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务实清廉:实干兴邦的新时期内涵

2020-02-04 07:53浦红蕴
公关世界 2020年24期
关键词:务实

浦红蕴

摘要:为民务实清廉即为民、务实、清廉,是中国共产党对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的政治要求,亦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本文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历史渊源,为民、务实、清廉的时代意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现代意义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关键词:为民 务实 清廉 实干兴邦

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历史渊源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古已有之。空谈误国源自于燕赵典故“纸上谈兵”,演变于宋代重要时期,最终形成于清末。据史料记载,魏晋时期,风流名士以清谈为风尚,被王羲之砭为“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后世之人将两晋的灭亡归因于“清谈”。清代名士顾炎武先生据此总结为“清谈误国”,也就是“空谈误国”的渊源。可以说,“空谈误国”是中国几千年来治国理政、兴亡成败的经验总结。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说:“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江泽民对督促检查抓落实的党的优良传统提出了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胡锦涛在党风建设方面多次阐述“真抓实干,务求实效”。2011年习近平在《关键在于落实》的文章中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历史经验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是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结论。时至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国家领导人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时,再一次强调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紧接着,全国上下从中央到地方,全面落实“八项规定”,反“四风”,在党内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系列活动。事实上,这些活动和工作的开展,始终围绕一个核心——为民务实清廉,奔向一个主题和目标——实现共产党人与人民大众的契合,最终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走向辉煌。而这,恰恰正是中国共产党人赋予“实干兴邦”的新时期内涵!

二、为民、务实、清廉的时代意蕴

为民,是实干兴邦的灵魂。“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以为人民服务为党的根本宗旨。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政治报告中指出共产党人的出发点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改革开放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的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都无不体现了“为民”思想。在新时期,受益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但也同时让人们的价值追求,呈现更多出多元化选择。在诸多的选择中,良莠难分、参差不齐,如果没有正确的导向,很容易让人迷惑其中。如果是错误思想的指导,“实干”则会沦为“蛮干”,甚至会走向“误国”的歧路。那么,什么样的选择才是正确的?如何才能将实干引向兴邦?回首中华泱泱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国家的兴盛强大,政权的成败得失,最终取决于人心的向背——得民心者得天下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始终坚持人民价值立场,人民主体地位,践行为人民服的宗旨,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至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因此,只有以维护和保障人民利益的选择才是正确的选择,也只有实干为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务实,是实干兴邦的关键。务实传递出实事求是的行事准则。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得到了重新恢复和确立,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内容作出了概括,他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之后江泽民强调弘扬与时俱进精神,胡锦涛强调弘扬求真务实之风。习近平在《关键在于落实》的文章中强调实干,注重落实;在参观《复兴之路》时,再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40年的改革开放的经历,让国人们深刻认识到空喊口号不如踏实做事的重要性。实干,俨然成为了国人的共识。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所践行的“摸论”、“猫论”,已为当下的实干树立了典范:围绕“三个有利于”标准,不拘泥于“教条”,立足解决问题,大干、真干、实干。当前,我们面临的问题更加错综复杂,仅靠“愚公移山”的实干精神,是不足以完整解决问题,还需要有焦裕禄同志那样的“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干实态度: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工作实效,才能让人民满意、得实惠。

清廉,是实干兴邦的保证。清廉,顾名思义清白廉洁。毛泽东多次强调指出:“我们的人民政府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国家机关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是政府工作人员清廉的根本标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为了群众。邓小平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在加强党规党纪建设、完善党内监督机制、完善党内监督机制、完善党内制度体制等方面作出了一些重要论述。江泽民对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基本思路。胡锦涛对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了“标本兼治、惩防并举”的基本要求。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呈现了铁腕反腐的新气象,全面从严治党,执纪问责,加强制度建设,出台“八项规定”、“三严三实”,制定或修订党内相应的法规和条例,创新执纪监察制度,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表明,良好的外部条件能够促进事物的快速发展。一个人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其自身是否具有实干的品质,而且还需要有外部条件的推动。很显然,崇尚清廉、照章办事、秉公处理的社会风气,更能激发人们创业干事的激情。因此,清廉不应仅仅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养,更应成为整个社会的风气和风尚。如何营造风清气正的氛围,则是当前工作所需要思考的重大问题。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首先要有清廉意识,遵纪守法,清白做人;其次要身体力行,以自身行动践行清廉要求,做到“知行合一”;最后要将清廉意识和清廉行动推己及人,影响身边的人,让清廉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最终让实干的种子,在清廉的土壤中开花结果!

三、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现代意义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的坚持和应用。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中的第一和最基本的观点。人类的主要任务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实践获得认识,认识指导实践。人类通过实践到认识、认识指导实践,不断反复,无限发展,从事社会生产实践活动。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脚踏实地,撸起袖子加油干。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是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贯彻和落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空谈”是错误思想的表现,“实干”是正确思想的践行。只有“实干”,才能将党的正确思想与人民群众的实际有机统一起来,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是党的宗旨的践行与落实。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进入了新时代,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需求由过去物质的文化需要转变为美好生活的需要。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幸福生活,需要我们真干,实干。

新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只有秉持为民的理念,坚持求真务实的态度,营造清廉的社会风气,才能让“实干”在“兴邦”之路上快速前行,把握機遇、直面挑战,最终成就个人和国家民族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沈建波.论“为民.务实.清廉”的内在逻辑[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01):95-100.

[2]闫文杰.邓小平党风廉政建设思想及其价值意蕴[J].行政科学论坛,2018(11):42-45.

[3]杨晓军,宁国良.改革开放中的党风廉政建设:理论发展、实践路径、基本经验[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2(06):95-98.

猜你喜欢
务实
群众路线的时代内涵探析
让校务公开在阳光下运行
哈克贝里·费恩:美国价值观的“小代表”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理想课堂浅见
语文教研既要创新更要务实
习作本位:摒弃“套话滋生温床”的应然之路
基于“管理无小事、关键是深入”高速公路管理工作之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