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比较药学分析

2020-01-17 08:50赵露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肾性贫血左卡尼汀

赵露

【摘 要】目的:讨论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样本数量为56例,选取人群为肾性贫血患者,样本选取时间为2017年2月-2018年5月,对其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使用常规治疗与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进行治疗的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将在对照组之上使用左卡尼汀进行治疗的患者设定为实验组,每组样本数均为28例。对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28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而对照组较高,组间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后发现(P<0.05)。结论:肾性贫血患者在就医时,通过左卡尼汀、促红细胞生成素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关键词】左卡尼汀;促红细胞生成素;肾性贫血

Comparative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of Levocarnitine Combined with Erythropoietin in the Treatment of Renal Anemia

Abstract: .discuss the effect of levocarnitine combined with erythropoietin in the treatment of renal anemia. Methods: 56 patients with renal anemia were selected in this study. The sample was selected from February 2017 to May 2018. The treatment of these patients wa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patients treated with routine therapy and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erythropoietin were set as control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left-hand injection of erythropoiet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carnitine were assigned 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28 samples in each group.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lower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but higher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found after statistical treatment (P < 0.05). CONCLUSION: Levocarnitine and erythropoietin are effective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s low in patients with renal anemia.

Keywords:  Levocarnitine; Erythropoietin; Renal anemia

【中图分类号】R69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3--01

肾性贫血的致病因素较多,主要有红细胞寿命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不够等。而临床上个别患者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当前认为,也许和患者体内左卡尼汀的缺乏相关[1]。本研究中,我们使用左卡尼汀、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所选的56例慢性贫血患者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现做如下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样本数量为56例,选取人群为肾性贫血患者,样本选取时间为2017年2月-2018年5月,对其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使用常规治疗与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进行治疗的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将在对照组之上使用左卡尼汀进行治疗的患者设定为实验组。对照组28例患者中男女患者数量相等,均为14例,年龄最大的患者为68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为31岁,平均年龄为(59.5±10.1)岁;实验组28例患者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最大的患者为69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为30岁,平均年龄为(57.6±11.3)岁,组间基础数据经统计学计算后差异较小(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皮下注射治疗,使用标准为rhuEPO(80-120)U/kg,每间隔7天对患者进行2到3次皮下注射,并服用叶酸、铁剂等进行联合治疗。实验组则使用左卡尼汀治疗,将1.0g的左卡尼汀和20mL的生理鹽水进行静脉推注治疗,每间隔7天进行2到3次治疗,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2]。

1.3 指标观察

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使用SPSS14.0进行本次肾性贫血患者相关治疗数据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以百分比表示,行检验,P<0.05时代表其具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实验组28例患者中,出现发热1例,肝肾功能异常0例,血压升高0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7%(1/28),对照组28例患者中,出现发热3例,肝肾功能异常2例,血压升高3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57%(8/28),统计学计算显示(=9.1025,P=0.0025),存在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左卡尼汀具备抗氧化应激效用,对氧自由基具备较好的清除作用,进而使其红细胞膜抗氧化酶活性得以增强,从而提升其抵御氧化应激的能力,使其红细胞的寿命得以延长;同时对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的敏感性具有增强作用,能够有效地提升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临床疗效[3]。本次研究中也发现,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而对照组较高,结果再次证实了此治疗方式的可行性。综上,将左卡尼汀、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使用在肾性贫血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少。

参考文献

李晓燕,冯要菊.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纠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效果及对内皮素和左室重构的影响[J].药物评价研究,2017,40(4):521-524.

莫永恒.蔗糖铁联合左卡尼汀辅助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效果评价[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15):127-129.

周麟,李向东,赵明.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尿毒症肾性贫血及左室重构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8,27460(9):54-57.

猜你喜欢
肾性贫血左卡尼汀
肾衰宁治疗肾性贫血疗效的临床探讨
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改善尿毒症患者贫血的临床效果评价
左卡尼汀对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肾性贫血的网织红细胞参数分析
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心衰的临床疗效
左卡尼汀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现状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左卡尼汀注射液的含量及杂质A
己酮可可碱治疗尿毒症患者难治性贫血的研究
左卡尼汀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使用的临床观察
静脉注射蔗糖铁与口服多糖铁复合物对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