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棋”为题材的中国画作品

2020-01-27 02:25刘鹏辉
锦绣·下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题材中国画

刘鹏辉

摘要:以“棋”为题材的中国画,经典而又多样,又因其特有的对弈内容而使作品呈现出一定的共性视觉美感。同时,这些历史上得以流传至后世的佳作,无疑也为后世的创作者在创作同类题材时提供了借鉴的范本。

关键词:“棋”题材;棋;对弈;中国画

“棋”文化博大精深,只言片语难尽,但反映于中国画作品的画面上却是具体可察的。从流传至今的中国画作品中,可以直观感受“棋”文化的部分魅力,同时,这些以“棋”为题材而创造的中国画作品,其图像的经典性与多样性,也为构建多彩的中国绘画艺术面貌提供了题材上的艺术性魅力。

其中,“经典性”在于画家对“棋”题材本身的关注与描绘,成就其经典;“多样性”在于画家对“棋”这一题材的描绘各有内容侧重、语言表现,成就其多样。

一、“棋”题材中国画作品的“经典性”

对于“经典性”——可从不同朝代对“棋”这一题材的众多描绘中得见。

唐宋时期,弈棋、弹琴、吟诗、作画被人们引为风雅之事。帝王们尤爱围棋,对弈之风遍行,使之得到了长足发展。相关作品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的唐代《弈棋仕女图》(见图一)。五代《弈棋图壁画》(甘肃安西榆林窟第30窟)、北京故宫博物馆藏的《重屏会棋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五代南唐周文矩《明皇会棋图》。宋代李嵩《对弈图》,宋代《山居对弈图》。

时至元代,盛行的道观壁画中也体现了“棋”文化:山西洪洞水神庙明应王殿西壁绘有《弈棋图壁画》。此外还有《荷亭对弈图页》、《山居说听图页》。

明清两代,棋艺水平迅速发展,流派纷起。经典作品有明代沈周《高仕对弈图》、《松下对弈图》,明代万寿祺《对弈图》,明代钱榖《竹亭对棋图》,明代沈贞《竹炉山房》。另外清代丁观鹏、华嵒、苏六朋、尤求、仇英、任薰、杜堇、郑岱等等也都在”棋“题材上留下了笔墨色彩。

此外,受时代政治局势等因素影响,以及画作保存困难等问题,留存的该类题材作品数量有限。如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围棋已成为社会大众娱乐活动,但却无绘画作品存世。文化专治的朝代(如秦朝),围棋活动鲜有记载,画作极少。

二、“棋”题材中国画作品的“多样性”

对于“多样性”——可从不同“棋”题材中国画作品的面貌上得见。

“棋”题材中国画作品虽存世数量有限,但作品的面貌各异。不同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时尚风气、不同画家的审美个性和技能技巧,都导致作品最终呈现出的面貌不同、各具特色,作品的意蕴,自然也是品貌各异。

“棋”题材中国画作品的多样性,其中的艺术魅力,除了内在于画面中的各类线索(如笔墨的特点、画面的形式构成、画中的物象、事件、情节及其含义、画作的文化含义)之外,还体现在题材本身的共性美感上。对弈的专注氛围、下棋人的专注神情以及“棋”本身所具有的文化格调,都为这些作品赋予了饱满的精神凝聚力和浓厚的人文气息,这些高品质的精神格调,即赋予了画面更多的人文品质和艺术力量,丰富观者的美感。

三、典型性的“棋”题材中国画作品

以下,以周文矩的《重屏会棋图》、周昉的《双人内陆图》以及张路所作《商山四皓》三幅中国画作品为代表,谈论“棋”题材中国画作品的艺术魅力。

1、五代·周文矩《重屏会棋图》

五代周文矩的《重屏会棋图》描绘了南唐中主李璟与其弟下棋时的情景。画中人物容貌写实、个性迥异。作者注重刻画人物神态表情和精神风貌,形象更显自然秀丽,衣纹线条细劲曲折,略带颤动,画史中称之为“战笔”或“颤笔描”,给人以苍劲的古拙之感。

表面上看,《重屏会棋图》是描绘帝王游艺活动的场景,事实上,《重屏会棋图》有着更为深刻的意义。《重屏会棋图》中正在下棋的景达和景逖脱掉鞋子的坐姿显然是不恭敬的行为。这原本是道家借助畫画中的事件来宣扬其“任自然”的哲学思想,后多被艺术家用来形容艺术创作时不受束缚的精神状态。下棋的人那不受外在礼教束缚的状态,与画者作画时的忘我之态相近,体现其注意力全在棋局、“身无外物”的精神境界。

2、周昉《双人内陆图》

传为周昉所作的《双人内陆图》,所谓双路,也为掷骰行棋的游艺。此画描写唐代贵族妇女以棋戏消遣的生活场景。

图中间为二盛装贵族妇女正对弈棋,人物组合、参差关系大致为两两呼应。画面中心为对弈二人,左边贵妇正走棋,右边贵妇正举手准备行棋,中间偏左两位观棋侍女紧靠在一起聚精会神地注视着棋盘,其身体被前面贵妇遮挡了一部分,左边两童女用力抬起水缸,右面两个侍从正站立保持一定距离远观等候。此画从一侧面反应唐代贵族的生活状态。在技法方面,设色浓丽,线条细劲流畅富有韵律感,贵族妇女浓丽丰腴之感以及细腻柔嫩的肌肤特点都表露无遗。

3、张路《商山四皓》

张路的《商山四皓》,描写秦末汉初商山的四个道家隐士弈棋的场景。此图人物衣着多用顿折的重墨线条勾勒,笔墨遒劲,风格豪迈简练。

四皓的隐退与受邀进宫廷都获得了成功,这在历代士大夫、文人心目中产生深刻的共鸣。或退隐山野以去危求安,或从政以辅佐君主匡定天下,无论四皓退居山林的隐逸弈棋还是身在朝堂与君主的共出入,都成为士人所推崇的价值典范。“商山四皓”在人们的心目中,是高隐和高尚道德文化的象征,成为文人士夫理想的寄托,张路通过对四皓弈棋画面的描绘,借以抒发自身的精神抱负。

综上所述,以“棋”为题材的中国画,经典而又多样,又因其特有的对弈内容而使作品呈现出一定的共性视觉美感。同时,这些历史上得以流传至后世的佳作,无疑也为后世的创作者在创作同类题材时提供了借鉴的范本。

参考文献

[1]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2]周积寅.《中国历代画论》[M].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

[3]陈传席.《六朝画论研究》[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

[4]徐书成.《中国画之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5]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编.《形神与笔墨》[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题材中国画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同舟共济 共克时艰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书画名人汇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欢乐颂2》《乡村爱情9》立项2016年8月立项表分析
剧版《非诚勿扰》《精绝古城》立项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