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效果评价及对策探讨

2020-02-14 23:35卞晨波
建材与装饰 2020年8期
关键词:施工现场建筑施工阶段

卞晨波

(常州晟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江苏常州 213300)

施工现场环境复杂多变、施工材料设备繁杂、高空、交叉与长期作业较多等是建筑项目施工特点[1],施工中极易引发安全风险。做好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特别重要,要在建筑工程项目实践过程中多层次高效评价安全管理效果,在反思、探究、梳理的基础上优化安全管理全过程,全方位、系统化、层次化管理施工现场各方面安全,在按时保质完工的基础上实现安全管理以及项目施工综合效益战略目标。

1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效果评价分析

1.1 设置安全管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设置是精准评价安全管理效果的前提条件,也是明确评价要求、标准、内容以及流程的必要基础。勘测、测量建筑项目施工现场,明确施工现场危险源、施工中安全风险发生点、安全管理重难点、技术、安全以及质量要求,以安全风险为出发点,坚持以及落实可行性、系统化、操作性、独立性等原则,围绕当下最新《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等[2],科学设置安全管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指标分解、分级以及落实过程中科学指导安全管理效果评价工作开展。在安全管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设置过程中,先要科学设置评价的总目标,再在分解的基础上对总目标进行分级,明确各级评价指标。一级评价指标包括决策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与维护阶段的安全状况,进一步划分各个一级评价指标,以二级评价指标的形式呈现出来,决策阶段包括4个二级评价指标,施工现场环境、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各自安全等级,准备阶段包括6个二级评价指标,即安全施工责任制度、安全施工方案、安全施工设备设施配置、识别施工现场危险源、人员安全教育与培训、安全施工技术交底,施工阶段包括8个二级评价指标,即安全施工标识、施工安全防护、施工设备设施安全、配置相关人员、施工中各方面用电、安全施工制度、安全检查和排查隐患、施工安全保障对策,竣工验收和维护阶段包括4个二级评价指标,即汇总安全施工资料、安全施工评价制度、安全管理反馈、安全事故报告以及处理。

1.2 明确评价要求、标准、内容与流程,构建评价安全管理效果的模型

以安全管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为切入点,立足一级评价指标、二级评价指标,结合建筑施工项目特点以及决策、准备、施工以及竣工验收、维护各阶段目标,联系建筑项目施工现场具体情况,优化安全管理工作的同时明确评价各阶段安全管理效果的要求、标准,细化调整评价内容的同时明确具体的评价流程,确保在建筑项目建设过程中安全管理以及效果评价工作科学开展,在源头上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程度。随后,根据评价指标、要求、标准、内容以及流程,巧用可行的评价方法,比如,模糊综合评价方法[3],科学设置各级评价指标权重,构建评价安全管理效果的模型。以各级评价指标为导向,确定好评价安全管理效果的指标集、关于安全管理的评语集、模糊关系矩阵等,明确安全管理中一系列评价对象,量化处理评价模型作用下的模糊指标,灵活应用模糊变换原理,全面、深入剖析建筑施工项目建设中一系列评价指标。在评价过程中,坚持由二级评价指标到一级评价指标的原则,通过模糊计算明确决策、准备、施工以及竣工验收、维护各阶段各个评价指标模糊评判结果,再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作用下的相关原则,划分评价等级的同时明确建筑施工项目各个阶段安全管理的效果。

1.3 分析评价结果

将层次分析方法应用到评价结果分析环节,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相互作用,分层检验建筑施工项目各个阶段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完整性,在优化调整的基础上确保评价结果和建筑施工项目各个阶段安全管理实际情况吻合,层次化分析评价结果的同时客观呈现各个阶段安全管理效果,明确安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2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对策

2.1 强化安全管理意识,建筑施工项目各参与方协调配合

建筑施工项目各参与方要在分析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深化认识的同时重新审视、精准定位安全管理工作,高度重视的同时强化安全管理意识。各参与方要在建筑施工项目建设过程中加强彼此间的联系,在协调配合的过程中根据施工现场环境的安全等级,进行合理化决策,通过有效管理提高项目设计、施工、监理等环节安全性。

2.2 识别施工现场危险源,制定安全施工制度与方案,明确安全施工责任

在建筑施工项目准备阶段,施工企业要在勘测、测量施工现场的基础上精准识别存在的危险源,明确施工中极易发生安全风险的位置,深化了解现场作业条件,分析影响安全管理效果的环境、人为、材料设备等因素[4],科学制定安全施工制度以及方案,调整、完善制度内容的同时比较、分析、优化方案,在落实过程中规范建筑项目施工各环节安全管理。此外,施工企业要围绕制定的制度以及方案,科学配置人员的同时明确不同岗位人员在安全施工方面的责任,在落实到个人过程中让现代化安全施工理念深入人心。

2.3 加强人员安全教育以及培训,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施工企业要在建筑施工项目准备阶段加强人员安全教育以及培训,让其在学习安全生产标准、安全理论知识、安全技术等过程中进行多样化的实践培训,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的同时规范化利用施工材料以及操作机械设备,确保施工各环节安全。施工企业要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在制度、方案、责任落实过程中高效开展各项安全管理工作。

2.4 安全检查、隐患排查与应急处理结合,注重安全管理反馈以及评价

在施工阶段,施工企业要将安全检查、动态监督以及隐患排查结合,将巡查、抽查、危险点检查、大型检查等方法有机联系[5],全方位、层次化检查施工现场环境、人员、材料设备等安全,在动态监督过程中把握施工细节,及时排查施工中的安全风险隐患,做好应急处理工作,保证建筑项目施工安全。在竣工验收以及维护阶段,借助现代化技术优势作用,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管理方法,动态跟踪的同时及时、有效反馈安全管理情况,全面以及系统评价的同时围绕发生的安全风险、设备故障问题、典型安全事故,以严重等级为切入点,持续改进安全管理质量,提高安全管理的整体效果。

3 结语

总而言之,评价是提高安全管理效果的有效手段,要在联系建筑施工实际的过程中优化、完善评价环节,确保安全管理效果评价更加规范、有效,通过系统化评价准确了解建筑施工各环节安全管理情况,处理安全隐患问题、突发事件的同时强化安全管理,在安全施工、质量控制无缝衔接过程中提高安全管理以及建筑项目建设成效。

猜你喜欢
施工现场建筑施工阶段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