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了解剧中意 不料成了剧中人

2020-01-21 09:38西门杏庵
南腔北调 2020年12期

西门杏庵

文艺理论是文艺海洋的航标,是文艺天空的雷达。没有文艺批评家敏锐的洞悉,文艺创作就会瞎子摸象,找不着东南西北。没有文艺理论的正确指引,就没有文艺的多彩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习总书记的这一精辟论述,深刻揭示了文艺繁荣发展的内在规律,为新时期文艺理论健康有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是广大文艺理论工作者的根本遵循。

对文学作品怎么评,应当以什么为标准?一部作品好不好,究竟谁说了算?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

赵明仁在《坚持文艺评论的正确方向》一文中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思想精华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如果文艺创作、特别是文艺评论漠视传统文化,势必失去生命力。……文艺评论首先要面对的也是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人们,中国式评论对文气、神韵、境界的认识与强调是西方文艺理论所不能企及的。更接地气、更有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的文艺评论,人民群众才会答应,作家艺术家才会服气。这也是文艺理论工作应尽的责任。”[1]

优秀作品风格迥异,但都有个共同特征,就是其深刻的人民性。今年7月热播的电视剧《三十而已》就是一部“心系人民,书写时代”的佳作,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怀。

《三十而已》聚焦都市女性。

人们往往会用“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来描述人生到了某个阶段,这部剧却叫《三十而已》。“而已”就是不低头、不妥协的人生态度。“三十岁”并不可怕,“而已”的这种勇敢态度才更珍贵。

谁的人生,不是一路前行?一路失去,也一路拥有。

剧中是角色,剧外是人生。随着岁月增长的不仅有年龄,还有不断老化产生的肌肤纹路。怕什么,三十而已,懂得做精致的女人并不晚。

透过角色,我们看到年龄只是数字,就算30+,人生也不该被人随意定义;即使困难再大,她们都将以精致的样子去面对下一个十年。谁敢说我们的三十岁不能焕发青春?

话又说回来,没有人会否认成功的重要,但有多少人会关心背后的苦!一路走来,支撑我们走到最后的除了坚定的信念,还有我们的身体。

——题记

由童瑶、江疏影、毛晓彤领衔主演的都市剧《三十而已》在东方卫视开播后,走红、成为现象级大剧并不意外。追看到43集,一下就明白了:这不就是“三个闺蜜的故事”吗?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三个女人的故事加起来,就是一部家庭版的“三国演义”。

“毛晓彤”的离婚复婚、“太太圈”的奢侈品包比拼、江景房楼层间的鄙视链、家委会里的利益纠葛……编剧只要把这些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经历的,所有家庭琐事、情感纠葛、职场是非、勾心斗角等等所有的故事,全部放在三个女人身上,再把这三个女人设置成三个无话不谈的闺蜜,把她们的年龄设置成30岁这一“不再年轻”的年龄节点,制造“爽点”、挖掘“痛点”,直击当下的女性困境:都30岁了,是继续追寻梦想还是向现实妥协?

三个身处不同环境、有着不同性格和人生的主角,在各自的生活里手忙脚乱,套用一句网络流行语“我太难了”。

“生活的本质,就是千难过去还有万难。”一部《三十而已》都市剧,写尽三十不易。这样写,这剧本就算成了。谁的人生,不是一路前行?一路失去,也一路拥有。

近几年,影视剧、综艺市场纷纷迈入“她时代”,以新时代女性群像为题材的作品愈发受到关注,在经济学上这叫“小姐姐经济”。再想想《欢乐颂》,也不过是从五个单身女性视角切入嘛,她们是一群合租在“欢乐颂”小区的“沪漂”女孩,其实也是“五个闺蜜的故事”。

尽管曹雪芹用一块石头演绎了一段人间的奇缘,记录了一场人生的沉浮,但人毕竟不是石头。西方一哲人说,人是一根思想的芦苇。意思是说人很脆弱,所以人总是想方设法地记录岁月,记录表情,记录一切能记录的东西。于是作家用文字、摄影家用镜头来记录历史,记录生活。说到底,《三十而已》就是作家关于“三个闺蜜故事”的文字记录,导演把她们的故事拍成了电视剧。读者或者观众呢,本想了解剧中意,不料成了剧中人。就是说,通过这部剧,似乎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可能是白领、公司老板、居家女人、作家,也可能是剧中那个每集后面都给几分钟镜头的、摆煎饼摊的“小老板”。

《三十而已》从生活的琐碎无奈入手,以故事性较强的剧情开始了人物塑造。编剧将三个闺蜜的身份,分别设定为:奢侈品店销售员、资深“沪漂”王漫妮(江疏影饰),貌似有钱人的“全职太太”顾佳(童瑶饰),以及邻家女孩、都市白领钟晓芹(毛晓彤饰)。该剧制片人陈菲在受访时介绍:“三个人里面,职业线的塑造主要在王漫妮身上。后期,她讨债专员的经验和案例,都是来自于编剧张英姬的一个朋友。”

看似人畜无害的钟晓芹,出生于小康家庭,单纯、善良,从小被父母疼爱,成长一帆风顺。她与丈夫陈屿(杨玏饰)经人介绍认识然后结婚,生活终日被柴米油盐、鸡毛蒜皮困扰,一次次争吵之后,钟晓芹终于厌倦了陈屿对她的“冷暴力”,离婚,最后又复婚。

《三十而已》讲述三个闺蜜遭遇多重压力的故事,直面了女性心底的焦虑:婚姻是“30+”的女人必备品吗?全职妈妈必须只能洗衣做饭带娃吗?

该剧的结局是:许幻山入狱,“小三”林有有全身而退,顾佳卖房还债,带着儿子父亲归隐茶园;王漫妮出国深造;钟晓芹一跃成了作家,复婚后其乐融融……

随着电视剧的播出,“全职太太是独立女性吗?”“精致穷的生活值不值得过?”“丁克族意外怀孕,孩子留不留?”“结婚到底是图什么?”“生育应该有计划还是顺其自然?”“房租该不该占去收入的一半?”等话题上了热搜,在网络空间不断发酵,引发网友热议。

独自“沪漂”8年的王漫妮生病住院只能自己扛,还面临父母催婚压力;全职太太顾佳智商和情商均在线,处理婚姻危机不拖泥带水;办公室“老好人”钟晓芹在平淡的生活之余,跟丈夫在生育问题上爆发了矛盾……无论是“求职压力”“婚姻危机”,还是“养娃难题”,哪一样都难以回避。难怪,有网友批评:“这类剧用多倍镜放大当下社会中的一些情绪,本质上是在贩卖焦虑。”

“你今年也有三十了吧? ”一句话就戳中了都市女性的年龄痛点。

民间有言,人生机遇,总是在无意中到来。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梁正贤开始追求王漫妮。

遇到梁正贤之后的王漫妮,幸福了好一段时光,仿佛找到了心灵的栖息地,从此可以结束漂泊了,船可以靠岸了。那块心灵的栖息地,就像《孟子·梁惠王上》提出的“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理想生活,似乎在这里实现了。

满地都是六便士,王漫妮却抬头看见了月亮。她遭遇了理想爱情的“泡沫”,她的“好男人”给她带来粉红梦的“救赎”。

幸福来得太快,反而有点措手不及。粉红梦“醒来”,王漫妮发现自己成了“第三者”,而自己爱的男朋友口口声声,称是个“不婚主义者”。记得 《诗经·汉广》里曾写过:“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大意是,年轻男子思慕而不得的人要出嫁了,而自己能做的,只能是精心喂养马匹,让她出嫁的那天乘坐,从今往后,思念泛滥成河,却无法泅渡。这也是一种目送,目送一段暗恋,这里有深深的无奈,更有一种胸襟,一份达观的心境。也许,部分人的心理是:我希望你過得好,但不希望你过得比我好。不知道王漫妮是否也有这种心理呢?

挥手送别,再不相见,纵有万千的思绪浩荡,终究风烟俱净,不可言说。很多地方,一旦告别就不再去;很多人,一旦分别就不再见。王静安有诗云:“试问何乡堪著我?欲求大道况多岐。人生过处惟存悔,知识增时只益疑。”

一场十里桃花,开在相忘的天涯。

情到深处人孤独。王漫妮的内心世界依旧是孤独的。龙应台说,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

“快乐的童年”一去不复返。人们往往会用“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来描述人生到了某个阶段,这部剧却叫《三十而已》。“而已”就是不低头、不妥协的人生态度。“三十岁”并不可怕,“而已”的这种勇敢态度才更珍贵。

在这个世界每个人都在告诉你,你要怎样怎样,你要如何如何,但最终他们从不会对你的人生负责。而只有你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才是我们对自己这一生最好的负责。

《三十而已》里面谈到不少健康知识点。杭州市中医院的专家们指出,电视剧中人物一些“不健康”行为可一定不要模仿哦。

“柜姐王漫妮是个实打实的‘工作狂,为了拼业绩抢客户,上班期间不敢喝水一直憋尿,结果为此晕倒住院。

憋尿是件‘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的坏事,总憋着对身体伤害很大。泌尿科专家诸靖宇主任医师说,人体膀胱是储藏、排泄尿液的器官,它只有正常开合,才能将尿液正常地排泄出去。反过来,如果开合不正常,尿液排泄不出去,会影响全身气机的运行。

别看这样一个举动,长时间憋尿使膀胱处于高压状态,膀胱壁血管受压,黏膜变薄,保护层受损。加之阀门失灵,致病菌可能通过尿道口逆行进入膀胱、肾脏,引起感染。尿路感染又可导致尿结石,结石形成之后,能成为细菌的掩蔽所,随着结石的增大,细菌也越积越多,反过来加重尿路感染。除此之外,它容易引发尿潴留、性功能减退,还会让人产生不良情绪,引发脑出血等重大疾病。”[2]

《黄帝内经》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中医认为,膀胱具有司开合的生理特性。膀胱为人体水液汇聚之所,故称之为“津液之腑”“州都之官”。膀胱赖其开合作用,以维持其贮尿和排尿的协调平衡。膀胱的功能如果不正常会直接影响健康。憋尿时膀胱胀大,膀胱壁血管被压迫,膀胱黏膜缺血,抵抗力降低,细菌就会乘虚而入,大肆生长繁殖,特别是女性容易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泌尿系统疾病。由于女性尿道短,又与阴道接近,经常憋尿更容易发生尿路感染。如果尿液不能经常及时排出,时间久了会导致膀胱括约肌松弛,出现神经功能失调,容易诱发尿失禁。

希望大家能不憋还是不憋吧,毕竟,尿是留不住的。如果非憋不可,记得事先少喝水,即使没有尿意,最好也先去上个厕所。

除了憋尿,王漫妮的柜姐工作每天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她因为腰痛站不起来的一幕,让很多需要长时间站立的一族,比如教师、交警、护士小姐姐们也感同身受,想心痛地抱抱自己。

推拿科罗华送主任医师说,当我们长时间维持特定的姿势,身体相应的肌肉就会处于一直被拉长或被缩短的状态。这样不平衡的受压状态久了,肌肉就会感到不舒服,用疼痛来向我们进行无声抗议。维持同一个姿势超过1小时,就要换个姿势活动15分钟。定时做一下腰背部的拉伸,放松肌肉,对于每天必须长久站立的职员来说,有些小技巧学起来。站立时,不要总用两条腿一起支撑全身重量,可有所侧重,让两条腿轮换休息。可以踮起脚来,让脚后跟一起一落活动,或做小腿的踢腿运动。上述动作都能引起小腿肌肉强烈收缩,减少静脉血液积聚。

中午和晚上休息时,将腿垫高15~20厘米,如此可促进腿部血液循环。每晚睡觉前,要养成用热水洗脚的习惯,忌用冷水洗脚。用热水洗脚,能消除疲劳,有利睡眠,更能活血化瘀。游泳是防治静脉曲张的最佳运动方式之一,因为此时机体压力得到减轻,而水的压力则有助于增强血管弹性。

还有,穿高跟鞋爬楼梯,膝盖要“窒息”。钟晓芹看到顾佳为了儿子入读理想的学校,不惜光着脚陪王太太爬21层楼梯,心疼哭了。其实王太太的膝盖也差点哭了:为什么你要穿着高跟鞋爬楼梯?骨伤科潘浩主任医师说,平底鞋才是更好的选择。王太太确实应该感谢顾佳,把平底鞋借给了她。穿高跟鞋爬楼梯时,膝关节负荷的压力是体重的三倍,下楼梯时可以增加到七到九倍;细高跟鞋让膝关节承受的压力增加了26%;宽高跟鞋让膝关节承受的压力增加了22%,长期经受这种压力对膝盖软骨的折磨,会逐渐衍生为骨关节炎,还会带来拇外翻、崴脚、鸡眼及脚趾发炎等危害。膝关节炎的症状是膝关节挫伤后,在正座、曲膝、上下楼梯、上下坡道等需膝盖用力时,会有痛感,所以平时要适量负重,避免膝关节受伤和老化。

再有,雪糕好吃,也要懂克制。许幻山和新的工作伙伴林有有认识的第一天,一同吃一个雪糕,你一口我一口,看著味道很好,其实吃着这夏季的所谓“必需品”,还是有蛮多讲究的。脾胃病科叶蔚主任医师说,一些通过消化道传染的疾病,如幽门螺旋杆菌、甲型肝炎、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感染性腹泻,都可能会因为同吃一种食物而发生传染。要提醒许幻山一句:悬崖勒马。另外,夏季吃冷饮最好遵循三大原则:一是适时。清晨、饭前、饭后以及激烈运动后都不适合吃冷饮。冷饮糖分过高,饭前吃容易导致吃饭没食欲;若在饭后吃,吃完热饭就吃冷饮,会影响肠胃的正常消化。二是适量。吃过多冷饮,可引起胃黏膜血管收缩,减少胃液分泌,导致食欲下降,影响肠胃对食物的消化。可以控制吃冷饮的次数和数量,每次最好不超过100克。三是适速。吃冷饮不能太快,吃太快容易刺激内脏血管收缩。

正所谓江湖险恶,王漫妮的同事为了不让她成功签单,居然故意用桃子陷害她过敏,实在让人气愤。可见,鲜美的桃子并非人人能吃。

桃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水果,含有蛋白质、脂肪、糖、钙、磷、铁和维生素B、维生素C等成分,但也是比较常见的易引起过敏的水果。耳鼻喉科陈志凌主任说,夏天正是吃桃子时,桃子上的毛会让人过敏,桃子肉也会致敏。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就可能是桃子过敏了:吃完桃子后出现嘴巴又麻又痒、眼睛发红、嗓子肿痛;嘴唇、口周、颈部、四肢等部位出现大片红斑,可能伴有轻微水肿;严重的会引起胸闷、窒息、腹泻、休克。

如果不慎吃桃后已经出现了过敏反应,建议用一些抗过敏的药物,要注意饮食清淡,多喝水,多吃蔬菜,尽量避风,以后要避免吃桃子,并定期检测过敏源。轻微的过敏症状一般10分钟至2小时会逐渐消退,如果过敏症状严重,一定要尽快到医院急诊就医。

水果的过敏原一般都是蛋白质,这种过敏蛋白在果皮、果肉中都有,不同水果过敏蛋白的种类、分布不同,甚至同一水果这几个部位的过敏蛋白也不同。对于患者而言,导致水果过敏的蛋白种类和含量都不同,有的人可能偏偏对某种含量并不高的过敏蛋白过敏。

除了易过敏的人群,以下四类人也不宜多吃桃子:糖尿病患者、胃肠功能弱者、内热偏盛易生疮疖者、婴幼儿及孕妇等。

平时新买的桃子吃之前要注意清洗,清洗时最好是带上一次性手套,防止桃毛沾染肌肤上,引发红肿。在清洗桃子的时候,尽量使用盐水清洗,也可以使用碱水浸泡桃子,这样有利于预防疾病的发生。

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播出之后一直是瞩目的焦点,观众口碑却逐渐走低。都“30+”了,还要“乘风破浪”吗?正如《三十而已》中钟晓芹上司的“扎心”拷问:“站在30岁的门口了,知不知道什么叫三十而立?”进入30岁,对于女性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单纯从生理角度来说,人的基础代谢从 25 岁就开始缓慢下降;皮肤的老化在 30 岁之前就开始表现出来;骨质密度在 30~35 岁就开始缓慢降低。

《三十而已》虽然主题不是讲健康的,但是,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在城市打拼,真的不容易。拿到体检报告,一看,生气了:是乳腺增生,还是卵巢囊肿?成年人不做选择题,全都不要!爱谁谁去。这心态不失豁达,但既然身体有了问题,就不应该回避。有的女同事说:“我昨晚吃错东西上吐下泻,拉了6次水样,吐了3次,现在半血复活去单位参加业务考试……”另一位同事则说:“上午喝了罐咖啡,到现在都还没睡意,真真的咖啡绝缘体啊……要命哦,累了一天,明天还有超多事要做,不睡觉真的输不起。”

生活不易,慢慢明白,所谓成熟:就是一边受伤,一边自愈;一边流泪,一边去厨房给自己下碗面,还不忘加个荷包蛋;能感知悲伤却不止于悲伤……

天下由来轻两臂,世间何苦重连城。既然你连健康都轻视,那么又何必苦追名利呢?正如张仲景所说的那样,“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反观我们周围,每天看到两种病最多:一种是“名”病,一种是“利”病。很多病,都是因名利当头而把身体跑累、跑垮的。名缰利锁胜于风寒湿浊啊!张仲景在《伤寒论原序》的最后非常感伤地说:“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用自己无价身躯换取世间蝇头小利的人们,你们太划不来了,而且最后的结局也太悲惨了,快回头吧!“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

一个人因为有了邋遢的生活习惯,才会有一塌糊涂的身体。人人本可以快快乐乐地活过百年,只因不知如何按自然规律生活,不听从圣人的教导,随顺自己的不良习气,追寻俗情的潮流,枉断了美好的前程。《道德经》说:“难易相成。”看似复杂疑难的病机,其实一旦找到开锁的钥匙,就简单明了。世人肯花一整天的时间去应酬,却不肯花上半小时运动放松、给身体充电。他们一生病,老以为把身体丢给医院就了事,小病可以这样,但大病必须要对自己的习惯负责,才有治愈的可能。如果自己都不能幡然醒悟,那外力很难让你走出困境。就像“鸡仔”要自己在里面把蛋壳啄动,母鸡知道后,才能在片刻间,从外面把蛋壳啄开,让“鸡仔”出来。所以治病一定是双方的,一方面病人出离病苦,需要遵循医嘱;另一方面医生也能够“医者父母心”,把病人病苦解除。医患合作,就像将士同心,那攻必胜、战必克。可惜现在的医疗环境,有些人一边倒,以为生病就是医生的事,很少反过来想想“是不是自己有哪些地方出问题了”。其实,多向内反省一分,就多增加一分智慧;多向内反省十分,就多增加十分智慧。

你不要只看到表面的湿疹、腹泻或痰饮、便秘,这些都是病象,不是疾病的本质。不要被这些病象拘泥住,真正疾病的本质往往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要多问为什么。你如果懂得连问三个四个为什么,大概你就能够接近疾病的本质了。

阳虚则寒,所以手脚容易冰凉。阳虚则生机不够,就像南北极阳光比较少到的地方,各种植被就一派肃杀,长势不旺。人体的指甲“月牙”,代表的是肝木植被的生发状态,所以指甲“月牙”的推陈出新不快、长得不够的人,是因为身体寒、阳气不够。阳虚则动力不足,所以脾胃消纳水谷能力减退。稍微吃多一点就饱胀,食不消化。阳虚则湿盛,湿盛则阳虚。就像湿了的柴火,难以点旺。家里阳气不够,就会一片阴寒、潮湿。所以长期不住主人的家,看起来阴森森,这时阴寒、湿冷都纷纷住进来。人阳虚后,喝水都气化不了,都会长胖。胖的不是肉,而是水饮。阳虚的人阴液固不住,因为阳主固密,阳能够摄阴,所以阳气不足容易出虚汗。

问一个问题:你说脂肪肝是治脂肪还是治肝?子宫肌瘤是治子宫还是治肌瘤?

“瘤”者,留也。手術能够切掉瘤的结果,切不掉郁闷、郁滞这个产生瘤的原因。如果只是片面地见病治病、见瓜摘瓜、见瘤用手术切瘤,这是在治结果,没有治到疾病产生的真正原因。这样斩草不除根,来年它又生。

职场女性,特别容易生气。沉闷加上郁郁寡欢,容易造成气滞体质,平时过度操心劳累,容易造成气虚体质,提不起精神。气虚加上气滞,身体的痰湿就搬运不走,容易停留在局部,就连喝水都容易长胖。所以这种脂肪瘤,一方面要靠补气,一方面要靠行气;另一方面还要靠化痰湿、使浊阴出下窍。

中医是脏腑辨证,调的是五脏的气机,五脏若正常循环,病理产物断无堆积之理。所以,中医不是片面地去见脂消脂、见瘤切瘤,而是去恢复脾胃运化功能,使脾胃产生足够多的气血,然后借助这些气血,去“消化”留结的包块。而前提是:必须保持经脉气机畅通。所以在用扶正攻邪药物的同时,还要加一些畅通经脉的药物。当然,最好的畅通经脉的大药——是自己的运动。古书上说,“运动,人身血脉流”。周身一动起来,没有一处不随之而动的。

而脂肪瘤就是气机留结、郁结的产物。你如果能够保持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状态,每天坚持练练太极、小跑几圈,让身体微微出汗,稍微湿了衣服,达到这个标准,再把衣服换掉就可以了。靠运动,把肥胖减下来,脂肪瘤自动也会随之减下来。为什么广东人喜欢用慢火来煲靓汤?如果用快火、武火、急火,不单骨头煲不烂,而且汤水很容易就被蒸干了。微运动,就像用慢火煲靓汤。像武火那样剧烈出汗,津液都被蒸发、耗散掉了,而身体里的病理产物仍然没有被彻底“炼化”。要像文火煲靓汤那样,连骨头都可以煲化。所以身体里有一些留结的瘀滞,不管是脂肪瘤、肥胖,还是积液、囊肿,都可以通过持久的微运动,把它们慢慢“煲化”“炼化”。如果又有药物辅助,再配上这种微运动,就如虎添翼,效果更佳。

这就好像聪明的广东人知道有些肉难以煲烂,就会在肉里头放点山楂,那就非常容易煲烂。

可见山楂有助于消肉积,消肉瘤。鉴于此,有位妇科专家,她治疗脂肪瘤、子宫肌瘤这些东西,她都喜欢加一味山楂。

《道德经》上说,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为什么有些人的脂肪瘤成多发性、复发性的趋势?就是因为没有消除郁闷、郁滞这个产生瘤的原因。只有中国传统的医学,才能从无形的气机里认识到“瘤”是怎么从无到有的生成过程。你能够在无形气机的层面上去用药,就能够截断包块于无形。除了节饮食、勤运动外,还要注意畅情志、舒气机。

中医治病不是按图索骥。医生不建议病人以身试药,具体的药物剂量一定要找当地的中医去加减化裁、量体裁衣,辨证论治才是用好中医的方法。只是建议大家透过一些医理病理去领悟养生之道,这才是正途。

药物只是帮你暂时解决燃眉之急,就像有个患痔疮的病人,肛裂出血,每次大便都要出很多新鲜的血。有几次,他都动了做手术的念头,最后还是没有去,而是去看了中医。那个中医看他肺脉亢盛,一问才知道他经常吃花椒、辣椒,在外面应酬、饮酒多。医生跟他说:你在家里、办公室里久坐不动,湿热下注;在餐桌上,就嗜食辛辣酒肉,灼伤了肛门。手术可以拿掉你的结果(痔疮),但拿不掉你的湿毒啊!然后医生给他开了乙字汤,加黄芪、地龙,毕竟久病多虚,虽然肺脉有些偏亢,但整体气力还是不够。他吃了五付药,痔疮没有再出过血了。他以为这方子很神奇,医生跟他说,方子没什么神奇的。你晚上不下馆子,那才是最神奇的。下次你如果痔疮再犯了,那表示你那些不良生活习惯又死灰复燃了。其实所有用药最终都要归养生大道。

疾病是身体通过抗议让你回归健康,你不要把它当成敌人来对付。疾病是身体的报警器,比如扁桃体发炎,是提醒你该清淡饮食、早早睡觉了。如果你把这个报警器砸了,把这看门的狗撤了,那么外邪长驱直入、里面脏腑如焚、严重伤到身体,你可能还没有反应。肛门也是五脏使用它来排泄糟粕的,痔疮代表你身体内的糟粕产生太多了、排泄不利了、排不出去了。所以不要去掩耳盗铃、自欺欺人,而是应该从源头下手,清淡饮食、少应酬喝酒,这才是避免复发的最好方式。有些人刚把痔疮切除,脚部痛风又来了,湿毒没有从下面排走,它就留在筋骨肌肉间,难道再给脚部也动个手术?

真正有智慧的人,懂得见微知著、以小见大,从一个小小的病痛,能看到一辈子的健康大事。

一个人跟你说:他最近总烦恼、爱生气,得失心重。他这么一说,你就可以看出他最近消耗身体太厉害了。得好好给身体充充电了,而不是简单地安慰“跟别人计较”。

不经历汗水艰难,如何见得到烟花璀璨。演完《三十而已》这部剧,童瑶体会很深,她认为无论是年龄30+的姐姐,还是任何年龄的女性,不要给自己设限,要勇敢拥抱更多可能:“有一个积极正面的生活心态,很重要。希望30+的女性能通过看这部剧,找到一些勇气。我们三个人,在剧中都遇到了事业、情感的困境,但三个人都勇于改变,勇于翻过那座山。”这段话,按我的理解,那感觉就好像1977年冬天,当尘封11年之久的高考大门重新开启,知识就像一道光,刺破黑暗,而求知者,像饥饿的人扑在了面包上。

其实呀,日子越过越简单,越过越恬淡,越过越唯心。

有一位40多岁的中年朋友,多年不发朋友圈,看了《三十而已》之后,突然转发了一条《那些消失在朋友圈的中年人》,剖析了中年人不想发朋友圈的多种理由。他说,为了让自己不陷入中年的怪圈,从此天天发朋友圈。他还说,王漫妮被安排到公司“应收部”,其实就是讨债。讨债这工作不好干,一个人的力量肯定不行,需要一个团队。于是,他的朋友圈开始谈工作,谈团队建设,发正经八百的像讲话稿一样的文章,正能量满满。看了这些文章,一个标准的、被世俗层层包裹的中年人形象跃然眼前。看来这位朋友是跳不出中年人的怪圈了,毕竟是中年了!再怎么折腾,也是在这个圈圈里,任何形式都改变不了中年的内容。这些中年人,口口声声说“智者不惑”,其实他们应该是担心被岁月忘记了吧。不由想起一个年轻朋友的话——“如果独来独往是种病,那我一定是独处症晚期”。这话只是道出实情,并无多少哲理,还是白鹤林的诗《孤独》写得好:“从童年起,我便独自一人/照顾着/历代的星辰。”听听,多好的诗,这才是不惑的智者。

“智者不惑”,源于《论语》,意为有大智慧的人不会困惑。《三十而已》,恰恰就是靠三个女主角的困惑来推动剧情发展的。王漫妮的困惑在于:在上海漂泊太累了,一个人租房子,下了班病倒了,还是母亲打120才送到医院的。回老家那个小县城吧,虽然工作安稳,但自己完全没有隐私,天天八卦别人同时也被别人八卦着,父母给她安排的相亲对象,她又不喜欢。思前想后,还是重回上海。

剧中也涉及到女人减肥这个热门话题。现代人流行减肥。过度的减肥,方式方法不当,会导致月经量少,甚至闭经。即使吃减肥茶,也别一下子吃那么多。真正减肥要管住嘴,也要迈开腿。管住嘴不是不吃饭,你如果啥都不吃,没力气,怎么减肥?身体正气不够,那些垃圾痰浊是排不走的。管住嘴,是少荤多素、七分饱;迈开腿,不是剧烈运动,而是缓和从容地耐力运动。走为百练之祖。走也是有讲究的,一般人边走、边玩手机、边说话,那是在折腾身体。真正要走得健康,是要脚踏实地、安心当下。

现在很多人心事重,脾胃弱。脾胃功能比较差怎么办?要遵循养脾胃的大原则,比如思虑伤脾,少思虑可以健脾;饱食伤脾,七分饱胜调脾剂;久坐伤肉,脾主肌肉,故久坐伤脾。白天尽量少坐,多行走,站立,虽然累,但晚上可以睡得更沉。你如果晚上睡眠质量高的话,精血就会增多;言多伤脾,伤中气,所以语言以减少为妙,把每天的说话量减一半。道家认为,越是体虚病弱的人越是要少说话,为何呢?开口神气散,意动火工寒;寒凉伤脾,少吃寒性水果,少喝冷饮。

肝苦急,脾喜缓。尝试过一种从容和缓的生活,不焦躁,不抱怨,这样脾胃会恢复得更快。道法自然。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人类错以为“拥有”自然,实际只是短期“借用”了自然。作家贾平凹到了老年,开始有了心灵的从容。他在2016年出版的书《愿人生从容》中说:“人生真正的从容,不是躲避纷争与喧嚣,而是平静地面对困惑与烦恼。人生的旅途,苦与乐总是相随,禁得住多少曲折,才配得上多少幸福。”[3]在《做个自在人》一文中,贾平凹认为:“真要学苏东坡,不仅仅是苏东坡的多才多艺,更是多才多艺后的一颗率真旷达的心,从而做一个认真的人、一个有趣味的人、一个自在的人。”他说:“活着就是一切,活着就有乐,活着也有苦,苦里也有乐……我不求生命的长寿,我却要深深地祝福我美丽的工作,踏踏实实地走完我的半圓,而为完成这个天地万物运动规律的大圆尽我的力量。”“‘我对活着都不怕,我怕死?!这话说得真好,人在世上,是最艰难的事,要吃喝拉撒,要七情六欲,要伤病灾痛,要悲欢离合,活人真不容易。那些自杀的人,自己能对自己下手,似乎很勇敢,其实是一种自私、避难和怯弱。”

当你觉得没什么办法来提高身体素质时,告诉大家一个办法,这是法外之法、方外之方,就是尝试把你的动作、言语、思维、反应、念头,通通都减慢半个节拍,唯有缓慢才能让身体快速地修复,像打太极拳一般。最会练太极拳的人,并不是舞台上那些表演得最漂亮的,而是在日用生活中,他不管行住坐卧,都进入打太极拳状态:悠闲从容,不骄不躁。《黄帝内经》称之为:“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黄帝内经》是一部人体使用手册,大家从这几个字里头,就能够领悟出:悠闲从容的慢节奏生活,非常符合人体的生理。农耕时代的那种志闲心安、少欲不惧、劳动身体却不过度累人,这是令人向往的养生图景。健康不是不断地让不堪重负的身体做加法,而是帮身体减负。在《红楼梦》第五十三回中提道:晴雯的感冒就快要好了,因为不小心复感,又加重,这时就用了贾府的风俗秘法——饥饿疗法。这样慢慢才好过来。现在人都怕饥饿,其实真正懂养生的人,喜欢饥饿,饿一饿更健康。如果一饿就用零食、宵夜来塞满脾胃,导致积滞,反而不妙。粗茶淡饭七分饱,青菜萝卜保平安。

枯木逢春枝条柔。现在很多人筋骨都偏僵硬,不灵活。《道德经》上说,万物草木生长的时候都非常柔软,死亡的时候都非常僵硬。柔软就富有生机,僵硬就容易走向病亡。小孩子筋骨柔软,身体像一团棉花;而老年人血管硬化,腰背都弯不好,腿也屈伸不利索,非常僵硬,如树枝从柔软嫩绿走向枯黄干硬。所以,学生在学摸脉时,老师经常让他尝试着把手放在柔软的树叶上,再放在干硬的枝条上,让他体会这两种感觉。慢慢地,他就能够摸出生机的脉象跟死气的脉象的不同。

中医治病说白了,其实就是养生,什么是养生?就是要把柔软的生机养回来,把僵硬的死气去掉。医生一搭脉,病人脉象弦硬,就知道他脾气刚躁、不容易听进别人的话。这时就要用一些柔肝缓急的药,比如白芍、甘草。同时,还要用一些恢复生机的药,如茵陈、麦芽,这些草木的嫩芽尖,饱含“少阳”之气,就像孩子一样。孩子是“少阳”,是最富有生机的。

《道德经》上说:“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就是说,养生要多看看婴儿。当你觉得身体僵硬、不够柔和时,你就要多反思自己的脾气是不是太武断、太刚硬了、太急躁、太没有回旋的余地了?与人交往要带一股春风,对待自己要带一股秋意。这叫律己如秋风,待人若春雨。

这样你的脾气就会越来越和缓,你的身体也会变得更富有弹性和韧性。

自古华山一条路。健康的光明大道也是一条,没有第二条,那就是:健康最终要靠自己。气郁则湿郁,气行则湿行,除了运动接触阳光,还要畅情志,条达气机。那些长期郁闷的人,局部的病理产物就会堆积堵塞,湿浊排不出去,就会成为大量病菌繁衍的温床。你看到的是表面的脚气、湿癣之类的病,而医生看到的是病人身上的阳光足不足、气机通畅不通畅。你把木头放在阳光下,或通风口,或气机流畅处,不要说是木耳、苔藓,什么病菌也难以生长啊。所以走出狭小的办公室、卧室,多到大自然中去拥抱阳光、运动身体吧。让潮湿离你远去,阳光跟你日日同在。这样何患阴湿不去,何患病菌不消?

身体有些小毛病,不一定急着服药。不管是女子乳腺增生、胸肋胀满,还是男子胸肋间胀痛,初期病因多是气机瘀滞所致,你如果懂得及时疏达气机,这些积滞就不会日积月累,渐渐变成有形的包块。那么,如何疏达气机呢?可以考虑用一些导引、按摩之法。因为导引按摩就是专为气机郁滞、阻塞型的病痛而设的。你可以首先选择从上往下理顺气机。先是拍腋下,《黄帝内经》认为,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

常有胸肋胀气的妇人,你叫她双手举起来,帮她拍打两腋,随拍随解。可以自己拍自己,可预防肝气郁结导致的乳腺增生、肝胃不和、胁肋胀。第二步是敲打胆经。胆经在人体侧面,你可以从侧面的偏头部位、一直敲到脚下。敲打胆经,经脉就会因为震动而畅通,就像长期瘀堵的管道,里面有些锈垢,你用锤子敲敲管壁,锈垢容易掉下来。对于人体而言,瘀垢一掉下来,就会迅速被身体搬运走,或消化吸收。第三步是按太冲穴。这个挺管用,太冲穴就像电梯按钮一样,电梯在8楼停住,就像气机郁在肝部、胁肋部,你通过点按肝经的脚下太冲穴,那么肝部的气机就容易降下来。

当然还有一些妙招,比如常练“赤足功”,对于气机郁结、气血上逆不降的人来说,是管用的。同时运动之外,更要注重畅达情志,到山里头去高歌一曲,大喊几声,这都是疏解郁结的办法。人挪活,树挪死。对于郁闷的人来说,越待在一个地方,气机闭郁得越厉害,要到大自然中多走动,利用绿色草木的生发之气,可以帮助你肝脏条达,少得肝郁。所以真正热爱自然、热爱山村田野的人,他是不容易肝郁的。

《伤寒论》上说:“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对于肝经有寒引起的头痛,服用吴茱萸汤,效果比较好。当然,要找当地医生辨证施治。有一个人,她偏头痛十多年,吃止痛药效果都不理想。医生对她说:一般来说,暴病多实热,久病多虚寒。加上每次发病都是由于受凉或者精神紧张引起,说明这个人一方面身体阳气不够,另一方面也伴随气机郁结。所以治疗的大法应是:温阳加理气、顺气。由于她每次发作时,容易伴呕吐、无力,所以还要适当补虚降逆。为什么吃止痛药效果都不理想?因为止痛药,大都是暂时的麻痹,它并没有去揪出病因来治理。中医认为疼痛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通则痛,一种是不荣则痛。

你管道气脉堵塞了,会痛,就像很多人一生闷气,头就痛,你给他泡上一杯橘叶茶,或者吃点逍遥丸,气机一理顺,疼痛就消失了。不用管它是头痛还是脚痛,只要这病是因生闷气而得的、加重的,先把它郁闷疏解开才好。

还有一种,是病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吃得过饱,会导致头痛。有个脂肪肝的病人,头痛几年都好不了,做了CT、MR,并没有发现头部有长什么东西。想不到,他就吃了几剂治疗脂肪肝、通降肠腹的药,头痛就好了。随后医生叫他别再应酬那么频繁、少吃到饱胀。还真管用,头痛病后来很少再發作了。偶尔有一两次发作,他自己都知道,又是大开口腹之欲的缘故。《黄帝内经》上说:“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头痛你要考虑到肠胃。

如果是妇人头痛,医生大都考虑到她是不是肝郁;如果是男子,又挺着“将军肚”,要考虑是不是饮食堵塞。如果是饮食堵塞,七分饱,加上保和丸,居然可以治头痛。没有人规定保和丸,只能治食积,不能治头痛。很多头痛,就是肠胃不和引起的,肠胃通畅了,那头痛自然好得彻底。

还有一种头痛,是长期受寒引起的。病人经常大清早就要去卖菜,或者批发水果,这样顶着风寒,开着摩托车,寒气直接入体,就容易闭塞经脉,不通则痛。有个患顽固头痛的水果商,舌苔白腻、脉沉紧,这是一派寒象,于是医生给他用川芎茶调散,虽然减轻了,但病人说,还是痛,特别是:晚上一睡不好,第二天必痛得更厉害。看他舌下静脉曲张,知道体内还有瘀血堵塞,所以晚上睡觉,阳也难以入阴。你不把阴实打通,这阴阳就很难很好地交融。于是在原方的基础上,加上全蝎、蜈蚣等虫类药。一般不轻易用虫类药,除非是久病入络、沉寒痼冷、非虫类药不能搜刮抵达,医生才不得已而用之。想不到这全蝎、蜈蚣一用上去,病人头痛就基本好了。他说,一开始开这方,那就不用吃那么多药了。医生跟他说,你吃了三个包子,还不饱,吃到第四个包子,一下子就饱了。如果知道第四个包子一吃就饱,那前面三个是不是不用吃?他听了,哈哈大笑。

中医治病,也是病去如抽丝,只要你方向对了,也是慢慢在抽丝剥茧,就像川芎茶调散,先是把表浅的风寒发出去,后面加进全蝎、蜈蚣,是直接深入经骨,把沉寒痼冷发出去。所以医生用药,有时不能够着急,不要一下子就给他上最厉害的药,要慢慢来,一步步来。帮他气机调顺后,再加大药力,就可以一举把邪气赶出。川芎茶调散,治疗偏正头痛(属风寒引起的),效果不错。古人认为,巅顶之上,惟风药可到。而川芎茶调散,主要就是由风药组成。

风药一进入人体,就能起到疏散的作用,打开风寒外出的通道,给邪以出路。

也有医生用过补中益气汤治好头痛,因为病人双脉下陷、血压低,这种头痛是隐痛的,很不舒服,而且一痛很缠绵。一旦用补气升提法,把气血升上去,脑部气血一供足,疼痛就消失了。所以,对于中气不足,少气懒言,平时劳倦过度,你叫他吃补中益气丸这种中成药,头痛也能好。因为中医是治本的,你看到上面灯泡不亮了,未必要修灯泡,有时是电力不足。你要提供足够的电力进去,灯泡就亮了。总之,头痛的原因多种多样,不能见痛止痛,必须查明真正病因病机,舌苔脉势,看病人是哪种诱因加重了头痛,然后兼顾治之。如果属于精神紧张郁闷加重的,类似西医说的血管神经性头痛,那就要加一些疏通经脉、柔肝缓急之品,如川芎、当归、白芍、炙甘草。如果属于纵欲引起的头痛,那是因为精髓下流、不能上供头部,所以容易导致不荣则痛、不荣则昏沉、脑子不灵光,也容易早衰、中风、老年痴呆。中医称为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头痛是一个小毛病,但牵涉到五脏六腑。

另外,月经期间很多女士会产生各种杂症,比如头痛、痤疮、湿疹加重、痛经,或者胸闷、欲呕。

《病因赋》上有两句话:“女人经水不调皆是气逆,妇人心烦潮热都是郁生。”这时应当顺其性、因势利导,使月经顺畅排出,诸症都容易减轻,就像江河水满时、正是清理垃圾的最佳时机。开闸、放水可以一举把浊阴排出下窍,所以医生经常会用少腹逐瘀汤加减变化治疗经期各种杂症。

但凡妇人有痛经,经期血块,冬天腿脚容易凉的,在月经来的第一天就服用少腹逐瘀汤,连服用三到五天,经血排泄淋漓尽致,非常畅顺,往往第二个月很多经期综合症都减轻或消失了。少腹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王清任也用此方来帮助妇人调经、助孕,正符合中医浊降清升、瘀去新生的道理。掌握时机很重要,其中女子月经周期就是一个大时机。张锡纯曾经治疗过一个女教师,这女教师闭经,脑中经常疼痛,张锡纯知道这是血中瘀浊不能下行。

于是重用“牛膝”(一两),再加“土鳖虫”(五枚),连服数剂,经通血行,脑中疼痛顿消。病人反映服完药物后,感觉清爽异常。张锡纯分析:病人脑中作痛,乃血气不降、攻冲而上,他用“牛膝”引气血下行,用“土鳖虫”破瘀通经,这样浊阴出下窍,瘀去经开,疼痛自愈。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张锡纯治病的思路是多么清晰,他用“牛膝”把气血引下来,“因气血并走于上”引发的头痛消了,但月经未必能够完全通开,所以又用一味“土鳖虫”(因为虫类药善于搜刮经络、破血化瘀),把气血引下来的同时,再通过“牛膝”“土鳖虫”这两味动物药排出去,这样一引一排,两个动作,堪称降本流末,顺人体月经排泄之性。张锡纯用药真是巧妙。

有经验的医生,能够根据妇人特殊的生理规律,然后懂得因势利导,就可以治疗很多经期杂病。比如,就用普通的顺经汤,再重用红藤,居然能够把脸部的疮毒,纷纷借着月经来潮“扯”下来,排出体外。为什么重用红藤呢?凡藤类药都有一个特点,善于走窜,通达上下,而红藤更是特殊,不同凡响。它除了把触手伸到脸上,把经脉打通之外,更重要的是红藤能够排痈脓、清热毒化浊瘀,它直接把脸部的浊瘀“扯”下来,顺着月经排出去。这就是藤类药善于伸展“触觉”、畅通经络的表现。所以在治疗女人痤疮的方里头,经常用红藤。当然,痤疮在治疗上还要因人而异,在养生上更要注重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浊阴会不降?是你经常吃辛辣、烧烤,还是经常熬夜导致阴虚火旺?或者,是因为经常心急口快、焦虑紧张?还是经常久坐不动、大便秘结?要审因论治,不能一概而论,落实到具体人身上时,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够体现中医的真正精髓。

《三十而已》在主角之外,还设置了“太太圈”和早餐摊老板娘两种同年龄段却过着截然相反生活的女性群体作为对照。或许这两类人群离电视剧目标观众的生活并不近,但它却在对照中揭示了一种普遍存在的生存焦虑——“太太们”为跻身名流苦心经营,小吃摊主为温馨小家风雨兼程。

“太太圈”的女人,个个穿得体面。穿得体面,是对身边人的一种尊重,也会换回别人对自己的敬意。与那些眼镜片比酒瓶底还厚、眼袋比水泡还大,二两地瓜酒就倒、自命不凡的媒体人相比,她们这个“太太圈”至少还是有趣的。

其实,真正的“太太圈”也不一定全是物质上的攀比。现在的人一般都不重视去调整心性,崇尚我行我素。其实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并不是处处胜过别人、处处强过别人,而是你能够折服于“慢”,折服于“心高气傲”。古人说,出入战场千百次,胜千敌,不如胜一己。人生最大的成功就在这里,你可以把商场看成是战场,也可以看成是修心练性的道场。心性定了,不急躁,即使一片狼烟四起,也能顿时化作甘霖雨露。

女人的精细和奢华并没有必然的关系,在西方电影里,常常看到落难的贵族女子,简单的衣饰,一定是整洁干净的,即使生存在破旧的房子里,每天都要清洗头发和身体,睡觉前把衣服整齐地叠放在枕畔。这样的女子,身处什么样的恶劣环境,她们的心灵都足够尊贵优雅。马云早就说过了:你改变不了某某某,你连你妈都改变不了……你要的是改变自己。

甚至可以这样说,贵族的尊贵,放在优渥的环境里并不觉得有什么,只有在逼仄的环境里,才真正显现出来。尤其是当一个人独处时的优雅,才是真正的优雅,尽管可能是用孤独打的底子。

生命中,总有些人静静地来,悄悄地去,有的人成为别人的只如初见,有的人成了他人的云淡风轻,而有些事则会沉淀为淡淡萦怀的温暖。有些事、有些人,则会在一次次的目送中,渐行渐远,如满树繁花之后的落红,风住留香。

其实想想,人生没那么复杂。我们一生拼搏,不过是为了让自己和家人能过得更好一点。但大病一场后才明白,钱赚得再多,若没有好身体享受,那都是白拼了。

离开灯火通明的办公楼时,忘记了是深夜还是凌晨,每天的时间如切割钻石一样被精准计算;地铁里的人都一个样,沙丁鱼罐头已经是过去的形容词,身体累加精神累,一样的,累就是了。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赛道上不停奔跑,不断超越,越过时间,越过自己,在时光的洗练与时代的铿锵中,自我见证。

没有人会否认成功的重要,但有多少人会关心成功背后的苦!一路走来,支撑我们走到最后的除了坚定的信念,还有我們的身体。

面对各种压力及烦恼,如果不能够及时去调解,都会让人体出现一些反应,亚健康就是最明显的一个症状。

处于亚健康的九大症状,你应该有过其中之一:总觉得疲惫——疲劳是亚健康最典型的表现之一。很多疾病也是以莫名疲倦为主要症状,要引起注意;口气不好——如果你之前没有口气,定期洗牙,没有牙周病,最近却有口气了,你可能最近太累了。这是因为身体劳累时,体内器官功能也会减弱;人际关系紧张——疲惫的大脑会储存更多的消极记忆。科学家甚至认为,疲倦者的行为表现与抑郁症患者非常相似。如果近期你有点焦躁,为了一点小事就发脾气,大家都不敢惹你了,你大概是累了;思维缓慢、反应迟钝——如果发现自己想问题时有些困难,与人交流时,脑海偶尔“短路”,大脑反应变慢;与人交谈时,总会慢上半拍,那么就说明你是处于一个亚健康的状态了。指甲有竖纹——指甲有竖纹提示身体处于疲劳状态,最近可能精神状态不太好。不管怎样,要注意放松心情,调节作息了。脸色不好有色斑——脸色不好有色斑的女性,主要应该从情绪和内分泌两方面找找原因,平时压力大,精神紧张,以及月经失调的人,很容易出现脸色发黄暗淡,或者伴有色斑的情况;体重突然下降——如果不是刻意减肥,半年内如果体重下降超过20斤,一定要到医院检查是否患有某些严重疾病。如果是非疾病因素,可能跟压力或情绪有关;想吃刺激性的东西——人在紧张疲劳时,口味往往会变重,或觉得没有食欲,就想吃些辣的食物;总感觉口干——总感觉口干可能是阴虚或津液亏损的表现,阴液不足、津亏,以及血瘀、痰阻等都会引起口干舌燥。

为什么古人没有那么多颈椎病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个大规律,他们保住了。为什么现在疑难杂病多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少人基本的阴阳规律打破了,白天不动作以养阳,晚上又不静卧以养阴。久而久之,阴阳俱损。所以现在很多人不是单纯的阳虚,也不是单纯的阴虚,而是阴阳两虚。这就是为何这个时代“肾气丸”用得那么频繁的原因。要想身体好,一句话,回归常规,以常规去调理反常的疾病。尽量让自己过一种有序规律的生活,少喝酒,少应酬,少用眼,少较劲,少发脾气。有序规律地生活,就是保肝,你不折腾它,就是对它最大的保护。

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这句话有很多种理解,有人说这个“功”是马步功、是少年功、是内功。其实我们更偏向于心地功夫。“武”这个字,在繁体字的造字中就是“止戈为武”。刀兵归库,天下息戎。这就是武道!心地功夫没上去、没修好,就随便练武,容易冲动、把持不足。力是练出来的,胆是壮出来的,心地功夫是靠“苦其心志”修出来的。

古人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心地。从这方寸心地而觅“心地功夫”,则感无不通。药物对证可以辅助一个人心安神定,但精神层面的东西,只能在精神层面解决。树木得不到水的滋养,就会干枯,眼睛、肝脏缺乏阴液的滋润就会硬化或干燥,就应该补阴液。如何补阴液呢?人体最大的补阴液是不熬夜,晚上沉睡、早睡。你不折腾自己的身体,就是对身体最好的保养。树木在阳气不够的时候也会干枯,就像秋冬季节,你给树木浇再多水,它还是干枯,因为阳气已经不够了。小孩子阳气足,所以筋骨柔 ;老年人阳气不足,所以容易发生骨质疏松,血管、关节容易硬化。

现代人看手机多,眼睛干涩。要懂得远寒凉、向阳光,要注意保住阳气。如何补阳气呢?补阳气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白天趁着太阳出来时运动、锻炼,让天地给你补给阳气。

人其实时刻都是在天地间充电:白天充的是阳气,晚上充的是阴血。你如果白天不运动、不晒太阳,长期下去,冬天手脚就容易冰凉、体力耐力就逐渐减弱;你如果晚上不按时休息睡觉,肝血肾精就会消耗得厉害。长期下去,你的指甲就会长得很慢,脉也会变得很细弱,甚至血管都会沉下去、变细小,呈现一派阴血不足、不够用之象。所以当人体气血不足时,就爱嫉妒、跟人计较,就不大方。林妹妹就是先天不足之症,所以爱嫉妒、小心眼、喜生气。

手足心热,在中医看来有常见的两方面原因,一个是阴虚发热,一个是气滞发热。为什么阴虚会发热?当车子水箱不够水时,车子就发热;水箱加满水,车子就不热了。人长期熬夜,思虑过度,暗耗阴血,会导致阴分不足。阴津不足以涵阳,就会呈现一派火热之象,所以这样的人容易急躁发怒,容易头痛。因为亏少的阴分不能收敛住亢阳,所以这样的人容易得咽炎、口腔溃疡、牙龈肿痛。他们越熬夜越操劳,这些火旺之象就越重。稍微休息好一些,就能减轻。这种情况的人,身体表面上看是缺乏阴液,实际上看是消耗透支得太厉害,缺乏很好地休息充电。另一种是气滞发热。气滞为什么会发热?比方说,你开车在公路上如果局部出现赛车,你就会烦热,这叫“交通堵塞急躁烦”。所以病人中焦脾胃肝胆有瘀滞,手心脚心也可能会热,因为人体是“全息”的,手心跟脚底板、脚心,对应的是人体的中焦肝胆脾胃。

这里的气机堵塞瘀滞,或者饮食不节,或者情志喜怒,会导致肝不升、胃不降。肝胃不和,气机郁在局部,转不开,人就会变得很烦热。所以这种情况要升肝降胃,要条达中焦气机。同时要节饮食,戒嗔怒。

《药性赋》上说,茅根能止血与吐衄。白茅根能從上到下,从肺到膀胱,从天而降,把水热引下来。它跟竹叶一配,一个导肺热从小便出,一个导心热从小便出。这样心肺热降下来,如同天空降一场雨,这些雨水就去冲刷膀胱的炎症尿热,随着“雨水冲刷”,尿热尿血尿涩痛不适感自然解除了。

过去,村里的老人,治口舌糜烂,就用鲜淡竹叶30克,车前草15克,甘草3克,水煎服(注:本文所涉方剂、中药,仅做参考,使用时需经医生指导。下同)。新鲜的淡竹叶用量要大一点,如果是干品,你用到10克左右就行了。当然,也不是所有口舌生疮都是用这个方子。疾病的“名相”不重要,辨明病机的实质最重要。只要是心脉亢盛,心经热邪上扰,大有“火曰炎上”之势,引起心烦焦急、口舌糜烂的,这种脉像沙漠热盛一样,不断往上冲,蒸发多,降雨少。你可以用淡竹叶配车前草、甘草,当成泡茶方也可以。用车前草加强利小便之功,还能清肺。用淡竹叶,清心利小便。两味药结合,同样是引心肺火亢随着水热下行,达到阳随阴降的效果。治肺炎高热咳嗽,淡竹叶30克,麦冬15克,水煎,冲蜜服,日2—3次。这个民间的简单方,如果对症,效果也不错。

肾主志,恐伤肾。肾主骨,所以通过拉筋炼骨,锻炼身体,可以增强体魄,强大胆量。男的可以练练长拳,女的可以练练瑜伽。当身体虚弱时,怎么补也难补进去,这时就得考虑“松土施肥补益法”——就是运动补,通过运动把肌肉打开。你不运动,肌肉筋骨闭塞,吃大鱼大肉,也吸收不了,因为瘀腐在肠胃,吃大鱼大肉多了反而身体容易长湿疹。能消化吸收,吃五谷杂粮也是大补。每天腾出半小时到一小时交给身体出出汗,跟天地沟通沟通,身体就不那么容易僵硬、板结、虚弱。土壤,你长期不去耕耘,必定会贫瘠,最后变成荒山。身体,你长期不去修炼运动,必定会变得贫病交加。没有一个长寿者是懒动的,没有一个健康者是不爱劳动的。

有个母亲问医生:“我想问一下,之前我儿子长湿疹,反复不见好,涂过几种药膏还是不见全好。2月份我带他去看中医。老中医说不用开药让外抹孩子的尿,我很是吃惊!后来实在不见好就试着外抹了几天,果真好了。2月份至今未见复发、也没有印子!请问此法你们中医用过吗?是真的还是碰巧好了? ”医生说,这个倒是第一次听说,以后碰到可以临证试效试效,反正是外擦外抹不用担心。本身童子尿又是“疗伤圣药”,它能够降浊,古人说是“回轮酒”“还元酒”。从前,古人治跌打损伤就找童子尿,如果实在没有办法就用一般的尿取代。它可以迅速降本流末,按照气血津液肃降下行的路子重新走一遍,可以打开瘀血下行的通道。这童子尿曾经是伤科的不传之秘,目的是令浊阴出下窍。我们猜想:这湿疹,应该也是浊阴上泛,取它降浊之意。

童子尿的另一种功用,就是治疗小儿阴虚火动,热蒸如燎原、百药乏效时,古人用童子尿。朱丹溪说:“降火最速,莫过于童便。”所以,蒲辅周老先生在治疗久治不退的低烧时,常常会妙笔生花地加进一味童子尿,或者直接叫病人饮用童子尿。另外,治疗顽固性鼻子出血,但见浊火上冲者,或阴虚火旺,或气血上冲,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据说童子尿还有一种用法,用它来洗腋窝,可以治疗狐臭(甚至有人用自己的小便,可以洗自己的腋窝治疗狐臭)。这莫非是以毒攻毒、以浊降浊?

当然,这都是古书上写的。现代科学越来越发达,具体使用时还是要咨询医生,要讲卫生、讲科学,不要轻易相信什么偏方,以免延误病情。

当今社会节奏太快,多元多彩但又纷繁浮躁,无论喜恶都无法逃之夭夭,幸福只能靠自己去寻找。

江疏影饰演的王漫妮,是一名看似光鲜靓丽的销售,不肯认命的她,希望通过努力拼得事业爱情双丰收,但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面对职场危机和情场失意的两难境地,最终决定忠于内心选择重新出发。有网友认为王漫妮的选择不切实际:作为一个“沪漂”,王漫妮终于凭借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在上海站稳脚跟的机会,她却白白放过,选择一个不确定的未来。江疏影在微博发文,回应王漫妮的结局:“30岁去留学,是一场绚丽的突围。‘上海代表的生活,也许并不是漫妮的终点,人何必非要被一座城困住。”

从剧中王漫妮的职场打拼来看,她真的太累了。有一次,到家干脆累倒了,被120送去急救。长此以往,身体如何吃得消?

早在2005年,我就写过一篇文章《从陈逸飞事件看“过劳死”现象》。我在文中这样写道:据2005年4月19日《新京报》报道,著名导演、画家陈逸飞因胃出血在上海华山医院去世。他是4月6日因劳累导致胃穿孔而紧急入院治疗的。导致陈先生去世的罪魁祸首之一便是劳累,因劳累导致胃穿孔。

最近关于知识分子和企业家等社会精英猝死的消息频频见诸报端:2005年1月22日到26日,仅4天内,清华大学两名青年教师相继去世,一位36岁,一位46岁。清华大学电机系讲师、36岁的焦连伟突然发病,经医院抢救无效去世。但此前焦连伟从未表现出任何心脏病症。而其高挑的个头及相对强壮的体态,甚至一直给人以健康的形象。中国社科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32岁的学者萧亮中在睡梦中突然发病去世;知名商人王均瑶也在壮年辞世……

中国国际亚健康学术成果研讨会公布数据,目前,中国人70%属于亚健康,而其中又有70%左右都是脑力劳动者。亚健康的最大隐患是过劳死。中国人均寿命达71岁左右,而知识分子却只有50岁左右。有关知识分子过劳死问题,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集中暴露,当时的蒋筑英等人英年早逝,一度引起中央重视。但不幸的是,时隔20年后这仍是一个严酷的社会问题。

“过劳死”的前期症状表现为疲劳、乏力、失眠、食欲不振、烦躁、气短胸闷等,出现这种表现就说明身体状况已经亮起了黄灯。国际上对“过劳死”的普遍定义为: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加重、心理压力过大、存在精疲力竭的亚健康状态,由于积重难返突然引发身体潜藏的疾病急速恶化,救治不及,继而丧命。在现有的体制下,一个无法否认的现实是,这些精英人士太忙、太累、太焦虑,开会、应酬、签字、批文件、看报表、写报告、接受采访、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等等。有的教授,既担任着从本科到硕士生、博士生的教学任务,又承担着多项科研项目,有些还要承担大量管理工作,还要面临房子、孩子的教育、经费、职称等等,长期处在被忽略的超負荷状态下工作,心理和生活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如果不注意调节和防治,很容易出现过劳死。据《南方周末》报道,击倒萧亮中这位32岁年轻人的,是过度的劳累和生活压力,以及他内心郁积着的难以言表的焦虑。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承受的工作、生活压力在不断加大,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比比皆是,如果不注意调节和防治,很容易出现过劳死。“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玩命工作不可取。道理我们都懂,遗憾的是,健康问题还没有引起我们应有的重视。我们要尽可能改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过劳死,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已正式将此病症命名为慢性疲劳综合征,并拟定了相应的诊断标准。

由于工作原因,我曾经观察过各种群体的“表情包”。有个“90后”公务员朋友,经常和我在微信上互动,我“以为”比较熟了。有一次为了一个表格,我去她办公室。先是请教怎么填,再问:明天您几点在办公室?我届时送来。她说,都在。9点以后吧。次日上午,10点,我准时来到她的办公室,送表格。她面无表情、语速平静地问:你是来拿表还是送表?我说:送表。

以为很熟呢。原来只是“我以为”而已。当然,也许,人家早就练就了一套程序化的语言,无论面对哪位前来办事的人员,永远都是那个平静的语调,永远都是那几句早已“录入”大脑的简短句子:“什么事?”“找谁?”“拿表还是送表?”“我只是照章办事,别的我一概不知”“领导就是这样交代我的”。

我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在公务员队伍待过几年,自以为学会了一些办事程序,但实际上,也许高估了自己。也许,我自己从来没被人家真正接纳过,就好像我至今还是作协会员甚至还当过级别更高的“理事”“文学评论委员会的主任”之类,但终归没有走近那个圈子。因为我在写作之初,就很希望能避开陈词滥调或者作家腔、文艺腔,写出一本“好看”的书来。机缘巧合,我做到了,但刻意避开了媒体曝光率,现在回过头去看,这应当是好事吧。在人前人后表现出来的边缘感一直都在。一边渴望成功,一边是理想与现实错位,怎么处理这对矛盾呢?这是我年轻时的困惑。现在嘛,自然没有了,人老了,自觉边缘化,习惯被冷落。对于写作也好、思考也好,保持不被接纳的边缘感很重要。

我曾经去找从前一个同事,十多年未见了。先自我介绍,对方级别高了,头也不抬。最近,和一个当领导的前同事微信聊天,说有喜事分享一下。对方的回复,没有文字,只是表情包。我打电话过去,对方挂断,事后也没有再打过来。又试探了另一个前同事,他和我差不多同一个时间段辞职,到了企业工作。不再是公职人员,他说话没有了那种程序化的腔调,电话中告诉我,他现在调回另一个城市了。我心想:终于听到一个有表情的语气,那感觉,就像寒冷的夜里,喝了一碗红糖姜汤,顿觉寒气少了大半。

几个朋友,几个语气,就像生姜、炮姜、干姜的区别,泾渭分明。我想起自己参加中医师考试时,一个考官老师问我:你平时是怎么使用生姜、炮姜、干姜的?他们的作用有什么区别?我的回答,考官老师应该还比较满意,要不然,考官老师怎么给我“合格”呢。

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今分为《伤寒论》《金匮要略》), 用药法度严谨,尤重药物的炮制、配伍、煎法、服法等。其中,方中用“姜”极多。方中用生姜者在《伤寒论》中有37方,《金匮要略》中有31方,总计68方用到姜,占总数113首方剂的一半以上。方剂名称中有生姜的,《伤寒论》就有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栀子生姜豉汤、生姜泻心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金匮要略》中有橘皮枳实生姜汤、桂枝枳实生姜汤、当归生姜羊肉汤、生姜半夏汤等。

仲景根据“辛甘发散为阳”的经旨,提出甘草干姜汤以复阳气,方中干姜炮用,重在温中,取其守而不走,所以《伤寒论》说:“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方中甘草补中益气,干姜温中复阳,炮用守而不走。中阳得复,脾气健运,则厥愈足温。《金匮要略》亦有“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臃,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方中炙甘草重在补土,炮干姜重在温中,亦即“虚则补其母”的方法。生姜汁的运用,见于《金匮要略》的生姜半夏汤,方中用生姜汁,取其辛散之力,以奏散寒逐饮之效。仲景除上述二方分别使用炮姜和生姜汁外,其余都是采用生姜和干姜。

仲景的桂枝汤中也用生姜,还用了白芍。古代白芍、赤芍不分,一般现在用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用的是白芍。这组药对非常好,可以缓解不同地方的急痛。譬如颈椎僵急加葛根;头部急痛加川芎;手部急痛用桂枝、桑枝;寒痹用桂枝,热痹用桑枝;腰部急痛用杜仲;膝部急痛用牛膝、木瓜;腹中急痛,本身当归芍药散里头,就有芍药。还有各个脏腑的疼痛,也可以用它。比如肋部紧痛、生气加重,加香附、郁金、柴胡;胃病拘挛疼痛加良附丸或金铃子散。大家一听到病人有急痛的,就想到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但你用它缓急止痛,一般剂量要大。最少起步各20克。甘草大剂量用有甘草能缓急之意,一般用炙甘草。

生姜味辛微温,在运用上随着配伍不同而作用各异。麻黄汤、桂枝汤等发散风寒剂,均取生姜辛温发散之力。如桂枝汤中,生姜佐桂枝以解肌,配大枣之甘,以行脾之津液而调和营卫;越婢汤中,生姜佐麻黄以发越水气;射干麻黄汤中,生姜配细辛散寒行水以治咳而上气;小柴胡汤中,生姜配大枣助少阳生发之气以和解少阳;大柴胡汤中,生姜配半夏扶胃阳止呕以表里双解。

还有,仲景取生姜辛散,配降逆和胃药物,以治呕秽、胸痹、噫气等证。如橘皮竹茹汤中,生姜配橘皮以和胃降逆 ;吴茱萸汤中,生姜散逆止呕,升清降浊,使胃浊随茱萸而下泄;旋覆代赭汤中,姜枣和脾养胃,安定中州;其它如小半夏汤、橘皮汤、橘枳姜汤等方,皆能降逆蠲饮,和胃止呕。再如真武汤,本为温阳散水之剂,但方后说:“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成半斤。”又通脉四逆汤方后说:“呕者加生姜二两。”栀豉汤中亦有呕加生姜的记载。此外,仲景取生姜辛通卫气,配甘药治虚劳虚寒里急的腹痛。如温建中脏的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之类,配伍温补之品,以治血虚寒结的腹痛。如温血散寒之当归生姜羊肉汤,配伍炙甘草、大枣以温养胃气,资营血之源。而治气血不足、心力不继、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以生血复脉。

干姜性味辛温,在诊疗中可因配伍不同而功效不一。在干姜的运用方面,仲景将其归纳为阳虚阴盛、寒热错杂、温中祛寒三个方面。

阳虚和阴盛,这两者本是互为因果的。由于阳气虚,所以导致阴寒盛,阴寒盛,亦可致阳气虚,但毕竟以阳虚为主,因此当以回阳救逆为急务。如因中寒阳微,脾肾阳虚,致现四肢厥冷,脉沉微而细,下利清谷等脉证,甚至出现阴盛于内、格阳于外的证象,治当回阳救逆,通达内外之阳气。四逆汤中用干姜配附子回阳救逆,温中散寒,佐炙甘草甘温补中,则逐阴回阳之力尤著。而通脉四逆汤中倍用干姜,以大剂辛热,急驱在内之阴寒,使格拒于外之阳气得以内返。因阴盛于下、格阳于上而出现的脉证,治用白通汤以宁上下阳气。方中干姜配附子以回阳散寒。再如阳虚阴盛之脉证,用干姜配附子组成干姜附子汤,以胜阴复阳。

当证情寒热混同出现时,治当寒热并施。如上热下寒证类:热邪扰于胸膈,阴寒胜于肠中,致蚘动扰膈之乌梅丸证;呕吐腹痛之黄连汤证;呕而自利,食入即吐,气味酸臭混浊之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证;上焦留热,寒气留中之栀子干姜汤证,这些方剂皆以干姜温中焦脾胃之阳,以祛寒邪。又如泻心汤证:生姜、甘草、半夏三泻心汤,都是因在误下后,热与无形之气相结而成痞的。生姜泻心汤中,干姜与生姜并用,取干姜以温中,生姜配半夏以降逆散水;甘草泻心汤中,取干姜温中而散痞;半夏泻心汤中,取干姜配人参、甘草以温中补虚,配半夏降逆止呕。

干姜还能温中祛寒、止血行瘀,如理中汤治中阳虚寒诸证;大建中汤治心胸中大寒痛;干姜人参半夏丸治妊娠呕吐不止,皆取干姜配人参以温补中焦。桃花汤治虚寒滑脱的便脓血,亦取干姜之辛,温暖下焦气分而补虚。以上均为补虚温中之属。而小青龙汤治咳逆倚息不得卧;厚朴麻黄汤治咳而脉浮;半夏干姜散治干呕、吐逆、吐涎沫;甘姜苓术汤治肾著,皆取干姜温中祛寒而蠲水邪。再如柏叶汤治吐血不止;王不留行散治金疮,亦属取干姜以止血而助行血瘀。

在姜的配伍應用方面,仲景也是非常讲究,比如,姜配半夏降逆止呕。生姜辛温通阳,半夏化饮燥湿,姜、夏同用,既可制半夏的毒性,又加强半夏化饮燥湿作用,故多同时运用。仲景在《金匮要略》中用姜和半夏二味所组成的三方,在配伍运用时,更具特色——

小半夏汤治“诸呕吐,谷不得下者”,由生姜半斤、半夏一升组成,煎服法是:“右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生姜半夏汤治“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本方由生姜汁一升、半夏半升所组成,煎服法是“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服;止,停后服。”

半夏干姜散治“干呕、吐逆、吐涎沫”。本方由半夏、干姜等分所组成,煎服法是:“右二味,杵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煮取七合,顿服之。”

上述三方,因姜的制法不同,其作用有降、散、温的区别。小半夏汤证和生姜半夏汤证,均为饮邪内结,难以骤消,故取分服以缓解胸中寒饮。服时需待“温”和“小冷”,是因为寒饮内停,对热药可能起抗拒作用,及易引起呕吐。而半夏干姜散,因呕吐剧烈,故需“顿服”,才有足够力量以制止呕吐。

另外,生姜配大枣益脾和营。仲景用生姜者68方,其中姜、枣合用者计47方,多数是助桂枝、白芍和营解肌。因生姜性温,大枣甘平,合而用之,既可温行脾胃之阳,又可滋养肺胃之阴,故《本草纲目》曰:“姜与枣同用益脾胃元气。”成无己谓:“姜枣味辛甘,专行脾胃之津液。”从临床应用上看,姜枣合用,一可协助桂枝、白芍和营解肌,二可协助柴胡、黄芩和解少阳之邪,三可防麻黄、桂枝发汗太过而伤阳损阴,如《伤寒论》中大青龙汤之用姜枣,即本此意。

生姜配橘皮宣发胃阳。生姜散寒止呕,橘皮理气降逆,合而用之,则宣发胃阳,如用橘皮汤治“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此手足厥冷,病机在于胃阳不展,与阴盛阳微的厥逆不同,故用之有效。

生姜配紫苏开郁散气。《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用半夏厚朴汤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者,生姜、紫苏合用,旨在宣通郁气。这里所说的“咽中如有炙脔”者即是现在所指的“梅核气”,女性多见,喉中似有物阻,吞之不下,咯之不出,随情绪波动而有改变,今人用半夏厚朴汤治之屡验。《本草求真》亦谓开散郁气是生姜的功效之一。

生姜配栀、芩除烦止呕。生姜与山栀、黄芩合用,乃中医所说的“辛开苦降”之配伍,如栀子生姜豉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均寒热互用,以除烦止呕。

干姜配附子回阳救逆。干姜善除里寒,以温脾胃之阳,附子长于温壮肾之阳气,干姜配附子,既助附子逐阴回阳,又取其一走一守,动静相合,共温脾肾之阳,如干姜附子汤、四逆汤、白通汤等。《本草求真》云:“干姜,大热无毒,守而不走,凡胃中虚冷,元阳欲绝,合以附子同投,则能回阳立效,故书中有附子无干姜不热之句。”

干姜配参术温中止痛。干姜之辛热,能升能降,如理中汤等伍以健脾守中之人参(或党参)、白术,则能温运中阳,补益脾胃,共奏温中止痛之功。

干姜配柏叶温通清降。干姜温守,柏叶清降,温通清降并行,则脾脏虚寒可去,得以摄血而引血上行。《观聚方补要》亦将干姜与柏叶同用,治吐血、便血;《医学三字经·血证篇》治吐血之凉泻、温摄二法,实渊源于《伤寒论》之泻心汤与柏叶汤。

仲景用姜有至妙,应用范围广,在姜的炮制、方剂的配伍,以及煎法、服法上都有一定的法度,值得后人借鉴。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虚留瘀,包块乃成。现在长包块的病人越来越多,为什么?现在不少人拥有豪华的房子,但“精神主人”却经常跑到外面去,没有回到家里来。精神、精力都往外面去,很少回过来返照自身。他们习惯于关注外在的是非,却很少精神内守,很少关注自己的脏腑内心,导致内在身体就像年久失修房子,到处都是蜘蛛丝、都是灰尘垢积。如果有人在里面居住,那房子断无蜘蛛作乱、灰尘堆积之象。同样,你如果精神内守,不在外面过度消耗,那么积块包块,断无“日生月长”之理。只是,在现代人中,关注外在纷纷扰扰的世界的人多,而真正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的人少。这才导致城内空虚,贼寇乘虚而入,在里面安营扎寨。

《黃帝内经》上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恬淡虚无,是让你对外在的事物不“过分”关心。精神内守,是让你不要重财轻身,不要重名利大过身心,要懂得像珠宝那样发出光来,用光来返照自身、濡养自身,而不是像手电筒那样,只消耗光,不懂得及时充电。如果精神不内守,势必会因为亏虚而百邪作乱,会因为“精神的主人”长期外出,导致房子尘灰满地、蛛丝满天,甚至有崩溃之危险。事实上,确实有一些人吃饭都吃不安,睡觉也睡不沉,精神整天都紧张,心意识止不住,身体长期得不到天地“充电”,如此这般一直消耗下去,迟早会油尽灯枯,光亮慢慢暗淡下来。

《三十而已》中的王太太,长时间穿高跟鞋,这会增加膝部肌肉的负荷,不利于膝关节健康。正常人脚的大脚趾应该是与其他脚趾并列向前一个方向,但有些人的大脚趾会向小脚趾方向偏斜,甚至与第二脚趾交叉、重叠,这种问题医学上称为“拇外翻”。“拇外翻”的发病原因既有先天遗传因素,也有受后天走路姿势不正确、穿的鞋不合脚等的影响。其中,经常穿高跟鞋是最易诱发“拇外翻”的,对于大脚趾长、第二脚趾短的人更容易发生。

“拇外翻”会给患者带来一系列的健康问题,比如脚的蹬踏力和抓地力减弱,很容易因走路平衡感差发生摔倒。

女性尽量少穿高跟鞋,实在不得已要穿的,也要尽可能减少穿高跟鞋的时间,比如在办公室备一双舒服柔软的平底鞋。如果已经发展到20度以上的“拇外翻”,不进行专业的医疗干预很难自己康复好,外翻程度也会日益加重;如果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要及时到医院骨科就诊。

风湿、类风湿患者的脚的大拇指,要比“拇外翻”更疼痛、难忍了。

类风湿不是一个简单的病,但难易相成,看似很复杂的病,治疗的思路一旦明确,治疗起来就能按部就班,特别是这类顽固的关节变形,你要彻底根治,比较难,但你要改善症状,还是可以的。

当然,有些幸运的风湿、类风湿病人及时介入治疗,居然可以脱离激素,走向健康。

类风湿在中医看来,不单是关节问题,跟五脏也是相关的,总的病因病机是:正气不能够敷布到关节肌表、把汗酸逼出去,这些浊阴瘀积在局部,又不能回流到胱肠排出体外。

所以中医治疗这些病痛,大方向是固护正气,并且让病人微微发汗,同时保持长久的胱肠通利。治类风湿最难的不是理顺思路,而是坚持,坚持什么呢?坚持微汗,用微汗法,长久地坚持,是让关节屈伸不利症状变轻的一条捷径。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说,治这些风湿,用药需要把握住一个度,就是要让身体长时间处在微微发汗状态。既不能受凉受冷,也不能够发汗、发得太凶。你的正气是有限的,所以,要在有限的真气范围内,一边用药物来微发其汗,一边通过微运动。养生不是靠剧烈运动,如果剧烈运动可以长寿,那运动员都长命百岁了。《黄帝内经》没有教大家剧烈运动,它里面有六个字,直接把运动的不传之秘告诉大家。《黄帝内经》的运动口诀是“微动四肢,温衣”,就这六个字。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微动。做微汗运动,把水谷精气鼓荡敷布到肌表,形成一个金钟罩。《黄帝内经》时代还没有太极拳,但已经把太极拳的奥秘道破,就是“微动”二字。记住运动的效果,是让自己的衣服微微温热,而不是剧烈地发热。所以,不管是风湿、类风湿的病人,还是湿疹、容易反复感冒的病人,他们如果能够坚持每天半个到一个小时的微运动,打打太极,练练八段锦,记住运动期间,绝对不要东张西望,也不要跟别人打交道,受到别人干扰。只有忘我地运动,才是真正健康的运动;只有专一地运动,才能够真正让气通血活。

有的老人患类风湿,很多年不好。那一定是经年积月所致,所谓病去如抽丝,除了用中药鼓舞气血、健运脾胃、微微发汗外,还要靠练一两套养生功法,每天进行微汗运动,保持身体温热。这样风湿就会像抽丝一般,被一点一点除去。像治这些顽固疑难病,它得来不是一时半刻,要让它们消失,更需要坚持。顽固疑难病之所以难以治愈,因为很多病人只是单方面地要求医生用药,自己没能够密切地配合治疗。这也是一个养生误区,大家要明白,健康靠自己,生病找医生。要从病中走向健康,医生跟你自己同时都要用力,而且力要往一处使。

现在有不少人只喜欢吃啊、喝啊,却不关心排(有效输出)。你不排出来,怎么能平衡呢?有一种病叫胆石症,指的是胆囊或胆管内形成了结石。胆囊的主要功能是浓缩、储存和排泄肝脏生成的胆汁。胆汁的主要成分包括胆固醇、胆红素和胆盐。结石就是“超浓缩”的胆汁。

当不易察觉的轻度慢性感染引起胆囊黏膜改变,过量的水分或胆汁酸被吸收,而胆固醇、胆红素、钙盐沉积在胆囊中未能有效输出,即可形成结石。长期高脂饮食持续刺激产生更多的胆汁,生成速度超过了正常排出速度,即可引起胆石症。另外,向心性肥胖、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均已被证实是胆石症的危险因素。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饮食结构的变化,特别是高脂低纤维饮食人群的增多,使胆结石患病率逐渐升高,长期高脂饮食持续刺激产生过多胆固醇引起的“胆固醇结石”是主要的胆石症类型。

诗曰“春风又绿江南岸”,大部分胸中郁结的病人,他们一闻到风药,或者闻了用荆芥、防风来泡一杯风药的茶,头目都清爽,喝了身体更畅快,浑身都有劲。为什么呢?中医认为“顺其性为补”,你只要顺肝疏泄之性,用风药以通肝气,助筋脉以条达,那么你浑身都是劲。

“压疮又称褥疮、压力性溃疡,是由于患者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影响血液循环,导致局部皮肤和皮下组织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皮肤压疮在康复治疗、护理中是一个普通性的问题。临床表现为受压局部的红斑、麻木、疼痛、破溃、坏死、溃疡,部分因局部感染出现全身症状,甚至败血症”。这段话是现代医学对“压疮”的描述,也就是说长期卧病在床的人,局部气血堵塞,就会瘀滞腐败。所以,瘫痪或重病患者要注意,因为他们大都卧病在床,背部跟床紧贴。气不通、血不畅,就容易出问题。中医认为湿性趋下,你站起来湿气就往脚下“注”,所以湿气重的病人,白天腿都是沉的,而你睡下去,湿气就往腰背下掉。湿气重的病人,早上起来腰背都是酸重的。如果長期湿气重,又卧病在床,局部就会被湿气腐烂掉。大家看,桌角为什么比桌脚底更容易腐烂?为何糖尿病晚期病人脚部容易烂呢?如果不懂得治湿,糖尿病很难根治,特别是在南方,是湿邪腐烂了人双脚的肌肉。所以防治压疮褥疮,也是在防治湿邪。如何治疗呢?

第一,制阳光以消阴翳。有条件的话,要多晒太阳,或者用暖水袋温通经脉,把湿邪带出去。第二,少食生冷、瓜果、凉饮这些助湿、生湿之品。第三,稍微有些精力就要小动四肢,拍拍掌,按摩按摩脸部,只有自己运动,才能最快把湿邪带出体外。第四,要注意增加润肠通便的药物。叶天士治疗中风偏瘫的病人,总喜欢加火麻仁,因为从实际考虑,病人肠不通腑不畅,会大大延缓疾病康复。而且大多数卧病偏瘫之人,或重病在床者,他们大便都不太畅通。老卧在那里,肠子怎么肯动呢?平时可以多揉揉腹。第五,煲汤食疗也可以选一些除湿之品,薏苡仁、赤小豆,这些药能把身体湿邪带出体外,不容易长压疮。当然病人也要多换体位,多帮他按摩,床单也要常换。

我们看《三十而已》,晓芹的妈妈说“手指是女人的第二张脸”。剧中的女人个个修了指甲,手指倒是好看了,但看不到指甲上的“月牙”了。手指甲上的“月牙”,代表着一个人的生机。生机旺盛,就长得富有光泽,而且长势也比较好。这些“月牙”是肝的余华所注,也就是说,肝血充足有余,就会长指甲。当一个人肝血不足、谋虑过度、熬夜过度、用眼过度时,“月牙”就慢慢变小了,成了“花甲”,甚至到后面长霉了。大家看春夏阳气足,是不是草木茂盛?秋冬阳气少,是不是万物凋零?“月牙”某种程度上反映一个人身体的阳气足不足、生机旺不旺。

一个人身体生病后,恢复得快不快,就看他的阳气生机是否旺盛。伤筋动骨一百天。凡是伤了筋骨、腰肾的人,一百天内最好远房劳,肾精保得好,筋骨才恢复得好。一个人在服用中药后“月牙”长了出来,虽然腰痛还没完全好,但已经有向好方面发展的势头。只要不去过度折腾身子,它自动修复起来的能力必定会让你吃惊不已。三分治七分养,再好的药物都是尽到三分,你如果懂得保健养生,尽到另外七分,那才是高手。现在很多人眼睛只盯着医生的那三分,不断地去换名医、换方子,不知道向内观。这七分如果做不够,又是纵欲熬夜,又是疲劳过度,你那三分给你打满,也是不及格啊。

你可以观察一下周围的人,毛孔粗大的人一般性躁、心粗;乳腺增生的病人一般比较纠结,喜欢跟别人或者跟自己较劲。毛孔粗大,是肺火重的一种表现,一般肺脉亢盛。肺脉亢盛就会把湿浊带到皮肤表面而“流油”,同时身体也容易长痔疮。所以要少吃花椒、辣椒。患者见了医生,不要一下子就问吃什么方子,吃什么药,别太急躁。你先要认识到:哪里出问题了、为什么会有这问题、为什么皮肤容易出油、毛孔容易粗大、为什么乳腺容易增生。你把疾病的真正原因认识清楚后,往往比你盲目地服用十剂良药要强。为什么呢?因为你如果知道自己饮食不节、郁怒无常,懂得在心地上去调整,那么你将来不单少得乳腺增生、皮肤流油,还会少得很多疾病。

周围患“小三阳”的人不少,“小三阳”对于医学界来说一直是个疑难问题,还没有特效的药。但通过中医的调理,可以减轻病症,提高身体体质。首先大家可以多想想,治疗这些病毒性肝炎,是治病毒还是治肝呢?从中医脏腑辨证的角度来看,应当调理肝脏。

你去观察农民种菜时,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同样的两片菜地,一片菜地的菜叶长虫,另一片菜地的菜叶则肥嫩无虫。为什么相邻的两片菜地,一片招虫,一片不招虫呢?原来刚开始种菜时,一片菜地没有施肥,所以长势不够好,这样虫子就来欺负菜叶。而另外一片菜地,长势强旺,很少招虫害。从中可见一个道理: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为什么现在患肝炎的病人比以前多呢,因为现代人透支精血的频率、速度是以前人的数十倍、数百倍。整天看手机,严重的过度用眼,透支肝血,那肝的抵抗力就会降低。抵抗力一降低,身体就会启动自身携带的“区块链技术”,向肾讨要精血,因为(肾)水生(肝)木,肾为肝的母亲,这叫“子盗母气”。长期熬夜,以及部分青少年过于放纵欲望,导致肾精亏耗厉害。

肾(母)本身的精血都不够用,何来多余的精血去给儿子(肝)呢?所以,(肾)水亏则(肝)木枯。你看树木长势好时,很少有蛀虫、细菌来侵蚀,蛀虫、细菌也难以把木头“啃”掉。

当树木一旦缺水、缺营养、长势不好时,蛀虫就来“欺负”树木了,细菌、病毒也疯狂生长,甚至连蚂蚁都大量过来,啃食树的纤维,导致树木彻底腐烂掉。

同样道理,大家可以联想一下,肝硬化、病毒性肝炎,还有肋胀、口苦、咽干、郁怒,这些常见的疾病,你怎么选择治疗思路?让(肝)木生长旺盛才是根本,木必先腐而后虫生嘛。中医治疗病毒性肝炎,不治病毒,而治肝木。正如你看到树木被虫蚀,你想到的并不单是虫的问题,而是树木已经老化的问题。所以调理(肝)木,要以养正为主旋律,适当时间辅助于驱邪。这应当是治疗肝炎的思路,就是从五脏论治,运用五脏相关的理论去分析治疗肝病,从而恢复肝木“主升发主条达”的个性。

顾佳因为自己14岁的时候失去了妈妈,尝够了没有妈妈陪伴只能自己坚强的孤单。所以有了孩子之后,就算再忙也不忘每天锻炼身体,不敢病,不敢死,只为了能陪孩子更久一点。

最扎心的部分是,顾佳半夜噩梦惊醒,因为梦到父亲在家突发心梗没人理。惊醒后,顾佳赶快给父亲打电话,可是一直打不通。最后拨通家里的固定电话听到父亲的声音,她才算是放心。

人年纪大了,吃饭最好清淡一些。看起来清瘦、没那么富足的,身体却通畅、没有瘀塞。所以健康幸福,不能用表面的物质金钱来衡量,更不能用餐桌上的食品来权衡,要靠你的观念、你的思想来判断。为什么我们这个时代大腹便便的人越来越多、脂肪瘤的人越来越多?大部分是吃出来的。

鱼生痰,肉生火,患脂肪瘤的人,要少吃鱼肉这些黏滑、易生痰湿之物。有些脂肪瘤患者,不知道这个道理,一边天天吃着鱼肉、鱼汤,一边又拼命地咳、吐痰,身上痰浊很多,这些痰浊留在经络肌肉里头,痈毒不去,粘糊糊的,堆积在一处,越变越大,就成了脂肪瘤。

那些村里的农人都知道,“走地鸡”很少油腻,这些鸡被宰杀后,鸡脖子上很少有瘤结;而那些饲料喂养、养在笼子里的鸡,被宰杀后满个鸡脖子都是瘤结、包块。有一个农民养鸡,他们没有把含有油垢的菜直接倒给鸡吃,而是把油垢洗去,剩下渣才给鸡吃。问他为何这样做?如果把这些油腻之品给鸡吃,鸡岂非可以长得很快、很肥?他笑笑说:鸡长得快、长得肥有什么用?这样的鸡多病,而且长大后,都是些肥肉、瘤子。为什么“走地鸡”健康?为什么笼养鸡容易引发禽流感?为什么“走地鸡”苗条、而笼养鸡却笨重?那些“走地鸡”,五步一啄,十步一饮,乐在其中,并不羡慕笼养的鸡,为什么呢?因为,笼鸡有食近庖厨,野鸡无粮天地宽。所以顿顿大鱼大肉,未必是福。福兮祸之所伏,肿瘤包块就是这样吃出来的。清淡萝卜糙米饭,未必就是贫穷堪忧,清贫之中健康常在。

肠胃堵塞了,经脉就不通;肠胃运化不了水谷,变不了精血,就会变为痰湿;痰湿不能及时被排出体外,就会外溢肌表,留在经络,因而长成包块、瘤子。大家看,肿瘤的瘤字是怎么造字的?瘤者留也,气血留而不去之物也。为什么气血留而不去?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好吃懒动。好吃肠道超负荷,就像汽车超载,血脉也不够通畅,本来可以像奔马那样快,因为你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现在血脉流通起来就像“蜗行牛步”,昔日的奔放气势荡然无存,所以垃圾、痰,容易留而不去。而懒动又助长了垃圾堆积、痰浊滞留。

你如果动不了,你的气血就动不了;你如果不灵活,你的脉道就不通畅;你如果出入必车马,升降必电梯,那么你的血脉就容易涩滞、不通了。各种病理产物(比如痰浊瘀血),都停下来不肯走。所以治病一定要从大处着手、从生活入手。不单从药物上帮患者通肠、减压、流通血脉,同时更要患者配合少荤多素、适当运动。内外结合,人药合一。身上的气脉越来越通畅、快速,又何患肿不消、瘤不去,又何患脂肪堆积不消散呢?

阳化气,阴成形。曲张的静脉、脂肪板结的肝,以及脑部瘀积的瘤,这些都是身体“阴成形”的产物。阴成形的另一面是阳化气,当你身体“阳化气”功能足時,断无“阴成形”之理。正如阳光普照到了的地方,就不会阴寒、不会长病菌。

很多医家,到最后都是在阴阳上面下手。“制阳光,消阴翳”,是治疗各种“阴成形”疾病的通法。你身体有阴实挡道,那就是“阳主气化”这个功能的减退。你要去思考:为什么“阳主气化”的功能减退了?第一是懒惰、不爱运动。人体运动则出汗发热,阳主气化功能加强。长期不运动,不但汗酸排不出体外,会形成湿疹、皮肤病,连脑子、血脉、肝脏新陈代谢的功能都不会太好。因为你没有阳气去气化,身体不可能那么畅快地推陈出新,所以说没有哪个长寿健康者是懒汉。懒动是现代的一个时代病,因为你懒,你身体的气血也懒。因为你不动,你身体的血脉也容易瘀滞、堵塞。因为你老坐沙发、待在办公室、走路沉重,所以,你体内的气血也不灵活。瘤者,留也。瘤就是气血、水留而不去的产物,说白了就是一团痰和瘀。你如果气通、血活,何来痰和瘀?治病第一步要戒懒、要勤动,古人说,“人体勤劳于形,百病不能成”。你身体那么多“阴成形”的病理产物,这些东西不是要你的命,而是要你赶紧觉醒,赶紧运动起来。

第二嗜寒凉。许多身上长病、有包块的病人,他还不知道这些包块怎么来的。你问他,你知道雪块、冰块是怎么来的吗?他说,冻出来的啊。再问他:你每天都冻自己,不就是往自己身上冻包块吗?冰箱可以冻出冰激凌、冰冻饮料、冰冻凉茶,你每天都吃这些东西,天长日久,难道不能把你身体气血冻瘀滞、堵塞成包块吗?空调可以冻出冷气来,热胀冷缩,温热就通畅,寒冷就涩滞,血脉亦复如是。每天在办公室里有空调,在电梯里有空调,在家里卧室亦有空调,这样冻不出包块才怪。疾病轻的叫肝气郁结,疾病重一点的叫“癥瘕积聚”。如果不知道积聚是怎么形成的,那你永远别想彻底根治。《黄帝内经》说:“积之所生,因寒而生。”这八个字,就把肿瘤包块的成因,以及预防之法,都道破了。所以,恢复“阳主气化”的功能的大方向就是:一要勤运动,使身体发热出汗,把病理产物炼化;二要远寒凉,不要再雪上加霜,给身体增加负担。如果说勤运动是治其疾病的去路,那么远寒凉就是杜绝疾病的来源。疾病的源流本末,一旦理顺,治疗起来就不再费事了。

大家要注意,晚上最好吃全素,因为晚上消化功能减退,随着日落西山,阳气内收,脏腑要休息了。你如果还强迫脏腑工作,加大脾胃负担,那脾胃运化不了,就会产生湿浊垢腻,这些湿垢纷纷外溢于肌表,要么就长湿疹、癣痒,要么就得脂溢性脱发,要么就早上睡醒口苦口臭。都是一派浊阴不降之象,这时不是去用药物来降,而是身体向你发出信号,要少吃点,吃淡一点,吃清淡点。你如果还听不懂这信号,身体就开始有体臭,口腔也容易出溃疡,咽部也容易产生炎症,食道胃也容易反流。为什么?都是下面堵塞惹的祸,都是肠道超负荷、超载,导致蜗行牛步,运不动了。所以这类病人如果懂得清淡饮食,那病就非常好治了。不懂得的话,就缠缠绵绵,拖延多年。不是说中医治疗这些疾病没有捷径,而是大家都不肯走捷径,都不肯放下欲望。看到好吃的,非得吃撑吃胀,朋友一叫,还是要去熬夜喝酒。玄幻小说一看,不到深夜都不罢休。零食一买一大堆,吃到口中嗳气、口苦,都不知道放一放。

你说这样的病能治吗?所以大家要懂得什么问题要自己解决,什么问题要交给医生解决,那么你一定会是一个很懂得生活、幸福快乐的人。

现在人患牛皮癣的也不少。银屑病俗称牛皮癣。这个癣字通苔藓的藓,古人造字从不虚设,设必有因。我们透过苔藓可以知道这种植物长在阴湿环境,是环境造就了它。牛皮癣也一样,身体潮湿阳气不够,最容易发作。大自然只要阳光所到之处,断无长苔藓之理。所以孩子身上只要阳气足,癣疾就容易去掉。中医治癣是治潮湿环境,什么主湿?脾主湿!小孩子的病很简单,就是足太阴脾虚,和手太阴肺气不足的外感。而肺气不足外感,也是脾虚所致的。所以,治疗孩子的癣疾也应该从健脾入手。

为何头皮屑多,为何头发油垢多?这在中医看来都是浊阴,浊阴应该归哪里?应该出下窍,应该归六腑,但它为什么不能够很好地从六腑排出去呢?因为大便通而不畅或者堵塞瘀滞,这样浊阴出下窍的速度不够了,才会上泛到巅顶皮肤外面来,成为疮疡滋生的温床。

所以治疮痒要治胃肠,阳明通降热下达。那些疮痒会随着肠道的肃降,而被“收”下来,排出体外。有两个年轻人,都是头皮流油、脸上痤疮很多,一问大便,都是两三天一次,尿也偏黄,医生随手就叫他们去买防风通圣丸。通降膀胱、大肠,都是吃了一个多星期,就好了。结果一年多都没怎么犯过,因为大便都变得比以前更通畅了。

还有狐臭患者也不少。人不能因为有狐臭而失去自信。

狐臭不是要你丢脸、要你丢掉它,而是提示你:要过一种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以及拥有一颗平和的心态。

狐臭是什么?在中医看来是一个浊阴。就是浊阴不降、不能从胱肠下面撤出的表现。为什么浊阴不降呢?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摄入的营养食物过多,身体消纳不过来。这些消化不过来的水谷,营养就会变为湿邪,湿邪粘滞,容易腐臭,从肠胃泛溢到血脉,通过肌表来排。所以清淡饮食很重要,如果经常吃海鲜,大鱼大肉,肠胃堵得严严实实,身体的体臭就会加重。第二是脏腑通降功能减退,正常浊阴应该出下窍的,为什么出不了?她没有按时作息,没有规律生活,把整个身体的升降秩序都搞乱了。《清静经》上说,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狐臭,一方面反映你身体长期饮食过度,过于浑浊;另一方面反映你身体心性太杂乱,不够单纯清静。通过回归自然健康的饮食心态,不要说是狐臭体臭会减下来,你身体整个体质都会好转。

《菜根谭》上说:“疾风骤雨,禽鸟戚戚;风和日丽,草木欣欣。是以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所以,你长白头发,不是病痛在折磨你,而是身体提醒你要多与人为乐,与人为善,少思虑过度。气血上通下达,何愁白发不变为乌黑呢?

有个患者说:“我会阴疼痛一年多了,吃了不少药。劳烦先生开个方。”

司外揣内、見微知著是中医的灵魂所在。所以,医生要像侦探一样,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

善于从身体病象的蛛丝马迹里头,察出里面的脏腑失和、阴阳不调。医生从一个人会阴部疼痛里头,能发现有多少种可能呢?首先会阴部那里是任督交接的地方,一般这里疼痛代表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阳为什么生不起来呢?第一长期纵欲,房劳过度,导致肾精亏虚。精血都储不足,自然没法升发上来,所以瘀在局部,不通则痛。第二长期心情不好,肝气不舒畅。肝主升发,肝气一升发,周身清阳都容易升发。长期郁怒伤感,导致气机不能从下焦升上来,因为肝经下络阴器,它能够直接从下焦升提气机,所以肝郁严重的人,容易得疝气、前列腺炎、妇科杂病、盆腔积液等。这都是肝不升发、肝失疏泄的表现。这种情况要畅情志、戒郁怒。

浊阴为什么降不下去呢?第一是饮食过度,吃肥甘厚腻、酒肉太多。肥甘厚腻、酒肉是生痰生湿之物。大家想想,痰湿最后掉到哪里去?痰湿重浊,易袭阴位,最容易掉到人体下焦去。所以这类病人不单容易出现前列腺、阴囊潮湿的疾患,还容易长痔疮。这种情况要节饮食,少应酬。第二久坐伤肉,出入必车马,升降必电梯,坐在凳子上打麻将,不眠不休,这样屁股下面的经脉都坐瘪了,湿邪最后都下注在这里,这周围的肌肉、气机都不通。这种情况要迈开腿,少久坐。要身体恢复得快一些,有两个锻炼功法,一个是中国传统的爬行功,另外一个是瑜伽经典的肩倒立,都有助于会阴部清升、浊降。如果嫌这两个动作比较难练,也可以辅助拉筋治疗:就是把一只脚放在栏杆上,腿脚劈成直角。这个动作看起来简单,你坚持个十五分钟,效果就出来了,会阴部周围的气机就很畅快。而治疗这方面的汤方思想,还是用升阳除湿、流通会阴部周围的气机。

按正常情况,浊阴、湿毒应该下注的,为何在他身上会上泛到巅顶头部去呢?高巅之上惟风可到。郁怒的人,或者平时老喝酒的人,容易把湿浊发到脸部去。郁怒者,脸红脖子粗。喝酒者,酒气易上头。当然还有思虑过度,也会把身体的浊阴带到脑部去。

你看有一部分聪明的知识分子,为何更早患了老年痴呆?长期过用心脑、很少去运动手脚,这样浊阴跟清阳都一起往巅顶上汇聚,久降不下,头部就容易出现湿疹、湿疮、癣痒、头皮屑多,以及脂溢性脱发。其实对治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放下心脑,动起手脚。

有一个脂溢性脱发的患者,他脑瓜顶上流油,医生曾经叫他到公园去练赤脚功。他通过练了半个多月赤脚功,脑袋的油腻就没了,通过出汗出掉了,通过刺脚的沙石,把浊阴引下来了。他后来说,赤脚在公园的沙石路上走时,整个人都没办法想问题思考,痛得注意力全集中在脚上,晚上睡觉脚也暖洋洋的,特别容易睡沉。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现在人普遍心脑静不下来,浊阴往上调,这样久了就容易烦躁,脾气不好,甚至有焦虑微狂躁的倾向。如果你懂得一些中医“上病下取”的养生功法,那么你可以防病于未然,知道去练赤足功、放松心脑,那么头上油脂少了、脑部也清凉了、心也不烦躁了,甚至将来还减少得老年痴呆、脑萎缩的几率。现在人们之所以多病,是不懂得如何使用身子。每天你都过用心脑,为什么不懂得通过训练手脚、练练爬行功、练练赤脚功、练练金鸡独立,把气血引下来,这样头顶轻安,腰脚暖和,你想生病也难啊。热气都往脚下引,心中的烦恼都往脚下消,你想不放松都难,你晚上想不沉睡都难。

在《三十而已》中,顾佳一家搬进了高档小区,目的是给儿子挑一个优质的幼儿园学位,让其赢在起跑线上。这一幕也反映出了不少城市家庭在子女教育方面的焦虑:买学区房、参加培训机构、学才艺技能……

顾佳的儿子在学校受了欺负,被关进小黑屋。一向善于沟通、处事有分寸的顾佳,脱下高跟鞋,摘掉首饰,硬是把欺负儿子的两个成年人教训了一顿。

顾佳说:“出了月子的第一天,就感觉顾佳已经死了,活下来的是许子言的妈妈。”可怜天下父母心。养孩子真心不容易。

从健康的角度来说,为人父母,孩子的感冒发烧都牵动着父母的每一根神经。孩子稍微不舒服,家长第一时间就是跑医院看西医,挂号打针输液就像流水线一般,而中医门诊却少有人问津。有家长把这一现象戏称为“看病似打仗,挂号如春运,输液像流水线”。这些现象造就了中国成为全球滥用抗生素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儿科专家指出,“滥用药物是导致孩子经常生病的首要原因”,甚至出现“抗生素滥用造就超级细菌和耐药宝宝”的现象。孩子体质越来越差,容易出现感冒咳嗽、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厌食、腹泻、发育迟缓等症状。

如果孩子体内有积热,不通过咳嗽发烧发出来,身体就更难受。咳嗽发烧,也是身体在自救,是身体在调节,是一个散热、充气的过程。很多孩子扁桃体一发炎,接下来烧就来了。我们要去细细分析,为什么扁桃体发炎?它的前面是什么?看问题要看前因后果,才有助于解决问题、预防问题。最厉害的管理专家,并不是最善于解决问题的,而是最善于让问题不发生。不要被眼前的病限制住眼光,要看到将来一生的健康。

我们来看扁桃体发炎,它的后果可能是咳嗽或发烧,我们不能忽视它的前因:为什么会发炎?最常见的原因是:肠道有积滞,积滞化热,“火曰炎上”,最后都燒到咽喉来。所以看似是咽喉的问题,实则是肠子里积滞的反应。有个患咽炎的小孩子,医生没有给它开射干、山豆根,为什么?他三天都没来大便了,肠道积滞、火热不下,它不冲到咽喉来才怪。这时治咽喉不管用,得治肠管。于是叫他父母去用几片大黄泡水直接喝,吃到大便通畅后,就可以不用喝了。

这大黄泡茶,效果真快。当天泡,当天大便就通畅。阳明腑热一降,诸经之热莫敢不降。《黄帝内经》上说,六经为川,肠胃为海。肠胃大海之水一下去,各路河川之水莫不下而归之。所以肠道大气一转,咽喉部的浊火就撤下去了。我们看很多小孩子,发烧咳嗽,大都跟“食积”分不开,这也是治小孩病的心得,更是很多老先生一辈子的不传之秘。

有些儿科的老先生,看准了这点,用一首最普通的保和丸,随手加减变化,就能治疗数十种疾病,小孩的常见病更不在话下。大家看看这见病知源重不重要啊?非常重要!为什么扁桃体会发炎?肠道中有积。为什么肠道中有积?生活太好了,家里太宠爱了,零花钱太多了,零食太泛滥了,三餐太丰盛了,小孩子养成胡吃海塞的习惯。

健康不是靠吃出来的,而是靠节制饮食、七分饱修炼出来的。《黄帝内经》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现在有哪家的孩子不是饮食自倍,有哪家的娃子不是经常吃撑、吃坏肠胃?为何藿香正气胶囊、保和丸、大山楂丸、陈夏六君子丸、参苓白术丸,这一系列的中成药用得那么频繁?如果孩子没有积滞,又何须用这些药呢?大家要知道肠胃的积滞不单表现为胃肠病,很多疑难杂病都跟着积滞分不开。所以说,“肠通一身净,腹中无积一身轻”。为了孩子你要以身作则,要七分饱,适可而止。你如果不懂,以为把最好东西给了孩子,这样没有正知正见的关爱,反而是一种伤害。就像你拼命给花草下肥料,最后花草就因被“烧根”而枯黄了。

有了健康,不一定拥有一切,但没有健康,肯定没有了一切。身体健康、无病无灾,就是最好的爱。最牛的炫耀不是我家里有几套房、几部车,而是“我家里没有病人”。

古人说,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中药调脏腑,不是讲营养。正常饮食,营养就足够了,肥料太过,对于农作物来说,反而会烧根。对人来说,饮食太过就会伤肠胃,肠胃就是五脏六腑吸取营养的根部。你如果不相信的话,试着往花盆里放大量的肥料,过几天花就枯萎了,整个根都烧烂了。这就是为何很多小孩子温饱太过、脾胃积热、心胸烦躁体质差的原因。

有个家长,他就不解地问,我的孩子脾气大,身体又差。他不知道:无知的爱,等于伤害。

长期关爱太过,保暖太过,导致孩子体质更差。肠胃长期都没有得到很好地休息,医生建议多抱出去晒太阳、多带他到公园走。胃口一开,吃点米糊,身体都强壮。所以高明的中医认为感冒并不是从病毒细菌入手,不是说一感冒就去吃抗病毒的消炎药,而是重视对正气的守护。

《黄帝内经》说:“四季脾旺不受邪。”脾胃才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力所在。有的孩子容易过敏、咳喘、痰多,这表面上看是肺的问题,其实是脾胃的问题。脾胃主土,土能生金。当脾胃功能受伤后,肺卫外功能就减退,就容易伤风感冒、容易咳喘。同时孩子大便也容易不成形,这都反应他脾胃健运功能减退,越是肠道功能不行的,饮食越要谨慎,越要减少。不是说吃越饱越好。你只要顿顿保持一个度,就是孩子吃饭时,非常饥饿,但是你又不让他吃撑,吃到还想要时,就及时终止。这样孩子的胃就会越来越强。你如果一下子就把他的饥饿感给堵住了,从此他脾胃就越来越差。

如何保持“三分饥”,是养孩子的一大不传之秘。

个别孩子身上有疤痕还有便秘,父母亲很担心。其实,有很多疤痕会随着孩子长大后变小或消失,父母不必过度忧虑、揪心,而孩子的便秘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孩子脾常不足,再加上便秘,这样水谷精微不能很好被利用循环,脾主肌肉功能就会大减,所以肌肉、皮肉方面的发育就不会那么令人满意。归根结底,还是要养好脾胃,要懂得七分饱的喂儿之道。过度关爱,容易把孩子养成温室中的花朵。《伤寒论》上说:“以其不得小汗出,身必痒。”

现在很多家庭,因为条件好,孩子都是在空调房里带大的,平时少出汗,局部就容易痒。你想想,汗酸不能顺畅地出来,堵在毛孔里头,它能不发作瘙痒吗?所以,与其关注疾病、关注疤痕,不如关注健康,关注常规的饮食起居、运动睡眠。疤不丢人,不值得揪心。孩子要养出正气来,养出骨气来,那才是关键。从小要教孩子锻炼,教他强壮之道,而不是带给他对疾病的紧张。中药里头有不少疗死肌的药物,比如白术。它为什么能疗死肌呢?就是通过强大脾胃,使新鲜的气血去置换陈旧的死肌。归根结底,还是要恢复脾胃、养好脾胃。《黄帝内经》说:“四季脾旺不受邪。”孩子脾胃养好,即使偶有生病,也容易恢复。

如果你身体烦热、舌尖红又口腔溃疡、小便又排不畅还很黄,这时你用竹叶或淡竹叶,来泡上一杯茶,加几颗冰糖,清清淡淡。一喝下去,就能感到从头凉降到脚部,仿佛在烦热的暑季下一场甘霖。淡竹叶就有这本事。它能够把你脑中之热、心中之烦、尿中之赤,都通通引下来。所以烦躁的暑季,广东人煮凉茶时,都知道抓把竹叶或淡竹叶,甚至家里有些小孩子肺炎发热,或温病发烧,晚上哭闹,很简单,到水边采些竹叶,拿来煎汤,放几颗冰糖进去,烦就退、热就消了。

为什么呢?因为竹叶质轻,走上焦,善清胸膈之热,善除烦。

古人说,治上焦如羽。大家看这竹叶像不像羽毛那样轻呢?竹叶又特别亲近水泽,它的根见水则喜,一得水就枝繁叶茂。所以竹叶的性是非常通水道的。你一旦喝了竹叶茶,从上令水热下达,清热利尿之功真不同凡响,是平常药物不能比的。过去一般农村的家长都知道这个办法,在小孩子高烧还没烧起来时,就知道淡竹叶能够疗伤寒、解虚烦。这淡竹叶或竹叶用上去事半而功倍。就小小的一撮竹叶子,田头山脚随处都有,就解决了孩子的哭闹、烦热,如同在暑热天得到阴凉一般。大家看,在大暑天里,你会发现:烈日曝晒,狗在遇到曝晒时,都把舌头伸得长长的,烦热不解呀,突然它跑到树荫底下,稍微得一片清凉,就没那么烦热了。而淡竹叶的汤茶,它就是身體暑热状态时的一片树林,给人一片清凉,让人心不烦、热不盛、暑不亢。大家要知道,一定要是心经热盛才用它。如果心经并不热,你就不要用。因为有热则热受、没热则伤人阳气,这是用寒凉药的大原则。

为什么那么多人批评寒凉药呢?不是寒凉药之过,而是人用过度了。错误不在药而在人。

凉茶,你说好不好,真的火上来,用上去舒服;如果火下去了,还在用,喝久了拉稀、没胃口、手脚容易冰凉、腿沉重。故大毒治病,十去其六。

影响健康的,还有情绪。不同的情绪对应着不同的身体疾病。比如恐惧、焦虑会导致腹部疼痛;批评、内疚引发关节炎;压抑导致哮喘;经常愤怒的人容易有口臭,还爱发生脓肿;恐惧会引发晕车和痛经。古人说一阴一阳谓之道,偏阴偏阳谓之病。情绪也分阴阳的,当人情绪变化时,往往伴随着一系列生理变化。比如恐惧会让人瞳孔变大、口渴、出汗、脸色发白;而情绪低落或过度紧张时,人会越来越讨厌自己的长相,觉得怎么穿、怎么梳妆都不顺心,然后就会发现自己头发出油、鼻翼出油、心烦冒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