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治痰饮*

2020-02-10 18:13吴国庆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南昌330006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水饮仲景痰饮

★ 吴国庆(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 南昌 330006)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虽被后世医者视为张仲景治疗痰饮病的总纲,但诸位先贤对此条文的解读各执一词,其中有广狭义痰饮之辨者,有执于“温药”者,却少见辨析“和”者。结合《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以下均称《内经》)及《伤寒杂病论》的相关原文,笔者以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应结合其成书的时代背景,认识到“温药”潜藏的阴阳属性,洞悉仲景立于阴阳,以“和”为法的辨治视角。

1 “痰饮”辨析

1.1 痰饮溯源 “痰饮”是仲景于《金匮要略》中首次提出的病名。仲景之前“痰”“饮”在典籍中多单独论述,其中“痰”首载于《神农本草经》“破……痰癖”,而《内经》则以“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详述“饮”的生理特点,并载有“溢饮”“积饮”等病名。此外,宋元之前“痰”与“淡”“澹”相通,晋代王叔和更是在《脉经》中将“痰饮”称为“淡饮”以述水饮流动的特性[1]。故笔者以为仲景所述“痰饮”实与《内经》所载之“饮”同质,特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病证。

1.2 广义、狭义痰饮之论 “痰饮”有广义、狭义之别。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依据水饮停留的部位及其临床症状,将广义痰饮分为狭义痰饮、悬饮、溢饮及支饮。故部分医家主张“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这一条文只适用于狭义痰饮的辨证论治,而不应该归属于广义痰饮的总体治则,并以书中原文“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与“病溢饮者,当其发汗,大青龙汤主之, 小青龙汤亦主之”等类同句式例证[2]。然笔者以为,仲景“病痰饮者”的原意确指广义痰饮而非狭义痰饮,佐证有二:一则支饮作为广义痰饮的下属分类当与狭义痰饮、溢饮、悬饮地位等同,然纵观《伤寒论》及《金匮要略》全文未见支饮有相仿句式的论述,与仲景严密的论证风格迥然不同;二则此三条原文的句式虽然相似,但三者陈述的内容却非同质,仲景论治悬饮、溢饮时施以明确方剂,而论治痰饮时却不以具体方剂应之,反而以“温药和之”概括。笔者以为此非仲景无方论治,实乃水饮致病广泛,病机繁复,具体方剂不足概论痰饮病的辨治核心,当以总则统论痰饮病的治疗大法,而后再依据各类饮邪致病的病机特点进行分而论治。

2 探析“和”意

后世医家对“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阐述多着重于“温药”而以“和”为无实义的动词[3],然笔者结合成书时间相近的《神农本草经》《内经》及《伤寒杂病论》相关原文发现,仲景“和”意深远。

《素问·生气通天论》:“凡阴阳之要, 阳密乃固。两者不和, 若春无秋, 若冬无夏, 因而和之, 是谓圣度。”“和”作为《内经》的重要理论基础,其不仅囊括气血之和、脏腑之和及形神之和等局部之和,更涵盖宏观人体之和与局部病理之变的阴阳和变[4]。相近时代的仲景继承《内经》“和”理论并在其《伤寒论》中提出“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的医理概论,认为“阴阳和”则人体和,气血、形神、脏腑皆和,正气壮盛,病邪侵犯,不可干之。“阴阳和”作为仲景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散见于《伤寒杂病论》各篇,其中《伤寒论·辨脉法第一》:“脉有阴阳, 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 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指明阴阳为脉诊的总纲;《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篇》:“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揭示阴阳不和是胸痹心痛的病机要点;《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第三》:“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见于阳者,以阴法救之。” 佐证阴阳是百合病的治疗总纲。若阴阳不和,五脏六腑失和,内生诸邪,营阴卫阳不和,外邪易袭,内外交困,正气虚衰,病邪丛生。仲景基于阴阳,以“和”立法,辨病之“不和”,“和”其“不和”,平衡阴阳。

《神农本草经》作为我国现存的第一部中药学著作,书中论述的四气理论与《内经》阴阳理论及《伤寒杂病论》组成配伍原理密切相关[5-6]。温、热、寒、凉四气分属阴阳,其中温热统属于阳,寒凉归属于阴。若从四气的角度辨析仲景论治痰饮病的药味组成便会发现,其所用方剂多为寒凉、温热并举,以方测证可知仲景论治痰饮病时不拘“温药”,实以辨证为先,知其犯逆,随证治之。基于上述三者的成书时代和理论相近,笔者以为“温药”不能片面的解读为性温之品,而应结合成书背景认识到“温药”实含“阳”的属性,正如喻嘉言在《医门法律》中所云:“痰饮阴象,阴抑其阳,用此阳药(苓桂术甘汤)化气,以伸其阳,此正法也。”扶阳之法恰与水饮的阴邪属性相对,阴阳相互制约,故仲景以“温药”纠正痰饮病阴盛阳虚的病理之变,从而实现阴平阳秘的人体之和,使正气存于内,病邪不可干。

3 “和”治痰饮

《说文解字》云:“和,相应也。”《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中所谓“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和之”,是仲景承继《内经》“和”思想并结合《神农本草经》四气理论提出的辨治纲领,笔者认为其核心要点可归纳总结为辨证论治强调“和其不和”、遣方用药以“平和”为度及养护注重调和脾胃三个方面。

3.1 辨证论治,“和其不和” 辨证论治不仅是《金匮要略》的核心要义,更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知常达变,仲景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多次以“身和”“脉和”等“和”描述人体的正常状态,而以“胃中不和”“睛不和”描述人体的病理状态,故“和”为常,“不和”为变,辨证论治,以偏纠偏,和其不和。针对水饮停留于不同部位的饮病,仲景不仅使用温法,还根据其病机要点采用汗法、下法一一应之。如饮停心下的痰饮,其“不和”为脾胃阳虚,运化乏力,无以制阴,水饮阴邪泛溢,阻滞中焦,遂见目眩、胸胁支满等症,故仲景以苓桂术甘汤振奋脾阳,温化水饮,调和阴阳。若为饮聚胸膈的支饮,其“不和”为痰涎壅肺,邪实气逆,可见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平卧等症,仲景以葶苈大枣泻肺汤泻肺逐饮,和顺气机升降。若为饮流四肢的溢饮,其“不和”主在肺卫郁闭,汗不得出,次在兼郁热、寒饮之别,病机繁复,故仲景先以汗法调和营卫,顺理阴阳,再以“微似汗”“温粉粉之”提示不可过用汗法而当以“平和”为度,固护阴液;其次根据兼证分别以大青龙汤清解郁热、小青龙汤温化寒饮,辨证论治,主次分明,“和其不和”。

3.2 遣方用药,“平和”为度 纵观仲景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的遣方用药无不以“平和”为度,何也?其一,温化水饮之品,其性多燥,用之得当则温煦脾肾真阳,如春之时,旭日凌空,冰雪消融;用之过度则耗散气血津液,如夏之时,烈日当空,泽溏干涸,故其方中所用药性多为寒凉、温热并行,调整阴阳以求平和;其二,寒热阴阳一体两面,彼此互相转化,水饮固为阴寒之邪,然郁积日久,亦可转阳化热,耗灼阴津,若再求温燥,徒劳无益,反伤己身,智者不取;其三,痰饮虽为水饮阴邪致病,然过用温补,饮邪难出,闭门留寇,扶正助邪,犯虚虚实实之戒,故仲景有言“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而苓桂术甘汤与肾气丸虽归属于温法,然其遣方用药实以“平和”为度,前者温阳健脾,利水祛邪,温而不燥,利而不峻;后者温煦肾阳,化气利水,阴阳并行,少火生气,二者温“和”气化,水饮自从小便而出。

3.3 养护注重调和脾胃 《内经》云:“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脾胃作为后天之本,运化饮食水谷,布散精微于周身,濡养五脏六腑,充养四肢百骸,调节全身气机升降,化生营卫御邪于外,实为人体枢纽所在。若从脏腑归经角度解读仲景《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的高频药物使用便可发现,其药物统归于脾、胃两经者居多,药对亦以生姜-大枣出现频率最高,具有振奋胃气的作用,从上不难看出调和脾胃确为仲景的论治特点。针对不同的痰饮病,仲景以不同的方式贯彻其调和脾胃的治疗特色。若饮停下焦发为悸眩则以服米汤、饮暖水的进食方式温养脾胃阳气,其意不仅在助推药物的吸收,亦在鼓动阳气以借助外源之力推动五苓散通阳化气利水。若遇肠间饮结成实而见腹满者则以“己椒苈黄丸主之”,方中防己、葶苈及椒目寒温并进,利水导饮,再以大黄攻水逐饮,前后分消,药性峻猛,恐伤胃气,遂以蜜丸纳诸药以缓和药性,固护脾胃。

4 “和”的临证启发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和”不仅是仲景辨治痰饮病的立论点,更是其基于《内经》及《神农本草经》相关理论的应用拓展,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1 因势利导,和其不和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言:“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栗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饮邪属阴,其性流动,致病广泛,治宜因势利导,和其不和。若饮溢肌肤,卫气郁闭,则以小青龙汤发汗散饮;若饮停胸膈,壅滞肠胃,则以厚朴大黄汤涤饮通腑;若饮邪久留,阻遏阳气,则以甘遂半夏汤攻逐水饮。辨证论治,知其“不和”,以“和”立法,不拘“温药”,因势利导,调和阴阳,和其不和,病邪不存,正气渐复,人即安和。

4.2 遣方用药,以“和”为度 痰饮为水饮实邪致病,仲景据其停留部位及病机特点以温、汗、吐、下等法辨证论治,其中攻逐之法其效虽速,却有损伤正气之虑。有鉴于此,仲景常以“取微似汗”“微利则愈”及“得快吐,止后服”等附注告诫医者辨证施治,中病即止,以“和”为度,在组方时则通过配伍、佐治等法“调和”药性,以防药效峻猛伤正,不利于预后调护。痰饮病多属本虚标实之证,治宜标本兼顾,遣方用药更应攻逐有节,固护本虚,以“和”为度。故仲景在大青龙汤中用姜草的目的不仅意在缓和药性,更在于滋养胃液以使麻黄辛散发汗有源,邪出有道;在甘遂半夏汤中用蜜的目的则意在中和甘遂、半夏之毒,相杀为用;而在十枣汤中不仅以大枣顾正护中,更建议视患者体质强弱服用不同剂量的药物。

4.3 调和脾胃,既病防变 “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是仲景继承《内经》治未病思想的临床拓展,将调和脾胃视为治疗、预后的关键所在。痰饮病邪属阴,五行属水,壅盛于内,泛溢周身,病邪猖盛,阴盛阳衰,五行生克制化,损及脾胃之土,其势汹汹,侮其所不胜,预后不良。十枣汤便是仲景贯彻治未病既病防变思想的最佳例证,针对饮积胁下且病位在肝的“悬饮内痛”,仲景先嘱患者“平旦”温服,其时恰为肝木旺达之时,病势最弱,遂选此时先疏肝木,再以“糜粥自养”充养脾土,培土制水,邪不复作。

5 结语

“和”不仅是仲景辨证论治的目的与原则,更是其治疗的具体方法与手段[7]。痰饮致病广泛,病机纷繁,何以为治?仲景以“和”立法,燮理阴阳,辨证论治,知其和,以常衡变,析不和,和其不和。

猜你喜欢
水饮仲景痰饮
脾胃病从痰饮论治探源及经验
《千金方》与《外台秘要方》痰饮病方药探析
《外台》茯苓饮治疗慢性胃炎(痰饮停胃证)的经验总结
浅议“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去桂之解析
中医痰饮致悸论
仲景痹证药对略谈
仲景五脏温法探析
仲景护理学思想初探
加强仲景医药文化建设 打造仲景国际医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