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与协同护理结合对玻璃体切割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观察

2020-02-13 02:54纪天慧马艳茹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玻璃体协同护士

代 杰,纪天慧,李 曼,马艳茹*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1.一分院手术室,2.消化科,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玻璃体切割术是20世纪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高水准现代显微眼科手术,经过多年的医学实践、发展和优化,其手术成功率逐年递增,使数以百万计的视网膜脱离等患者重见光明[1]。但由于手术部位为眼部,在术中和术后康复阶段,增加了患者的不适感受。加之大部分患者医学知识较为匮乏,降低了患者手术的配合度,以上因素均对患者术后的康复带来一定影响[2]。因此采取舒适护理与协同护理结合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护理工作完成后,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现总结经验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2018年3月—2019年2月,选择在接受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94例各类眼病患者作为护理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单眼发病患者,且个人资料完整,初次进行手术治疗。排除标准包括:年龄<18岁患者;精神类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或其他重度疾病患者;不适宜采取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患者等。征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取得患者同意后,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男27例,女20例,年龄18~71岁,平均 (51.2±8.2)岁;其中左眼手术患者24例,右眼手术患者23例;病程2周~9年,平均 (7.6±2.3)年;患病类型为视网膜脱离15例,玻璃体出血11例,软性白内障患者9例,瞳孔膜患者8例,其他眼病患者4例。观察组男25例,女22例,年龄20~69岁,平均 (51.5±8.7)岁;其中左眼手术患者22例,右眼手术患者25例;病程3周~11年,平均 (7.81±2.63)年;患病类型为视网膜脱离16例,玻璃体出血10例,软性白内障患者9例,瞳孔膜患者9例,其他眼病患者3例。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对照组护理方法

术前,护士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护理。如简要告知患者的手术疗程,降低患者对玻璃体切割术的陌生感和紧张感等;术中做好与医生的配合工作,准确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等;术后对患者进行饮食、生活和用眼指导等。

1.3 观察组护理方法

1.3.1舒适护理

在术前阶段,护士提前做好手术室的消毒和卫生清洁工作,并保持室温在22~25 ℃,相对湿度50%~60%。在术中阶段,护士与患者主动进行语言交流,或通过行为动作等方式分散患者对疼痛和手术操作的注意力。密切观察患者神态、表情和心理上的变化,及时给予患者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3]。在术后阶段,护士指导患者保持俯卧位,在患者胸部等与床位接触的部位,使用自制的软垫垫高。每日早饭前和晚饭后,对患者开展适当的按摩护理,或使用盐包进行热敷等,以增强患者的舒适性[4]。

1.3.2协同护理

协同护理在患者术后阶段开展。①健康教育:主要以开展协同护理的意义为内容,向患者开展健康教育,使患者明确自我护理在术后康复护理过程中的作用。②明确护理分工:护士根据患者的健康情况和生活自理能力,制定其在协同护理工作中的具体内容。如患者生活自能力能力较强,患者术后的用药护理和饮食护理等内容均要求患者独立完成。若患者年龄偏大或生活能力较差,则在患者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完成部分护理工作[5-6]。③护理分工调整:根据患者术后的康复情况,逐步对协同护理工作进行调整。

1.4 观察标准

①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主要并发症包括角膜水肿、高压眼、晶状体浑浊和术后出血等;②患者玻璃体切割术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③患者出院后2周后,调查和比较患者家庭护理的依从性。调查结果分为完全依从、较依从、基本已从和不依从4种。依从率为完全依从率和较依从率之和。

1.5 数学统计

采用SPSS20.0分析统计结果,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并发症比较

对照组患者角膜水肿3例,高压眼、晶状体浑浊、术后出血各2例,总发生率19.15%;观察组患者角膜水肿和晶状体浑浊各1例,总发生率4.26%。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对照组患者玻璃体切割术的手术时间为(85.2±17.3)min,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3.2±16.7)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9.6±3.5)d,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7.0±2.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依从性比较

对照组患者依从率78.72%,观察组患者依从率93.62%,观察组术后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玻璃体切割术能够切除浑浊的玻璃体或切除玻璃体视网膜牵拉,使透明的屈光间质和视网膜得到恢复和复位,从而起到改善视力的治疗效果。近年来随着玻璃体切割术不断的发展、完善和成熟,手术创伤更小,安全性和手术的成功率均明显提高[7]。但部分患者由于对手术存有一定的恐惧和医学知识较为匮乏等原因,术后的康复情况并不十分理想。针对此问题,采取舒适护理与协同护理结合的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

其中舒适护理是指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使患者精神和心理方面保持放松,肌体保持舒适的状态。因此医院制定的舒适护理工作内容包括术前改善手术室环境、术中有效分散患者手术的注意力、术后为患者进行按摩和热敷护理等多个护理环节,以充分提高患者手术全程的舒适性。

协同护理是一种较新的护理模式,在协同护理模式中,护士、患者和患者家属均是护理工作的执行者。尤其对于患者来说,要求患者完成力所能及的护理工作,这样能够使患者在主观上合理端正护理态度,不能完全以患者的角色自居,需要承担起一定的自我照顾和护理职能,通过自身的努力,提高护理效果。同时协同护理模式的开展,也能够合理分散护士和患者家属的工作负担,从而达到多全其美的效果。

护理工作完成后,患者术后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依从性得到显著提高,取得了预想的护理效果。

猜你喜欢
玻璃体协同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高频超声在玻璃体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