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三篇

2020-01-30 02:25施晓宇
飞天 2020年1期
关键词:男主人八戒鸽子

施晓宇

八 戒

八戒是一只猫。

八戒是一只最常见的灰色虎斑纹的花狸猫。

八戒是一只体重超常达到13斤的大公猫。

八戒是我在西安的一个小友从同学那里抱养的一只流浪猫。

八戒是我在一年前只看过一眼的猫,却再也没法忘记它。包括在我千方百计动员小友把八戒送人之际,八戒仍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里。因为新婚的小友,造人计划的实施只是时间问题。而家里养猫或别的宠物,对初生婴儿的成长显然是不利的。小友点头称是,却并不执行,感情上舍不得,这可以理解。因为八戒落户他家已经有六年了,八戒从刚刚抱来像一个拳头大小的小绒球,居然长成身宽体胖、腰圆膀粗的大公猫。家猫通常体重不过七八斤,十斤上下就算壮汉,偏偏八戒竟然长到13斤重——俨然日本高大肥胖的相扑运动员一般。这也是小友之所以把家猫取名“八戒”的原因——小时候胖嘟嘟的,长大了更加胖嘟嘟的。但这不是我记住八戒的原因。

我之所以记住八戒,原因在于八戒对人不卑不亢的态度。它并不因为自己是流浪猫出身,就对人低三下四。那是2016年8月盛夏的一天,我第一次去小友家造访。早听说小友养了一只猫,进门后我就前前后后、里里外外地搜索,却没有看见八戒的影子。因为我家早年一直养猫防鼠,还养过一只浑身雪白、两眼一蓝一黄的波斯猫。后来母亲年纪大了,没精力饲养猫了才不养的。我知道猫有缠人毛病,家里来了客人,家里的猫会比主人更加殷勤地率先缠绕在客人的脚下。我开口询问,小友说,八戒胆小怕人,听见门响先躲起来了,它不愿看见生人。说着话,但我很快在阳台与卧室之间一个被落地窗帘遮盖的角落找到了八戒。隔着家具我朝八戒喊了一声:“八戒!”八戒纹丝不动。我又喊了一声,八戒勉强挪动一下雄壮肥硕的身子,抬头懒洋洋看我一眼算是回应。八戒的自尊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们知道一个朴素的道理,狗是忠诚的,狗对主人永远忠贞不二,而猫是有媚态的。猫除了具备抓捕老鼠的本领——更多时候是把老鼠赶走或者吓跑外,猫天生机灵、贪吃贪睡,还有每年“叫春”的特性。每到春暖花开,家里养的猫就不见了,一连好几天甚至十多天不见踪影,它发情,出门交配去了——绝对没有像狗那样对主人的忠贞不二。狗到了春秋两季也发情,也出门寻找情郎或者狗妹,但绝对不会玩失踪,绝对不会被爱情冲昏头脑,绝对会忠于职守。猫则不同,要么“叫春”离家玩失踪,要么在家时刻向主人献媚邀宠黏黏糊糊。小友告诉我,八戒平时对主人从不献媚也不邀宠,更不黏黏糊糊。通常家猫都喜欢跳进主人的怀抱耳鬓厮磨,寸步不离。八戒不,八戒几乎不跳进主人怀抱耳鬓厮磨。最多,当男女主人在家坐在桌前工作时,八戒就会悄无声息地卧在男女主人脚边陪伴。即便你主动示意它跳上主人怀抱,它也不肯伏下高贵的腰肢顺从你。

这真是太少见了。从小被原主人抛弃街头的八戒,几乎就像一个时刻保持尊严的绅士,天生不懂献媚为何物,就是西安人常说的,八戒天生不“然”人。也许,恰是八戒作为猫,却没有猫与生俱来的媚态——我早年常见的那种,才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同时我要指出一点:八戒的运气真好。从落魄的流浪猫一下子落户衣食无忧的人家,从啼饥号寒到养尊处优,不过一夜之间的事情。人,有时候也像八戒一样,需要那么一点运气。

三只鹅

有人养三只鹅本不稀罕。

三只鹅养在厂区里高视阔步,就有点稀罕了。

三只鹅还能充当门卫的好帮手,就更稀罕了。

这三只鹅是我的一个表妹夫妇养的——主要是表妹夫养的。除去堂姐堂妹不算,我的表姐表妹,姑表姨表的,加起来很多,不下三五十个吧,大多分布在江苏省内,主要在我老家泰州、姜堰一带(也有住在南京、无锡、上海、北京的),离我福州的家都很远。譬如,这对表妹夫妇就住在泰州市姜堰区俞垛镇,表妹夫在镇上办了一个工厂,有八十多个工人,实行三班倒工作制。三只鹅就是在这个面积广大的厂区里高视阔步,形同卫兵。它们还真是忠于职守的好卫兵——但凡有陌生人进入厂区,不等门卫询问,三只鹅就会“嘎嘎嘎”叫着上前阻拦。看我惊讶的表情和满脸的疑问,表妹给我讲了三只鹅的故事。

認真说起来,这三只白色的鹅不是我的表妹夫——男主人存心要养的。一年半前,为了改善职工食堂伙食,男主人从农贸市场买回三只鹅——存心是要杀它们的。扬州人、泰州人素有吃鹅肉的习惯和爱好。这是因为我的老家扬州、泰州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自古水草丰美,不啻喜爱吃草的鹅的生长天堂,所以几乎每户农家都养鹅——也就养成了当地乡亲吃鹅的嗜好。不料食堂厨师举刀要杀第一只鹅时,另外两只鹅居然火急火燎跑到男主人跟前,叼住他的裤角“嘎嘎嘎”大叫,边叫边往濒临死亡线上的那只鹅面前拽。难道它俩知道买回它们的是男主人?只有男主人拥有生杀予夺大权,能救同伴的命?冥冥之中男主人似乎明白了鹅高声求助的用意,于是就让厨师刀下留情,保住了那只鹅的生命。不曾想,脱离险境的那只鹅立刻加入两个同伴的行列,围着男主人“曲项向天歌”——似乎是感谢男主人的不杀之恩。

这下倒好,接受了感谢以后的男主人还真不忍心杀鹅了——有谁狠得下心杀这么通人性的鹅呢?仿佛是为了用实际行动报答男主人的不杀之恩,这三只活下来的鹅,高智商的鹅,从此每天兢兢业业雷打不动,沿着工厂的围墙巡逻,协助门卫看守大门和厂区,表示它们绝对不是尸位素餐的货色。听到这里,让我想起50年前看过的一部黑白电影,是国产的经典反特片《古刹钟声》(1958年出品),讲得是70年前东北抗日战争期间反特的故事。在深山老林一座千年古庙里,有一个老方丈是日寇的潜伏特务,他利用古庙作为地下联络站,传递有关我八路军抗日的情报。为了防止外人——我八路军侦查员悄悄进入古庙,这个老特务就养了两只鹅——鹅有看家护院的本能,但凡看见陌生人进庙,大老远的,两只鹅就会“嘎嘎嘎”大叫着报警,同时赶上前去阻拦——等于提醒、掩护了主人。电影《古刹钟声》里的故事,证实聪明的鹅确实有看家护院的本能,是主人的忠诚卫士。

有一天,正在散步的男主人——我的表妹夫,又被两只鹅叼住裤角“嘎嘎嘎”大叫,边叫边往前面拽。男主人虽然疑惑,但有了前车之鉴,就在两只鹅的带领下顺从地往前走。走到一口废弃的枯井附近,男主人听见了井底的鹅叫,探头一看,果然是其中一只鹅不小心踏空掉落井底了。结果是被救上来的那只鹅像人一样感激涕零,又与两个同伴一道,围着男主人“曲项向天歌”——大唱赞美歌。唱完之后,三只鹅似乎是更加忠于职守,更加卖力地巡逻厂区,防范未然。从这以后,表妹夫妇算是彻底打消了宰杀三只鹅改善食堂伙食的念头了。这才有了时隔15年,我重返故乡探亲,看见的温馨感人的这一幕。

我发现,这三只鹅,虽然羽毛都是白色,个头还是明显有大小的区别:三只鹅的身体基本是大中小以阶梯样式排列。俗话说:“三人成众。”三只鹅也成众,必须有一只领头鹅。有趣的是,并非我们人类按照惯性思维推理的那样——个头最大的那只鹅是领头鹅,带领大家前行。反倒是个头最小的那只鹅充当了领头鹅的角色,永远走在最前面,永远率领另外两只鹅高视阔步,在厂区巡逻。遇有生人出现,也必定是个头最小的那只鹅以身作则,奋不顾身,冲锋在前,其余两只鹅则伸长脖子,压低鹅头,紧紧相随,三只鹅形成品字型战斗队形,山呼海啸,摧枯拉朽,一往无前,气势磅礴——让蓦然遭遇这凶猛阵势的陌生人目瞪口呆,惊慌失措,落荒而逃。

据说,鹅的勇敢是因为鹅的眼睛小,看什么东西都小,所以勇气倍增,胆子特大,对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充满攻击性。而牛则恰恰相反。牛的个头虽大,眼睛也大,所以看什么东西都是庞然大物,先自胆怯,放弃抵抗,任人宰割。

开初,我以为个头最大的那只是公鹅,其余两只是母鹅,结果三只都是母鹅。男主人告诉我,有一次喂鹅,他发觉少了一只鹅,但是其它两只鹅并不叫唤,好像没事发生一样。他就去寻找。由于厂区很大,还有偌大一片树木、杂草丛生的绿地,那只失踪的鹅没有找到。一连好几天,都没有找到那只鹅。待到在绿地深处找到时,才发现那只鹅躲在杂草丛中下了一窝蛋,自己趴在蛋上傻乎乎地孵小鹅。由于没有公鹅交配,一窝蛋都孵臭了。表妹夫妇想把那只痴情的鹅抱回来,放弃无用的孵化。可是母性十足的鹅表现出十足的母爱,死活不肯离开那一窝臭蛋,可见母鹅的母爱有多么伟大。

这让我听了很是感动,我建议表妹夫妇要讲究科学,要讲究仁慈,要施行更加人性化管理。那就是,尽快再买回一只公鹅来,让四只鹅琴瑟和鸣,夫唱妇随。待到下一次孵蛋时,就能孵出小鹅来,也不枉母鹅的一片痴情和苦心。

我期待早日听到忠于职守的母鹅孵出小鹅的佳音。

坚忍的鸽子

有一首歌曲《鸽子》,世界闻名,人人爱听,以至于西班牙、古巴、墨西哥、阿根廷等国都把《鸽子》当成自己国家的民歌。其实《鸽子》是19世纪西班牙著名作曲家塞巴斯蒂安·依拉蒂尔侨居古巴时创作的一首歌曲:

当我离开可爱的故乡哈瓦那

你想不到我是多么悲伤……

亲爱的我愿随你一同去远航

像一只鸽子在海上自由地飞翔……

我这里要说的是关于鸽子的一个真实的中国故事,一段动人的中国传奇。这个真实故事,这段动人传奇发生在福州温泉路一座住宅楼12层——我同学家宽敞的阳台上。同学在阳台种了十几盆花卉,一字儿排开。最左边朝东的一盆是一株长势旺盛的三角梅——由于被一个储物柜遮挡,同学浇花时只能看见三角梅的枝叶部分,必须探头向下才能看见完整的三角梅全貌。有一天,同学例行公事般浇花时,依稀感觉三角梅下有什么东西动了一下。他探头向下一看——三角梅下居然安卧一只雪白的鸽子,有毛茸茸的两只小鸽子从大鸽子的翅膀底下探出头来,与我同学——主人对眼相望。

这让我同学大吃一惊,继而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他的住家在人口密集的福州闹市中心,鸽子是什么时候选中他家阳台安营扎寨的?细想之下,不禁生出无限的感动——因为,他每隔三五天就要给花浇一次水。每一次浇水,必定让孵化中的鸽子淋得浑身透湿。可是,孵化中的鸽子专心致志,从不逃离。事后我同学了解到,鸽子孵蛋是雌雄轮班,很有规律。通常情况下,雄鸽在上午进窝——花盆,代替雌鸽孵蛋,下午由雌鸽进入花盆换下雄鸽,并且在接下来的一整夜都由雌鸽孵化。直到雏鸽孵出大约一个星期,都是这么的雌雄鸽子轮流孵化,从不乱套。而鸽蛋的孵化期是15天以上,在这段时间里,作為父母,雌雄鸽子无论怎么被浇花的凉水淋得浑身透湿,总是毫无怨言,决不挪窝,对鸽蛋不离不弃,誓死捍卫。这种坚忍不拔的意志,这种无私忘我的精神,自然让我的同学感动不已,也自责不已。如果,自己浇花时能够细心一点,及早发现,就不会让孵化中的鸽子遭此大罪了。

仿佛是为了将功补过,在雌雄鸽子飞出去觅食时,我同学趁机给两只雏鸽喂点食物。这样,觅食归来的父母将食物反刍给雏鸽吃时,等于让两只雏鸽加餐又吃了一顿。由于吃的是“双份”,两只雏鸽茁壮成长,飞快壮大。也由于我同学天天将功补过般给两只雏鸽添加“小灶”,长大的雏鸽一点也不怕人——好像小家伙知道主人会保护自己似的。连带着,因为雏鸽不怕人,作为雏鸽父母的大鸽子也不怕人了。还任由主人为它们随时摄影、录制视频,发到微信群里让同学们大饱眼福——等于说,我们是看着雏鸽一天天长大的。为了让鸽子这幸福的一家子老小不再经受风吹雨淋,在一个台风来临、狂风大作、暴雨即将降落之前,我同学赶忙用马粪纸箱制作了一个舒适的鸽子窝,把大小四只鸽子挪到了阳台内安家落户,风雨无侵,真正做到了人鸽和谐一家亲。

通过近距离观察,我同学发现,不过三四天时间,雏鸽的眼睛就慢慢地睁开了,身上细小的羽毛开始长出来。大概十天左右,雏鸽的新羽毛长出更多了,开始能站立走动。雏鸽长到半个月大,全身雪白的羽毛就算长齐全了,漂亮极了,也变得活泼好动起来,胆大的一只雏鸽敢于带头走出鸽窝,另一只相跟着也走出来,雏鸽一前一后在阳台上高视阔步。作为父母,大鸽子并不阻拦,只是慈祥地看着自己的一双宝贝在阳台上嬉戏玩耍。又过了一个星期,雏鸽的羽毛更加丰满好看,开始会不停向父母嘴里讨要食物,同时无师自通地学会自己满地寻找、啄叨食物。等到满月时,两只雏鸽体重都已经超过一斤重了。长到六个月时,我同学亲眼看见一只雏鸽不停地咕咕叫着,显然是雄鸽,它在催促雌鸽赶快去下蛋了。而另外这只还真是雌鸽,乖乖地趴在窝里下蛋。雏鸽真的长大接父母的班了。这时,作为父母,鸽子夫妻理智地选择了离开,让儿女独自生活——它们飞走后再没有回来。

按照规律,雌鸽下蛋都在下午,都是两枚。第一枚鸽蛋产下后,第二天下午再产下第二枚,然后雌雄鸽子开始轮流孵化鸽蛋。不幸的是,我同学眼看着这只雌鸽趴在窝里都过去四天了,累得是筋疲力尽,第二枚鸽蛋仍然没有产下来。第六天,产蛋的雌鸽因不吃不喝,过度衰竭,在窝里闭上眼睛断了气。天天守候在一旁的雄鸽,在雌鸽断气后,依然不离不弃,忠实地保护着死去的雌鸽,它以为雌鸽还在产蛋中。这一幕真是看得主人伤心欲绝。终于,剩下的孤独的雄鸽,在一天早晨,最后回望了刚起床的主人一眼,展翅起飞,直插蓝天,像它的父母一样,义无反顾飞走了,再没有回来。是的,鸽子的爱情是纯洁的,忠贞的,永不言弃。如今,心爱的妻子断气了,不在了,留在伤心地又有何用?

望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鸽子窝,如今空空如也,我的同学非常难过。他还在深深自责,当时怎么就没有及早发现鸽子在花盆里孵化呢?害得它们饱受“人工雨”的浇淋。而且,难道不是我们人类日益增多的结果,导致城市不断膨胀扩大,鹊占鸠巢——占据了包括鸽子在内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才出现了这对鸽子做出迫不得已、寄人篱下的选择——陷入“人工雨”浇淋的窘境。而既然这对痴心的鸽子在茫茫人海,无数人家中,选择了我同学家的阳台作为它们栖身的窝,这无疑就是一种人与鸽之间的缘分。是冥冥之中,这对鸽子看中了我同学一家人的善良、可靠,选择了信任、托付和依赖,上演了先苦后甜的一幕感人情景剧。

但愿有一天,那只无奈飞走的雄鸽,会带领新选中的雌鸽返回故地,重来栖身——这显然是我同学一家人心中最美好的期盼。在雄鸽没有飞来之前,那首世界名歌《鸽子》总在鸽子的旧巢上空回响,不绝于耳——这是人类对鸽子发出的真诚召唤,亲爱的小鸽子啊,你听见了吗?

责任编辑 郭晓琦

猜你喜欢
男主人八戒鸽子
我是超级战神
悟空戏八戒
鸽子
小鸽子
杯子
人在囧途之八戒回家
八戒八戒,傻得可爱(连载)
飞翔的鸽子
八戒跑步等4则
捉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