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的护理体会

2020-02-12 11:55池雨晨曾殿红梁佳佳
关键词:侧卧位椎间隙手术器械

池雨晨,曾殿红,梁佳佳,廖 涛

(四川省骨科医院1. 手术室; 2. 护理部,四川 成都,610000)

斜外侧腰椎间盘融合术(OLIF)是近几年发展较快的微创椎间盘融合技术,其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恢复较快,适用于腰椎单节段或多节段的退变性疾病、外伤、畸形及翻修等[1]。本研究主要总结了OLIF手术配合及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收集21例OLIF手术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13例;年龄43~66岁,平均(58.65±5.31)岁;病变椎体L3~L4节段6例,L4~L5节段15例;联合前路单椎体螺钉内固定术20例,未行螺钉内固定术1例。本组患者术后疗效满意,术中无腹部大血管损伤、输尿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

2 方法

2.1 手术方法

协助麻醉医生行全身麻醉后,安置患者摆右侧卧位,使用C型臂X线机透视定位确定病变椎间隙;常规右侧卧位消毒,铺无菌巾;于左下腹部病变椎间隙中点前6~8 cm处作3~5 cm直切口,使用组织剪或者手指钝性分离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和腹膜后脂肪直至显露出病变椎间隙;放入同等型号定位器,会用C型臂X线机透视无误,放入扩张通道,连接照明仪器,清理病变椎间隙髓核组织及上下终板组织,确定适当型号椎间融合器,植入椎间融合器,退出扩张通道。根据手术患者病情确定是否行联合单椎体螺钉内固定。清点手术物品无误后,无需安放引流管道,逐层缝合伤口,覆盖伤口。

2.2 护理配合

2.2.1 器械护士配合

①器械护士术前1日了解患者病情、手术方式及手术步骤,做到心中有数。②术日晨提前准备好手术用物,提前15~30 min外科洗手,整理无菌器械台,确保手术器械完整、功能良好,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手术器械。③常规皮肤消毒,协助手术医生建立手术无菌区域、手术野贴膜。④左下腹部病变椎间隙中点前6~8 cm处作3~5 cm直切口,钝性逐层分离置腰大肌与大血管鞘之间的间隙,显露病变椎间隙。递长度适宜的单极电刀或双极电凝切割、止血。⑤插入对应型号定位针后,使用C型臂X线机透视定位。⑥逐级置入扩张套管,连接并固定照明工作通道。沿椎间盘侧方中点切开纤维环,逐级递刮匙、铰刀、髓核钳处理椎间隙内髓核及上下终板组织。⑦根据椎间隙处理情况置入椎间融合器试模,使用C型臂X线机透视试模位置及型号是否合适;置入对应大小填充有植骨材料的椎间融合器,透视确定无误。其中,椎间融合器填充植骨材料时要使用可吸收缝线进行紧密捆扎。⑧根据患者手术情况,关闭切口或联合前路行单椎体钉棒固定术。⑨前路单椎体钉棒固定于病变椎间隙,上下相邻椎体植入合适长度椎体螺钉,依次递开路器、开口椎、探针、丝攻及螺钉,连接棒锁紧。⑩清点手术物品,逐层缝合伤口,覆盖伤口。

2.2.2 巡回护士配合

2.2.2.1 心理护理: 术前1日到病房访视,了解患者基本情况、手术方式,熟悉手术流程,做到心中有数,向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术前宣教,介绍手术室环境,术中手术体位,手术当日手术室相关人员对患者的操作,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缓解患者及家属紧张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2.2 物品及环境准备: 术日巡回护士入手术间后确保手术床、灯、中心负压等物品处于功能位,确保术中所需单极电刀、双极电凝、光源主机、侧卧位所需体位垫等处于可用状态。保证手术室环境适宜、安全。

2.2.2.3 术前准备及协助麻醉: 手术患者入室后,巡回护士热情对待患者,体现人文关怀,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与麻醉医生、手术医生规范核对患者信息、清点携带的术中用物。根据患者病情建立静脉通道,协助麻醉医生进行全身麻醉,诱导期防止患者坠床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2.2.2.4 体位摆放: OLIF手术常规采取右侧卧位。根据患体型选择与患者下侧肩高一致的头枕,使颈椎处于水平位置;腋下距肩峰10 cm处放入高度适宜腋垫;术侧上肢呈抱球状固定于托收架上,上肢远端关节低于近端;下侧上肢外展于托手板上,远端关节略高于近端,共同维持胸廓舒展。因术中要使用C型臂,故不能按照传统的侧卧位安放固定挡板,于患者左侧肩胛区域、腋前及股骨中段处垫棉垫保护皮肤,使用医用胶布(10 cm宽)固定棉垫于手术床上,维持患者侧卧90°;双下肢约45°自然屈曲,下侧在前,上侧在后分开,并于两腿之间放置软枕,保持两腿跑步势姿态屈曲位;膝关节上下5 cm处使用约束带固定。做好保暖措施。

2.2.2.5 术中观察: 患者右侧卧位,左侧入路手术时,易损伤腹腔大血管导致出血,术中巡回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手术进程并做好记录,防止健侧眼睛、耳廓、肩部、髋部、膝外侧、踝外侧术中受压,男性患者注意避免外生殖器受压,确保患者安全及手术顺利完成。

2.2.6 术后转运: 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共同将患者转移至麻醉恢复室,与麻醉护士做好交接并记录。在转运过程中,确保各管道妥善固定;搬运患者时,动作轻柔。

3 讨论

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发生,主要与生理衰老、过度劳损有关,患者出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或椎管狭窄等情况,导致其腰椎功能下降,且随着病情的持续加重,患者腰椎活动受限,并伴有腰痛、下肢疼痛等症状[2]。OLIF手术方式是近几年发展较快的微创椎间盘融合技术,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手术的成功和医务人员各个环节的默契配合密不可分。围手术期巡回护士是确保手术患者安全的关键,术中器械护士及时准确无误地传递手术器械,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护士还需要针对可能突发的情况,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①术中出血:腹腔大血管(腹主/髂总动静脉)损伤是OLIF术中最严重并发症[3]。因此术前巡回护士要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血型、交叉试验结果等,做好取血与输血准备,术中与麻醉医生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②术后感染:术前30min规范合理使用抗生素,若手术时间>3 h或出血量>1 500 mL时应再次使用抗生素;术前准备用物要齐全,减少术中开门次数;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医务人员的无菌观念;术中巡回护士做好手术间内人员管理,避免四处走动。③手术器械数量多且类目相似,器械护士整理器械时做到分区放置,椎间融合器试模传递时除注意型号无误外还应区分腹侧与背侧。④椎间融合器较大,按照传统方法填充骨头后,会在植入过程中因外力作用而掉落,故使用可吸收缝线沿椎间融合器上齿缝进行紧密捆绑,避免填充骨掉落。⑤OLIF手术常规摆放右侧卧位,切口深,遇肥胖患者时,常规使用的手术器械长度不能到达手术区域,应提前准备长柄电刀、双极等器械及设备。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侧卧位椎间隙手术器械
非特异性椎间隙感染细菌学特征的研究进展
超声与传统体表标记定位孕产妇L3~4椎间隙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
侧卧位和俯卧位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研究
风险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处理流程中的应用探讨
持续质量改进对手术器械供应及时性与准确性的影响
菊花枕改善血压失眠
单节段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椎间融合器植入与单纯自体颗粒骨植骨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
腰椎正中矢状面椎间隙的CT测量及临床意义
综合管理在减少手术器械包装质量缺陷中的应用效果
头高侧卧位护理在新生儿胃食管反流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