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理论下建筑工业化产业组织研究

2020-02-04 16:05陈杨雪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3期
关键词:因子分析模块化

陈杨雪

摘 要:建筑工业化的出现为建筑业产业组织模式带来新的变革,受到广泛关注。首先分析现代制造业中的模块化理论应用于建筑工业化的可行性,同时指出建筑工业化模块化产业组织的形成机理以及网络构造。其次,系统地梳理影响模块化建造网络形成的因素,展开问卷调查,应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关键因素,得出产业环境、产业链结构和生产技术三大因素。最后,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促进模块化建造网络形成的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业化;产业组织;模块化;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03.005

我国的建筑业当前仍是粗放式生产,劳动和能耗的双重密集使得建筑业的发展不可持续,这些现实问题迫使建筑业转型升级。建筑工业化作为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具备节能环保、提升效率等益处,但在我国建筑工业化仍属于低水平的起步阶段,不具备规模效应。建筑工业化本质上强调的是以技术为核心的社会化生产,而传统建筑业线性的生产组织模式不适应于建筑工业化的社会化生产方式,这是阻碍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研究适用于建筑工业化和有利于工业化水平提升的产业组织模式十分重要。

1 基于模块化理论的建筑工业化产业组织

有关模块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Simon(1962)首次提出“模块化”概念。模块对于研究復杂系统有重要作用,模块化指将复杂系统分解成多个子模块,子模块之间通过一定的界面与规则,可以相互联系而构成更加复杂的系统。模块化思想自提出后在产品研发设计、制造、产业组织等领域推广,相关研究从产品层面,向企业和产业网络层面展开。

1.1 模块化理论应用于建筑工业化的可行性

建筑工业化使得建造方式改变为建筑产品的设计、预制、装配,呈现模块化的特点。制造业中的船舶制造产业已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船舶生产过程兼具制造和建造的特征,与建筑工业化的生产特征相似,其产业组织模式一定程度上可被建筑业借鉴。在建筑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下,其产业组织模式也可能发生模块化的。

1.2 建筑工业化产业组织的模块化机理

建筑工业化形成模块化产业组织的微观基础是建筑产品模块化。产品构造层面,基于建筑的定位和便于装配和分工的目标,分解建筑产品,形成墙体模块、楼板模块、门窗模块等,在建造过程根据既定规则进行装配形成建筑。建造流程层面,建筑产品模块化使得生产过程也模块化,对传统的一体化施工实现生产环节的分割,包括模块化设计、预制、装配等环节,每一个环节相当于建造流程的子模块,各环节能通过平行作业提升建造整体效率。

伴随产品模块化的演进,将产生大量外包活动,推动了行业组织分化,形成产业组织模块化,如图1所示。建筑工业化关联企业针对建筑产品模块的系统信息进行设计、供应、生产活动,处理着建筑产品建造过程中的各类信息。同时企业之间为彼此双赢而展开合作交易,进而形成模块化建造网络。

1.3 建筑工业化产业组织的模块化构造

根据模块化理论,从产业主体、规则与行为三方面进一步分析建筑工业化情境下的模块化产业组织的构造。模块化建造网的主体分为系统集成商和模块供应商,开发商是系统集成商,其他价值链主体如设计商、部件生产商等为模块供应商。开发商整合产业上下游环节内的核心模块供应商,获得中间产品或服务,按照标准对模块进行集成、整合,最终提供建筑产品给客户。模块供应商则是在遵守建筑工业化的行业标准、技术规范的前提下,响应系统集成商提出的要求,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模块化建造网络中的设计规则有隐形与显性之分,显形规则是系统内各模块之间的公开共享信息,包括系统集成商决定如何将建筑建造系统分解成模块,各模块之间如何集成,以及适用于建筑工业化的技术标准、规范、政策工具等。隐形设计规则归属于模块内部,其主要影响模块自身创新。

模块化产业组织体系中同类模块凭借自己的隐性信息进行生产创新,形成竞争关系,获取市场份额。不同类模块供应商之间则是按照共享系统规则,标准知识,界面知识进行活动,展开合作交流。

2 模块化建造网络形成的影响因素

模块化理论下的建筑业产业组织体系有利于建筑工业化水平提升,为促进现阶段建筑业形成面向建筑工业化的模块化建造网络,研究建筑业模块化建造网络形成的影响因素是十分必要的。

2.1 影响因素类别划分

建筑工业化模块化产业组织的形成需要推动力、拉动力和催化力。前两个力量是组织形成的原动力,后者则代表环境因素。

推动力方面。首先技术变革是决定产业采用何种生产组织方式的要素之一。而当前企业建造方式仍然是粗放式的,技术的集成度低;同时BIM等技术在建筑工业化的推广和应用不够理想;在设计规划环节就缺乏模块化思想。模块化理论认为产业组织能否模块化还与相关企业的能力水平相关,差异化程度越高,越可能进行模块化。而当前建筑工业化的企业综合能力有待提升;缺少主导企业;没有产生合作型的产业体系等,这些都是影响建筑工业化形成模块化产业组织的因素。

拉动力方面。企业的投入是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如果投入不形成规模效应,会导致成本过高,而当前的建筑工业化正面临着这些难题。建筑工业化的标准化生产与难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产品结构未模块化分解,部品及材料产业不成形,产业链不完整;市场未形成规模效益,成本高;建筑工业化的产业内资源投入不够;缺乏相应的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培养与投入。如果市场没有需求,也难以推进模块化建造网络,而由于公众对工业化、模块化建筑的认知不足等都是建筑工业化产业组织完善的障碍。

催化力方面。产业环境机制是促进建筑工业化模块化产业网络形成的催化剂。具体表现为政策规范、创新平台等。国内当前的建筑工业化欠缺标准化、模数协调的相关政策,相应的财政、金融、法律保障体系也不完善;缺少创新监管机制;行业内科研成果转化率低,部品构件的规范也缺少。

猜你喜欢
因子分析模块化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基于模块化控制系统在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
模块化住宅
ACP100模块化小型堆研发进展
从模块化中得到的二氧化碳
模块化VS大型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