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

2020-02-11 19:56靳东升
国企管理 2020年1期
关键词:改革经济

12 月 28 日,在 2019 国企管理年会上,国家税务总局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副秘书长靳东升作主题报告时指出,国资国企改革要科学稳健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从系统论出发优化经济治理方式,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确保改革思路更加清晰。

企业改革最终要适应市场,市场的环境影响企业的发展。我想跟大家分享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对于营造市场环境最直接的政策论述,与上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论述的不同之处。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0年经济工作做出了总体部署。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会议重申,目前我们所面临的经济形势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但经济下行的压力较大,全球动荡和风险增多,要做好各方面的工作预案。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变得更加重要。这是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的判断。

和上年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相比,一些具体论述有很大变化。我选取了有关企业政策环境方面的信息,来做一下对比。

宏观经济政策方面,去年是“要强化逆周期调节,适时预调微调,稳定总需求。”今年是“必须科学稳健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增强围观主体活力,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贯穿于宏观调控全过程;必须从系统论出发优化经济治理方式,加强全局观念,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

去年的是原则性方向,今年则在宏观方面,要求措施很清晰,提出全过程、全局观念、动态平衡,这三点值得关注,这反映出经济调控和现实的市场环境更加紧密结合。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去年是“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

今年是“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贯穿于宏观调控全过程。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持续用力,确保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融资,更好缓解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

今年要求质和量的统一,新增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

财政政策方面,去年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今年是“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做好重点领域保障,支持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更加注重結构调整,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事实上是减少行政经费支出。提出民生是重点,2020年不会有重大的减税政策,财政政策不会大的变化。我们应该有这个基本判断。

货币政策方面,去年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今年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融资,更好缓解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近几年来货币政策并不流畅,流动性不足始终存在。从今年的政策中可以看到,货币发行总量要控制,这中间有一个货币供应量是否能够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这是跟企业直接相关的一个政策。货币政策要向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倾斜。

产业政策方面,去年是“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际交通、物流、市政基础设施等投资力度。”

再看今年的要求,“支持战略性产业发展,支持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改投入,推进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体育健身产业市场化发展。引导资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促进产业和消费双升级。”

今年提到的产业真正抓住了产业发展的核心,点出了我们2020年要着重发展的5个产业,产业政策目标更明确。

投资政策方面,去年是“要放宽市场准入,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保护外商在华合法权益特别是知识产权,允许更多领域实现独资经营。”今年是“对外开放要继续往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方向走,加强外商投资促进和保护,继续缩减外商投资负面清单。推动对外贸易稳中提质,引导企业开拓多元化出口市场。要降低关税总水平。”

我们可以看到,中美贸易摩擦之后已经达成第一阶段共识,我们还可以发现,今年的那些投资政策要求与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和第一阶段共识是吻合的。

房地产政策方面,去年是“要构建房地产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类指导,夯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今年是“加大城市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工作,加强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大力发展租赁住房。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全面落实因城施策,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从解决问题来讲,今年提出的措施更加具体。既要解决住房问题,又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这一理念。“长效管理机制”是过去没有提到的。关注民生,提出“三稳”长效机制方针,今后房地产政策就是三个稳“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国企改革方面,去年是“要加快国资国企改革,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和公平竞争原则,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加快实现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改组成立一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组建一批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推进中国铁路总公司股份制改造。”今年是“要加快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调整。要制定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提升国资国企改革综合成效。”

去年的国企改革,规定得比较具体。今年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基本是由实向虚。没有提出具体2020年应该怎么做,但是有一句话非常重要,“制定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提升国资国企改革综合成效”。即国资国企监管机构拿出方案来,这个方案在未来三年要解决国企改革问题。

资本市场方面,去年是“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要通过深化改革,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完善交易制度,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进入,推动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尽快落地。”今年是“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健全退出机制,稳步推进创业板和新三板改革。”

今年科创板试点已经落地。这次首次提出“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健全退出机制。

区域经济方面,去年是“要统筹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目前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地区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今年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和增长极。要扎实推进雄安新区建设,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措施,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承载能力。”

去年的提法中只是去年要建设什么,没有具体的说法。今年的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大家应该注意,区域经济的推进对企业发展的选择是有重要影响的。

产权保护方面,去年是“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支持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形成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今年是“要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这是用制度规范产权市场,工作要求有了阶段性变化。而且是强调了市场化配置条款,更加注重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去年与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虽然是一脉相承,但是现在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目标更明确了,措施更具体了,思路更加清晰了。

编辑/秦海霞

猜你喜欢
改革经济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经济日历
图读龙江经济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中国经济
“改革”就是涨价吗?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