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精神要大力弘扬

2020-02-01 07:46王启萍东方
湘潮(上半月) 2020年12期
关键词:沂蒙八路军根据地

★王启萍 东方

导读:“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沂蒙精神,来源于历史深处,始于党所领导的事业,发展于烽火岁月,成熟于鱼水之情。沂蒙精神,表达的是爱党爱军,体现的是开拓奋进,发扬的是艰苦创业,印刻的是无私奉献。

沂蒙山根据地纪念碑

沂蒙抗日根据地、解放区是我们党和军队重要的抗日根据地、解放区之一。在全面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八路军山东纵队、一一五师司令部、新四军军部、华东野战军总部、山东省党政机关,曾长期驻扎在这里。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沂蒙人民与山东党政军一起,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共同创造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临沂的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向革命烈士纪念塔敬献花篮,并参观“沂蒙精神展”。他强调:“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他指出,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对我们今天抓党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派兵去山东

以蒙山、沂水为主要象征的沂蒙山区,早在土地革命时期,就在党的领导下,先后发动了4次武装起义,播下了革命的火种。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0月,日军侵入山东,于12月27日占领济南,1938年1月10日占领青岛。至此,山东大部沦为敌占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山东人民奋起抗击日军的侵略。

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变化,山东也进入了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战略视野。1938年4月,中共山东省委书记黎玉到达延安,向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汇报山东各地抗击日军侵略的情况。毛泽东听了黎玉的汇报非常高兴,连声说:“好!好!你们能抓住时机,建立起自己的武装,这是很了不起的事。”他指着地图说:“你们应当向鲁南山区发展,注意在这一带建立根据地。没有根据地,游击战争就不能长期生存和发展。”毛泽东所指的鲁南山区,主要指的是沂蒙山区。谈话中,黎玉请求派一个主力团到山东支持抗战。毛泽东说:“看来还要多派一些。”此后,党中央派郭洪涛率干部50余人携带两部电台去山东开展工作,并陆续抽调张经武、江华、吴克华、胡奇才等红军干部和长期在白区工作的党员干部,以及抗大、陕北公学毕业的学员共160余人支援山东。

1938年9月29日,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作出“派兵去山东”的指示。11月25日,毛泽东等致电彭德怀:陈(光)罗(荣桓)率师部及陈旅主力(两个团)全部去山东、淮北为适宜。遵照中央指示,1939年3月,罗荣桓、陈光率领八路军一一五师主力以东进支队的名义进入山东。

1939年5月和6月,八路军一一五师主力分路进军鲁南。

到达鲁南后,八路军一一五师在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和山东纵队及鲁南党组织的支持下,对地方人民武装进行统一整编,放手发展,使地方武装很快壮大起来:一是建立苏鲁支队和鲁南铁道大队,二是组建曲(阜)、泗(水)、邹(县)、滕(县)、费(县)五县游击支队和鲁南支队,三是组建临(沂)、郯(城)、费(县)、峄(县)四县边联支队。

为巩固、发展鲁南抗日根据地,根据罗荣桓提出的“以抱犊崮为中心,向北向西北连接大块山区,向南向东南发展大块平原”的战略构想,八路军一一五师决定进军郯马地区。占领郯马,对于控制沂河、沭河中段,逼近陇海铁路,打通与新四军的联系,巩固壮大鲁南抗日根据地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940年1月,八路军一一五师东进支队第二大队进驻郯(城)邳(县)边区。至此,抱犊崮抗日根据地已扩展到南至邳(县)北,东至郯(城)马(头),西至滕(县)邹(县)边,北至费县梁邱一带的大片地区。

八路军一一五师主力部队挺进山东,采取插(插入日伪军和国民党军队之间的空隙地带,隐蔽地由边缘伸入腹地)、争(广泛发动群众,争取团结一切抗日力量)、挤(挤掉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反人民的顽固势力)、打(打击日军和汉奸武装)、统(同国民党军队加强团结,保持统一战线)、反(反“扫荡”、反摩擦)的“六字方针”,发展壮大了抗日力量,在进军鲁南一年多时间里,成功实现了以抱犊崮山区为中心、向四周发展的战略构想,先后打通了与华中、鲁中、鲁东南、湖西的联系,使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面积扩大到1.1万平方公里。至1945年9月初,山东军区,连同地方武装达27万余人,约占当时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人员总数的22%。暨山东军区创造的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经验、扩大数十万部队及作战的经验,对夺取山东抗战乃至全国抗战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战争烽火中的沂蒙

沂蒙军民的抗日斗争,引起了日军的疯狂反扑。日军为巩固、扩大其占领区,疯狂地“扫荡”沂蒙抗日根据地。

19 4 0年4月,日伪集中了近8000人的兵力,分别从邹县、滕县、枣庄、峄县、临沂、费县等据点出动,对抱犊崮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春季“扫荡”。经过艰苦作战,八路军有力地打击了日伪军,迫使其不得不把一部分部队撤了回去。

1941年11月至12月间,日军将“扫荡”的重点放在了沂蒙山区,使用兵力达5万多人,采用“分进合击,铁壁合围,坐地清剿”战术,目的是消灭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八路军一一五师和山东纵队。八路军在反“扫荡”中,作战150多次,歼敌2000余人,粉碎了敌人的“扫荡”,但也付出了极大代价,国际友人汉斯·希伯、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陈明等牺牲。

在应对日伪军“扫荡”的斗争中,沂蒙军民创造了著名的“翻边战术”,即不把主力部队部署在抗日根据地的腹部,而是部署在靠近一路敌人的抗日根据地边沿地区。当敌人“扫荡”时,不是“敌进我退”“诱敌深入”,而是“敌进我进”。即在弄清敌人特别是当面之敌的动向后,趁敌人的包围圈尚未紧缩,并有较大空隙时,选择敌之弱点,由抗日根据地经边沿游击区,“翻”到敌人的后方去,打乱敌人部署,粉碎敌人的“扫荡”。运用“翻边战术”,1942年11月3日到8日,在海陵反“蚕食”战役中,八路军连克敌伪据点16处,将敌人1200余人的别动队打得只剩下200多人。随着“翻边战术”不断在山东抗日战场上取得良好的效果,八路军广泛地采用这一战术,逐步争取了主动,使抗日斗争一步一步地推进到了日军的心脏地区。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审时度势,确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为贯彻落实这一战略方针,在山东八路军挺进东北、执行发展东北解放区任务的同时,新四军华中部队北移山东,保卫和发展山东解放区。

1945年下半年,遵照中共中央指示,山东八路军部队和地方干部7万人(半数以上是沂蒙人)挺进东北。他们会同其他解放区的部队和干部担负起了反击国民党军进攻东北、创建东北解放区的伟大历史使命。

八路军山东部队主力赴东北后,山东部队尚有20多万人。1945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决定,华中新四军调8万兵力到山东和冀东;中共中央华中局改为中共中央华东局,北迁临沂,新四军军长陈毅和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兼新四军政委饶漱石到山东工作。随后,中共中央华东局抵达临沂,领导山东军民同进犯山东解放区的国民党军展开了殊死的斗争。

这一时期,最为著名的战役要数发生在沂蒙地区的孟良崮战役。1947年5月13日至16日,在位于蒙阴县城东南28公里的蒙阴、沂南两县交界处,垛庄镇泉桥村北侧的孟良崮,我华东野战军全歼全部美械装备、号称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甲种装备师——整编第七十四师。这一战役,开创了我军在敌重兵密集并进的态势下,从敌阵线中央割歼其进攻主力的范例,是打破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和转变华东战局的关键一战,被陈毅誉为“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孟良崮战役中,国民党整编第七十四师及整编第八十三师一个团3万余人全部被歼。蒋介石哀叹七十四师被歼是他“最可痛心、最可惋惜的一件事”。陈毅司令员兴之所至,挥笔写下了气壮山河的诗篇:“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刀丛扑去争山顶,血雨飘来湿战袍。喜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

军民鱼水情

毛泽东指出: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证明,人民战争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真正的铜墙铁壁是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战争的群众。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地区翻身的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踊跃参军参战,送子送郎上前线,涌现了一大批英模人物和先进群体。沂蒙人民用自己的双手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立下了不朽功勋,沂蒙百姓在中国革命史上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蒙山高,沂水长,我为亲人熬鸡汤……”这段来自现代京剧《红嫂》的唱词在20世纪60年代一度风靡全国,讲述的就是沂蒙红嫂的感人故事。1941年冬,在沂南县马牧池村西河岸边,红嫂明德英救下了一名被日寇追击身负重伤的小战士。因伤口流血过多,小战士陷入昏迷。正在哺乳期的明德英来不及烧水做饭,毅然将乳头塞进小战士嘴里……小战士得救了。随后,她又和丈夫宰了家中仅有的两只鸡,做成鸡汤,一口一口地喂小战士。半个多月后,小战士伤愈归队。

1941年,红嫂祖秀莲不顾个人安危,全力救助受伤战士郭伍士。为防日伪军搜捕,祖秀莲一家将郭伍士藏于专门挖的山洞中,每天送水送饭,采集草药,为其擦洗伤口。为了使其早日痊愈,祖秀莲自己一家吃糠咽菜,却将家里仅有的老母鸡熬汤为他补身子。待了一个多月,郭伍士的伤情好转,被转移到一个八路军医院里。临走时,祖秀莲嘱咐他,不管走到山南海北,一定捎个信儿来。郭伍士说,无论战斗到哪里也忘不了你这个“娘”。郭伍士在医院养好伤后,很快就回到了部队。1956年,郭伍士携带妻儿来到祖秀莲所住的沂水县桃棵子村,认祖秀莲为母亲,给她养老送终。

在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红嫂”遍沂蒙,明德英、祖秀莲只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一组来自临沂市妇联的数据显示:抗战期间,沂蒙老区15.5万余名“红嫂”先后以不同方式掩护了9.4万余名革命军人和抗日志士,4.2万余名妇女参加了救护八路军伤病员的工作,共救助伤员1.9万余人。粟裕曾回忆,沂蒙群众是那样的坚定勇敢,不怕困难,奋不顾身,竭尽全力地支援子弟兵。沂蒙山区的“红嫂”、汉子们,共同成为革命时代最可靠的后援力量。

1940年,临沂莒南县农民刘永良把长子刘福林送到了抗日战场,成为一名出色的八路军战士;1942年,抗日战争到了艰苦卓绝的相持阶段,他又将年仅17岁的次子刘孟林送到了区中队,参加地方抗日武装;1946年,为夺取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人民解放军急需补充兵源,他的小儿子刘洪林也走上解放战争的最前线。战争是残酷而无情的:1947年春,刘永良的长子在对敌作战中不幸牺牲;1948年夏,他的次子刘孟林血洒疆场;1950年冬,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的小儿子刘洪林壮烈牺牲。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为支持党领导的为民族独立和解放的事业,像这样“一门三英烈”的事迹在沂蒙地区有很多,“父送子”“妻送郎”“谁第一个报名俺就嫁谁”……从1938年中共山东省委领导抗日武装起义开始,到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在长达12年的革命斗争岁月里,蒙山沂水间发生过大大小小的战斗4000余次。当时,沂蒙420万人口中,有120万人拥军支前,20多万人参军参战,10多万人血染疆场。沂蒙人民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党和人民军队的支持。

在革命战争年代,蒙阴县野店镇烟庄村张玉梅、伊廷珍、杨桂英、伊淑英、冀贞兰、公方莲等6位20岁左右的姑娘或媳妇(当地人称她们为“六姐妹”),英勇支前,为子弟兵送军粮、做军鞋、看护伤病员,置自己的安危于不顾。在整个莱芜战役和孟良崮战役中,烟庄村的乡亲们在“六姐妹”的组织下,共为部队烙煎饼7.5万公斤,筹集军马草料1.5万公斤,洗军衣8500多件,做军鞋500多双。1947年6月10日,鲁中军区机关报《鲁中大众》以《妇女支前拥军样样好》为题,报道了这个妇女模范群体。从此,“六姐妹”的名字传遍了整个沂蒙山区。迟浩田将军曾题词:“沂蒙六姐妹,拥军情不忘。”

在我们党和人民军队伟大精神的感召下,沂蒙人民与党、人民军队生死与共的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在艰难困苦的革命岁月,沂蒙人民无怨无悔地爱党爱军,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

莱芜战役时,山东人民共出动民工62万人次,仅鲁中区就有4.1万辆独轮车、8100余名挑工和110余副担架随军行动。当时,由于敌情变化,解放军改变军事部署,已从全省各战略区调往鲁南地区的数千万斤粮食需要重新调运,各路已到达临沂等地的几十万民工需要调转方向,随军北上。这给支前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在170余公里的山路上,由于十几万部队同时北上,使原本不宽的路显得更为狭窄。许多支前担架队、运粮队,为保证部队按时到达作战地点,主动让出大路,在崎岖的山间,跋山涉水,用肩挑、畜驮和独轮小车推,把成千上万吨粮草、弹药等物资及时运往指定地点。许多群众不顾寒冬大雪,拆掉自己住的草房,献出自己的家具、树木、稻草,供给部队。沂源县妇女为确保军粮的供应,不分昼夜,连续5天碾出300万斤小米,磨出100万斤白面。在山东人民的有力配合和协助下,我华东野战军按预定时间顺利进入作战位置。

孟良崮战役时,山东省支前委员会从各地抽调2000余名干部参加运粮的组织工作,全省共组织92万余人支前,其中随军民工27万余人,二线民工14.4万余人。沂水县东坡村妇救会会长李桂芳得知部队出击必经的汶河桥被炸断后,连夜带领全村31名姑娘,拆下7扇门板,跳进齐胸深的河水中,用肩膀代替桥墩,架起一座“女儿桥”,硬是把一支支部队按时送往前线……

淮海战役时,据不完全统计,人民群众共出动民工543万余人次,其中山东解放区出动民工218.3万人次,约占民工总人数的40%;出动担架20余万副,其中山东解放区出动担架5.2万副,约占总数的26%;出动大小车辆88万多辆,其中山东解放区出动大小车辆33.3万辆,约占总数的38%;出动挑子30余万副,其中山东解放区出动挑子19.2万副,约占总数的64%;筹运粮食9.6亿斤,其中山东解放区筹运粮食3.9亿斤,约占总数的41%。陈毅元帅曾深情地说:“我进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

今天,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沂蒙精神仍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沂蒙精神永远是激励我们前进的伟大精神力量。

猜你喜欢
沂蒙八路军根据地
建党百年视域下沂蒙精神的当代价值
建立自己的写作根据地
《沂蒙壮歌》
几根香菜识破日特
窗台上的妈妈
论平型关大捷与平型关战役的关系
登临沂天蒙山 行歌沂蒙调
登临沂天蒙山 行歌沂蒙调
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印钞之路”
八路军风采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