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申府与张岱年研究》专栏特约主持人按语

2020-01-19 12:38杜运辉
衡水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哲学史董仲舒范式

在五四以后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中,在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错综互动的思想背景下,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史、哲学理论和文化观等领域矢志不渝地艰辛探索,其崇高人格和学术思想皆洋溢着“兼和”精神和综合创新特质。

蒋国保教授对张岱年学术思想深有会心。早在2006年,他即于《张岱年先生“新气学”散论》中阐发张先生关于中国古代“气本论”哲学之现代诠释与超越对中国哲学现代化之重要意义的研究。发表于本刊的新作《张岱年先生早期中国哲学研究之范式意义》,是提交2019年10月20—21日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华孔子学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哲学的传统及其现代开展——纪念张岱年先生110周年诞辰学术研讨会”上提交的重要成果。该文认为张岱年先生《中国哲学大纲》上接并弥补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倡导在传承、综合张岱年先生“问题”范式等诸家之长的基础上,建构成熟的当代中国哲学新范式;提出在信息时代发扬“新考据”功夫;主张以中国哲学固有的“问题”、范畴统整贯通中国哲学内容和发展历程;探讨中西哲学比较时代的中国哲学研究方式、叙述方式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意识”及深知卓见,对当代中国哲学事业具有重要启示。

曹树明教授多年来精研张岱年先生的中国哲学及哲学思想,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张岱年的中国哲学史个案研究”,视野开阔,溯源考辨,发微阐理,所获颇丰,从《民国时期张岱年先生的阳明学研究》《民国时期张岱年先生的二程研究》《从张岱年先生早年的两篇书评看其哲学史方法论》等大作可略窥一斑。发表于本刊的《张岱年先生的董仲舒研究》,是提交“2019中国·衡水董仲舒与儒家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的重要成果。文中提出,张岱年先生对董仲舒思想的研究体现了坚定的理论立场、明确的哲学史方法论和精湛的文本校勘功夫,且主要是从“新唯物论”立场、从“中国系的一般哲学”角度来评析其宇宙论和人生论,而未涉及政治哲学。这种公允平实、挈领简明的评断是深有所见的。张岱年先生不仅高度赞扬“董仲舒尊崇孔子,重新肯定了道德的价值”,认为董氏“必仁且智”的论断“可谓深切著明”,而且多次考察汉代“独尊儒术”的历史效验及政治与学术之关系,此亦值得我们深长思之。

猜你喜欢
哲学史董仲舒范式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董仲舒思想通解》出版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最有思想的句子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碍眼与碍心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优贤不扬历
哲学就是哲学史
一本可读性强的哲学普及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