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原因及对策探讨

2020-02-04 07:19陈娆匀
云南教育·高等教育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学习倦怠对策

陈娆匀

摘要:学习倦怠是一种消极的学习心理。五年制高职学生存在学习倦怠问题,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和学业水平。分析五年制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原因及对策,以在教育实践中努力解决学生学习倦怠问题,最终使学生成为合格、好用的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学生 学习倦怠 原因 对策

学习倦怠是一种消极的学习心理,指由于学习压力或缺乏学习兴趣而对学习感到厌倦的消极态度和行为[1],表现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低落情绪、低成就感和不当行为等。调查研究发现,以初中为起点的五年制高职学生存在学习倦怠问题,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成长和学业水平达标,同时也损害着职业教育的质量。

1 五年制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

1.1 主观因素

五年制高职学生与一般高职学生相比,年龄偏小,心智还不成熟,对自我认知也不全面。绝大多数学生对本专业的学科内涵和职业面向认识不准确,缺乏学习动力。五年制高职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习惯了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进入职业院校后表现出学习主动性不够,不制定学习计划与职业规划,学习目标十分模糊,学习效率低。因以往的学业成绩不够理想,也很少有机会得到他人的赞赏,五年制高职学生普遍缺乏自信,学习自我效能感不高,努力学习信念不坚定。

1.2 客观因素

1.2.1 家庭支持方面

家庭是个体重要的精神家园,家庭支持是个体强大的底气来源。家庭支持状况与学习倦怠水平相关,家庭支持缺乏,如家庭成员沟通不畅、缺少积极关注将会引发学习倦怠或促使学生的学习倦怠水平延展;家庭支持充分,如温馨的家庭氛围、融洽的家庭关系能提高学生积极心理水平,可以预防学习倦怠或使学生的学习倦怠状况减轻。

1.2.2 学校教育方面

教学活动中,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缺少与学生的互动和情感交流,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学习兴趣;偏重理论知识讲解,而对技能技术传授不够,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学生管理中,采取的多是以辅导员为基础的管理模式,辅导员面对的学生多,其管理无法惠及每一名学生,导致个体很难感受到足够关注。

1.2.3 社会氛围方面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支持力度的加大,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国家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不足,这与职业教育质量不高有关。社会大众对职业教育了解少,有一定的认识偏差,把职业教育简单地认为是低层次、低学历的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高职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

2 五年制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应对策略

2.1 开展专业教育,树立职业信念

很多五年制高职学生入学时对本专业一知半解,学校应组织多种形式的专业教育活动,让学生对本专业有充分的认识。举办专业教育专题讲座,宣讲专业内涵、课程体系、职业面向和学习方法,增加学生对专业的认知。邀请行业专家、技能大师、劳动模范、优秀毕业生和杰出校友等与学生交流专业学习体会、工作经历、职业感悟、岗位要求及就业环境,筑牢学生的职业理想。尽早安排学生亲临生产、服务一线,通过参观、见习、实习或志愿服务,获得职业初步直观体验。借助影视作品、书籍向学生传递职业情怀。抓住重要节点,如职业教育周、节庆日等,组织文体活动,传播专业思想,提升学生对专业、职业的关注度。

2.2 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奋斗目标

学习倦怠问题的产生往往源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学校需要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行以“立志”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引导学生将理想抱负与就业方向相互融合,产生学习的积极心理和清晰的学习目标,并制定出五年学习计划。教导学生自觉修正学习主动性缺乏和时间利用率低的不良学习习惯。自主学习是高职阶段重要的学习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使用教材教辅、实训资源、网络资源等进行知识的自学、巩固,让学生明白并体验到自己是学习的主角。以选修课、学生活动等形式向学生介绍时间管理方法,指导学生依据事情的重要程度和紧迫性安排处理顺序,恰当分配时间。增强时间观念,减少时间浪费,养成做事不拖延的好习惯,让学习效果得到提升。另外,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有效引导和约束学生言行,促进良好学风的建立。

2.3 提高教学水平,强化技能素质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这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精神财富的交流,是发自内心的善意和相互体贴的赠予”。教师要把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与专业教育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热爱自己的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在专业教育中,教师要提高教学水平,增强学生学习热情。理论知识讲解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借用生产或服务中的实物,灵活应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法等方法,带领学生置身于一定的学习情境,生动地阐明相关知识。技术技能传授时,保证充足的学时,满足学生技能学习、练习、强化的需要。教师自身必须提升专业素养,成为“双师型”教师。要钻研教材,摸索教法,更要定期进入生产、服务一线实践,达到合格的技能水平。组织技能竞赛,点燃学生学习激情。学生间比拼技能,争取优异赛绩的竞技精神,不仅可以激励学生本人,而且能感染其他学生,从而营造出奋发进取的学习之风。

2.4 细化学生管理,更多关注个体

优化学生管理模式,发挥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中的专业性优势,保证管理工作科学、合理,更加凸显班主任在学生管理中的亲近性优势,做到管理工作细致、人性。班主任要关注每一名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给予每一个人充分的关爱、理解与鼓励。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营造团结互助,拼搏进取的班风,促进学生相互交流,彼此学习分享,让学生形成学习共同体,体验到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与学生的家庭建立联系,和学生的父母一起关注学生成长,给予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引导他们以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应对方式解决问题,成为他们最坚定的支持者。作为父母,要为孩子创造温暖的家庭氛围,学习和使用积极的教养方式,鼓励孩子学好技能,练好本领,自立自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对生活、学习的信心,指导他们正确排解负面情绪。成立心理咨询部门,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2.5 进行职教宣传,营造社会氛围

加大現代职业教育宣传力度,引导全社会树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创新的观念,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扩宽职业院校学生发展空间,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2]。职业院校要始终把提高办学质量作为学校的中心任务,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教学改革长效机制,为社会输送具备岗位胜任能力的优秀人才。

五年制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涉及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四个层面,为此,需要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去解决好学习倦怠问题,让学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兼具较高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技能的专门人才,最终成为合格、好用的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J]. 心理学报,2005,37(5):632-63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 [EB/ OL].(2014-05-02)[2019-12-25].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6/22/ content_8901.htm.

[3]刘玉.基于扎根理论的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研究[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5):63-67.

[4]雷晓.浅析五年制免费师范生学习倦怠问题现状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8(36):183-184.

[5]刘淑晓,刘经兰.五年制高职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学习倦怠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12):1856-1860.

[6]张文军.五年制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成因及对策[J].职教通讯,2013(23):56-58.

[7]陈晓敏.当前五年制高职护生教育问题及对策探讨[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3(09):83-84+87.

[8]丛春燕.五年制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J].科技视界,2012(26):152-154.

◇责任编辑 刘晓露◇

猜你喜欢
学习倦怠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倦怠原因分析及对策探究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分析
广州市从化区农村儿童英语学习倦怠情况研究
大学生学习倦怠与专业承诺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学习倦怠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