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区部队官兵不孕不育患病现状调查

2020-01-19 11:11范玉荣朱丽芳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婚龄官兵部队

范玉荣 朱丽芳

1.九一八四三部队汕头岸勤处卫生队(515000);2.中部战区总医院湖北省军区门诊部

据统计,我国不孕不育发生率在15%左右。部队官兵属于特殊群体,生育能力受生物学、社会与环境、心理等方面影响,还因任务特殊性、出海远航条件多变性等受到影响,威胁了部队官兵的身心健康[1-3]。本研究针对某部队4200名官兵调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不孕不育现状。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截止2018年9月,选取某部队4200名官兵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分析,其中男性3850例、女性350例。

1.2 方法与指标

根据自愿原则,由单位计划生育分管人员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不孕不育人员相关情况,由本单位计划生育管理部门整理汇总,制作相应表格,分析不孕不育官兵年龄、婚龄、不孕不育时间、治疗时间及影响因素。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表示,双变量相关性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年龄分布情况

4200名调查对象中,男性3850名,年龄(30.5±3.4)岁;女性350名,年龄(32.2±3.5)岁。患有不孕不育420名(10.0%),其中男性385名(10.0%),年龄构成占比分别为25~30岁74名(19.2%),31~35岁228名(59.2%),36~40岁58名(15.1%),41~45岁25名(6.5%);女性35名(10.0%),年龄构成占比分别为25~30岁12名(34.3%),31~35岁16名(45.7%),36~40岁5名(14.3%),41~45岁2名(5.7%)。

2.2 不孕不孕者婚龄及患病时间情况

420名患有不孕不育官兵有311名填报了婚龄,其中婚龄在≤2年46名(14.8%),3~5年135名(43.4%),6~8年76名(24.4%),≥9年54名(17.4%)。420名不孕不育时间≤2年55名(13.1%),3~5年102名(24.3%),6~8年92名(21.9%),≥9年58名(13.8%)。将不孕不育时间与婚龄进行双变量相关性分析,两者呈正相关(r=0.988,P<0.01)。

2.3 不孕不育治疗时间分析

420例不孕不育官兵中有254例(60.5%)进行过相应治疗,其中治疗0~2年115例(45.3%),3~5年94例(37.0%),6~8年80例(31.5%),≥9年15例(5.9%)。

2.4 不孕不育因素构成分析

385例男性不孕不育官兵中,诊断为无精症占比最高(22.1%),其次为附属性腺异常(19.4%)、精子畸形(16.6%)、精浆异常合并其它(8.2%)以及单纯精浆异常(7.7%)。35例女性不孕不育官兵中,输卵管因素占比最高(50.3%),其次为卵巢因素(12.4%)、内 分 泌 因 素(9.4%)、生 殖 系 统 炎 症(7.5%)、习惯性流产(7.3%)、子宫因素(5.2%)、免疫性不孕(4.3)和宫颈因素(3.6%)。

3 讨论

有研究表明男性在40岁以后精液质量明显下降,精子DNA损伤程度逐渐加剧[4-5]。本次调查4200名官兵中不孕不育的发生率为10.0%,其中男性不育官兵年龄集中在34~36岁,由于此年龄段治疗不育症疗效较好,因此应在官兵中加强宣传,鼓励男性患者及时治疗。女性生育力下降是由于卵巢储备功能降低、卵母细胞老化、卵子和胚胎出现染色体异常风险增高;且高龄女性机体和子宫内膜对激素反应下降,内膜容受性降低,胚胎着床率下降[6-7]。本次调查发现女性不孕官兵年龄主要在31~36岁,提示高龄女性不孕者应及时治疗。

近年来,因结婚年龄逐渐后移,再加上政策规定军人法定结婚年龄可延后2年,部队官兵晚婚现象较多,导致错过最佳生育年龄[8-9]。本次调查显示不孕不育官兵婚龄在3~5年占比最高,提示不孕不育患者生育力受到年龄增长及婚龄延长的双重影响;不孕不育官兵中,男性以无精症占比最高,女性以输卵管因素比例最高,但仅60.5%患者接受了相应治疗。提示部队应加强官兵健康知识的普及宣传,发现相关疾病及早治疗;在解决官兵生育问题政策上给予适当倾斜,将有利于降低不孕不育发生[10-11]。

综上所述,本次调查了某部队不孕不育情况,其在年龄、婚龄、不孕不育患病及治疗等存在特点。提示部队应加强生殖健康宣传,关注部队中不孕不育官兵的健康问题,及时给予针对性治疗,并根据部队特点给予相关政策,保障部队官兵的生殖健康水平。

猜你喜欢
婚龄官兵部队
俄部队军演
儿在部队又立功
拆弹部队 勇者之盾
降低法定婚龄,你怎么看
婚龄宜修改,但非“灰犀牛”
老部队
签名档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神回复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