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 打赢脱贫攻坚战

2020-01-20 05:31祁娟张文喜
甘肃教育 2020年13期
关键词:保学张掖市县区

祁娟 张文喜

时值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时期,张掖市聚焦教育脱贫攻坚工作,以“義务教育有保障”为目标,以控辍保学、乡村“两类学校”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资助政策落实为重点,精准施策,补齐短板,全面冲刺教育脱贫攻坚。目前全市无失学辍学学生,劝返复学成效已得到巩固提高,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安置到位,教育脱贫攻坚各项任务得到了有力有效落实。

控辍保学突出“实”,开展冲刺清零行动

张掖市把控辍保学工作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建立落实“五机制两体系”管理制度,即联控联保、动态监测、行政督促复学、学生劝返登记报告、台账比对等五项工作机制;分县、分乡、分校责任包干体系和到村、到户、到人责任落实体系,通过组织开展县区自查、县际互查、市级复查,不断巩固控辍保学成效。

为精准核实控辍保学的薄弱环节,张掖市“三进三盯”,首先是进学校,盯清人数。成立核查组对六县区控辍清零、复学巩固、教育安置、比对筛查工作进行实地核查,问题清单由县区签字确认,督促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其次进家庭,盯清人头。按照动态管理要求,每年组织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家庭在校学生逐一摸底,分学段统计核对,指导县区做好《建档立卡贫困受教育人口数据统计表》和贫困家庭学生帮扶信息填报工作,确保建档立卡学生无遗漏。最后是进乡镇,盯清去向。由教育部门牵头,各级学校联合公安、社区、村社等各方力量,采取“走村入户到人,三轮全面核查”的方式逐一核查、分类甄别,反复核对完善数据信息,规范建立学生学籍,修正处理问题学籍。

为冲刺“清零”工作,张掖市教育部门着重把工作放在“四抓”上。抓部署,压实责任。及时传达学习全省控辍保学冲刺清零工作培训等会议精神,研究制定了《张掖市义务教育有保障冲刺清零筛查工作方案》和《责任清单》,指导县区认真学习,传导责任压力,落实工作任务。抓自查,比对核实。由教育部门牵头,逐一比对公安部门户籍系统、学生学籍系统和扶贫开发系统数据信息,全面掌握适龄人口接受义务教育情况。会同残联、卫健等部门成立县(区)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分县区对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进行全面摸排和诊断评估,落实“一人一案”,确保全部学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和政策兜底的保障。抓互查,以查促改。组织县区开展县际互查,重点对省教育厅历次比对核查的学生信息进行实地核查。同时,聚焦县级自查和市级核查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开展核查工作,督促问题整改。抓复查,检验成效。会同市扶贫办组建市级复查组,对六县区筛查工作进行复查,每县抽查2个乡镇,每个乡镇抽查2个行政村,每个村走访家庭5户,确保筛查工作真实准确。同时,张掖市教育局以县区为块,对冲刺清零筛查自查、互查、复查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归类整理,确保整改落实全面彻底。

此外,张掖市还制定下发了《张掖市义务教育有保障冲刺清零后续行动方案》《教育脱贫攻坚“回头看”排查问题整改方案》和《关于进一步统筹做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巩固控辍保学成效做出安排部署。针对“个别复学学生不安心学习”和“存在新的辍学风险,需要持续推进冲刺清零后续行动”两个问题,全力推进排查整改工作,做到定期报告、责任到人。2018年3月以来,张掖市累计劝返失学辍学学生57人(均为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目前全市无失辍学学生。

“两类学校”建设有实效,夯实脱贫攻坚基础

近年来,张掖市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持续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发挥教育扶贫的治本之效,切实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先后投入资金925.7万元,改造25个贫困村幼儿园园舍,配备必需保教设施设备,办园水平大幅提升,保障适龄幼儿能够就近入园;组织贫困村小学(幼儿园)专任教师全员参加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和教学资源应用培训,“人人用、堂堂用、时时用”的信息化教学成为常态,实现了贫困村小学与其他小学均衡发展的目标。全市六县区已于2017年年底全部高分通过国家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县评估认定。

为了加快乡村“两类学校”的建设,张掖市教育局建立了“市级统筹、县区推进、学校落实、领导包抓”的工作机制,不断压实“两类学校”的建设责任。紧盯年度目标和时间节点,建立项目推进工作台账,对项目分布、项目进度、任务分解、包抓领导等实行“挂图作业”,做到了“落实到校、责任到人、进展到周、小结到月”。2019~2020年,全市39所乡镇寄宿制学校规划实施53个项目,投资8033万元。目前,全市“两类学校”项目已开工学校71所,所有项目已安排资金7904.1万元,正在大力推进。

在教育脱贫之路上,职业教育是服务社会发展和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为此,张掖市开通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招生“绿色通道”,使贫困家庭学生人人能够接受职业教育,掌握一技之长,增强“造血”能力,实现“输出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张掖市教育部门严格按照省上要求,认真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考生信息调查摸底和信息采集工作,切实把专项计划和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帮助更多贫困户家庭学生升入高等学校就读,实现大学梦。2016~2019年,张掖市享受扶贫招生专项计划录取学生28人。

队伍建设突出“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张掖市始终把加强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巩固控辍保学成效的重要内容,全面落实各类乡村教师的支持计划,不断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坚持“‘走出去接受先进理念,‘请进来进行高端引领,‘培出来开展本土培训”的工作思路,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成效。搭建教师队伍梯次成长平台,制定《张掖市评选推荐甘肃省中小学陇原名师、中小学骨干教师、农村骨干教师评审办法》,按照差额评选、优中选优的方式推荐评选省级农村骨干教师116名、省级骨干教师27名、陇原名师3名。以“国培”“省培”重心下移为契机,以乡村教师能力提升为重点,组织实施“国培”“省培”项目11个、“市培”项目6个,项目培训36个,培训教师19068人次,其中乡村教师6248人次,人均1.1次,实现了培训全覆盖。发挥名优骨干教师带动作用,以省级“金钥匙”导师为首席导师,组建送培送教团队,深入农村学校送培送教,65名省级“金钥匙”导师开展送培送教活动,培训乡村教师4162名,28名省级“金钥匙”导师赴临夏州开展送培送教活动,受训教师376名。组织参加贫困村学校校长、教师能力提升、校长任职资格、乡村幼儿园保教能力提升及送教下乡等培训项目652人。

张掖市还坚持大力实施“教育携手共进行動计划”,以学区制改革和城乡强弱校结对帮扶全覆盖为抓手,形成管理集约、教学规范、资源共享、质量提升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格局。通过建立县域内学校联盟,实行一体化管理,加大农村学校走教力度和广泛开展对口支教等活动,促进城乡教师轮岗交流。在肃南县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对口支教活动,从市县区学校选派16名骨干教师到肃南县支教。交流校长70名、教师1170名、骨干教师531名,交流比例分别达到39.23%、38.41%、38.23%。认真落实晋升高级职称前“凡晋必下”制度,将教师支教经历视同为农村教学工作经历,支教期间获得的业绩作为职称评审条件获得的各种奖励,引导专业技术人才向基层一线聚集。

为建设更强大且有保障的教师队伍,张掖市做到了“四落实”:落实工资保障政策,进一步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随当地公务员待遇调整的联动机制,同步调整中小学校教师工资待遇,确保义务教育结算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2019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年平均工资为74724元,比公务员年均工资高4611元。落实职称评聘政策,按规定及时提高中小学高、中级教师岗位比例,其中肃南县提高6%,其他县区提高5%。落实县及县以下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双通道”政策,开展基层有效职称单独评聘工作。全年评审高级教师1582人,其中乡村教师占53.6%,高级教师占比由2018年的19.53%提高到27.7%。落实相关待遇政策,乡村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教师生活补助、班主任津贴、每年1次健康体检、乡村教师交通补贴等政策全面落实,乡村教师享受乡镇工作200~600元补贴。2019年,为插花型贫困县(区)4718名乡村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发放生活补助2364.67万元,月人均408.51元(肃南县达到455.3元)。

学生资助突出“准”,筑牢因学致贫返贫“防火墙”

目前,张掖市已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政策,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2016~2019年,全市共拨付城乡义务教育公用经费37439.9万元,发放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10172.95万元,拨付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补助资金21004.18万元。

2016~2019年,全市共发放各类国家助学资金29660.77万元,惠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2.11万人次,各类教育资助政策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实现了全覆盖,完成了“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困而辍学”的目标。认真落实《甘肃省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张掖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规范各环节程序,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不断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预算分配、资助标准、资金发放精准化水平,确保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

在张掖市全体教育人以“义务教育有保障”为目标的努力下,这场教育脱贫攻坚战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控辍保学、乡村“两类学校”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资助政策落实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令人民满意的成果。今后,张掖市全体教育人将始终奋斗在路上,为改善西北义务教学阶段办学条件不断努力,为祖国培养更多人才。

编辑:杨 静

猜你喜欢
保学张掖市县区
张掖市举办特色林果技术骨干培训班
新形势下县区人大研究室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县区人大法制委员会工作职责探讨
张掖市甜菜高产高糖栽培技术
县区基层干部职业焦虑及应对策略
张掖市肉牛产业链现状分析及发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