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木刻版《格斯尔》中的赤兔马形象分析

2020-02-10 04:00敖斯琴
参花(下) 2020年1期

摘要:北京木刻版《格斯尔》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描绘神骏赤兔马在配合英雄格斯尔时的英勇形象,向我们展示了蒙古族具有游牧特色的社会生活。本文通过分析赤兔马这一人格化的形象,证明马是蒙古族文化及牧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北京木刻版 《格斯尔》 赤兔马

蒙古族《格斯尔》只有一个木刻版本,那就是闻名世界的北京木刻版《格斯尔王传》。它是蒙古族《格斯尔》中找到的一个最早版本,是蒙古英雄史诗中成就最高的作品之一,它对蒙藏《格萨尔》研究以及后世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文中最有冲击力的人物形象是格斯尔,他是“消灭敌人、为平民争幸福”,寄托人民理想的灵魂尊者。文中除了格斯尔还有很多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如茹格慕高娃、阿鲁莫尔根、楚通、南崇、扎撒希赫尔等等。但无论是出现的次数还是描写的手法上,这些形象远远不如格斯尔在三界闯荡的“奔腾千里荡尘埃,渡水登山紫雾开”的赤兔马。

在北京版《格斯尔》中,赤兔马是动物性、人性、神性融于一身的力量与智慧为一体的马,它的忠诚度可以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形容。格斯尔在为民除害过程中赤兔马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人马合一才能表现出草原英雄的大气概、大风范,以及牧人的豪放、坦荡胸襟。

如果把赤兔马看成是一个人的话,它肯定是一个玉树临风、风度翩翩的美少年,在《格斯尔斩除北方魔虎》一章中是这样描写赤兔马的:

“它那宽厚的身躯,像座高山峻岭,驰骋的步态,像大海的波涛翻滚,它还有炯炯发光的眼睛,有精神抖擞的耳朵,有宽阔无比的胸膛,有美丽劲秀的脊背,有坚硬的四蹄,有秀气的尾巴。”

作品中这些句子虽然经过了艺术的加工,但是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赤兔马的形象,无论是外貌描写还是其自身特征,都显得活力十足,给人带来饱满的视觉冲击力。

在《格斯尔讨平锡莱河三汗》一章中,赤兔马表现出了超凡的能力,当南崇受伤时,赤兔马用神力在南崇旁边聚集了众多马匹,使他不易被敌人发现。当格斯尔下命令冲向敌人时,赤兔马向前飞奔,它像欢跳的黄羊,又像出笼的飞鸟,猛然迅疾狂奔,他用蹄子碾碎了数千敌人。有一次,格斯尔骑上赤兔马在外打猎,遇到阿鲁莫尔根。格斯尔知道阿鲁莫尔根是骁勇善战、聪慧过人的神通广大之人,便起了娶她为妻的念头,正苦于无计时,他的赤兔马良言献策,最终成功娶到阿鲁莫尔根。赤兔马的形象描述能体现出赤兔马人格化的魅力,并进一步衬托出格斯尔的英雄形象。赤兔马跟格斯尔人马合一的多场与邪恶搏斗的战争里,我们能看出赤兔马的聪明睿智、无所畏惧的人格化形象。这也能证明当时的人民所渴望惩恶扬善的一种精神寄托。这一精神之托都在格斯尔的形象创作过程中展现出来了。不过在大部分战争中,格斯尔如果没有赤兔马的话,定会遭受更多的苦难和挫折。这也能看出以牧业为主的牧民,选好一匹合适的马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格斯尔遇到危难时随时可以显身手,是北京版《格斯尔》中赤兔马一贯的风格,也是它最鲜明的形象之一。 在《格斯尔铲除十二头魔王拯救阿尔伦高娃》一章中,赤兔马和格斯尔经过多次与魔王的化身交手后,来到十二头魔王的宫殿里,最后在被困魔城的阿尔伦高娃夫人的配合下杀死魔王全家,占领十二头魔王的宫殿,在金塔上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全文这样的描写比比皆是,赤兔马与格斯尔人马合一,配合默契,赤兔马有的时候还给格斯尔出主意,提出意见,还用神性知道故乡的英雄遇难并给予保护。这充分说明,赤兔马的灵性已达到神的高度。回到现实中,蒙古人中有“蒙古人没有马,就像没有手脚”“没有马没有鞍鞯的人不是人”等古老谚语,这也能极致地表明蒙古人对马的深厚感情及重视。

在北京木刻版《格斯尔》整部作品中,赤兔马与格斯尔关系可谓形同水乳,他们如君臣、似友人、犹兄弟,赤兔马本身是为格斯尔而生的天生伴侣,它是为格斯尔参考计谋和危难伤痛时救命当保镖而生的。在实际生活中,游牧民族的生產活动需要经常迁移,生活中很多时候马是必需品,赶路或者迁移,马都是基本的代步以及运输工具。马也是成吉思汗建立强大的蒙古帝国时不可缺少的。自古以来,蒙古草原上的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过来的。马是牧民的好帮手,蒙古人把马看成是自己的伴侣,视为最高贵的生灵。由于特殊的生活与历史,蒙古族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这些背景造就了蒙古族特殊的心理沉淀,成就了蒙古族特有的文化,构成了蒙古族独特的审美意识,并在蒙古史诗中显现出来,流传到现在。北京版《格斯尔》作为最高成就的史诗之一,文中的赤兔马以及格斯尔的英雄形象充分展示了蒙古族地区的人情风貌和蒙古族人民超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玛·乌尼乌兰,编著.卫拉特《格斯尔》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2]张越.《江格尔》中的马与蒙古马文化[J].西部蒙古论坛,2008(02).

(作者简介:敖斯琴,女,硕士研究生在读,西北民族大学蒙古语言文化学院,研究方向:古代文学)(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