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研究进展

2020-02-12 11:55赵鸿润陈文忠陈鑫源陈秀榕林才志
关键词:浅表性西药胃炎

赵鸿润,陈文忠,陈鑫源,陈秀榕,林才志

(1.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脾胃肝病科,广西 南宁,530023; 2. 广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广西 南宁,530001)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临床上慢性胃炎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在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诊疗方案中,中医中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进行综述,旨在为推广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疗方案提供参考。

1 中医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作用研究

慢性浅表性胃炎在中国古代医学文献中没有完全相同病名,但是却有很多与之相似的描述,多被归为“痞满”“胃痛”等范畴。慢性浅表性胃炎大多是由邪气外感、情志不畅、素体亏虚、饮食不洁等原因造成致气机不畅、脾胃失养,以上腹部腹胀满疼痛为主要病症[2]。目前西医临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通常采取对症处理,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大部分病例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复发,因而无法达到根治效果。同时西药治疗本病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

随着中药药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范围不断扩大,中医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展现出独特的优势,相比于西药有着更好的治疗效果,且预后良好,因而为治疗本病开辟了一条新思路。郭学勤[3]运用补气运脾汤(法半夏、砂仁、厚朴各10 g,茯苓、香附、白及、枳壳、白术各12 g,乌贼骨15 g,党参、黄芪各20 g,生牡蛎30 g)与奥美拉唑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补气运脾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显著,较单用西药的对照组效果更佳。郑志祥[4]运用四君子汤加减治疗50名慢性胃炎患者,该药物能健脾益气,和胃消痞;与50名口服奥美拉唑治疗的患者做对照,经过2周的治疗后,运用四君子汤加味治疗的实验组的干预效果较对照组更好。申秋艳等[5]运用七方胃痛中药制剂治疗慢性胃炎,能有效促进胃黏膜修复,对于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倪菲等[6]研究香砂六君子汤通过提高胃窦细胞中酶的活性,从而有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顾成娟等[7]研究发现吴茱萸、黄连、黄芪三味小方对于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有着确切疗效。许少菊等[8]通过对于平胃散的药物成分进行分析,证明了平胃散具有多靶点、多成分、多机制的特点。张贞鲁等[9]运用中医健脾清胃汤(黄芪30 g,柴胡、党参、厚朴、郁金、乌贼骨、蒲公英各15 g,黄连、丹参各12 g,延胡索、炙甘草各10 g)联合调理脾胃灸治疗25名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与奥美拉唑和格拉霉素联合用药的23名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健脾清胃汤配合艾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优于西药联合治疗,且安全性高,能有效地降低复发率。张美颖等[10]运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56例,并与口服多潘立酮和奥美拉唑联合用药治疗的56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总有效率82.35%,低于观察组的92.23%。刘梁英等[11]通过运用阿拉坦五味丸(黑冰片、石榴、木鳖子、诃子、五灵脂等)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在获得较好的疗效的同时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总的来说,中医通过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辨证论治,疗效明显,且应用前景宽阔。中医药虽然治疗发挥的效果较为缓慢,但是能够有效地减少复发率,停药后病情不易反复,相比于目前西药治疗方案,中医药优势更为明显,而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两者联合用药能够优势互补,提高疗效。

2 中医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其他疗法

2.1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有一定的优势,可以通过不同的穴位配伍达到疏肝和胃、健脾理气、养阴益胃的功效。侯艺等[12]研究证明针灸治疗配合药物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效果显著,也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案之一。石秀兰[13]运用温针灸与西药胃三联的方法治疗慢性浅表胃炎,证实针灸联合西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发挥着重要作用,能有效降低胃镜下评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文胜等[14]通过采取不同针灸方法辨证取穴治疗45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总有效率97.78%,推断辨证取穴可有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陈桂珠等[15]通过温针灸治疗63名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证明温针灸能有效改善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康复。郑全成[16]运用温针灸治疗43名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与采用三联疗法的43名患者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温针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更好。李其友等[17]在常规四联疗法的基础之上运用传统针灸治疗92名慢性胃炎患者,证明针灸治疗联合西药能够进一步改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有利于改善疾病预后。

2.2 推拿治疗

王进等[18]通过对35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使用经穴腹背推拿手法治疗,包括腹部推拿和背腰部推拿,并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加减治疗,结果显示经穴腹背推拿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效果显著。李彩云等[19]通过研究推拿手法配合针灸治疗25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患儿,结果表明推拿疗法配合针灸能有效提高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海兴华等[20]通过研究推拿手法对调控神经内分泌的作用机制,证实了腹部推拿手法能够通过调解神经内分泌系统,有效促进胃黏膜修复、提高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王成云等[21]通过运用推拿疗法辅以隔姜灸治疗26例脾胃虚寒型患者,总有效率为96.15%。 推拿疗法配合其他疗法安全、有效,为临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2.3 穴位埋线治疗

黄丽等[22]研究认为埋线疗法通过长时间的穴位刺激,能够有效地激发人体自我修复能力以及促进代谢平衡。鲍丹[23]通过对于埋线疗法的临床选穴规律进行研究发现,埋线疗法在对于慢性浅表性胃炎辨病辨证基础之上,能够有效提高疗效。付冠等[24]通过研究穴位埋线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应用中,发现其能显著降低复发率。韦立新[25]通过穴位埋线联合中药汤剂口服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发现在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应用穴位埋线配合中药内服的方法,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2.4 穴位敷贴疗法

山惠明等[26]通过研究穴位敷贴配合瑞巴派特治疗72名慢性胃炎患者,取穴气海、中脘、(双侧)足三里、(双侧)阳陵泉、(双侧)天枢,贴敷药物方剂组成包括陈皮10 g、旋覆花10 g、制香附8g、延胡索8g、黄芪8g、大黄10g,与仅服用瑞巴派特治疗的患者进行对照,结果显示穴位敷贴治疗慢性胃炎疗效优于单用西药,且安全性高。陶源等[27]通过运用穴位敷贴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胃炎患者108例,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37%,结果表明穴位敷贴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治疗慢性胃炎的一种可靠且安全的常见外治方法。

2.5 火针疗法

火针疗法作为目前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方案之一,有研究表明[28]火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明显优于药物治疗。但赵静怡[29]等通过对火针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研究发现,火针疗法虽然在临床能取得一定的效果,缺乏远期预后的追踪,且对于消化系统疾病认识不够全面,因而其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2.7 穴位注射疗法

目前,临床上常采用中药制剂配合穴位注射的方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杨启平等[30]运用穴位注射治疗9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制剂选用复方当归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取穴足三里、胃俞穴、肝俞穴,与使用胃复春片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通过穴位注射药物的方式,能够进一步促进胃肠蠕动,提升胃肠动力,抑制胃酸胃酸分泌,从而有效改善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症状。

3 小结

中医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具有疗效确切、治疗方案多样的特点。随着中医药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中医药适宜技术不断推广应用,中医对于本病的认识也在逐步加深。但是,中医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目前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目前还没有能彻底根治本病的药物,其次对于本病的病因病机,诊断、辨证分型及治疗方案尚无统一标准,对各类治法的临床观察较多,但是缺乏对治疗本病的作用机制的研究等。今后可以从中西结合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中医对于本病的辨证论治,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从而为本病的临床治疗和中医诊疗方案的推广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浅表性西药胃炎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蒙医药结合艾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83例疗效观察
蒙药结合艾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观察
蒙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40例疗效观察
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婴幼儿浅表性血管瘤的临床观察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治疗之我见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
辨证治疗慢性胃炎6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