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射与架构:尾鱼小说中的神话书写

2020-02-04 08:04张东一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叙事网络文学

摘 要: 传统神话题材一直是网络文学创作的热点,在网络文学的类型化和程式化愈发明显的今天,网络人气作家尾鱼以其别出机杼的“神话书写”在海量网络文学作品中独树一帜。对我国神话的利用与转化成为其叙事的重要手法,也成为吸引读者的关键要素。本文分析我国传统神话在尾鱼小说叙事中的投射与架构,探讨其独特的“神话书写”模式,进而阐释其在网络文学发展中连接文学传统与当代文学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 :网络文学 叙事 中国神话 尾鱼

一直以来,探奇求异既是网络文学作者的创作方向,也是读者的接受取向。传统神话以其“变异不常”的非科学性和“自造众说”的虚构性,成为网络文学创作的重要素材宝藏。由于网络文学作家群体创作水平的参差不齐,再加上网络文学创作的类型化和程式化愈发明显,大部分作品局限于对传统神话原型的借用,或只是加入一定神话元素作为吸引阅读的“引子”,可以说,网络文学在叙事上对我国神话元素的利用与转化在整体上还不够成熟。在这种背景下,尾鱼小说在众多涉及神话书写的网络文学中脱颖而出,她不再简单地把传统神话作为吸引读者探奇求异的“噱头”,也不只是对传统神话原型的简单借用,而是将神话意象投射在作品的整个叙事脉络中,在叙事角度、情节架构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体现,成就了其独特的“神话书写”。

一、神话叙事的借用与投射

在文学创作的视野下,“神话作为一类故事,属于叙事艺术世界的一种。对于成熟的神话,就叙事而言,与后来的小说没有根本的不同”a。尾鱼在小说创作中正是成功地借用与映射了神话叙事。

(一) 对“传统神话”范式的借用 尾鱼的多篇网络小说以“传统神话”的形式开篇,如《七根凶简》中“传说中,周王室衰微,大德之人老子决意退隐,骑青牛过函谷关。令官尹喜闻讯赶来,苦留无果,说:‘先生那么大学问,不为世间留下些什么吗?史载,老子盘桓三月,留下一部约五千字的《道德经》。也有传言说,老子留下的,除了《道德经》,还有一卷以凤凰鸾扣封住的……七根凶简”b。又如《开封志怪》中“商纣无道,姬武取而代之。封神台下,姜子牙让出神位,甘为人间公侯,力保义女端木翠成仙。倏忽千年,大宋天下”c。乍看之下,开篇情节中出现了“周王室”“老子”“姜子牙”等我国传统神话中经常出现的时期或人物,并且叙述语言简洁明了,与我国传承至今的神话故事的叙述类似,似乎是直接引用传统神话。细究之下,尾鱼其实只在叙事中借用了神话原型人物、地点和故事框架等,开篇情节是其以此为基础想象创作的。这种神话叙事的借用模式看似以传统神话为框架,实则立足于“补白”,作用于映射作者真正想建构的主线故事情节。比如,以传统神话中出现的“老子”“道德经”等引出“七根凶简”,读者熟知“老子”“道德经”,因此其能够“接续”传统神话更“可信”,而“七根凶简”与既有神话的“延伸”关系则使其具备传奇性,给予读者更多新鲜感和更大的吸引力。

(二)采用全知叙事视角 传统神话大多采用全知叙事视角,人物的行为和故事发展都被忠实地记录下来为读者所见。如《淮南子·卷六·览冥训》中,记述女娲补天的情节“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d。又如《史记》中对蚩尤身世的介绍等。尾鱼的大部分小说也在主线故事中延续了开篇神话叙事的全知叙事视角,一方面,这一叙事视角使得作品主线故事与开篇的“神话形式”相呼应,作者尽量延续作品中叙述者一以贯之的口吻,减少叙事中穿插“神话书写”时的“强行转换”叙述者之感;另一方面,尾鱼小说的文字体量虽不是很庞大,但涉及叙述人物众多,更重要的是,其多篇小说在情节和人物关系上有一定的关联性,因此,采用全知视角能够使读者更易于理解多个作品叙事的联动布局,同时加强读者对“叙述者”的信任和依赖,增加其阅读兴趣。

二、神话意象的布局与架构

除了对神话叙事的借用与投射,尾鱼小说中的“神话书写”更主要地体现为结合传统神话意象架构的现代“传奇”叙事。

(一)神话意象的多重覆蓋 在尾鱼的小说中以神话意象为推进情节、展示人物关系的核心要素。在情节推进上,神话意象贯穿于小说始末,不止在开篇结合神话意象,以传统神话的叙事范式照应主线故事情节,同时神话意象作为一条叙事暗线埋伏于主线之外,在主线故事情节推进的同时,暗线的神话传说也在延续着自身的诉说。比如,在尾鱼多部小说中反复出现的人物神棍,就是作者为达到推动暗线发展的关键设置,他并不是主要人物,但就主线发展来说,这个人物的设置看似可有可无,但无论是单部作品的暗线推进,还是其多部以神话意象相互关联的“大世界”布局都有赖于这个关键人物的设置。在人物关系上,以多个神话意象之间的关系映射人物之间联系与矛盾的布局。如《七根凶简》中以我国古代道家哲学思想中“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的“五行”为五个主要人物命名,又以“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对应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相生相克”所带来的复杂多重的矛盾又反过来推动了情节发展。

(二)神话意象打造多维“异世界”拼图 绝大部分神话在时空界限上是模糊的,更甚者会隐去故事发生的时空,具有一定的“无时性”。比如《山海经》中多有并不为读者交代背景,而是直接以“有兽焉”“有山焉”等开篇,又如《诗经》中《玄鸟》篇开篇的“天命玄鸟”等。尾鱼利用传统神话的这一特点来建构叙事背景和叙事时空。除了本文前面已经提到的尾鱼小说常以神话叙事为故事基调建构叙事背景外,另显特色的是,其在多部小说中联通与布局的神话意象呈现一体性,叙事呈现出一定的整体性,这主要体现于其在以不同神话意象共构叙事时空上。一方面,作者在签约网站“晋江文学城”上的简介中提到梦想是走遍江湖,热衷于“穷游”“徒步”等形式踏遍祖国的万水千山。其作品都是以细致入微的地方风景地貌和民俗人情的描写,再将所到之地“道听途说”的灵异志怪等神话资源进行加工,读者在现实地貌风景描绘中如临其境的同时能够体会传统神话因子所带来的玄妙与奇幻,这种真实的情境与虚幻的情节所带来的巨大反差,正是作者经过谋划布局所架构的“异度时空”。另一方面,尾鱼在其多部作品中将神话意象进行关联,有意识地形成“大世界”时空布局,如贯穿其多部小说的人物神棍,以传统神话中的彭祖为原型,将发生在不同地域、拥有不同神话背景的故事联系起来,正因此读者自发为人物神棍出现的作品安排了阅读的先后顺序,一个“异世界”的结束,意味着另一个“异世界”的开启。同时,这些“异世界”不止在时间上有先后顺序,又如一块块拼图,可以为读者拼凑出一个不同地域文化共筑的“神话”了的中国版图。

三、尾鱼网络小说神话书写的当代意义

伴随新媒体和移动互联设备的进一步发展,网络文学的影响力正在不断加强。对于古老而严肃的传统神话来说,网络作家将其纳入自己的叙事视野下,激发了文化与文学传统的当代传承,实现了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新生。可以说,对尾鱼小说对神话的投射与架构,正如其神话书写的叙事模式一样,具有联通古今、发掘网络文学价值的重要意义。

(一)解构传统权威,重塑神话神圣 在古代社会,神话一直意味着权威与神圣,“它表达、增强并理顺了信仰;它桿卫并加强了道德观念;它保证了仪式的效用并且提供引导人的实践准则。因此神话是人类文明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是聊以消遣的故事,而是积极努力的力量;它不是理性解释或艺术幻想,而是原始信仰与道德智慧的实用宪章”e。可以说,神话的流传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信仰源泉和维护社会秩序的有利武器。尾鱼小说中的神话书写在一定程度上解构了其规范人们行为和维护社会秩序的权威性,同时也重塑了传统神话在现代人眼中的“神圣性”。可以说,其作品中的神话元素虽然都披着“传统神话”的外衣,但其内核已不再是教化与规训,而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为地域文化意蕴。读者一旦体会到这种地域文化意蕴或者说特色,可能会继续关注有关的传统神话信息,或者地方的现实状况信息,在感叹于我国各地民族精神传承的同时,加强自身的国家认同感,赋予了传统神话的现代“神圣性”。

(二)连接文学传统,打造当代传奇 由前文可知,尾鱼将我国传统神话作为叙事资源几乎贯穿于其所有作品中,并且这些作品并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神话意象相互关联,这说明尾鱼小说中的神话书写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其独有的叙事模式。网络小说的类型化和程式化往往为学界所诟病,这种能够将文学传统与当代创作合理融合的叙事模式无疑为处于质疑中的网络文学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传统神话与网络文学在叙事上相融合,解答了网络文学“价值”与“意义”等诸多问题,对于网络文学中大范围的对传统神话的借用与改写,可以认为:同传统文学一样,网络文学的来处与归处也是传统神话,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本属同宗,而尾鱼小说中对传统神话的现代转化也说明网络文学已经有意识地向我国优秀的文学传统靠拢以汲取营养。

a 叶永胜:《现代小说中的“神话叙事”》,《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第2期。

b 尾鱼:《七根凶简》,中国友誼出版公司2017年版,第2页。

c尾鱼:《开封志怪》,青岛出版社2016年版,第1页。

d 刘向. 淮南子·卷六·览冥训[DB/OL]. http://www. guoxue.com/book/huainanzi/0006.htm,2020-9-10.

e 〔英〕马林诺夫斯基:《神话在生活中的作用》,朝戈金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4页。

作 者: 张东一,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学生。

编 辑: 张晴 E-mail: zqmz0601@163.com

猜你喜欢
叙事网络文学
调查
我国网络文学研究的困境与突破
Southern_Weekly_1920_2020_12_10_p36
中国网络文学闯荡海外江湖
基于媒介革命视野下我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路径探究
中国网络文学读者超四亿
《建党伟业》的爱国情怀叙事与当代启示
平凡人悲凉的温情与温柔的绝望
论晚清史词的“词史”特质
东方奇幻与眼球审美:对中国魔幻电影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