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喇叭

2020-02-02 06:31王子月
中国林业产业 2020年12期
关键词:护林防火烧纸老支书

文/王子月

“小喇叭”是一个女人的外号,她本姓梅名菲,很有诗意的名字。

见到梅菲是在村子的路口,一个寒冷的冬日,其时她正在唱黄梅小调,周围聚集了许多看热闹的人。她穿着紧身的红色羽绒服棉袄,大约四十多岁的样子,长发披肩,模样很清纯。我注意她的即兴表演,一招一式很是到位,嗓音也甜。她唱的是森林防火内容:碧水蓝天艳阳天,男女老少笑开颜。我们守护金山银山,幸福日子万万年......

听说是县里的作家采访,她有些惊讶,太阳底下,脸色红扑扑的。我说,我们是作家下基层,采访你护林防火的经验。在县里,我们就知道你“小喇叭”,到镇里村里,你更是人人皆知,看来,你这个“小喇叭”名气不小啊。梅菲低头笑了,我因为每天骑车巡山,带个电喇叭宣传森林防火知识,他们就叫我“小喇叭”了。

为便于采访,我借了一辆电瓶车,跟在她的身后。她的电瓶车上绑了一面小红旗,旗帜上有“森林防火”字样。她戴上头盔,开启电动小喇叭,喇叭里播放着政府录制好的森林防火政策宣传,接着就是播放她自己录制的黄梅戏小调。我在这热热闹闹中,开始了不同寻常的巡山之旅。

这个镇位于县版图的最南端,自古就有“长江小三角洲”之称,是富裕的鱼米之乡,三县交界,被称为该县的“南大门”。境内有全县最大的湖泊水域白水湖,有畈区保存最好的森林植被,是县里挂牌的林业示范基地。梅菲所负责的山林片区,正是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护林防火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在一条山村水泥路的转弯处,梅菲停了下来。这里有几条分岔路上山,我发现离山坡不远的荒坡路边,有一处水泥浆砌的砖池子。池子并不大,也就两三个平方,在临靠路边一方墙上,刻写着三个黑体大字“焚化池”,里面有些纸灰。我环视四周,这里并没有大型墓地,怎么建这么个烧纸的池子呢?见我疑惑不解,梅菲摘下头盔,叫我注意观察山林上的树木,说坟墓就在那些深山林子里。顺着她的手指所指,我发现这一大片山林并不是如其他乡镇山林那样只有松树,这里有一片一片的树种林带,各色树种自成一方块,树色红绿相间,而且有土路隔离开来。即使在这个树叶飘落的冬日,山间林带层林尽染,颇为壮观。

问到焚化台,梅菲用手撩齐被风吹乱的头发,望着远处的山林,说,这还是前任老支书的建议,他已经躺在这山林里了。

我想,这个焚化台也许会成为农村祭祖的一种尝试。我来了兴致,掏出香烟,正要用打火机,却被梅菲制止,说这里都是防火重点区,一律禁止抽烟的。这里的田地不准焚烧禾秸,不准烧火粪,不准野外烧荒。刚才,我那电喇叭里说,明火上山,一律拘留;野外生火,一律拘捕。我收回香烟,表示理解。梅菲有些不好意思,竟然红了脸,说,老师,对不起啊,这是我的职责,等会你可以去村边抽烟的。说罢笑了起来。我也被她逗笑了,我可不想被拘捕,我还要与你一起巡山呢。

我问梅菲,你是怎么想到利用黄梅戏这种形式,来宣传护林防火的?梅菲说,我们是黄梅戏之乡,我们村的大人小孩都能唱几句黄梅戏的。我年轻时还参加过村里的小剧组,到县里参加过黄梅戏比赛呢。我想,喇叭里天天宣传护林防火,听多了也就枯燥了,不如利用黄梅戏这种形式,把这些知识穿插进去。我请示村里后,村里让我尝试一下。我就开始编写唱词,尽量做到通俗易懂,没想到,这种形式还真有效,村民既高兴接受这种戏曲的形式,更主要是通过唱词懂得了护林防火的重要性。

这应该算是你的创新吧,我点头表示赞赏,问,这一片林地是怎么开发成为示范基地的的?我听说,你曾经做了不少工作的。梅菲望着我说,这就得说到老支书,说来话长啊!

于是,我们坐在土路边,我一字一句地听梅菲的讲述。

梅菲是读过高中的,她与丈夫一同在县城里读的高中,两个人都没有考上大学,毕业后各自一方,并无联系。几年后,梅菲去了南方,在一家公司打工,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他现在的丈夫。两个人是高中同班同学,又都没有谈朋友,况且两人都有好感。于是,在这异地他乡,他们很快就成了恋人,不久就结了婚,生了儿子。

儿子满一周岁后,梅菲把儿子留在家里,让婆婆带管,她与丈夫一同继续出去打工挣钱。那个时候,像梅菲这样读过高中的女性并不太多,加上她头脑灵活,做事麻利认真,很快就被升到了主管位置。谁知这时,她的婆母病了,一查竟然是肝癌晚期。为了给婆母治病,夫妻二人双双辞职,把婆母送到上海的大医院治疗,做手术。婆母的手术做了,他们几年打工挣的钱也全部花光,然而,婆母几年后还是去世了。

本以为灾难过去了,谁料又一场更大的灾难突然降临。就在婆母去世一年后,梅菲的丈夫感觉胃部不适,经常有疼痛的感觉。她的丈夫不当一回事,梅菲坚持要丈夫去医院做全面检查。一检查,夫妻二人吓懵了,丈夫竟然患了胃癌。医生说,好在是初期,必须尽快手术,做胃切除。梅菲此时已是身无分文,连吃饭都成了问题。那时还没有大病救助的相关政策,梅菲只得四处借钱,托人到信用社担保贷款。丈夫的手术做了,但从此不能劳累,不能做农活,得在家养着。家里欠了六七万外债,儿子又要上学,丈夫需要照顾,梅菲只得在家附近工地做些小工,挣钱补贴家用。

看着眼前如此弱小的女子,我怎么也想不到,她竟受了这么多磨难。我问,那么,你后来又是怎么做现在这个职业的?

是啊,我也没想到,我本想在城市的公司做一名职员的,现在竟做起了护林员。梅菲笑了起来,也许,这就是缘分吧。

虽然生活遭受那么大的磨难,但梅菲却不屈服不灰心,她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那一年,村里根据组里上报的贫困户材料,终于为梅菲家争取到了贫困户。不久,经梅菲本人申报,村里讨论,梅菲被确定为村里的片区护林员。一次,已经退下来的老支书路过梅菲家,看到梅菲家院子里种了几棵果树,养了些盆景花卉。果树明显被精心修剪过,花卉也是整理得非常精致。老支书一问才知道,梅菲高中毕业后曾学过园林,她到南方打工也是在一家园林企业。老支书是个有心人,他在任时就想改造村里的山林,于是,他找到村里,详细提出了改造林地的想法。村里非常支持老支书的想法,马上制订了计划。他又找到梅菲,要求她不仅要做好护林防火工作,更要在村里的林地上动些脑子,把村里的林地发展成为经济林。

那段时期,是梅菲最艰难的日子,也是她最为踏实的日子。丈夫要定期去医院复查身体,儿子上学,她白天要巡视山林,只有晚上,她才有时间坐下来,在电脑前整理查找关于林地改造的资料。虽然很累,但她觉得值得。因为,这里村组的山林几乎全是传统意义上的柴山,山上的树木除了做烧火做饭的柴木,根本创造不了经济效益,千亩林山成了摆设,白白浪费了资源。

她找了大量资料,分析这里的土壤土质、气候等,写成第一手资料送给村里。老支书看后相当重视,找到县里,县里专家看了,又请来省里的林业专家。省里与县里的专家一起实地考察研究,最终肯定了梅菲的资料,认为梅菲的建议可行,可以合理发展种植经济林木。

梅菲说,老支书是个办实事的人,他几次上县里找资金扶持。县里也非常重视,给予大力支持,把这里的林地定为全县林业示范基地。

为了让我采访更深入直观,我想让梅菲带我到山林里走走。梅菲答应了,因为山间小路无法骑车,我们只能步行在山路上。

才走了几步,一只野兔子从我前面窜了出去,我正寻找它的踪迹,头顶树木上忽然“哗”的一阵响动。我抬头望去,原来是一只野鸡被我们惊动了,扑扇着翅膀向远处飞去。梅菲说,前些年,这里没有野兔野鸡这些的,近年树木密集了,环境变好了,才有了这些鸟类和野畜。

梅菲介绍说,这些山林连成一片,有两千来亩,属于几个屋场小组,每个屋场小组都有明显的林界。每个屋场并不是只种一种树种,根据土质,有茶树、油茶、桃梨等果树,还有的种了像桂花树、玉兰树这些经济树木以及盆景园林等。来到山顶,梅菲指着底下的湖泊说,我们这里依山傍水,气候宜人,最适合种植这些经济林木。这片林木已经发展十来年了,比如有个屋场,光种植茶油,一年就有百来万的收入,真正的金山银山了。所以,现在这里的村民山林防火意识很强,没有人在野外烧荒或上山烧纸的。

我忽然想到焚化池,就问,难道村民真的不再上山烧纸了?梅菲让我眼见为实,带我到山脚下一处墓群,的确,这些坟墓前没有纸灰和燃放鞭炮的痕迹。我点着头,说,看来,你护林防火功劳不小啊!梅菲却摇摇头,千万不要这么说,护林防火不是哪一个人的事,若真认贡献,还得推老支书。她带我来到一座坟墓前,说这就是老支书的坟墓。梅菲说,老支书生前非常重视这片山林,他经常到这里察看林地,查看山林防火。他说,他在世能够见到这些山林的发展,而且国家非常重视林业,落实了林长制,已经满足了,可以死而瞑目了。前些年,人们祭祖上坟山总喜欢在坟墓前烧纸,曾有一次烧纸引起山火,好在有防火隔离带,村民发现及时,损失不大。虽然有国家政策的处罚,但许多村民还是心存侥幸心理,偷偷摸摸上山烧纸。后来,老支书建议,以后屋场有人去世,集中安葬,在山下建个焚化池,在池内烧纸。老支书认为,农村完全杜绝上坟烧纸目前也许还不现实,这得有个转变过程。那时老支书已经身患重症,但他还是到各组各屋场,做了许多工作,找了许多人谈心,说孝敬老人主要在生前,死后纪念的方式很多,在坟墓前献一朵山花都可以。村民最终同意,每个屋场集中建一个焚化池。焚化池建好了,老支书也病倒了。临终前,老支书再三叮嘱,不要上山烧纸,要保护好这片山林。老支书下葬那天,许多村民自觉在焚化池烧纸,寄托哀思。

老支书去世几年了,如今我们村村民没有上山烧纸的,没有野外烧荒的,人们已经形成了一种观念,保护环境,爱护自己的家园。梅菲激动地说,这已经成为了一种自觉行动。当然,护林防火工作还得继续,不能有半点松懈麻痹的。我只要在职一日,一定会履职一天的,将来即使我不做护林防火工作,我也会把我的经验传授下去。

我本来还要继续采访的,无奈到了午饭时间,梅菲要回家为丈夫做饭,我的采访只好告一段落。我特地为梅菲拍摄了几张林地的照片,她选了几处景色,很是俏皮的样子。

来到村口,我与梅菲告别。看着她渐渐远去的背影,我忽然觉得梅菲已经成为了乡村一道独特的风景。她如同这深冬林地的红枫叶,虽经历风霜,却更显现一种灿烂的美丽。她的小喇叭又开通了,喇叭里播放她自己编唱的黄梅戏:清早起来去巡山,树上鸟儿一双双。辛勤建设小家园,农家赛过活神仙......

猜你喜欢
护林防火烧纸老支书
乡村老支书
基层林业护林防火工作策略分析
烧纸变钱
咱村的老支书
老支书
加强地方护林防火 促进生态经济发展
镌刻在兴安岭上的绿色誓言——内蒙古大兴安岭于海俊护林防火案例
纸钱炉
送钱
对完善现阶段护林防火工作的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