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常见故障检修

2020-01-19 01:14唐瑞宏辛雅风
医疗卫生装备 2020年1期
关键词:工作站界面检修

唐瑞宏,辛雅风,赵 岩

(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医疗设备部,沈阳 110042)

0 引言

气动管道传输系统是集机械自动化、空气动力学、通信和光电感应技术于一体的现代物流传输系统(以下简称“系统”)[1]。系统的应用为现代医院解决了人力成本昂贵、电梯周转周期长、交叉感染等问题,同时其以造价低、操作便捷、速度快、可扩展、占用空间小等优势逐渐替代传统物流配送方式[2-3]。我院于2015年12月在新综合5号楼开始安装调试系统,有效覆盖5号楼74 575 m2建筑面积,在各病房和门诊科室间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闭环网络。系统运行3.5 a以来,累计运送物品达36.8万余次,平均每日传输288次(发送到接收系统默认运行2次)。2018年我院就诊人数为46万余人次(含门诊人次和住院人次),真正做到将医护人员还给患者,提高了医疗工作效率[4-7]。

1 系统工作原理

系统由工作站、PVC管道、三向转换器、传输瓶、中央控制器和风压机组成。其中,工作站分为上置式工作站(如图1所示)、下置式工作站(如图2所示)和前置式工作站(如图3所示)。系统依靠风压机产生的气体压差提供动力在密闭PVC管道内通过中央控制器将传输瓶传送到指定工作站。

图1 上置式工作站

图2 下置式工作站

图3 前置式工作站

2 工作站技术特点

实际工作中,根据不同类型的工作站技术特点,针对性地制订不同维护和保养方案,从而达到快速排除故障、保障系统高效运行的目的。不同类型工作站技术特点见表1。

表1 不同类型工作站技术特点

3 硬件故障分类

系统故障一般分为软件故障、硬件故障和异常操作故障等。根据工作站技术特点的不同又将硬件故障分为以下4类:

(1)上置式工作站故障。因上置式工作站的接收口朝上,从而导致外部灰尘容易从接收口进入系统,长此以往系统的发送和接收感应器会因灰尘太厚无法及时感应到传输瓶通过,最终导致系统产生延迟故障。

(2)下置式工作站故障。因下置式工作站一般作为各子系统的终端站,根据设计要求终端工作站的冲击力较大,常常发生传输瓶损坏故障;另一种情况是当管道内存在2个及以上传输瓶时,需从下置式工作站强制吹出。

(3)前置式工作站故障。因前置式工作站一般作为各子系统的中间站,常常由于接收空间有限等原因出现传输瓶堵塞管道的情况;另一种情况是前置式工作站内置感应磁柱因受冲击、共振等影响,出现感应磁柱移位而导致工作站无法正常工作。

(4)其他硬件故障。其他故障一般包括管道移位出现漏气、机房电闸和工作站控制面板损坏等[8]。

4 解决方案

4.1 日常使用、保养管理

4.1.1 日常使用管理

我院日常使用管理采用分时发送原则,即在规定时间内发送和取回指定(可预见性)待检标本。这样做的目的是有效避免因接收样本较多且未能及时取出传输瓶导致管道堵塞。急检或急需药品等(不可预见性)不做要求。

4.1.2 保养管理

针对因灰尘多而遮挡感应器或感应磁柱移位等现象,我院规定使用科室每周擦拭各自工作站的配套设备(包括传输瓶和感应器等),医疗设备部每3个月对系统硬件进行巡检。

4.2 硬件故障检修

4.2.1 上置式工作站故障检修

上置式工作站极少发生故障,一般通过日常使用管理和保养管理即可有效避免。

4.2.2 下置式工作站故障检修

(1)下置式工作站的主要故障是传输瓶的损坏。根据系统设计要求,传输瓶传输物品的质量和传输冲击力成正比,即物品质量越大冲击载荷越大,而系统初始化设置传输承载量太小又达不到传输目的,因此参数(刹车时间)设置原则为系统能满足较多物品传输条件下尽量减少冲击载荷。具体操作如下:进入setup stations界面→设定stations device choose编号(设定工作站编号)→更改station before时间(更改上一个工作站到本工作站的刹车时间)→预估before distance from last device距离(预估本工作站的刹车距离)和预估distance time to device before时间(预估本工作站刹车时间)。按照以上步骤调试,冲击载荷适中,可以避免传输瓶损坏。

(2)当下置式工作站出现传输瓶堵塞管道情况时,具体操作如下:

①强吹(适用于2个及以上传输瓶)。进入station界面→设定stations device choose编号→设定motor4-2-0位置(设定工作站接收位置)为4(系统默认下置式工作站接收位置为4号位)→进入set path to station界面按“R”键(R键代表强吹操作),管道内传输瓶被全部清出→按“P”键停止强吹。

②吹单瓶操作。进入Test job界面→进行blow out操作(吹单瓶操作)→选定指定工作站后按“ENT”键开始即可。

根据上述操作步骤均可将堵塞管道的传输瓶排出。

4.2.3 前置式工作站故障检修

(1)当前置式工作站出现传输瓶堵塞管道情况时,具体操作如下:

①强吹(适用于2个及以上传输瓶)。进入station界面→设定stations device choose编号→设定motor 4-2-0位置为0(系统默认前置式工作站接收位置为0号位)→进入set path to station界面按“R”键,管道内传输瓶被全部清出→再次返回motor4-2-0界面设定2(系统默认2为待机状态位置)→按“P”键停止强吹。

②吹单瓶操作。步骤同下置式工作站故障检修吹单瓶操作。

根据上述操作步骤均可将堵塞管道的传输瓶排出。

(2)当前置式工作站出现无法正常发送或接收传输瓶时,首先对故障工作站进行系统自检测试,如系统显示“OK”,则排除感应磁柱异常情况;如显示“error”,则说明感应磁柱异常,需进行人工自检测试。具体操作如下:

①系统自检。进入station self-test界面同时选择故障工作站后系统自动进行自检测试,结果显示“OK”或“error”。

②人工自检。进入station界面→设定motor4-2-0位置(分别设定工作站4、2、0三个位置),同时观察转筒转动状态,如果其中某个位置转筒转动异常,则说明对应感应磁柱位置异常或损坏,调整到正常位置或更换新的感应磁柱即可。

4.2.4 其他硬件故障检修

(1)当出现传输瓶无法到达指定工作站(气体动力明显不足)时,先排查机房电闸状况再排查管道移位漏气情况,其中管道移位漏气情况极少发生。故障排除:恢复供电或将漏气位置管道重新安装调试。

(2)当出现某工作站黑屏且中央控制器提示故障时,采用通信测试程序查找故障,当发送和接收的数字固定不变时,说明该工作站控制面板损坏,需更换。具体操作如下:进入station界面→进行station ping测试(进行通信测试)→观察ping send and received变化(观察数值变化)。若发送和接收的数字固定不变,则说明该工作站控制面板损坏,更换故障工作站面板,系统即可恢复通信,正常运行。

5 小结

系统日常使用时,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相关操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建立考核机制,务必使操作人员了解、掌握系统日常使用规定和操作原则。系统维护工程师定期按保养管理规定要求对系统进行保养维护,并依据上述4种硬件故障检修方式,做好事前保养,提前发现风险,快速排除故障,从而保证系统平稳、高效运行,为临床一线工作服务。

猜你喜欢
工作站界面检修
左权浙理大 共建工作站
戴尔Precision 5750移动工作站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一种可用于潮湿界面碳纤维加固配套用底胶的研究
检修
基于FANUC PICTURE的虚拟轴坐标显示界面开发方法研究
电子显微打开材料界面世界之门
变电站一次设备检修的意义及具体检修内容分析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维护与检修
茂名式大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