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赛道上,如何“拼”与“惜”?

2020-02-10 03:57朱玲
时代邮刊·下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职场工作

朱玲

纳博科夫说过:“人有三样东西是无法隐瞒的:咳嗽、贫困和爱,你想隐瞒却欲盖弥彰。人有三样东西是不该挥霍的:身体、金钱和爱,你想挥霍却得不偿失。”

现代社会,拼命成了许多人的生存常态,近年来,一些突发疾病呈现出年轻化的发展趋势,职业病的魔爪正伸向一些亚健康状态下的年轻人。身体是人类最不该挥霍的资本,但扪心自问:我们在拼命工作的同时,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了吗?

我们的拼命百态

2019年,网络上“996之争”曾引起轩然大波。一边是企业家马云认为中国“BAT”这些公司能够推行“996”是员工修來的福报;另一边反对者则认为“996”缺乏人文关怀,是赤裸裸的压榨和剥削。这场激烈的舆论交锋之下,是亿万中国人对于职场生存现状的真实感受。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在《变革中国》中感叹:“中国人的勤奋,令世界惊叹和汗颜,甚至有一点恐惧。”从工作时长来看,2018年中国人均工作时长达2100个小时,仅次于墨西哥的2225个小时,远高于其他国家的工作时长。大数据告诉我们,中国人的勤奋程度在全球劳动力市场可谓是首屈一指。

纵观历史长河,勤奋工作的传统可谓由来已久。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实现千秋伟业之后,疆土幅员辽阔,因而政务繁忙,压力陡增。他每天清晨都要称好300公斤竹简奏折,当天不批阅完毕誓不罢休。《史记》中记载:“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雍正皇帝也是一位事必躬亲的勤政者,自诩“以勤先天下”。《啸亭杂录》记载:“宪皇在位十三载,日夜忧勤,毫无土木、声色之娱。”

除了历史上的“工作狂”,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现代社会的“工作狂”也越来越多,尤其是作为行业标杆的成功企业家。任正非明确表示“华为不养闲人”,马化腾深夜12点仍不离开办公室,董明珠每天只睡5个小时,雷军亲自上阵充当超级客服,周鸿祎过年也在加班中度过……李开复在创新工厂招聘时,给应聘者提出三个问题:“您写过多少行代码?您是否愿意每周最少工作80小时?您会不会接受大幅降薪?”

也许你认为企业家的生活圈离自己太遥远,但反观到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工作中遇到的“拼命三郎”也比比皆是。从如日中天的“70后”“80后”到风华正茂的“90后”,每一代人都在苦苦追寻着自己的人生梦想,成为或被动或主动的工作狂。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上海浦东新区的写字楼依然灯火通明。夏欣在这里的一家新媒体公司任职,她自嘲曾经是一名靠特浓咖啡熬夜续命的“加班狗”,经常为了找选题午夜神伤。现在,过了晚上11点,她便主动盖上笔记本电脑,默默转身,捧起一杯养生的枸杞菊花茶。以前办公桌上冰冷的马克杯如今也规规矩矩换成了保温杯。她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在新媒体从业压力山大呀,头发大把大把地掉,这段时间忙得我连谈恋爱的时间都没有了。”

勤奋的中国人创造着中国梦,让我们心生敬佩。每一个默默耕耘的劳动者都是值得肯定和尊敬的。但是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下的职场人,在赢得升职加薪的同时,却常常放弃了与家人的团聚、节假日休闲时光和自身的健康。

兰骏是深圳腾讯总部的一名软件工程师,他的个性签名是“都是夜归人”。“80后”的他从华中科技大学硕士毕业之后,就一直效力于腾讯。工作到凌晨1点下班成了家常便饭,黑色双肩包也成为了周末加班的标配。近段时间,兰骏的朋友圈发了一张图片“上班996,下班ICU”,原来是前几天熬夜加班的他突然头痛欲裂,连路都走不稳,实在扛不住了才回家休息,结果测量血压发现收缩压飙升至160mmHg,第二天他到医院做完核磁共振拿到结果之后,才长舒一口气,还好只是虚惊一场,没有大碍。但是,每天坚持服用降压药成了他的必修课。“比我学历高、比我智商高的人都比我努力,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况且,这个家庭要靠我来维持日常开销和运转,如果我倒下了怎么办?”

我们为何要拼命

成年人的世界从来没有“容易”二字。环顾四周,职场新人“初生牛犊不怕虎”,唯恐没有一方舞台施展才华;职场中坚“壮志未酬”,唯恐“长江后浪推前浪”;职场前辈“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唯恐退下来心理落差悬殊,不愿轻易舍弃职场。

究其原因,是什么造成了这种职场拼命现象呢?

从社会原因来看,随着现代社会代际流动越来越缓慢,生活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法则下,人们试图在激烈的社会竞争面前寻找解决方案:只有从学识、技能、经验等各方面提升自己,争取到更多的竞争筹码,才能有望冲破阶层的藩篱,找到人生的出口。因此,“拼命”成为个体改变命运、适应社会节奏的方式。

从经济原因来看,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增速放缓,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劳动者的分工也从体力劳动日益向脑力劳动过渡。经济腾飞的同时,国民受教育程度也在普遍提高,使得劳动力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不对等,也成为了这一代人无法回避的问题。唯有拼命工作,才能应对劳动力市场的转型和变化,才能保证自己在劳动力市场上有一席之地。

森冈孝二在他撰写的《过劳时代》一书中提到:为什么在经济如此发达的今天,人们期待的“休闲型社会”迟迟没有到来,“过度劳累的时代”却开始了?他谈到了经济全球化、消费主义等影响,不失为我们寻找答案的另一个视角。

从文化原因来看,中国人向来崇尚勤劳俭朴、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先天基因一脉相承。从古至今,中国从传统的农耕文明时代走向现代文明时代,一直秉承着“天道酬勤”的哲学。“天道酬勤”出自《周易》中的卜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尚书》中也有“天道酬勤”的说法。其他比如“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头悬梁,锥刺股”“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等等,都可以窥探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我们一直倡导的是吃苦耐劳、努力拼搏。

生活在这个时代,“拼命”几乎是我们的必然选择,这不仅是物质层面的需要,也有精神层面的追求。

一方面,人人肩上都有生活的重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图景中,房贷、车贷等硬指标支出必不可少,还有教育、医疗、养老等等开支也是沉甸甸的责任和义务。而工作作为收入来源的直接有效途径,承载着整个家庭的希望。

和千千万万个奋斗者一样,已过而立之年的兰骏在深圳买房成家,背负着家庭的责任和工作的重担,让他没有喘息的余地。妻子生育后成为全职太太,照顾家庭。两个儿子一个刚读小学,一个在上幼儿园,每年花在钢琴、英语、围棋等课外培训班的费用都是一笔不菲的开支。河南老家的父母,每月需要他汇一笔赡养费补贴家用。这些年来,大多数时间不能陪伴家人让他心生愧疚。他挑起了支撑这个家庭维持运转的大梁,痛苦和压力也只能自我消化。

另一方面,谁都有一颗想要出人头地的心。个人身份认同是基于社会大众的认同感之上的,这种认同感、归属感需要通过职场这个平台来体现。无论是处于初入职场的经验积累期,还是处于期待升职加薪的职场晋升期,人们都在希冀自我价值和人生理想能够得以实现。即使没有各种现实压力,职场更迭瞬息万变,你不努力有人会比你努力,在外力的推动和内心的召唤下,拼命工作才是正解。因此,哪怕是位于职场生态链的最底端,人们也同样会无怨无悔地付出。

如何平衡拼命与健康

村上春树在成为作家之前的职业是一名酒吧老板。因为职业的原因,他的作息长期不规律,与普通人截然相反,过着日夜颠倒的生活。而在他决定更换职业,成为一名专职作家之后,生活才开始步入正轨,调整成早睡早起。

村上春树的生活崇尚简约,每天只有三件事:写作、跑步和听音乐。他收藏了3000多张黑胶唱片,参加了世界各地的马拉松比赛。从1982年秋天开始,他每天都跑10公里,一直坚持到现在,已经有38年。这些生活体验都成为他写作的灵感源泉,汩汩流淌。可见,张弛有度的工作作息和生活节奏,能赋予自身更充沛的精力和不竭的动力,生活才会更有质量。身体健康与工作成就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

在拼命之路上我们要且行且珍惜。

要以完善的制度保护我们的权益。在充分尊重和肯定劳动者勤奋品质的同时,我们也需要认真思考一个问题:劳动者怎样维护其合法权益?《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每周至少休息1天。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天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尽管如此,8小时制在很多行业仍然无法贯彻执行。从企业角度来看,延长工作时间可以节约劳动力成本,实现人力资源个体价值最大化。但是,我们在提倡对企业忠诚度与高效率的同时,应该构建有幸福感、有温度的企业文化,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理应是企业和劳动者的共识。

要在全社会引起对“过劳”的重视。一波波工作任务汹涌袭来,正吞噬着职场人的正常休息时间。“白+黑”“5+2”“996”成为了许多行业的宿命。“过劳”这个问题俨然成为了现代社会的痛点。只有全社会共同关注职场人的健康问题,倡导劳逸结合的工作方式,普及健康理念以及突发疾病的急救知识,才能从源头上去遏制过劳现象。说到底,身体是我们自己的。爱惜生命,更是我们自身的职责。

要提高工作效率,抛弃无效勤奋。有的人,本该在工作时间内完成的任务,却漫不经心拖拉散漫,甚至在上班时间神游、刷屏、网购、看剧,下班后发现工作未完成,只能加班赶工。另有一些人存在拖拉心理,或是为了制造加班假象给领导同事留下好印象,或是不愿按时回家逃避家务……一言以蔽之,这种缺乏效率的假性加班其实是一种无效勤奋,与其“勤恳假性加班”,不如更好提升工作效率,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

学会自我身心调节,让健康生活成为一种习惯。睡眠质量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白天的工作质量。可是,忙碌的中国人睡眠质量却每况愈下。据《2018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从2013年到2018年,中国人均睡眠时长已经由8.8小时下降为6.5小时。现实生活中低于这个平均值的大有人在。中国人自古讲究“天人合一”的哲学,现代人同样需要遵循这种自然规律,懂得养精蓄锐厚积薄发。在工作之余,去健身场馆打卡,手机下载跑步App,或者瑜伽、游泳、踢球等等,都是舒缓压力的锻炼方式。定期体检,也是职場人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有时候除了身体上的变化,心理疾病也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过分完美主义和强迫症驱使着部分人无法容忍工作中的任何瑕疵,久而久之,负面情绪就会积压成疾。职场人需要认清,当名利这些身外之物如潮水般退去,唯有健康能陪伴我们继续前行。因此,职场人还需调整心态,不过分完美主义,筑成一道心理防线。

如果身体的极限无法承载现实的梦想,也可以换个角度:退一步,海阔天空。作为苹果公司创始人之一的罗纳德·韦恩,当年以区区800美元卖掉了公司10%的股份,如今价值高达数百亿美元。尽管在外人看来这是一个昂贵的错误,但2011年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却坚称,当初选择离开对他而言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因为如果他当年继续留在苹果公司工作,巨大的工作强度可能会令他无法坚持到现在。留在苹果的乔布斯因为过度劳累等原因,56岁就先走一步,而86岁的韦恩现在正享受天伦,无所羁绊。

当然,我们所说的“惜命”,是告诫那些肆无忌惮的“工作狂”,在严重透支身体的情况下要注意休息珍视健康,但这绝不是为偷懒者寻找托词。如果在职场中游手好闲无所事事,那也是不可取的。毕竟一寸光阴一寸金,你所浪费的每一秒钟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如果人生是一场马拉松,那么并不是从起点一出发,就如百米飞人一样冲刺,而是比谁的耐力更持久,能拼到最后。在职场人奋力拼搏的同时,也需要对自然规律保持敬畏之心。

猜你喜欢
职场工作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职场压力有多大
不工作,爽飞了?
职场要减龄 特立独行第一名
选工作
职场推行政令七策略
职场首页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
工作的喜与悲
疯狂的职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