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君子汤治疗脾胃气虚证的研究进展*

2020-02-12 11:37张婷孙贵香肖丹厉佳俊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四君子汤脾虚气虚

★ 张婷 孙贵香* 肖丹 厉佳俊

(湖南中医药大学 长沙 410208)

四君子汤出自《新添诸局经验秘方》,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千古名方,原方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4 味中药组成。通过近千年的验证,四君子汤做为补气剂的基础方,亦为治疗脾胃气虚证的经典方,具有补中、益气、健脾之功,每每治疗气虚诸证时,多行之有效,且屡试屡验。近现代以来,大量国内外学者对四君子汤在脾胃气虚证中的应用展开研究,通过临床观察、实验研究等方法验证了四君子汤是治疗脾胃气虚证诸病的有效方剂。笔者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等数据库检索了近10 年来关于“四君子汤”及“脾胃气虚证”这两个关键词,就四君子汤治疗脾胃气虚证之证治规律、临床、实验研究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希望对四君子汤治疗脾胃气虚证或干预脾胃气虚型亚健康状态提供理论帮助。

1 证治规律研究

王海艳[1]认为四君子汤证是由于脾胃虚弱,致使水谷精微运化不足,停留脾胃乃至病。四君子汤药味偏少,以护卫后天之本、健脾益气立法,作为补气方的鼻祖,至问世以来,经临床实践推广,演化出许多益气补脾的传世明方,诸如参苓白术散、异功散、六君子汤、保元汤等,使其临床应用更为广泛。四君子汤以人参为君药,甘温补气,补益脾胃;白术为臣药,益气健脾;茯苓为佐药,有健脾渗湿、宁心安神之功效,与白术相配,二药相辅相成;炙甘草为使药,甘草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主益气和中。四药相辅相成,相互为用,温而不燥,补而不滞,以显益气健脾和胃之效用。张峰[2]认为四君子汤的研究现状呈现出证治规律的归纳总结相对欠缺,文献相研究对不足,四君子汤有序性、恒定性、可变性、整体性、可控性的组方特点仍未被揭示,四君子汤与脾胃气虚证、益气健脾法的关联性分析研究文献缺乏系统归纳。

因此,合理的运用四君子汤证治规律指导临床,使理论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实践,先辈们以医案的形式将其一生的临床心得传给后人,对后世进一步研究四君子汤的基本理论及探索遣方用药思维有重要意义。

2 临床研究

中医学是基于临床实践的经典医学。我国古代医家审疾治病时均以临床疗效为首要目的,历代中医理论的总结均具备临床实践的证实,四君子汤蕴含了许多具体而形象的中医理论,故前人有补气不离四君之说。随着近代医家在四君子汤原方基础上的拓展,临床上四君子汤治疗气虚证也备受推广,涉及全身各个系统以及临床各科疾病。张峰[2]对117 篇文献中四君子汤证大样本进行研究,发现四君子汤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病例数占比最多,达3 118 例,占总病例数的48.67%,其次为儿科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比例相对较小的为循环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妇科疾病等,表明四君子汤在临床脾胃气虚证的治疗应用广泛,疗效显著。笔者就四君子汤在临床脾胃气虚证中的应用作如下总结。

2.1 消化系统疾病 临床上四君子汤治疗消化系统之气虚证多见于胃肠道功能障碍、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胃炎、结肠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胃肠道肿瘤、便秘等,属于中医“胃脘痛”“痞满”“嘈杂”等范畴,现代快节奏高压下生活的人们,或因先天不足、或因后天失养,导致脾胃受损,脾气不足,健运失常,日久中气亏虚,正气不足,从而外邪入侵,引发种种症状。杨小秋[3]观察深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观察组给予以四君子汤加味治疗,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片+阿莫西林片+克拉霉素片联合治疗,出院后继续跟踪治疗,经过3 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解平芬[4]将胃溃疡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四君子汤加味治疗和奥美拉唑片联合西咪替丁片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22%,证明四君子汤在临床胃溃疡治疗方面疗效显著。李影华[5]运用四君子汤治疗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45 例,四君子汤组在治愈率、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王永清[6]将56 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患者应用四君子汤加味治疗,每日1 剂,连续服药4 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显效42 例,有效11 例,无效3 例,总有效率为94.6%。韦恒心[7]发现四君子汤加味治疗胃癌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良好,并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邓素萍[8]将脾虚夹瘀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内服四君子汤,对照组给予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一个疗程后,两组临床疗效及电子肠镜疗效经秩和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追踪报道四君子汤治疗组的复发率显著降低。

2.2 呼吸系统疾病 《素问·咳论》指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强调“脾咳”。脾主运化,为胃行其水液,若脾胃气虚,则运化无力,必然水津内停,从而聚而成痰。临床上COPD 患者除了表现出肺气虚证,还合并有脾气亏虚,所以辨证多为“本虚标实”。曾健球等[9]认为COPD 患者咳嗽、气促由肺脾气虚导致,四君子汤补益脾气,培土生金,使COPD 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及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且急性加重次数明显减少。应佳丽等[10]观察65 例中重度COPD 患者,治疗期间予以服用四君子汤,治疗后患者肺通气功能较前有所改善,而CAT 评分、疾病影响评分以及SGRQ 总分显著降低(P<0.05)。

2.3 循环系统疾病 临床上冠心病、心绞痛、心力衰竭等循环系统疾病,根据中医临床诊疗路径属于中医“胸痹”“心悸”等范畴。众多学者研究指出上述疾病以气虚痰阻、气虚血瘀为主要病机。张勇[11]指出单独西药的应用疗效不理想,以冠心病二级预防联合四君子汤成为治疗本病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于冬梅[12]研究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结果表明四君子汤组患者的有效率达92.31%,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顾广富等[13]认为四君子汤加味能提高患者的活动耐量、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2.4 血液系统疾病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弱则不能受纳,脾亏则不能消化。若脾胃亏虚,摄入无力,饮食不足,加上运化无力,则气血化生无源。另外,气与血关系密切,“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当气虚气化无力时,则机体亦无力化生血液,气推动血液运行的功能和摄血功能亦弱,因此脾胃气虚将会导致血虚。现代医学血液系统疾病的中医治疗可以考虑补脾益气。目前已有学者运用四君子汤治疗血液系统疾病。向阳等[14]指出四君子汤为治疗AA 的常用有效方剂。臧传国等[15]运用加味四君子汤治疗缺铁性贫血患者,总有效率达96%。李娟[16]观察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气血两虚型缺铁性贫血,结果总有效率为91.4%。

2.5 妇科疾病 妇科临床常见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崩漏”“月经延长”“闭经”“不孕症”等范畴。患者大多饮食不节、饥饱失常,以致造成脾胃气虚。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气血生化不足,加之劳累疲倦耗气,导致经血生化不足而出现月经量少甚至闭经。又因脾主统血,脾虚则血液统摄乏力,经血妄行,导致月经延长、月经量多等。李顺景[17]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观察组用加味桃红四君子汤治疗对照组服用达英-35 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76%。郭娟等[18]对79 例经病理学/细胞学确诊的晚期卵巢癌住院患者在西药常规治疗抗肿瘤类药物基础上,以四君子汤为主联合治疗,并得出结论为四君子汤联合抗肿瘤类药物在减轻卵巢癌晚期患者症状方面效果显著,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生存质量,明显减轻抗肿瘤类药物对人体产生的副作用。

2.6 儿科疾病 小儿脏腑娇嫩,气血未充,脾胃虚弱,肾气不足,筋骨未坚,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以 “脾肾不足”为主要的状态。张军平[19]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观察组予以口服四君子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以口服西药,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郑文龙等[20]对慢性咳嗽患儿随机分为西药组对照组和四君子汤观察组组,结果表明四君子汤组在治愈率、好转率及再发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姚奇鹏[21]对气虚便秘患儿进行临床观察,观察组予以口服四君子汤加味,对照组予以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2 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宋征华[22]用加味四君子汤口服并予以药渣再加水煎煮泡脚治疗腹泻患儿,结果总有效率为95.5%。

3 动物实验研究

3.1 对胃肠道的调节作用 20 世纪60 年代初期,学者们从多方位、多角度对四君子汤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四君子汤在调节胃肠道功能方面有显著作用[23],指出四君子组方中的每味药物对胃肠运动的影响各不同,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四君子汤对于胃肠运动功能有有双向调节作用。Kimura 等[24]通过观察四君子汤对大鼠远端结肠纵行肌的影响,研究发现白术通过抑制胃肠道中的多巴胺D2 受体和5-羟色胺3 受体来调节胃排空和小肠推进。钟子劭等[25]在实验探讨四君子汤对脾虚证胃肠动力障碍的作用机制中表明脾虚证大鼠存在CaM-MLCK 信号通路改变,四君子汤可能通过调节该信号通路舒缓胃平滑肌高张力而间接促进胃肠动力。张海燕等[26]通过四君子汤干预脾虚证模型大鼠,结果表明四君子汤能调节脾虚证大鼠的血管活性肠肽和胆囊收缩的含量,从而达到纠正胃肠功能紊乱的目的。魏彦明[27]应用四君子汤干预脾虚证动物模型,结果发现四君子汤能够提高血浆胃泌素和胃动素含量,有效地干预脾虚型胃肠功能紊乱。

3.2 对免疫功能的增强作用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病脉证并治》强调“四季脾旺不受邪”,中医学认为该理论内涵与现代医学所倡导的机体免疫防御功能和自稳态功能相对应。研究表明,脾虚证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成映霞[28]通过动物实验观测各组脾气虚证大鼠的一般生存状态、基础肛温、小肠上皮吸收功能和相关酶SDH、LDH 活性,并检测小肠黏膜组织细胞因子IL-1β、IL-2、IL-4 及IL-6 含量变化,结果提示四君子汤具有调节脾气虚大鼠小肠黏膜微环境细胞因子免疫应答平衡而提高小肠黏膜免疫防御和抗炎作用的功能。王珺等[29]用大黄溶液复制小鼠脾虚证模型后,以3 种剂量(12.5、25、37.5g/kg)的四君子汤进行治疗,结果表明高剂量四君子汤(37.5g/kg)为治疗脾虚证小鼠消化及免疫功能紊乱的适宜剂量。温庆祥[30]用四君子汤治疗脾虚大鼠2 个月后,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脾虚大鼠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和免疫球蛋白,结果发现治疗后白介素IL-4、白介素IL-8、免疫球蛋白IgG、免疫和球蛋白IgA 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吴正平[31]以不同剂量的四君子汤治疗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6 周后表明四君子汤可有效提高亚急性衰老大鼠脾脏、胸腺指数,降低TGF-β 含量并使IFN-γ 含量升高。

3.3 抗氧化、抗肿瘤作用 陈健[32]应用抗氧化活性体外评价体系DPPH 法和药理学方法,对四君子汤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和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系统的探究,并得出正面结论。张广唱[33]发现四君子汤是目前辅助西医治疗肿瘤效果最明显的方药,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主要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强免疫系统功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减毒增效等。

3.4 改善造血功能 陶欣[34]发现四君子汤对放射所致的小鼠造血功能抑制效应具有保护作用,并证明四君子汤能明显改善气虚型小鼠的血液生成功能。李辰等[35]发现四君子汤能减弱4Gy60Coγ 射线照射小鼠外周血血小板数,且四君子汤中的一些成分发挥了生血的作用。高依卿等[36]发现四君子汤有显著促进血虚大鼠脾条件培养液(CSM)中红细胞生成素(EOP)样生长因子生成的作用,进而通过EPO 存活因子分化原和分裂原等生物学活性,刺激红系细胞的产生、成熟和释放而起到补血作用。3.5 对肝脏的修复作用 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四君子汤有助于防止肝脏的受损和减轻肝细胞受损后的病理变化,并且有助于肝炎的康复。王宁等[37]用利血平建立大鼠脾虚模型,造模成功后,予以四君子汤治疗,发现脾虚型大鼠肝细胞、肝索形态恢复,并发现脂肪泡显著减少,由此得出结论四君子汤有促进肝细胞增生作用。鞠宝玲等[38]通过构建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通过四君子汤治疗后,脾虚大鼠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改善,与自然恢复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间比较发现,四君子汤中、高剂量组效果要好于低剂量组(P<0.05)。

4 讨论与展望

依据中医理论,疾病的发生或是亚健康状态的产生,大多因脾胃气虚,致正气不足,外邪入侵为主要原因,四君子汤治疗脾胃气虚证临床应用已有近千余年的历史,疗效肯定。近年来四君子汤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各科,涉及消化、呼吸、循环、血液、免疫等各系统,体现了四君子汤“异病同治”的思想。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应当注重客观观察指标以及疗效评价的严谨性,以便对适用该方的疾病之疗效作出科学评价。另外,四君子汤在阐述其健脾益气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大部分体内实验主要依据西药的研究思路来探讨方药的作用机理或单味中药有效成分,动物模型的建立缺乏统一标准,评价实验结果指标与中医学术思想结合不够。因此,应秉承中医辨证论治思维,在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方面,更加深入探讨四君子汤干预脾胃气虚证的深刻内涵。

中医认为疾病是一个过程,只有在未病阶段进行有效的干预和调理,才能有效避免重疾的发生。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人们过大的精神压力耗伤心脾气血,以及不洁的饮食耗伤脾胃之气,有较大比例人群处于脾胃气虚型亚健康状态。四君子汤是流传千古善于补气的基础方,该方组方严密,配伍严谨,无论是从中医机理研究还是现代药理研究出发,都证实了四君子汤能有效的干预脾胃气虚证,通过增强胃肠道功能、免疫功能、造血功能等以增强体质。依据中医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理念,展示了四君子汤在调理亚健康方面以及治未病领域具有极好发展前景。

猜你喜欢
四君子汤脾虚气虚
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和对患者消化功能的影响评价
瘦成一道闪电先过“脾虚”这关
为什么那么多人“脾虚”
脾虚多吃这5种食物
推拿结合热敏灸治疗脾虚湿滞型假性近视的临床疗效观察
加味四君子汤对碱烧伤食管组织中p53和Bcl-2表达水平的影响
四逆四君子汤加味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
气虚痰湿型晚期肺癌治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慢性心衰4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