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到寒山句便工——寒山诗歌的景物与意境

2020-01-29 10:47潘宇润
青年文学家 2020年36期
关键词:浙东

基金项目: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实施计划资助项目“基于数字人文技术的浙东唐诗之路佛教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探究”(2020R409030)。

摘  要:寒山是中国诗歌史上一个极富有传奇色彩的独特存在。少年时期壮志入仕而不得,饱受世俗打击,最终选择归隐天台,做起了苦行僧。而浙东地区的山容水态给予寒山丰厚的创造空间与物象启迪,他与友人拾得、丰干在风月幽山间吟诗作偈,留下三百余首诗作。仔细观摩其诗歌风格,浅近平实而不失理趣风韵,亦偈亦歌中袒露真率情致,清风细草、淡声慢歌处确有世俗实质之深思,皎月澄水、烟柳寒山处亦有寄天下之情怀。

关键词:寒山诗歌;浙东;自然意象;寒山诗境

作者简介:潘宇润(2000-),女,汉族,浙江湖州人,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36-0-03

自然在中国诗歌中是一个重要的构成元素,文人踏足山河领教自然气魄,从中获得天然的神思启迪与创作灵感,多年深钻下去的人中一部分便可以抵达“忘我之境”与“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刘勰亦在《文心雕龙》中道出过自然与创作构思之间的朴素关联——“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1]在历代文人的创作中,自然山水成就了作者独特的艺术想象与意境构造,或清新秀韵或豪迈壮阔,这些都离不开对自然这个孕育人类生命又授人以艺术创造力的实体。中唐著名诗人寒山隐居的天台山,不仅是佛教天台宗的发源,也是道教圣地。置身于此的寒山将从自然中顿悟的独到解读、过去遭际、时事看法与潜心修炼的佛、释、道文化熔于一炉,在其众多的诗作中巧妙运用山、水、树、木等自然意象,超脱以往山水诗作,蕴含更加深厚的情感基调与人生慨叹的同时,平添了更多的禅意与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

一、寒山诗歌中自然意象:细草作卧褥,青天为被盖

(一)体察入微:物象清丽,意境神秀

自然物象铺排所串联起来的意境看似是寒山轻易抓取的几个生活之景所熔铸而成,悠悠道来却又无处不显灵秀意蕴。“旭日衔青嶂,晴云洗绿潭。”青云遮住旭日被寒山写成是旭日“衔”着青嶂,晴朗白云的影子映入绿潭化成白云在绿潭中洗涤。原本清净平常的自然物象经过寒山巧妙的艺术过滤和改造,化静为动,营造了更为神秀的美景,勾画出灵动开阔的艺术境界。“白云朝影静,明月夜光浮。”“松风清讽讽,鸟语声关关。”寒山悠然漫步在山间,头顶白云明月,身侧清风鸟语,声色俱全却更显静谧生动。

参禅问道数十载,远离尘世纷扰,功名权力,寒山的心境由此变得静谧澄澈。自然美景与浩瀚真理将他的心灵涤清至净,与远游访景,慕名山水而至的文人不同,浸润着时光与静心思绪的寒山笔下,自然似是家中一景,熟悉而直指内核,全都来自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与独具匠心的艺术创造,并且显得更加精炼独到。“凋梅雪作花,杌木云充叶。”这句中所提到的类似意象屡见于唐诗,如骆宾王的《晚度天山有怀京邑》中:“云疑上林叶,雪似御溝花。”韩仲宣的《晦日宴高氏林亭》中的“柳处云疑叶,梅间雪似花。”而“疑”“似”字都没法像寒山常年细致观察之后那样,概括出“作”“充”二字的以假乱真之形与流转灵动之态,项楚于是也评这些诗作“不如寒山诗精炼”[2]。

(二)隐居生活:闲适幽乐,自由玄妙

“欲得安身处,寒山可长保。”浙东山水是极具审美性的,同时也是寒山生活的构成部分,给予他庇护与安宁的环境。“栖迟寒岩下,偏讶最幽奇。携篮采山茹,挈笼摘果归。蔬斋敷茅坐,啜啄食紫芝。清沼濯瓢钵,杂和煮稠稀。当阳拥裘坐,闲读古人诗。”寒山远离仕途艰辛之后,生活乐趣尽显在诗作之中。采山茹,摘果子,粗茶淡饭,闲坐读诗,一帧一画皆是平常的生活之景,却又无不是自由灵魂的尽情抒发。寒山隐居多年,不仅将美景尽收眼底,更是将生活起居,修身养性的活动寄托于美丽的山水之间。

摆脱了世间的烦扰,尔虞我诈,“寒山”成为安身之所,“石头”成为安睡之枕。“细草作卧褥,青天为被盖。”诗人将自己整个暴露在自然之中,身心与自然交融,仿佛是世外桃源的人,任凭天地变幻,我心始终如一,“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从这些俊逸飘然、妙趣横生的字句中,眼前仿佛便出现了诗人在山间小路上与友人一路唱游,偶遇老人呢喃道家真言的情景。岁月过隙,容颜老去,青天、白云始终照拂在头上,快活二字跃然纸上。此时的自然意象中平添了诗人灵魂的恣意之气,掺杂着归隐闲适之乐,其中的自然物象闲适自由,仿佛和作者的心一样,玄妙凌空。诗人幽居深山,参禅论道,谈玄讲经,从自然悟出佛道真理,使诗的洒脱味、禅味、清新味三者细腻融合,浓而不烈。

(三)心置深山:空寂幽冷,超拔脱世

隐居生活固然悠闲自在,偶有友人吟诗作对,但毕竟冷寂的空山茅屋之中,长年累月陪伴作者的也只有自己。夜幕降临,孤独和寒意便会随之袭来。“寒山顶上月轮孤,照见晴空一物无。”“性月澄澄朗,廓尔照无边。”等澄朗的孤月与寒山一改之前明快的感受,具有瘦冷寂静的味道,营造了空寂幽冷的独特氛围。

“独坐无人知,孤月照寒泉。泉中且无月,月自在青天。吟此一曲歌,歌终不是禅。”诗人独自坐在高高的山峰上,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曾经的过往、不甘、屈辱,如今的悲戚、空寂“无人知”,四下回望,只有一轮孤月照耀着寒冷的泉水,一如诗人孤单地坐在峰顶。空寂凄冷的自然意象于是成为寒山诗作中的常客。“寒山”“孤月”“寒泉”等眼前之物晕染着作者心中之境,然而在长久的独自品尝孤独和静思之后,诗人其实获得了对于生命更为透彻深刻的理解——月有阴晴圆缺,世间万物也是纷繁变化,而“照”字看似引发了“寒泉”(实则是自我)与动态变化的事物的联系,原以为月落寒泉便可以得月,其实月一直在青天之中,镜中捞月終究是徒劳一场。很多诗中都都蕴含着此种淡然的禅味,依靠作者常年的修行方能体悟,通过这种自然意象的拼贴组合,传达出哀而不伤,超乎尘世,飘然物外的深刻境界。

二、寒山诗歌艺术特色: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一)浅白通俗,直率坦诚

晚唐贾岛等人以苦吟著称,一字一句必要仔细推敲打磨才能得一两佳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推敲典故也为人们所熟知。而所谓“毫无刻镂之迹而达到境真”[3],被胡适称为唐代三大白话诗人之一的寒山似乎过早领悟了这个道理,同时或许与他对自我诗作的意图定位是给普罗大众阅读的也有一定关系,寒山的很多诗歌在连词造句方面显然没有过分地纠结。“东家一老婆,富来三五年。昔日贫于我,今笑我无钱。”这样的诗作使用的都是朴素浅白的词句,不堆砌辞藻,过渡追求字词的巧妙与内涵,就连没有饱读圣贤书的农家人也可以读懂。“渠笑我在后,我笑渠在先。相笑优不止,东边复西边。”用略显粗糙的语言讲述了最真切的风水轮流转的道理。

同时,寒山还会将方言俗语融入诗作,更加拉近与当地受众的接触度和亲切感,似是在与读者对话。这种贴近大众的创作心态和灵活自然的写作形式,与其常年的生活状态与自由的灵魂非常契合。诗歌不再是苦苦劝说,不再是艰涩难懂亦或是高雅而可望不可即,平常之中显出活泼的神态,可见诗人在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的同时,也以平和的姿态向世人展示自己的真实看法,直率坦诚。因此,寒山这一种自由随性、通俗直白的创作手法虽说不能代表其最高的艺术水准,但让读者领略了他真诚无比的创作面貌。

(二)心怀社会,讥讽世态

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隐居修行的寒山却时刻没有忘记天下,在他的诗中现实的丑恶与人们的贫富悬殊显露无遗。记录也是对历史的一大贡献,他宛如遗世独立的记录人、时代的明镜,将生活的社会与世界以自己的视角完整地刻录下来,对后世考察唐代社会提供了重要来源。“昔时可可贫,今朝最贫冻。作事不谐和,触途成倥偬。行泥屡脚屈,坐社频腹痛。失却斑猫儿,老鼠围饭瓮。”极为准确地捕捉了穷人家的“屋漏偏逢连夜雨”的困窘,而对于富人来说,“富儿多鞅掌,触事难只承。仓米已赫赤,不贷人斗升。转怀钩距意,买绢先拣绫。若至临终日,吊客有苍蝇。”这首也将富人子弟的生活刻画得入木三分。“富贵疏亲聚,只为多钱米。贫贱骨肉离,非关少兄弟。”则总结了亘古不变的贫困与富裕亲人之间截然不同的场景。

寒山以犀利的审视目光,描绘世态之炎凉,贫富之悬殊。作者将内心与世界接触之后的感受临摹下来,在他清净飘逸、空寂玄妙的精神世界之中又真实矗立着一个现实的人生百态,可见诗人观察之广泛,思想之广远丰富,散发出深厚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与对社会浓厚的关切。

(三)比喻说理,恰到好处

《毛诗序》中讲道的诗之六艺——风、赋、比、兴、雅、颂。其中“比”是诗歌的重要艺术表现手法,一直为历代诗歌创作者所广泛使用,现代的“比”一般可以解释为明喻、暗喻、借喻等,用来加深诗歌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寒山很好地继承了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并加以灵活运用。诸如“心似孤云无所依,悠悠世事何须觅。”“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等极具有禅味和清幽意境的比喻,营造内心皎洁澄澈的心境,又向世人传达“悠悠世事何须觅”的清旷乐达的人生态度,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不自见己过,如猪在圈卧”把不发现自己过错的人比做卧在猪圈里的猪,将愚昧和堕落之态描绘得淋漓尽致;“人生在尘蒙,恰似盆中虫。终日行绕绕,不离其盆中。”生活在盆中的虫子不管怎样行行绕绕,始终都离不开盆这个弹丸之地,将深处尘世之中人们的无所适从,无法脱离桎梏的焦虑、无奈的状态通过比喻的手法展现得恰到好处。人生百态,俗世生活是如此贴合民众的生活所见,可见作者创作之时的体察入微,将对人事的观察体悟总结在形象而又简明易懂的意象之中,大众都可以普遍接受,或许是寒山“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的真正意味所在。

三、寒山詩歌境界:任他天地移,我畅岩中坐

(一)自然隐逸,空灵高远

青年时期的寒山学富五车,凭着济世胸怀积极入仕,然而“年可二十余,曾经四五选。”科考屡屡不中的他又遭遇家境衰落,生活困顿,亲情疏离等,导致寒山逐渐心灰意冷,离家退隐,过起了独居山林、自然隐逸的山野生活。在多年的创作过程中,清丽灵动、自由流转、空凄冷寂的自然意象层出不穷,终究于寒山的诗歌之中建构了一个独特的、如同“独钓寒江雪”一般超尘脱世的艺术境界,仔细研读便能从中探查出寒山个人复杂的双重情感。

“独回上寒山,无人话合同。”“寒月冷庵庵,心似孤飞鹤。”“孤独”无疑是寒山众多诗作的思想内核,清冷空寂的意象铺排与凄凉情思交相辉映,将孤独的痛苦凄然加工得愈加浓厚。而这孤独却不是绝对的痛苦,又时常化身洒脱自然的闲云飘荡在众多诗篇之中,拓宽了其情感的维度——“任运遁林泉,栖迟观自在。”“快活枕石头,天地任变改。”此时的孤独一扫悲凉凄楚,完全是另一派超尘离世的高妙之境。因此,不能不说这透明的哀伤与澄澈的潇洒两重情韵相融碰撞,散落了一地迷人丰富、韵味无穷的熠熠闪光的精神碎片。

(二)深谙俗世,雅俗共赏

探访其前期生命轨迹,不难发现寒山正是众多黑暗科考的牺牲品中的一个。即使深谙这个中恶劣,寒山却仍旧提醒“丈夫不识字,无处可安身。”一语便道出读书识字是人立于世的根本;国家兴旺的路径于寒山心中始终不停追索,“国以人为本,犹如树因地。地厚树扶疏,地薄树憔悴。”他将“树”与“地”的关系与国与人的关系联系起来,告诫统治者不可劳民伤财,毁坏国之根基。寒山融世俗状态的观察总结与生平遭际在诗歌之中,以触手可及的例子劝导人们完善自身,摒弃恶习,又以犀利的目光对世态炎凉、为富不仁加的社会恶相以批判,为国家和社会的治理提供良方,展现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志向。

可见,看破红尘,隐居深山的寒山似乎并没有绝对地脱开社会大众,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心怀天下的他仍然为世人创作了大量明白如话、浅洁易懂的诗作以此来记录世事,开导流俗,在他飘然物外、凌空翱翔的情思之中又融入了苦口婆心、热忱济世的悲悯胸怀。因此,寒山身是出世,心仍入世,在他的诗歌境界之中“雅”与“俗”才得以和谐共存,同时注入了强烈的自我意识与对俗事之实世与精神之虚境的独立探索,“通过自己的思考与领悟回到希望上来。”[4]

(三)时空交错,寄慨遥深

然而不论是批判现实还是精神探索,寒山对于时光和生命维度的开拓才将其诗歌境界真正引入更深刻的隧道,那种透露着自我气质与时光感悟的生命观使其获得了个人与诗境的涅槃。

可以说敏感于时间的他时常唉声叹气,“长歌三月响,短舞万人看。未必长如此,芙蓉不耐寒。”即使在绝美的轻歌曼舞中他也时刻保持清醒,苦守昙花一现的真理。独坐高山之上,四季荣枯,年岁递增。“渐减如残烛,长流似逝川今朝对孤影,不觉泪双悬。”时间的长河浩瀚甚至没有任何边界,一切生物的新生、绽放、枯萎、残败轮番上演,置身其中使他不免触目惊心,惊惶泪流。不过伴随着他对佛法禅理的理解愈发深厚透彻,时间流逝的初体验逐渐累加,属于寒山个人的时间厚度抵御情感的侵蚀,终于“平生何所忧,此世随缘过。”成了时空席卷过后胜利者的凯歌。沿着他时光感悟的不断深刻,我们看到了寒山个人灵魂的完善与救赎,其诗境最终臻于至善。

四、结语

寒山的诗歌诞生于浙东山水之中,带有自然的气韵与空灵,然而寒山本身又是心怀天下的志士仁人,讥讽世态又有自我的见解,平淡处有真见,其诗歌直到宋代为众多文坛大家推崇效法。诗歌中的自然意象群晕染着寒山独特的精神世界,或清新灵动或空寂邈远,或直白恳切或仗义执言。围绕着寒山的传说也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其诗歌的深入研究也在不断展开。寒山和寒山诗歌是中国文化的有力载体,并且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融汇的过程中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值得我们不断深入探究。

注释:

[1]刘勰著,陈书良整理:《文心雕龙》,作家出版社,2017年,第296頁。

[2]项楚:《寒山诗注》,中华书局,2000年,第387页。

[3]周裕错:《中国禅宗与诗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08页。

[4]陈佳佳.寒山诗歌研究三题[D]杭州.浙江大学,2009,第30页。

参考文献:

[1]寒山著;项楚注.寒山诗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

[2]周裕错.中国禅宗与诗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08页.

[3]胡适.白话文学史[M].长沙:岳麓书社,2010年.

[4]刘勰著,陈书良整理.文心雕龙[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7年,第296页.

[5]杨芬霞.中唐诗僧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6.

[6]陈佳佳.寒山诗歌研究三题[D].杭州.浙江大学,2009.

[7]崔小敬.寒山及其诗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4.

猜你喜欢
浙东
清代浙东曲家补考
《〈新浙东报〉史料选编》编辑经过
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
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
浙东沿海地区台风脉动风速时程模拟研究
将先民们的宝贵财富留给后代子孙——记浙东千年古镇崇仁镇消防安全工作
宁波北仑明港高级中学 崛起在浙东海滨的特色高中
浙东传统村落祠堂及文化研究综述
从鲁迅“科技兴邦”到“文艺救国”的翻译实践看浙东区域文化之经世致用
农村人民公社初期的媒介传播网络——以浙东地区为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