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边疆扶贫: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2020-01-20 02:43席西
华声 2020年1期
关键词:澜沧中国工程院院士

席西

以科技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建立院士专家扶贫工作站,选派优秀挂职干部深入基层,集聚科技、智力、资源优势,团队联合攻关。六年来,中国工程院定点扶贫云南省會泽县、澜沧县,扶志和扶智相结合,推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激发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走出了一条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特色之路。

其中,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就在2018年3月,全国两会的代表通道里,向媒体展示了一颗来自于云南省澜沧县蒿枝坝村的土豆。

云南过去并不是土豆的主产区。然而,朱有勇院士在当地的扎根扶贫,让现代科技和古老农业在西南边陲实现了奇妙融合。

1955年,朱有勇出生在红河州个旧市的一个普通农户家庭,从小抓过鱼、摸过虾。1977年,高考恢复,朱有勇抓住机会,顺利考取了云南农业大学。从本科的植物保护到博士的植物病理学,再到参加工作,研究水稻、三七,“跟农业打了一辈子的交道”。

2015年,中国工程院确定了澜沧县作为院士专家科技扶贫点,院士朱有勇主动请缨来到澜沧扶贫。

澜沧当地主要是拉祜族,世世代代都生活在大山

里,以前靠栽种玉米为生,偶尔采摘菌类、野菜裹腹。有媒体报道过他们的生活状态,“他们住在草窝棚、竹笆房里,四面透风,陋室无物”。2013年,当地一些国家级贫困村的人均年收入只有一千多元。

要扶贫,就要先解决最迫在眉睫的问题:农民们应该种什么。最终,朱有勇决定先拿冬季马铃薯做示范。澜沧冬天雨水少、没有霜冻,很适合马铃薯的生长,冬天种也跟全国其他地区的马铃薯形成了差异性竞争。而且,冬季马铃薯的技术在国内已经成熟。

2017年冬天,村民刘金宝拿出10亩地中的2亩种植马铃薯。最终,一亩地的冬季马铃薯卖了5000多块钱,而这几乎是当地村民一年的收入。

冬季马铃薯是第一个尝试,对于朱有勇来说,如果能把自己实验室里最新的成果和当地实际结合起来,当地农民的“脱贫”速度才会更快。

此前,朱有勇一直在研究三七。三七是山林中的珍贵中药材,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像农作物一样的大田种植逐渐成了主流。但大田种植三七有致命的难题:“连作障碍”。一片土地一旦种了一次三七,10~15年内都不能再次种植三七。与此同时,为了让防病和促进三七快速成长,肥料和农药也必不可少,这既造成了地力的损失,三七的品质也大大降低。

能不能不打农药、不施化肥,让三七回归森林自然成长呢?经过研究,朱有勇发现思茅松松针的化合物,对三七的病原体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他把实验室搬到了澜沧。在澜沧先种了5亩作为试验田,试验很快得到了正向的反馈,不用打农药、不用化肥,也不会破坏耕地,实现了“林下三七”的大规模种植。从此,澜沧扶贫打开了局面。

从2017年开始,朱有勇先后在澜沧开设了冬季马铃薯、畜禽养殖、冬早蔬菜、林下三七、中药材种植等多个技能培训班,培训学员超过1500人。

通过技能培训班,朱有勇将实验室的成果逐一植入了澜沧的山林之中。冬季马铃薯更适合平地较多的河谷地区,住在山里的村民则更适合种植林下三七。

在澜沧的扶贫有没有终点?朱有勇觉得,“扶贫是一个阶段,但脱贫了不脱钩,我要帮助这里的产业持续做下去。”

摘编自《南方周末》2019年11月19日

猜你喜欢
澜沧中国工程院院士
追思本刊前主编茆智院士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做人首先要勤奋”——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建勋的长寿经
澜沧县蔗糖产业发展的思考
院士速递
1988年澜沧—耿马地震前震源区应力状态分析
关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澜沧基督教调适及发展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