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文化实践与理论(连载之十一)

2020-01-25 16:25张桂平庞毅
商业文化 2020年33期
关键词:变局信息时代商业

张桂平 庞毅

一、贸易自由、技术创新、开放共享、和平和谐的世界潮流势不可挡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

这是国家层面从国际政治视角对当今世界大势和潮流的分析,是对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和文化观念等宏观领域未来趋势的判断。21世纪也被人们称为信息商业时代,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不仅推动了各种经济体在区域和全球范围的一体化,也促使贸易的平等化、自由化、便利化进程大大加快,经济全球化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总之,信息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宏观.大势,以及贸易自由、技术创新、开放共享、和平和谐的世界潮流,是中国现代化、中国商业文化未来发展的世界性背景和前提条件,只有顺势而为高瞻远瞩,才能不仅自立于而且优生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断改革,不断创造,不断追求。

二、用中国智慧和开放、和谐、共享的姿态与世界共创信息时代商业文明

1.中国现代化的千年变局,亟须在中国商业文化转型与再生进程中,实现传统与未来和中国与世界两种关系的统一

窃惟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国,闯人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末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我皇上如天之度,概与立约通商,以牢笼之,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

对于李鸿章所谓中国三千年一大变局,秦晖先生认为是指自周秦之变直到清代,经过二三千年沧桑形成的秦制或者说帝制,三千年只是一个概称。也有人从李鸿章前后几处文字理解,应该是指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受到列强的侵略压迫和破坏,以及中国社会随之发生的急剧变化,这些情况都是几千年来前从未有的。无论如何,从中国融入现代世界或者说中国开始现代化的转型角度看,自鸦片战争始,中国社会就开始了数千年未有的现代化大变局。这个大变局,著名近现代历史学家唐德刚先生预计应该会持续200年左右,他将这个政治社会制度的大转型称为“历史三峡”,并断言“自1840年开始,我们能在2040年通过三峡,享受点风清浪靜的清福,就算是很幸运的了。如果历史出了偏差,政治军事走火入魔,则这条‘历史三峡还会无限期地延长下去”。现在看来,大变局不仅远远没有结束,方兴未艾的改革开放或许只是其下半程的开始。

在21世纪已经走过将近1/5 进程之际,展望中国现代化千年变局及其更远的未来,中国商业文化应该注重并实现传统与未来和中国与世界两种关系的统其中的原因并不复杂,因为中国的现在和未来,已经不可能脱离日新月异复杂多变的世界而存在;中国现代化的千年变局,中国商业文化的现存和未来,只有与世界共生共荣,才能健康持续发展。在世界现代文明的进程中,中国商业文化的传统与未来的关系,中国商业文化与世界商业文化的关系,二者是互为因果的互动协同联系。中国自身如果不能顺利完成现代化的千年变局,就不可能妥善处理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反之,如果不能使中国与世界共生共荣,则中国自身现代化的千年变局也终将半途而废。对此,无论中国文化本位论也好,中国传统天下观也好,西方文化本位论也好,中体西用论也好,西体中用论也好,全盘西化论也好,都不能完全适应中国和世界未来发展的需要。我们需要坚持开放、走向世界,借鉴并吸收一切人类文明成果,在世界多元文化交流的大潮中寻找自己,准确定位,实现创新。

2.中国现代化的千年变局,亟须用中国智慧实现从传统向现代、农耕文化向商业文化、封闭向开放、人治向法治的转型

中国自洋务运动开启的现代化伟业,从历史进程的纵向维度看,呈现为所谓千年大变局;从文化结构的横断面看,特别是对比世界发展的潮流看,则主要面临着从传统向现代、农耕文化向商业文化、封闭向开放、专制向民主、等级化向平等、人治向法治等诸多方面的转型。在上述诸多转型过程中,既要遵循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遵从共同规则,融入世界经济- -体化进程,寻求与世界共生共荣;也要具有并突出个性化表现,寻求多元化发展,凸显文化优势,全面实现现代化的转型与发展。

中国现代化的千年变局正是在这种历史文化大势中延续和深化的,是中国以唯一不曾断裂的古文明身份进入当代世界文明行列的重要进程。虽然任何一种文化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但只有当这种文化适应历史发展基本需要的时候,它的潜力和作用才能充分显现和展示出来。世界古文明不止中国一家,但能够历经数千年而不曾断裂的,唯有中国而已。不仅如此,当现代化成为历史必然的时候,虽然中国文化以后发身份迈进现代行列,但作为古典级别的传统文化,又有其特别的长处。显然,在世界多元文化交流、碰撞、融合的过程中,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不同民族和睦相处、不同宗教异质共容、不同文化互动互兴的文化品性,更适合更容易与当代文明相契合,具有特别的宽容和融通性。在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经济结构大调整,发展模式多样化,管理日益柔性化和人性化的开放与合作、冲突与融合、混沌与秩序、分化与整合过程中,中国文化传统的中庸为德、中和为贵的价值理念,德法互补、共治的古代国家治理经验,重视家庭的亲情、稳定和传承性,重视生命和生存价值等,都具有特殊的积极意义。在发展迅猛与失序、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状态下,中国文化传统中天人合- -的和谐价值追求,也完全与当代文明要求吻合。这些中国文化传统和智慧,完全可以助益中国人实现现代化的转型和创新。

3.中国现代化的千年变局,亟须以开放、和谐、共享的姿态与世界共创信息时代商业文明

综观中华文明发展史特别是春秋战国以来的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不断升华的发展史。史仲文先生曾提出,中国自东周至今已经经历了三次历史大开放与大融合,即春秋战国时期的区域文化大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文化大融合,以及1840 年至今仍在进行的中、西文化大融合。因为有了第一次区域文化的融合,才有了秦汉文明;因为有了第二次民族文化的融合,才有了盛唐文明;因为有了第三次中、西文化的融合,才有了现代中国的和平崛起。按照这个观点分析,三次历史大开放与大融合实际上就是三次改革开放的过程,大开放与融合为改革创造了前提条件,改革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繁荣。只不过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开放,是对奴隶制社会体制的改革,是区.域文化的开放与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改革开放,是在思想领域的改革,从独尊儒术进而形成以儒学为核心的儒道释三教合流,是民族间的开放与融合;第三次改革开放,是对传统农业文明体系的全面改革,是全方位的国家间、中西文化的开放与融合。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全球性的经济和技术革命,加速了机械化时代经过电子时代到信息时代的转轨,迎来了崭新的信息时代,不仅解放了新的生产力,推动贸易的便利化和更加自由,也使国际分工出现新的形式和格局;同时加速了传统社会的转型,推动社会构成元素的彼此交织,催生社会的全面创新。面对更加开放、和谐、共享的新世界,面对信息时代的商业文明,中国现代化的转型必须以更加深入和全面的开放为基础和前提。无论从传统向现代、农耕文化向商业文化、封闭向开放、人治向法治的转型,抑或发展方式、社会治理方式转型等诸多方面,中国商业文化建设都需要以开放的视野寻找参照系,确定适宜的具体定位。甚至可以这样说,中国现代化转型能否成功,首先取决于是否能够坚持全面深人的开放。如果没有19世纪中后叶的早期开放,就不能睁开眼睛看世界,难有求强求富的探索,难以推翻帝制的千年统治,难有新文化运动的觉醒,也难有后续新旧民主革命的伟大成就;没有20世纪下半叶的改革开放,就不可能拨乱反正,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健全;如果不继续坚持全面深入的开放,就不可能将扭转僵化计划体制的改革进行到底,从而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正如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政府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所言:“回顾历史,开放合作是增强国际经贸活力的重要动力。立足当今,开放合作是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的现实要求。放眼未来,开放合作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要求。”

世界信息时代的商业文明在召唤我们;

世界信息時代的商业文明需要中国现代商业文化的创新和支撑;

勤劳、智慧、勇敢的中国人,只有以开放、和谐、共享的姿态和前无古人的文化成就,才能与世界共创信息时代商业文明的灿烂辉煌!(完)

猜你喜欢
变局信息时代商业
信息时代年鉴出版的品牌建设
苏城校长从容应对“变局”
信息时代初中全学科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宽容、狭隘与帝国兴亡》
记录二十年商业社会的风云变幻
信息时代
绿建筑的商业姿态
中国商业医疗保险的增长轨道
忘记你
商业物业经营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