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

2020-01-27 07:10马晓萍
锦绣·中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思维习惯独立思考小学数学教学

马晓萍

摘要:独立思考习惯培养目标的确立是基于学生的主体性,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的背景下,一切教学活动组织与设计都应该基于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空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减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以及其他人的依赖。基于此,下文集中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的路径,希望研究内容可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独立思考;思维习惯

引言: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深入影响,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指导中,“一刀切”、“填鸭式”教学模式得到普遍应用,教学者对学生的差异性关注不足,没有把学生作为有独立性的个体,不关注学生的个体能力发展。显然这与新时期的基础教育理念相违背,也不符合数学学科的教学目标要求,基于此教学改革需求更加迫切。而关注学生的独立思考习惯培养,就是突出学生主体性的第一步。

1.创建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小学生正处于贪玩、好动的时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以免枯燥的学习过程引发小学生反感,这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想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环境,要求教师能够致力于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可以有自主和创新思考的空间,且教师支持、鼓励学生的创新学习过程,这也是小学生独立思考的第一步[1]。

比如说,在刚刚学习乘法的时候,老师总是让小学生去记乘法口诀,有的学生也只是会熟练的背诵,不会巧妙地运用,所以老师可以利用大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去进行引导式教育,让大家自己的思考问题的解决办法。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大家展示教学情景,让小学生去“数青蛙”,因为小学生刚刚学习了乘法,他们在开始的时候,肯定会用加法去思考“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二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但是随着青蛙数量的增加,小学生们就会加得越来越慢,甚至还会出现错误,这时也正是老师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时机,大家也会感觉到原来几个相同的加数相加的过程可以转化为一个乘法算式,既简单又快捷,准确率还高,这样的渗透方式,更能够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2.预习任务引导课前自学

預习任务设计融入了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好机会[2]。如《容积单位》的教学指导中,我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发现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后对“升、毫升”的认知比较抽象,为了突破学生的思维局限,我在课前预习中引导学生完成如下任务:1.从家里收集标注容量的容器,并记录下来;2.对比数据和容器大小,感知容积单位;3.结合教材,分析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和升、毫升的联系。

课上学生以自己的预习成果作为基础,相互交流和展示,学生有的带了实物,有的将自己的记录展示出来,像是茶瓶、药瓶子、可乐瓶子、电饭煲等的容量都被学生记录下来,结合实际物体理解容积概念和单位大小,为后续知识教学奠定基础。

3.善于留白给予学生更多思考的机会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首先需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上,诸多教师都不善于“留白”,也不懂得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3]。在此教学情境下,学生就很容易产生思维惰性,在面对问题时“懒得”深入思考。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就需要教师将时间还给学生,即在课堂上要改变“大包大揽”、“知识兜底”的错误思想,并积极采用“留白”的教学策略,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机会。譬如,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有关内容时,我们并不需要直接将周长公式C=2(a+b)告诉学生,而是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相关练习来得出结论。我们首先可以让学生完成以下几个练习:①已知长方形长4cm,宽2cm请计算其周长;②有一个长8cm,宽4cm的长方形,求其周长为多少cm?③已知一个长方形的周长C=20cm,其长度为8cm,请问它的宽是多少cm?在上述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就可以进行长方形周长的计算练习,并在此过程中深入地思考总结,最后自然就可以归纳出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2(a+b)。

4.联系生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旨在激发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学目标不仅局限于教授基础知识,更重要的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应用方法,学会自主解决问题。小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不足,因此需要教师有意识引导,切实提高学生迁移应用的能力水平。小学数学家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发现生活化问题和解决生活化问题的过程,他们的独立思考兴趣更充足、空间更广阔,是独立思考习惯养成的过程。例如,在对“计量单位千克与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模拟“去菜市场买菜”的生活情境,假设西红柿1千克4元,小明买了2千克,便是4×2=8元。猪肉标价500克9元,小明买了1千克猪肉,花了多少钱?根据所学知识1千克=1000克,再加上以往所学的乘法知识500×2=1000,则买1千克猪肉是9×2=18元。生活中随处可见数学问题,教师若是可以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便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使学生积极观察生活中所隐藏的数学问题,并思考问题、分析分析、解决问题,这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思维习惯的有效措施。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独立思考习惯养成需要一个过程,教师要尊重学生主体性,合理引导与教学。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存在师生互动不足、教学方法滞后、学生主体性不突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尤其是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空间,这不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因此新时期我们尝试分析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的路径,旨在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冯月妹.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J].课程教育研究,2018,22(39):143.

[2]张俊芹,申应举.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J].教育现代化,2018,5(39):383-384.

[3]白进喜.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J].课程教育研究,2019,20(23):135-136.

猜你喜欢
思维习惯独立思考小学数学教学
漫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独立思考 完全是件好事吗?
探索发展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方法——以初中生物学实践活动为例
探索发展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方法——以初中生物学实践活动为例
谈独立思考
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