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Tenascin-C水平及诊断价值

2020-02-05 04:13温维勤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胞外基质灵敏度标志物

黄 婧,温维勤

(武汉协和红十字会医院老年病科,湖北武汉 430000)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多数肺癌患者诊断时已处于疾病晚期[1],中晚期肺癌患者常失去手术机会,5年生存率不足15%。早期诊断、干预和治疗是提高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血清肿瘤标志物研究有助于肺癌早期诊断、预测预后、监测特定治疗方法反应和疗效[2]。临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包括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碳水化合物抗原12-5等,但灵敏度和特异度较低[3]。

肿瘤发生发展过程是癌细胞和周围微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部分细胞外基质蛋白与癌症细胞存活和转移密切相关[4]。Tenascins是一组细胞外基质糖蛋白,在炎症、组织损伤、肿瘤血管生成和转移等过程中高表达。Tenascin-C仅在病理条件下表达,在调节血管生成和肿瘤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5]。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支气管上皮内层液进行分析,Tenascin-C显著升高,其可能是早期癌症检测的潜在诊断工具[6]。尽管如此,NSCLC患者血清Tenascin-C水平及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和诊断价值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NSCLC患者血清Tenascin-C水平及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的NSCLC患者和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痰细胞学检查、细针穿刺、支气管镜检查初步诊断,通过如下检查最终确定临床分期:胸部、腹部和大脑的计算机断层扫描,腹部超声检查,骨扫描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7]。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确诊为肺癌新发病例,共80例,其中腺癌42例,鳞癌38例。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初诊为NSCLC;(2)所有患者未经放化疗或生物治疗;(3)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确诊;(4)患者除肺癌外,不存在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排除标准:(1)既往恶性肿瘤; (2)存在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和严重恶性免疫系统和血液系统疾病; (3)抽血前2周存在感染证据。最终纳入80例NSCLC患者作为NSCLC组,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31~81岁,平均(60.71±10.62)岁。对照组80例健康者均来自体检人群,无心血管系统及消化系统疾患,肝肾功能及肿瘤标志物未见异常,心电图和胸片未见异常。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44~91岁,平均(57.11±12.09)岁。2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仪器与试剂 Tenascin-C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Ready-SET-Go试剂盒(eBioscience,San Diego,USA),德国罗氏公司的ELECYS 2010 型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仪。

1.3方法 在开始任何治疗措施(手术、化疗或放射)前,在怀疑诊断时,采集患者清晨空腹外周血5 mL,将样品在4 ℃下以1 500×g离心10 min。将上清液储存在-80 ℃待测定Tenascin-C水平。通过夹心ELISA法,用商业Tenascin-C ELISA Ready-SET-Go试剂盒测定Tenascin-C水平,最低检测水平为0.01 ng/mL,组间和组内变异系数为5.2%和4.8%,所有测定均重复3次。采用德国罗氏公司的ELECYS 2010 型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仪检测CEA水平,其上限值为CEA≥3.6 ng/mL。

2 结 果

2.12组患者血清Tenascin-C水平比较 NSCLC组血清Tenascin-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5.08±3.33)ng/mLvs.(1.51±1.07)ng/mL,P=0.001],NSCLC组血清CE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5.64±7.18)vs. (3.58±1.72)ng/mL,P=0.003],见表1。

表1 2组血清Tenascin-C和CEA水平比较

2.2NSCLC组患者血清Tenascin-C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NSCLC组患者血清Tenascin-C水平与年龄、性别和组织类型无显著相关性(P>0.05),患者TNM分期越高、存在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患者血清Tenascin-C水平显著性增高(P<0.05),见表2。

2.3血清Tenascin-C水平对NSCLC的诊断价值 当临界值为2.07 ng/mL时,血清Tenascin-C水平诊断NSCL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3(95%CI:0.688~0.817,P<0.00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1%和76.0%。当临界值为4.40 ng/mL时,血清CEA诊断NSCLC的曲线下面积为 0.715(95%CI:0.683~0.838,P<0.00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4.7%和87.0%。二者联合使用诊断NSCL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2(95%CI:0.788~0.917,P<0.001),灵敏度和特异度为81.0%和91.0%,见图1和表3。

表2 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NSCLC患者血清Tenascin-C水平比较

图1 血清Tenascin-C和CEA对NSCLC的诊断价值ROC曲线

表3 血清Tenascin-C和CEA诊断NSCLC的效能比较

注:-表示此项无数据。

2.4血清Tenascin-C水平对早期(Ⅰ+Ⅱ期)NSCLC诊断价值 Ⅰ+Ⅱ期NSCLC患者血清Tenascin-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3.12±2.87)ng/mLvs. (1.51±1.07)ng/mL,P<0.001)。ROC曲线显示,当临界值为1.73 ng/mL时,血清Tenascin-C诊断早期(Ⅰ+Ⅱ期)NSCL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3(95%CI:0.688~0.846,P<0.00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6%和83.0%,见图2。

图2 血清Tenascin-C对早期NSCLC诊断价值的ROC曲线

3 讨 论

肺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NSCLC占全部肺癌的80%以上[7]。大部分NSCLC患者诊断时处于中晚期,常因失去手术最佳时间而导致预后不佳,尽管CT检查的广泛使用增加了肺癌早期检出率,但仍缺乏有效的血清标志物用于早期诊断和筛查[8]。

癌症发生和发展是个多步骤过程,除了癌细胞本身基因突变外,细胞外基质和周围微环境在癌细胞存活、新生微血管生成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4-5]。Tenascin-C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外基质家族成员,其存在4种不同形式,其中Tenascin-C除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表达外,其在成人生理状态下极少表达[9]。本研究初步探讨了NSCLC患者血清Tenascin-C水平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诊断价值。

本研究结果发现,NSCLC患者血清Tenascin-C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更重要的发现是在早期NSCLC患者(Ⅰ+Ⅱ期)中,血清Tenascin-C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研究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文献报道NSCLC患者血清Tenascin-C范围在1.05~7.09,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10]。在体外研究肺癌细胞系中,观察到分泌型Tenascin-C水平显著升高,且是鳞状细胞癌预后分子标志物[11]。研究结果提示在NSCLC患者中,即使是早期NSCLC患者中,可能来自于癌细胞的Tenascin-C分泌进入血液循环而被检测。

本研究发现NSCLC患者血清Tenascin-C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和组织类型不存在相关性,但是TNM分期越高、存在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患者血清Tenascin-C水平显著增高(P<0.05),提示血清Tenascin-C水平与患者肿瘤负荷相关或侵袭程度相关,表明血清Tenascin-C水平可能是潜在的NSCLC患者血清标志物[12],但确切机制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采用ROC曲线分析显示,当临界值为2.07 ng/mL时,血清Tenascin-C水平诊断NSCL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1%和76.0%;其对NSCLC患者诊断效能高于临床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CEA,后者诊断NSCLC患者ROC曲线下面积为0.71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4.7%和87.0%。鉴于对NSCLC患者具有诊断功能的血清标志物均一定程度上存在特异度和灵敏度不高问题[13],本研究联合使用血清Tenascin-C和CEA,可将NSCLC诊断效能提高至灵敏度和特异度为87.0%和91.0%。

NSCLC早期诊断对改善预后尤为重要,本研究发现血清Tenascin-C水平对Ⅰ+Ⅱ期NSCL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为0.74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6%和84.0%,具有很好的早期诊断效能,但是鉴于Tenascin-C和CEA 诊断NSCLC的ROC曲线下面积均较低(<0.80),其可能不适于NSCLC患者筛查。

细胞外基质相关蛋白因参与癌症发生、发展、血管生成和转移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尽管NSCLC患者血清Tenascin-C增加的确切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其可能原因如下:(1)肿瘤细胞在增殖和进展过程中,破坏细胞外基质成分,导致Tenascin-C表达水平增加和释放进入血液循环而被检测[14]; (2) 新生肿瘤组织形成新微血管成分,而Tenascin-C是调节新生微血管的重要分子,其可能表达水平增加[15];(3)Tenascin-C参与癌症细胞分子信号传导,参与肿瘤细胞上皮间皮的化生过程,在乳腺癌和直肠癌中均可发现其参与癌变过程,并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16];(4) 最近研究显示Tenascin-C可能参与癌症免疫,为癌症治疗的潜在靶标[17]。

本研究存在如下不足:(1)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纳入病例数目较少,需要多中心大样本研究证实本结论;(2)本研究并未深入探讨NSCLC患者血清Tenascin-C水平增加的确切分子机制;(3)本研究并未探讨NSCLC患者血清Tenascin-C水平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其为未来研究方向。

4 结 论

NSCLC患者血清Tenascin-C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对NSCLC患者具有一定早期诊断功能,是潜在的NSCLC早期诊断血清分子标志物。

猜你喜欢
胞外基质灵敏度标志物
基于机电回路相关比灵敏度的机电振荡模式抑制方法
脱细胞外基质制备与应用的研究现状
基于灵敏度分析提升某重型牵引车车架刚度的研究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导磁环对LVDT线性度和灵敏度的影响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穿甲爆破弹引信对薄弱目标的灵敏度分析
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在消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MR-proANP:一种新型心力衰竭诊断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