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银环保公司董事长、总裁畅谈环卫愿景:刘少云:每到一城美一城

2020-01-21 09:43郑挺颖
环境与生活 2020年8期
关键词:分类垃圾

郑挺颖

在前段的战“疫”关键时期,不少地方的民众都尽可能待在家里。但城市环境卫生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战“疫”成败,城市环卫工人必须坚守岗位,继续出门清运生活垃圾,并在高风险区域做消杀工作。侨银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3.5万名员工就恪守职责,为战“疫”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8月11日,《环境与生活》记者采访了该公司董事长、总裁刘少云,请他讲解侨银环保的管理之道、发展之道。

《环境与生活》:环卫工作是一项基本的公用事业。在前不久战“疫”的关键时刻,侨银环保如何在疫情中为广大民众提供公共卫生保障?

刘少云:疫情对侨银环保是一次大考,也是一次展示侨银环保实力的极好机会。在管理体系、应急能力、社会责任三方面,侨银环保交出的答卷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1月22日,也就是武汉“封城”前一天,我们侨银环保的高管层就当机立断,紧急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由我本人担任组长,直接部署与侨银环保相关的疫情防控重点工作:

随后,侨银环保第一时间下发开展消毒工作的通知,迅速启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与项目每日汇报制,制定严格的防护操作流程、规则与指南,确保了疫情防控工作高效专业。

在前段的战“疫”的初始阶段,我认为影响团队稳定工作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大家对病毒的恐惧。为此,侨银环保专门启动了应急动员预案、员工心理疏导机制、重点物资保障调度平台等工作,帮助员工提高自律、自我防护、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降低员工的恐惧感和不安全感,并通过大量的典型事迹和人物宣传,充分激发员工士气。

整个战“疫”期间,我们超过3.5万名侨银环保人全员坚守岗位、恪尽职守,为政府疫情防控减轻了不少压力;我们在全国70多个城市300多个服务区域额外增加消杀作业;面对疫情冲击,很多企业面临诸多困难、压力。但侨银环保当时就明确做出“六不承诺”——不畏惧、不退缩、不添乱、不减薪、不裁员、不离弃,在战“疫”的关键时刻稳住了军心。

侨银环保全员参与战“疫”,项目每日汇报防疫进展,把贯彻落实工作抓实抓细。在社会责任方面,侨银环保还筹办了2000万元的“环境卫生安全公益基金”,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环境卫生安全防范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环境与生活》:今年1月6日,侨银环保(002973)登陆A股,成为“中国环卫第一股”。截至8月10日,侨银环保的总市值为109亿元。从2001年以园林绿化起家,到2020年顺利上市,在这19年里,侨银环保是如何成长为一家体量庞大的、业务遍布全国的环卫龙头企业的?

刘少云:侨银环保成立于2001年,我们从零开始,通过19年的努力,发展成国内领先的全国环卫龙头企业,并有幸成为A股市场“中国环卫第一股”。

侨银环保能够上市,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靠清晰宏大的战略。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定位、策略。我们紧跟国家的发展方向部署战略目标,以“打造世界人居环境综合提升服务领导品牌”为企业使命,制定了侨银环保“人居环境综合提升”这一核心战略,部署“城市大管家”和“环保创新技术”双轮驱动发展路线。

这一宏大的战略性使命,获得很多业主客户的尊重,同时在行业内很好地聚集人气、吸引优秀的员工不断加入侨银环保团队,同时也吸引更多投资人和合作方的关注。

得益于这样的战略引领,现在的侨银环保业务范围已覆盖了18个省70个城市300个项目,环卫专业设备 7000多台。

第二是靠侨银环保的管理。环卫行业的特点是人多事杂,要把全国300个项目共3万5千名环卫员工,用统一作业标准、遵守统一的员工守则,是非常不容易的。

侨银环保从踏入环卫事业开始,就沿用“一支军队、一所学校、一个家庭”的企业精神,对整个公司和团队进行管理。这样的管理模式,流程清晰、责任清晰、激励和约束机制清晰。

在组织管理方面,侨银环保建立了总部、大区、项目三级管理体系,全面采用目标计划管理、绩效考核管理等经营管理模式。

在项目运营管理方面,侨银环保搭建四大标准化管理体系、六大重点工作,从项目质量、安全、培训、监督等环节建立了一系列完整的内部作业管理制度,形成了一套可以复制的标准化管理模式。

第三是靠侨银环保的服务。只有服务好城市环卫管理,不断提升环卫和市政管理服务效果和效率,才能在政府业主心目中不断积累好形象,才能在行业里不断树立好口碑,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商业机会。

如何持续不断地提升服务质量,是侨银环保的重点工作之一,我们坚持狠抓人才、技術、设备,保证过硬的服务质量,以口碑促发展。

第一,创新超洁净4.0服务模式。侨银环保开创性地实施以大数据为支撑、以现代智能机械为主体、以智慧环卫云服务为手段,以超洁净为目标的4.0服务模式,提升作业质量与效率。侨银环保还是《生活垃圾收集运输作业规程》《城乡道路保洁作业规程》等国家级行业核心标准的主编单位。

第二,搭建了全产业链服务体系。我们在城乡环卫保洁、生活垃圾分类和全链条处置、环卫工程、园林绿化工程与养护、市政公共设施管理维护、生物质、渗滤液和污泥处理等方面形成了全产业链优势。

目前,侨银环保已经助力全国30多个城市创文创卫(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简称“双创”)成功,这就是服务品质的最佳证明。

《环境与生活》:时下,许多城市在大力推广垃圾分类,侨银环保有哪些垃圾分类项目的运营经验?环保圈里流传的“侨银环保模式”究竟是什么?有哪些垃圾分类的经验可供同行借鉴?

刘少云:目前,侨银环保已经成功为广州、佛山、宜春、湛江、昆明等城市提供垃圾分类服务,垃圾分类的“侨银环保模式”获得央视《新闻联播》的关注报道。侨银环保主编的《生活垃圾收集运输作业规程》与参编的《生活垃圾收集运输质量标准》在2019年获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批准发布。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生活垃圾分类及乡镇环境整治项目、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垃圾分类试点项目、广东省湛江市的垃圾分类项目入选“年度垃圾分类示范案例”,这都是对侨银环保垃圾分类工作的肯定。

在经验积累方面,侨银环保在垃圾分类的前端和终端都有成熟项目。以江西靖安垃圾分类项目为例,该项目是侨银环保在全国第一批垃圾分类试点县打造的示范案例,是让侨银环保垃圾分类模式取得试点、复制推广的重要项目。该项目助力靖安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省典范、全国示范。

该项目的服务年限为10年,采取“互联网+垃圾分类”的智能化模式,通过建立可追踪溯源、可实时监测的垃圾分类大数据平台,为靖安县提供前端分类、中端收运、末端处理的全链条管理,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提供方便。据当地朋友反映,连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也能分得清,这也说明我们在垃圾分类宣传与智能硬件建设方面,还是做得比较到位的。

在垃圾分类的过程中,侨银环保还与当地政府开创“政企合力垃圾分类模式”,就是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部门配合、全民参与”的原则,企业直接参与由政府主导的垃圾分类体系中,利用市场机制解决垃圾分类问题。

具体来说,侨银环保垃圾分类模式的优势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结合环卫一体化业务建立全链条管理体系。侨银环保利用互联网技术探索垃圾智慧分类运营模式,对垃圾前端分类、中端收运、末端处理实施全链条管理,同时着力垃圾末端处理设施建设,形成污染防治闭环。

二是建立可持续的长效机制。通过参与国家级行业核心标准《生活垃圾收集运输作业规程》的主编工作,建立宣传督导体系,成立垃圾分类环保驿站,开展垃圾分类知识进社区、学校等环境宣教活动,让垃圾分类真正融入民众生活,形成习惯,变成时尚,可持续地推动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环境与生活》:如今,环卫的智慧化升级已成大趋势。侨银环保在智慧化升级上做了哪些探索和创新?在智慧化手段的推行中,又克服了哪些难点?

刘少云:近年来,侨银环保积极探索智慧化环卫一体化平台建设,多方探索,突破瓶颈,提高环卫服务效率,持续支撑环卫业务的创新发展。

对内,全面升级内部管理信息系统,通过数字化管控和协同促进业务财务一体化建设,实现多维度、精细化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时通过侨银环保学院,建立覆盖线上线下的全方位培训体系,确保团队作业的专业、高效。

对外,我们与清华珠三角研究院合作,建设固危废处置与智慧环卫研发中心,深入研究行业技术研发热点难点,共同推进人居环境的综合提升。未来,我们还将与清华大学携手,以市政管养、城市环境等要素为基础,充分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打造智慧环卫运营管理新生态。

《环境与生活》: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加码,环卫市场正在逐步展示出它的超大规模和发展潜力。请问侨银环保如何看待眼下的环卫市场?对于未来的市场走向,侨银环保有何判断?

刘少云:客观地说,整个环卫市场的蛋糕足够大,每年各级政府在环卫这个板块就支出好几千亿元,但是国内环卫巨头的营收也就几十亿元,行业集中度有待加强,所以这个市场的发展空间非常大。长期来看,未来我国各级政府将更加重视公共环境卫生问题,我本人有如下几个判断:

一是产业链的延伸,从横向和纵向都不断地在丰富和延伸。横向延伸就是由原来的环卫清扫发展为城市的综合管理,纵向延伸主要是垃圾处理一体化,从垃圾的收集、运输、中转到后端处理。

二是并购扩张非常频繁,业务在向龙头企业进一步聚拢。环卫企业有几千家,但是龙头企业就20家左右,随着各级政府的要求越来越高,订单越来越大,小的环卫企业会被逐步淘汰,而市场会向龙头企业不断地集中,并产生新的市场。

三是随着“无废城市”、垃圾分类等新政策的推动,会有更多细化的市场诞生。在垃圾分类方面,以46个重点城市为先驱的国内诸多城市加快了步伐,这也是近年来在政策推动下,以环卫企业为主进行业务链延伸的新型服务。

四是环卫设备的现代化、智能化发展。环卫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尽可能装备化、机械化、少人化、智能化,而智能环卫设备的诞生,将會重新定义“环卫工”这一岗位的工作性质。环卫工人将从单纯的劳动者,变为机器劳动的管理者。

五是公共环境卫生安全的升级。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提升,各级政府对公共环境卫生安全会越来越重视,消毒将成为常态化服务。

《环境与生活》:作为中国环卫第一股,侨银环保自上市以来受到投资者高度关注,登陆资本市场为侨银环保带来了什么机遇?

刘少云:随着行业发展及市场化不断深入,环卫运营项目逐渐呈现出一体化发展趋势。相关项目的服务内容越来越多、资金投入越来越大、运营时间越来越长,对企业资金运作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等提出更高要求。要谋求更高层次、更高质量发展,上市肯定是许多优质环卫企业的必然选择。同时,上市企业在面对市场竞争和业主选择时,也会更有优势。

在拥有更多募投资金后,侨银环保将全面升级智慧环卫信息化系统平台,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提升业务的智能化分析能力,实现各业务模块间数据和流程的对接,使环卫监督和管理系统与侨银环保的发展规划相匹配,推动侨银环保提升环卫作业质量,全面提高环卫运营服务能力,巩固在行业中的地位。

同时,侨银环保也将在环卫技术创新和固废技术创新上,开展积极而有力的探索。

《环境与生活》:近来,侨银环保在固废后端处置领域有很多涉足,您可否简单介绍一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侨银环保在固废各细分领域的具体布局思路?

刘少云:环卫和市政管理的老本行,侨银环保是不会放下的,尤其要继续深耕整个城市的公共设施维护;还有一个是环保技术创新,包括渗滤液处理、土壤修复、污泥处理、厨余垃圾处理等,涉及最新技术的这些行业,也会是侨银环保的重点拓展对象。

在厨余垃圾处理方面,由侨银环保牵头运作的广州市白云区李坑综合处理厂,是当前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厨余垃圾处理项目,日处理厨余垃圾量达到1000吨。

侨银环保还在山西省运城市投资建设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对山西及周边地区化工企业产生的杂醇,进行回收综合利用。

目前,侨银环保运营着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厂项目——广州东部固体资源再生中心(萝岗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污水处理厂。

未来,侨银环保还将一如既往地坚定践行“每到一城美一城”的企业使命,不断巩固并提升行业的领导地位,携手各界打造共赢共荣的环卫生态圈。

猜你喜欢
分类垃圾
垃圾去哪了
垃圾分类的困惑你有吗
我给资源分分类
倒垃圾
垃圾也是资源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海上游来垃圾龙
给塑料分分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