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坛到俗世:教师称谓及责任的古今之变

2020-02-07 05:35张雅静
新一代 2020年1期
关键词:社会责任

张雅静

摘 要:随着时代的更迭,教师的称谓也发生着变化。从古代的“师”与“士”,到近代的“教员”,再到现代的“先生”,建国后的“人民教师”,最后到21世纪的“卓越教师”,其称谓的改变背后是教师的角色本质在发生着变化,与之相担负的责任也在发生变化。本研究力图通过重申“教师”称谓的古今之变及责任之变,进而申言教育者作为“公眾人物”所应呈现的社会形象,使一切称之为“教师”的人真正担负起其所应尽的道德自律、教化育人、批判精神的教育使命及社会责任。

关键词:教师称谓;社会责任;古今之变

从4000年前中国首次出现学校——“庠”,到商朝时期学校的名称演变为“学”、“右学”、“左学”、“序”,到西汉时期的“太学”、“学宫”,再到清朝末年学校改为“学堂”,直到辛亥革命之后,“学堂”更名为“学校”,此后一直沿用至今,随着学校的演进,在学校中从事教学的教师的称谓、身份和地位也发生了一系类的变化。本文通过分析教师称谓的古今之变及责任之变,进而申言教育者作为“公众人物”所应呈现的社会形象,利于使一切称之为“教师”的教师真正担负起其所应尽的道德自律、教养责任、人格示范的教育使命及责任。

一、神坛下的教师称谓及责任

(一)“官师”与“士”:立言、立论、立功

1.春秋战国

中国传统文化中“师”是与“天”、“地”、“君”、“亲”相提并论的。西周的学校办学性质皆为公办,教师也是由国家政府官吏担任,即官师合一。正是由于这种官师合一、政教一体的特点,“师”又与拥有一技之长的官职发生联系,如乡师、医师、乐师等[1]。可见,官与师之间的结合,使师有了更高的社会地位,同时也能获取相应的经济资本,“师”作为一个声望与财富兼得的职业得到当时民众的追捧。

春秋中期到战国初期,各国之间为了争夺霸权,纷纷器用人才,官学衰落,“天子失官、学在四夷”,伴随着这种私学的兴起,“士”阶层出现了,为了逐鹿中原,各国兴起了“养士”之风,“士”的待遇非常优渥,不仅在生活上较为富足,在学术活动上也较为自由,这些“凭借自己的知识技能以教育人为谋生之道的‘士阶层,他们堪称中国第一代教师群体”[2],因此作为“士”中一员的“师”的地位也得以确立。秦始皇统一六国,通过官学扶植统治力量,最终实现了“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学吏教育制度[3]。

以孔子为先师的儒士群体以重“礼”及“仁义之道”为主要信仰,他们探求并践行“仁”,撰文论述了作为“道”的代言者—教师的重要性[4]。如《学记》中提到的“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奠定了教育重要性的基调,此时期“师”的首要职责就是教化百姓,百姓须敬学。敬学的前提则是尊师,“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君之所以不臣于臣者二: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可见“师”的地位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2.唐宋元明清

我国学者徐梓通过对历史资料系统的梳理,认为“天地君亲师”的思想“发端于《国语》,形成于《荀子》,在西汉思想界比较流行,明朝后期,崇尚‘天地君亲师的思想在民间广泛流传”[5]。可见“师”在古代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及声望。但是,从字源上去考察,“师”的本意并非我们现在指称的“教师”,而是与官有着密切的关系[6]。《说文》中“师,二千五百人为师”,此中的“师”意指军队编制,在一些古文中也会出现“出师讨伐”的句子。“师”还是一种官员的荣誉称号,比如“太师”、“太傅”等。儒士(师)借由统治者之“势”彰显自己所代表的知识的合法性,从而维护自身的社会地位和既得的利益,最终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7]。此时期的儒士(师)除了教化百姓外,还要“反省自身”,加强自身对道德的践行,加强自我修养,同时还要著书立说、传播思想,最主要的是“为君分忧”,维护君主的统治。宋代的儒士除了“内在问责”外,还有“外在弘道”、“致太平”的责任,更加标榜自身的政治责任,充分体现了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正如余英时所说“宋代的士大夫发展出对国家高度的责任感和认同感,自认为自己是政治主体”[8]。

虽然随着朝代的更迭、政策的变化,其地位稍有变动,但总体来看此时期的师不仅掌握着知识资本,还拥有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成为民众争相崇拜的对象,于是有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喟叹,此时期“师”所担当的主要责任是立言、立论、立功,引导社会精神走向,著书立说,教化民众,维护政统。

二、俗世下的教师称谓及责任

(一)“教员”:传授知识与技能

19世纪60年代,处于内忧外患的晚清王朝为了改变当时的处境,洋务派兴办了新式学堂,1904年颁布的《学务纲要》中提出“学堂必有师”,清政府也提出“此后各学堂教习,均应列作职官,名为教员”。“教员”一词来源于日本,泛指一切以教育他人为职业的人,不仅包括学校中以教书为业的老师,还包括传授手艺的师傅。“员”众也、物数也,“教员”则是指经过正式手续加入某一社会组织,一般要求通过考核,遵守职业规约或纲领,履行职业要求的人。“教员”这一称谓脱离了古代传道的光环,失去了与君“坐而论道”的无尚地位,被斩断了“与天地通”的渠道,“师”从高高在上的神坛走向民间,成为一种普通的职业,与其他职业无异。“教员”一词的出现与当时“实业兴国”的社会背景不无关系,更加注重工具价值,缺乏了对人的关注。所以“教员”这一称谓在使“师”走向职业化的同时,也消解了“师”的存在价值,瓦解了“师”对于整个社会精神风气的引领作用,也使“师”遗忘了对社会的责任,于是此时期“教员”的主要职责即是传授知识、技能,为国家培养各行各业的人才。

(二)“人民教师”:为人民服务

五四运动之后,受欧美等国家的影响,对教师的称呼出现了“先生”一词,主要是用来称呼有文化、有地位的知识分子。20世纪中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老师”作为一个专业名词逐渐取代了“先生”一词,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并在中小学校中广泛使用。我国学者陈桂生指出“人民教师”一词是由列宁提出的,由于俄文中的教育工作者的发音与螃蟹的发音相似,列宁认为这是对教师的不尊敬,他提出“他们有自己的称号—人民教师,这个称号他们应该保持不变”。而教师前面冠以“人民”这一具有政治属性意味的修饰词,反映了此时期教师属性的变化,同时也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和色彩。它标志着教师从为有产者服务转变为人民服务,并成为人民民主社会与国家的主人。文革之后,“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一观念又重回大众意识中。但是,以“为人民服务”作为“人民教师”的责任及存在价值,政教之间紧密结合,教师为了达到“又红又专”的标准而失去了自我立场,失去知识分子的批判意识。

(三)“卓越教师”: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

步入21世纪,各国纷纷认识到“教育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是和一支稳定的、训练有素的、积极性高又可靠的教师队伍分不开的”。中国也针对提高教师质量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提到教师的重要性,他认为“教师的重要,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为解决教师培养的深层次问题,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这一文件,其目的是要培养一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虽然“卓越教师”只是学术层面对教师的一种称谓,实际上这一时期的教师迈向了更加专业化的道路,向知识、专业的深层次方向发展,打破了古代儒士的博采众长,每个教师有了各自的专业领域,教师在各自领域中通过钻研成为自身领域的专家,于是也有了学术型专家、普通型教师之分,随之而来的是教师之间的差别愈加凸显,经济收入也有了很大差距,但是教育最终的目的应该是一致的,“卓越教师”最终应该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同时要拥有道德自律意识,以渊博的学识传授学生之知识,以仁爱之心爱护学生之精神,不仅凸显出教师个人的素养与道德、专业知识、更强调教师的社会理想和担当。

三、从神坛到俗世:教师称谓及责任的古今之变

(一)角色变迁:从治国平天下到卓越教师

教师称谓的变化和社会政局有着莫大的关系,教师的责任也一直在发生着变化。从担负“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大道、社会使命的古代儒“师”到近代具有鲜明职业性特征的“教员”为了生计履行职业规约,从而只是担负授业之责,再到建国后初期的为人民服务的具有政治色彩的“人民教师”,最后到全球化视野下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學识、有仁爱之心的“卓越教师”。“卓越教师”除了教授学生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职业素养以及匠人精神。

(二)责任变迁:从官师合一到社会担当

随着教师称谓的变迁,教师的责任担当也在发生着变化,这也是由于称谓本身就包含着一种社会的道德期待在里面。从责任的古今之变中,教育工作者应该认识到中国传统的儒士“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和“立言、立论”的批判意识不能被丢弃,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专业领域中的专业教学,虽然专业教学让教师让更专的方向发展,但是教师也应该认识到自身代表的社会形象,作为公共生活领域中的道德人,应承担起公共生活领域中教育的使命和社会的责任。

四、总结

纵观历史长河,“师”由高高在上的神坛之上走向了俗世,让民众都能学习到知识,在这过程中,“师”也由一种价值性的存在变成一种工具性的存在;从具有家国担当、道德化的存在变成一种教授知识、去道德化的存在。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要以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具有匠人精神为己任,首先自己要成为卓越教师,然后用自己的卓越去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卓越之才、培养一批又一批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同时教师更应该承担起公共生活领域中教育的使命和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胡金平.从教师称谓的变迁看教师角色与知识结构的转变[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87-91.

[2]胡金平.从教师称谓的变迁看教师角色与知识结构的转变[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87-91.

[3]春秋战国教育史[OB/EL]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1205/17/506102_252304336.shtml (2017-06-25)

[4]叶菊艳.教师身份构建的历史社会学考察[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80,95.

[5]徐梓.“天地君亲师”源流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99-106.

[6]胡金平.从教师称谓的变迁看教师角色与知识结构的转变[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87-91.

[7]余英时.中国知识人之史的考察[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45.

[8]余英时.中国文化史通释[M].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2010:15.

猜你喜欢
社会责任
关于近现代音乐家社会责任的思考
新传播时代传媒人的社会责任
供电企业社会责任的探索与研究
农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内容披露的横向分析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论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的关系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研究
《新闻晨报》:如何不跟着某些“网红”玩“反转”
经济法是什么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