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电视导演体现剧本的艺术创造力

2020-02-10 04:00刘卓
参花(下) 2020年1期

摘要:由于导演的素养、技能以及艺术构思和艺术手段的不同,相同的剧本在不同导演手中的最终体现是不尽相同的。导演应运用所需要的电视艺术手段来体现剧本,发挥导演的艺术创造力。

关键词:电视导演 文学描述 时空设计 即兴创作 艺术再加工

一、文学描写与屏幕体现

文学剧本借助视觉性较强的语言叙述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和表达思想感情。小说是以描写人物的思维活动见长的,在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时,并不强调视觉的可见性,这种看不见、听不到的思维活动需要读者通过阅读而产生联想。

电视艺术作品通过视觉形象和声音来传达思想情感,并直接作用于观众的感官系统。电视艺术作品的屏幕流动感很强,但不是所有看得见、具有形象的事物都可以体现在屏幕上。

二、时空设计

电视艺术作品的时间、空间与现实生活中的时间、空间概念不同。现实生活中经历的时间和空间都是真实的、完整的;而电视艺术作品中的时间、空间有真实的,也有假定的、虚幻的。

例如一个人从火车站乘车回家,路程大约需要半个小时,而且路上没有发生任何事情,这是现实生活中真实时间流动的过程。如果用真实的时间去拍摄这个内容,观众看到的只是这个人乘车回家的路程,没有其他情节,因为大量的时间被过程占用了,无法容纳所须情节。因此必须将乘车的时间压缩,如前面只表现这个人上车,后面下车或进家门。虽然这一过程在屏幕上的实际时间只有几秒钟,但给观众的感觉却是用了很长的时间才到家。这个时间就是屏幕虚幻时间,而不是真实的时间,是由观众联想得出的心理时间。将现实时间进行压缩,是为了留出时间叙述情节。

导演在作品中为了抒发某种感情,渲染某种情绪,烘托某种气氛,强调某种意境,表达人物某种心理活动时,需要将真实的时间加以延伸。

在屏幕虚幻时间中除压缩和延伸之外,还包含时间的倒流、停顿等。如人物的幻想时间属于未来进行式,回忆时间则属于过去进行式。时间的停顿则强调瞬间的动作和情绪,给观众以深刻的印象。

一个镜头内所用的时间与现实生活中的时间是一致的,但导演可以通过技巧处理来改变时间,如用慢动作来延长时间,用快动作来缩短时间,用定格使时间停止等等。

屏幕时间是由真实时间和虚幻时间结合构成的。导演对时间做出的设计直接影响着电视艺术作品的节奏。因此,导演在对时间进行设计时,必须考虑节奏关系,因为作品的节奏将直接影响着观众的情绪,如节奏缓慢、拖沓,观众就会感到沉闷、焦急;而节奏快速、跳跃,观众就会产生兴奋、紧张感。

电视艺术作品中的空间有真实的空间和假定的空间。真实的空间即真实环境中出现的场景。假定的空间则是利用真实环境作为情节中的场景,通过不同的环境组合成完整的场景,即运用蒙太奇手法,通过镜头的分切、组合,将不同時间、不同地点的镜头组接创造出的屏幕空间,它是对现实空间的压缩和组合。虽然屏幕体现的整体空间具有假定性,但其局部空间又是真实的,经过组合后的屏幕形象仍然是真实的。导演通过组合后的空间来完成营造气氛、渲染情绪、抒发感情、表达人物心理等一系列创作。

时空设计是一个艺术再创造的过程,导演必须按照电视艺术的特性,运用影视语言对剧本中的时间、空间进行设计,使电视艺术作品的结构更加严密,更富于表现力和创造性。

三、现场即兴创作

在拍摄现场进行即兴创作是导演体现剧本的又一次艺术创作。多数情况下,导演都会根据拍摄现场的状况、场面设计安排以及演员表演、摄影的建议等,将预先设计好的场景分镜头做出调整,或否定原来的设计,重新构思。这种即兴创作的方式打破了剧本的某些局限,加大了导演的创作自由度,使拍摄内容更符合导演的要求。但是即兴创作不是随心所欲,想怎么拍就怎么拍,如导演已经确定了场景,并进行了一系列的设计安排,但在前往拍摄场景的途中,突然改变方案,想在没有准备和安排好的新的场景中进行拍摄,就会给整个创作过程造成一定的困难,所有部门在短时间里完成导演的总体设计也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即兴创作的依据仍然是剧本,同时不能脱离导演的总体构思和创作部门的整体设计。

四、后期剪辑加工完善剧本

剪辑既是导演进行艺术处理的过程,也是导演对剧本再加工的过程。通过剪辑,导演再一次对剧本进行调整,更准确地体现作品的思想、人物、节奏、气氛、风格等,创造出生动、鲜明的屏幕艺术形象。

电视艺术作品是视听结合的作品,导演运用音画合成的手段,画面、音乐、音响的融合对剧本进行创造性的加工,这是导演对剧本的最终体现的过程。屏幕上的影像与音乐、音响配合,对渲染情绪、营造气氛、烘托环境及人物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提高了电视艺术作品的质量。

五、结语

剧本是一种文学形式,是未来电视艺术作品的基础,导演通过阅读剧本进行构思创作,既是导演创作的起点,也是拍摄的依据。这就需要导演具有体现剧本的专业能力,以及具有艺术创造力的素质与品格。

参考文献:

[1]胡导.导演技巧学[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2]余秋雨.艺术创造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刘卓,男,本科,黑龙江广播电视台,研究方向:导演)(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