界物质能量之交换,而且还反映了主观与客观、精神与物质之间的能量交换及其关系。人有什么样的心,就产生什么样的能,从而形成个人身心态势、家庭态势、家族态势、企业态势、区域态势、国家态势、社会态势以及自然态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7]习近平总书记还曾经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8]生态文明是一切文明的基础,没有良好的生态,任何文明都会衰落,而生态工程正是通向生态文明的路径。生态工程是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三个维度。其中,生态共生、经济共赢与社会共荣是三维和谐的特征。我们要学会辨证思维,在对立中求统一,实现天人合一。生态工程也是修养身心、止恶扬善,从而改变命运,实现协同发展的良心工程。《说文解字》上说:“协,众之同和也。”“同,合会也。”齐心协力、同心同德则是人们常用的成语。《汉书·律历志上》上说:“咸得其实,靡不协同。”英文“协同”(synergism)一词则源于希腊语。所谓协同,就是指调和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协同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1971年德国科学家哈肯提出了系统协同学的思想。他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着有序和无序两种现象,有序和无序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无序就是混沌,有序就是协同。康德认为,协同有主动和受动两方,主动与受动之间交互作用。在生态工程实施中,企业应变被动为主动,积极谋划生态战略,做好生态规划与产品生态设计,全面实行清洁生产。

人不能仅仅站在人类的立场上看待自然界,认识天地万物,还应该从天地万物的视角反思人类的行为。不论是工业企业,还是商业企业,要有效实施企业生态工程,就要学会换位思考,甚至在换位思考中,在逆向思维或反向思维中,平衡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财富观、竞争观和世界观。人类再也不能简单地以人类为中心,以人的好恶为价值尺度,而应该以生态为中心,以整个自然界的存续为追求,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这要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培育良善经济,形成良善态势,笃行良善管理,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协同发展。

工业企业生态工程不仅要切实维护并不断提升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还要以良善的价值观治理人心,形成良性和谐的生态伦理与生活、生产、生态智慧。我国的工业企业,尤其是资源型工业企业,在生态工程的实施中需要重视“九化”:①减量化。主要包括:物质消耗、能量消耗、设备消耗和人力消耗,以及各种废弃物的减量化。②无害化。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在采掘与制造等生产过程中,以及废弃物回收、储存、处理、再利用过程中,对人体健康及生物的危害降到最小,对企业所在区域复合生态系统无公害。③清洁化。主要包括清洁的能源、清洁的产品、清洁技术与清洁生产方式。④资源化。主要包括:资源型企业生产活动及矿产品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的回收与利用、再循环与再利用等。⑤产业化。主要包括:资源型工业企业的规模化和产品的市场化,形成综合交织与协同发展的低碳产业链。⑥集群化。主要包括资源型企业及其相关产业集群之间的耦合与共生,形成产业之间以及相关废弃物循环再利用的生态链合圈。⑦精细化。主要包括资源型企业生产过程、生产工艺、工序和管理的精细化。⑧信息化。主要包括资源型企业精确的企业废物产生、排放及综合利用的信息平台,形成信息公开透明的机制,建构内外监督控制与有效管理的新机制。⑨系统化。主要包括资源型企业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能遵循和符合生态系统的净化与优化规律。

4 文化自信,小康大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不仅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还需要继承弘扬儒家、道家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需要坚持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实现生态宜人宜居,生物多样化和谐发展。而要培育良好的生态,就必须从改变心态开始,奏响止恶扬善的主旋律,形成“三良→三和→三共→小康→大同”的新常态。“三良”是指“良心、良知、良能”。其中,“良心”是天性,也是天良,这是做人的根本。笃行恕道,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经常换位思考,就能唤醒良心。在性命学里,性是命的基因与源泉,命则是性的特定表现。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性,就决定什么样的命。万物皆有性,也皆有命。性命在于生生不息、循环往复、共生协同。正所谓:“大道至简,悟在天成。”知晓性,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知晓性,才能掌握人生命运;知晓性,才能掌控企业命运;知晓性,才能把握国家与社会命运。

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长城带所涉及的省市自治区有15个,长城内外直接涉及的县(市)有403个。[9]其中,国家级贫困县大约占58%。京津冀是长城带的龙头,因此,制定长城经济带发展战略,不仅要深刻领会“精准扶贫”的意义,还必须以脱贫致富为目标,促进区域之间的协同发展。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与长城经济带发展相互融合,也是未来的一种战略选择。长城经济带要以绿色长城为基础,以长城古迹与生态保护为先行,在实施绿色长城的基础上,构建绿色、红色、黄色、金色、白色等五彩长城,构建脱贫致富、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充分发挥市场、企业与政府的作用,尤其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引领企业可持续发展。这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积极培育企业生命力与竞争力,培养适应我国新常态与全球化的中华新儒商。“中华新儒商”的“中华”不仅是指中华民族,还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这是沃土,这是源泉,这是命脉,这是根本。[10]“中华新儒商”的“儒”是精神与灵魂,而“商”则是身体、躯体与载体。“儒”离开了“商”之躯体就是幽灵,“商”离开了“儒”之灵魂,就是僵尸。以“儒”入“商”,商业企业才能充满生命力与竞争力,商业才能形成良善之业态与和谐之生态,才能健康、持续、和谐地发展。培养新时代中华儒商,必须将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入到商科教学中,根植于广大人民群众中,引领工商企业健康成长。中华新儒商是推进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政治文明与社会文明的主力军。培养中华新儒商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以人为本,以德为根,德商、智商、情商、胆商、财商之“五商”并举[11],正己化人,富民强国。新儒商工程包括五大系统,即:目标系统、价值系统、知识系统、能力系统与行为系统等。新儒商工程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最终目的是建立健全中国市场经济,积极发展生态经济,不断壮大企业经济,提升个人素质,提升企业的综合素质,形成良心经济,呈现良性、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势头,更好地为天地人服务。这要求将新儒商工程与生态工程相互融合,在融合中发展与创新,从而实现自然、经济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共生和谐与良性发展,更好地维护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新儒商需要从教育入手,以转变商业风气为切入点,长期坚持打击奸商弘扬儒商,壮大新儒商群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儒商共生京津冀
清前期扬州儒商的文化投资与文化场的形成探究——以小玲珑山馆主人马曰琯为例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2019年京津冀家庭教育大家谈活动在津举办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向纵深推进
与自然共生的多代居居所
京津冀协同发展
兵器 多元共生
儒一儒商—儒商文化的精神
孔子文化节连接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