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队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救援物资筹备及管理

2020-02-13 04:40盛月红贺丹丹于苹苹李晓莹赵翎皓孙玉明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医疗队物资救援

盛月红,贺丹丹,陈 莉,于苹苹,李晓莹,赵翎皓,孙玉明

(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上海 200438)

2019年12月,湖北武汉暴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NCP)(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疫情的扩展不仅给武汉当地群众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也为全国各地疫情防范拉响警报。

经中央军委批准,2020年1月24日,陆海空三所军医大学紧急抽组450人组成的医疗队,分别从重庆、上海、西安三地,于除夕之夜乘军机飞赴武汉,共同驰援武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医疗救援物资的紧急筹备,是保证救援医疗队顺利开展工作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1],科学、有序地筹备好医疗队救援物资,关系应急救援任务的顺利开展,关系每个参战队员的身心健康,关系最终任务的顺利完成。此次疫情物资准备,主要包括针对新冠肺炎治疗用药、队员自身用药、生活必需物资,以及大量防护物品和防疫洗消制剂等。医疗队从接到抽组命令至乘机出发,时间不足24小时,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筹集涉及传染病救治所需的医疗救援物资,确保物资的种类、数量充足,同时又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损耗,使其发挥最大效能,是需要探讨和思考的新课题。笔者作为此次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医疗队成员,就物资筹备过程及体会作一探讨。

1 赴武汉医疗队物资准备的依据

1.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特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引发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热、干咳、气促、乏力、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少数患者还有以腹泻为首要症状。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健委将此类疾病划入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进行管理。重症患者,发病一周后多表现呼吸困难或低氧血症;严重患者,快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以及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2]。主要传染源,是已感染的新型冠状病毒患者,无临床症状的感染者也可能是潜在的传染源。其主要传播途径,是经患者的呼吸道飞沫或者接触性传播,以及消化道和气溶胶等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救治患者的医护人员,因与患者密切接触,也是高危的易感人群。目前,在疾病的治疗上,还没有特效的药物,也没有预防此类疾病的专用疫苗,国内外也未见既往成熟诊疗经验可借鉴。

1.2 当地诊疗力量及防护物资匮乏为全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湖北省各地医疗机构、广大医务人员倾情投入、全力以赴。但由于发热患者的数量众多,武汉当地的卫生部门,尤其是一线医护人员,工作压力非常大,他们既要全力救治一般患者、抢救危重患者,又要面对自身被感染的风险,同时,还要担心基本医疗防护物资不足现状。据中央电视台1月23日晚新闻1+1节目报道,随着武汉新冠肺炎疫情在不断升级,武汉市的医疗卫生系统已经长期超负荷运转,非常缺乏必需的医用防护用品及有关装备器材。如,医院正常使用的医用防护服和护目镜严重不足,造成医护人员防护不够到位,增加治疗护理安全风险。有些医院的防护服、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面罩已全部断货,防护服只有大约几百套。

2 医疗队救援物资筹集准备

2.1 药品的主要种类由于本次肺炎疫情是国内首次发生的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药品保障方面没有成熟的方案可借鉴。根据出发拉动前得到的相关医疗保障任务的初步信息,医疗队赴武汉后会配属到当地医院,充实到临床一线进行抗击新冠肺炎的相关诊疗活动,这提示关于新冠肺炎患者的诊疗用药医疗队可以不用准备。但由于新冠肺炎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医院感染是一个主要传播途径,已有多名医务人员被感染新冠肺炎。因此,本次医疗队的药品准备中必须有针对医疗队员可能感染新冠肺炎的药物,立足医疗队自我保障模式,参照国家卫健委已有诊疗指南基础上,最大可能地备足所需的药品。

2.1.1 新冠肺炎治疗药物的筛选 虽然冠状病毒不是刚发现的一类病毒,但是武汉疫情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暴发前,大家对其都不熟悉,更谈不上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该类病毒的药物。据2020年1月22日公布的第三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指出[3],当前没有针对此类病毒的特效药,可试着使用α-干扰素,雾化吸入(成人每次500万单位,加入灭菌注射用水2 ml);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每次2粒,一日二次。由于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药物,受国家统一管控,医疗队最后备α-干扰素30支携行。经请教上海市感染专业相关专家,如发生新冠肺炎的职业暴露,建议可选择经验性抗微生物治疗用药,如应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或者膜融合抑制剂(阿比多尔),同时根据病情静脉或口服针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抗菌药物,如莫西沙星或阿奇霉素;最后奥司他韦、阿比多尔、阿奇霉素各准备30盒。最后证明,筹备的药品目录经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救治医疗专家组[4]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快速指南(第三版)》用药指导吻合。另外,医疗队除了凭借临床有关经验,针对性地筹备抗感染、抗病毒的药物,同时还筹备一定数量的常用药物,以备支持和对症治疗之需。如,免疫球蛋白、胸腺法新等。

2.1.2 队员其他自身用药的准备 当前武汉天气寒冷,早晚温差大,且是普通感冒和流感高发期,加之个别队员赴当地后有可能出现水土不服。如果队员在武汉身体一旦发生不适或出现伤病,出现非战斗减员,势必对任务的完成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此,针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和特点,医疗队还筹备保障队员一般疾病发生的所需药品,主要包括消化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止痛药、皮肤病的药物、清热解毒药、止咳药等;同时为了增强队员体力,还为队员准备1个月量维生素C泡腾片。此外,考虑到部分队员身处抗疫地区,工作繁忙、紧张等外界因素,可能导致一定的睡眠障碍、焦虑现象发生,医疗队还筹备一定量的催眠镇静用药,如思诺思、阿普唑伦。经前线使用表明,这一类药物短期内在改善队员睡眠质量、保证旺盛的工作精力方面,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5]。

2.1.3 防疫洗消相关消毒剂的准备 新冠肺炎病毒属于β属的新型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S蛋白是病毒的主要蛋白之一,其编码基因用于病毒分型[4]。根据以往对MERSCoV、SARSCoV的研究,冠状病毒对热及紫外线敏感,75%乙醇、56℃时30分钟、含氯消毒剂、乙醚、三氯甲烷、过氧乙酸等脂溶剂都可以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为此,医疗队针对性地筹备多品种和规格的洗消药品,如含氯泡腾消毒片,主要用于医疗区和生活区的日常洗消;医用抗菌洗手液、速干手消毒凝胶,主要用于医护和保障等人员的手清洁。

2.2 医疗防护物资的种类医疗防护物资是医护人员的武器,没有武器打不了仗。从目前来看,疫情发生后医疗防护物资保障一直告急,不仅武汉及周边城市存在短缺,全省其他地方也普遍严重不足。解决医疗防护物资短缺就是与死神争夺生命。由于出征前从新闻媒体得知,武汉各大定点医院各种防护器材已全线告急,如果配属到当地医院,没有防护器材就无法深入临床一线工作。经院医务处、护理部、医学工程科共同商定,在医院有限的防护物资库存中,为每名医疗队员调拨2周的防护物资,以满足15名队员每天进入病区工作4小时所需的防护器材,主要防护物资数量如下:防护服(GB19082-2009)250套、N95口罩(GB19083-2010)250个、一次性外科口罩(YY0469)1 500个、可反复消毒护目镜(GB/T14866)50个,所有防护物资均符合国家有关新冠肺炎的感控要求。

2.3 生活后勤物资的准备根据任务安排,医疗队到武汉后的吃、住均由当地政府承担并安排。院务处主要负责统一配发医疗队员的相关军用衣装物品以及日常个人生活用品,诸如洗漱用品、个人卫生用品、雨具等。接到抽组命令当日早上,院务处各办公室工作人员分头行动,生活物资采购目录按照本院2015年参加援非抗击埃博拉医疗队员物资清单。由于新冠肺炎存在气溶胶和接触传播,医务人员在穿上防护服后不能随意上厕所,准备大量的一次性卫生用品,如一次性内裤、成人纸尿裤等。考虑到武汉后对接不一定十分顺利,医疗队为防止队员无法正常按点进餐,准备方便面、巧克力、饼干等食品,尽最大可能做好医疗队员生活保障。

3 医疗队救援物资质量控制及管理

救援物资类别、数量、规格由医务部、护理部、医学工程科及执行任务医疗组按照从武汉前方了解到的疫情状况,同时结合任务时间及医疗物资的日消耗基数,估算各类耗材的数量,确保物资充足、管理有序、减少浪费、方便交接,并将物资专人专管落实到每一品种和规格。医疗队赴武汉后,需定期跟医院报告物资消耗情况,院内视情况对后续物资进行准备、补充。对急需物资积极协调快递渠道,保证按时送达医疗队。

3.1 严控救援物资的质量标准救援物资的质量控制,明确由院医学工程科负总责,医务处、护理处、感染控制科以及医疗队等相关部门协同监管。从医院库存中配备所有医疗和防护物资,对部分所缺物资,紧急从医院对口保障的耗材公司中筛选调拨,当日下单,确保各类物资质优价廉,并力争在4小时内配送到医院。所有防护物资由医学工程科和护理部现场开箱抽检、签收后,方可装箱打包;对个别防护用品逐一试穿把关,包括规格型号和材质是否符合国家感控安全标准。

3.2 科学做好救援物资的分类标识在医疗队救援物资筹备过程中,医疗队护理骨干全程参与,由医疗队护理组长带领筹备小组成员,将各类救援物资明确具体标识、分类进行装箱、逐一登记造册、统一列出清单,并使医疗队员尤其是护理人员,熟悉物资筹备全流程、全过程,为到达任务区后,便于快速有效开展工作。物资筹备过程中,按用途将物资分成4个类别[6],即医疗物资(药品)、防护物资、消毒物资、生活物资。每箱物资都有明确统一标识和明细标签。标识印有医院图标的救援物资字样,红底黑字,颜色分明,便于识别;明细标签,白底黑字,分为两行,第一行是类别加序号,第二行是物资名称加序号。登记好的两类标签,一式两份,并做防水处理后,分别贴于包装好的物资箱上方与正面。

3.3 落实救援物资专人专管由于救援物资种类、规格繁多,数量不等,效期各异,为使救援物资到达疫区后,能快速、准确识别,指定医疗和护理各一名骨干共同负责管理。从物资贴标签、打包防水、清点制表格、装载等工作,2名负责的骨干皆全程参与,并进行物资品种、数量的复核检查。物资准备完毕后,经2名骨干签名确认后打印物资清单,一份物资清单遂行医疗队,一份交医务处留底备案,作为后续医疗队物资快速补充的依据。

4 有关工作体会

4.1 切实做好平时应急救援物资的战备工作医疗卫生应急救援物资保障工作,是卫生救援工作的重要环节,要按照“能打仗、打胜仗”的总要求,积极贯彻“平战结合”的战备方针,平时加强训练与储备,战时在最短的时间里保质保量筹集好各类物资和装备,及时满足一线救援各项需求,确保医护人员和被救护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由于此次疫情救援物资需求种类多、数量大,本院赴武汉医疗队从抽组、物资筹备到出发仅在12小时内,同时恰逢春节,人员抽组、物资和工作方案准备等,对医院和医疗队带来考验。这提示,一是在平时一定要有科学的战备观念和牢固的战备意识,在日常物资储备中,可充分借鉴既往非战争军事行动中总结和积累的成熟经验,完善和制定好突发应急救援的各项预案,全方位做好物资、制度、人员、装备等各项储备,做到有备无患,随时做好拉动准备;二是此次救援物资的筹集和准备还结合现地情况和工作所需,取得较好实效。

4.2 充分发挥物资筹备过程中部门联动作用应急救援任务一旦启动后,留给救援物资筹措的时间紧、头绪多,这就需要全院上下紧急动员、左右协调配合,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平稳、有序、快捷地完成好所有准备。具体筹集中,按照医院“统一指挥、授权管理、部门协同”的原则。依据制定和完善的灾难救援物资相关管理和质量控制有关制度,明确由院医务处领导牵头,护理处、院务处等部门密切配合,具体由救援物资管理办公室负责,落实专人管理、专用场地、责任到人,定期对储备物资进行检查与更新。这样才能保证应急救援物资准备时,有条不紊、井然有序,不会在忙乱中遗漏救援物资的品种和数量,提升快速集结的时间和效率,更好服务救援工作大局。

4.3 积极发挥好应急救援物资的最大保障功能医疗救援物资的合理使用和有效管理,是实施重大灾害、重大疫情医疗救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救援物资的精准使用、精细管理,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发挥一线救治的最大效能。从此次赴武汉抗击疫情紧急救援物资整个筹备任务来看,深刻体会到,救援物资的平时储备、任务前的快速计划与筹备、现地展开后的使用与管理,是一项系统和精细化的工程。出征前结合形势任务,进行科学计划、充分筹备是医疗队到达现地顺利展开医疗救治的重要前提;现地救援展开后,医疗队的管理者,要灵活结合当地医疗环境、驻地特点迅速完善救治方案、驻地防护等工作措施,使携带的救援物资持续做到保障所需、利用充分,不浪费、不积压,并做好每日的损耗查对,及时研判后续保障所需;同时加强与后方医院及友邻单位保持密切联系,以备不时之需,确保供得上、用得好、救得下,最大限度地发挥救援物资的保障作用。

猜你喜欢
医疗队物资救援
紧急救援
募集52万件物资驰援东华大学
援非医疗队
军地医疗队驰援武汉
3D打印大救援
出征
——致敬赴援武汉的医疗队
被偷的救援物资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中国(福建)第15批援博医疗队首诊记
救援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