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博物馆展陈的学术性与趣味性

2020-02-10 04:00王婉婧
中文信息 2020年1期
关键词:学术性趣味性博物馆

王婉婧

摘 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对于文化的重视度日渐攀升。如何讲好文物故事、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扩大博物馆的影响力,已成为博物馆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基于新时期文博事业的发展方向视角,从展陈学术性与趣味性两个角度入手,讨论了实现学术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必要性、意义、举措三个问题,探究了新形势下文博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特别是要具有与时俱进的思维理念,能够有效、轻松、有趣地将悠久的历史解读给观众,让历史文化薪火相传。

关键词:博物馆 展陈 学术性 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1-0-01

博物馆的主要受众是社会成员,因此博物馆的展陈设计要以大众的需求为宗旨,在进行展陈工作时综合考虑展陈的科学性、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等条件,将展陈的学术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统筹规划,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作为自然科学、历史文化的重要输出窗口,在传递历史、科学、艺术的同时,又担负着社会教育和服务职能。就目前而言,博物馆通过展陈搭建起文物展品同观众之间沟通的桥梁,来实现教育、研究及社会服务等职能。因此,我们将博物馆的展陈视作文物实现其存在意义的重要方式。

一、现代化博物馆对展陈工作的要求

1.博物馆展陈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博物馆的展陈是以学术研究资料和文物标本为主体,以展示空间、设备和技术为平台,按照一定的主题、序列和艺术形式进行组合,实现面向大众进行知识、信息和文化传播,具有高度综合性、专业性和前瞻性的工作。它作为观众同文物展品沟通交流的直接途径,在展示文物形象的同时,也向观众传递着文物背后的时代背景、工艺水平、故事内涵等相关讯息。纵观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可以将博物馆展陈的发展大致总结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博物馆功能发挥不完善,文物展品的陈列和收藏无明显区分;第二阶段,博物馆的社会服务意识开始凸显,展陈设施条件有所提升,文物展品增加了特定的说明牌,并由尺寸规格统一的独立展柜进行展示;第三阶段,在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博物馆开始重视文物展品的社会教育功能和自身的文化传播职能。简单来说,博物館的发展历程其实是博物馆自身职能不断丰富、更新、完善的一个上升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传统博物馆实现了由“以物为本”的“内向”模式到“以人为本”的“外向”模式的转化,相应的,博物馆的展陈工作也在同步调整,完成了看物——叙述——信息传播为主导的转身。

现今,博物馆的展陈工作已然成为一项涵盖博物馆学、历史学、艺术学、传播学等多种学科,具有跨学科性质的科学。它在传播历史、服务大众、展现博物馆文物藏品保护和研究成果、博物馆文化内涵和核心价值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是一项形式复杂又具有很大发展空间与潜力的工作。

2.顺应文博事业发展方向,实现展陈的学术性与趣味性结合

长期以来,在大众的固有印象里,博物馆是“收藏文物,展示文物”的一个平台,是大众认识感观历史的场所,严肃且学术性强。不可否认,这的确是大部分博物馆固有的功能和形象。如今,博物馆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收藏、保管和研究机构,新职能、新形态、新方法不断出现,使博物馆需要在社会发展的历程中逐步适应,从而成为集多种职能于一身的文化综合体。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指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这不仅为新时期文博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是对新形势下博物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让文物活起来”意味着现代化博物馆要调整展陈理念,采取更多的科技手段,吸收更多的研究成果,代文物说话,让文物所蕴含的信息昭显现世。因此,现代化博物馆要成为大众亲近古代文明、聆听教诲、鉴知往来的窗口,必然要实现由传统的被动学习型到现代化互动体验型的转变,将保存研究和寓教于乐结合起来,让现代化博物馆走进大众的生活,成为能够引起参观者主动思考和探索的场所,从而让文物“活起来”,让博物馆“热起来”。

二、实现学术性与趣味性结合的举措

1.博物馆的讲解工作应兼具科普性与趣味性

自2008年我国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政策以来,博物馆社会教育这一平台优势逐渐凸显,已经成为大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的第二课堂。而讲解则是博物馆进行社会教育的直接途径。对于讲解员而言,保护传承文物、普及历史知识既是工作职责,又是历史使命。因此,在讲解过程中,不仅要将展览的基本内容、文物相应的历史知识生动传达出来,还要讲出文物背后蕴含的故事,让观众走近文物、亲近文物,走进文物所处的时代,走近与文物息息相关的曲折人生,重温时代背景,以此提高参观者的兴趣。

2.树立精品意识,设立具有自身特色的的展览主题

展览的主题策划是展陈工作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展览的主题策划要综合考虑展陈的学术性、科普性、情节性和观众体验性,开展一系列延伸教育和拓展服务,适时推出专题讲座、学术讨论等活动,并同步做好推广活动,原创展览就会更加出彩,社会效应也会随之加大。

3.构建可移动文物的数字化展示,寻求展陈形式的新突破

展陈是博物馆传递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的主要方式,而展览则是培养互联网思维,树立科技创新意识,促进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与博物馆展陈融合。博物馆工作人员在进行陈列展览工作时,应该从提升文物的展示和教育功能角度入手,充分开发运用网络技术手段来展示和传播文物知识,增强文物与参观者的互动,从而调动参观者的积极性。例如:可以通过投影一些稀少的古物展品,让观众能够更加近距离的体会古文化的魅力。除此之外,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还要定期对博物馆所有的展品与文物进行评估,定时对它们进行更新,让博物馆的展览工作长期具有新鲜感,能够可持续的开展下去。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博物馆的展陈而言,学术性与趣味性二者缺一不可,它们二者的融合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陈列思想与陈列形式的结合方面。我们从历史长河里走出来,再次面对博物馆展厅里的文物时,仿佛他们都有了生命,也有了使命。他们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还有精神上的慰藉。作为文博战线上的工作者,深感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我们要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传播者,不断创新教育形式,真正让文物“活”起来。

参考文献

[1]单霁翔.浅谈博物馆陈列展览[M].北京:故宫出版社,2015.

[2]倪婉,吴小松.让可移动文物活起来[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

[3]步雁.如果文物会说话[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学术性趣味性博物馆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强化学术性和现实性并举
博物馆
基于相关性分析的网页学术性算法研究
露天博物馆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军事历史》应以学术性为主
学术性要更加深化 知识性要更加丰富——《军事历史》1988年第1期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