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20-02-14 22:17
江西农业 2020年15期
关键词:宁化县全县水稻

王 玲

(宁化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服务站,福建宁化 365400)

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很好地解决大市场与小农业间存在的矛盾,有效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宁化县地处福建省西部,全县耕地面积2.81万hm2,水稻常年种植面积2.47万hm2,是国家和省产粮大县。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宁化县农民专业合作社面临新的矛盾,本文针对宁化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1 宁化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状

截至2019年12月,宁化县建立起了70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较上年增加52家。

1.1 发展类型多样

1.1.1 按产业类型分 宁化县有330家种植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39家林业类农民专业合作社,43家畜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28家渔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机、植保等服务业类农民专业合作社45家,其他类20家。

1.1.2 按功能类型分 ①生产型专业合作社515家,占73.05%,以生产大宗粮、果、茶、鱼、畜、禽等农林产品为主;②服务型专业合作社45家,占6.38%,主要提供耕、种、防、收、烘等服务;③生产兼服务型合作社145家,占20.57%,即兼有大宗农产品生产,又提供社会化服务。

1.2 典型示范明显 全县70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引进新品种160个、新农药36种、新机具28个,创建各类专业示范基地1.17万hm2,其中水稻0.17万hm2,茶叶、蔬菜、果树、苗木花卉等0.3万hm2,油茶0.33万hm2,主推水稻叠旁出苗育秧技术、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等新技术86项,全县培育出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3家,省级示范社26家,如宁化县旺农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以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为主,种植水稻 80 hm2、莲子 8 hm2、烟叶 20 hm2、玉米66.67 hm2。合作社成立以来引进120多台农业机械设备,购入34台插秧机,6台大型拖拉机,2台植保无人机,还有施肥喷药一体机、旋耕机、喷杆喷雾机等各类农机设备21台,先后获得市级示范社、省级示范社的荣誉。同时在水茜村等6个村90.67 hm2地实施水稻生产新技术,打造水稻生产示范基地,有效推进了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农村的现代化发展,有效提高了当地农民收入。

1.3 辐射带动强劲 宁化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6万多农户从事农业生产。2019年全县16个乡镇共种植水稻2.47万hm2、果树0.20万 hm2、茶叶0.28万hm2、蔬菜1.20万hm2、畜禽养殖26万只、水田养殖0.15万hm2、林下经济0.07万hm2、油茶1.53万hm2,成为福建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1.4 品牌效应显著 紧盯绿色高产优质生产目标,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共计生产无公害农产品18种,占全县无公害农产品总数的67%;绿色食品12种,占全县绿色食品总数的56%。宁化县的海源渔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12月16日,目前该合作社的成员已经由最初7人发展到27人,池塘养殖面积由原有的12.6 hm2增加到73.6 hm2,2012年创产值1 227.34万元。该社理事长伍玉源的池塘养殖基地在2010年11月获得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2011年11月获得原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证书。

2 宁化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专业人才,成员综合素质不高 具有专业技术、管理能力的人才很少愿意投身农村,参与到合作社的建设发展中,很多合作社的领导人员、管理人员多是农民,文化水平较低,缺乏专业的管理能力,技术水平较低,并且接受、学习新鲜事物、新技术的能力不足,也缺乏市场化的经营管理理念以及电子商务专业技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人才队伍能力有待提高。

2.2 合作社经营规模小,管理不规范 农民专业合作社多数是以乡镇为单位进行运营发展的,经营规模较小,生产产品较为单一。农民较为看中生产收益,会花费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提高农业的产量和收益上,容易忽视对合作社的运行和管理,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合作社运行以及管理混乱,不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长期发展。

2.3 农户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农村大部分农户仍将土地作为基础保障,对于土地流转仍然有后顾之忧,思想认识存在偏差,不愿将自身土地进行流转,导致农村土地流转的规模经营率比较低。

2.4 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 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沟、路、渠年久失修,农业生产设施及装备不足,农民市场信息不畅通,对变化的农产品市场反应迟钝,应付乏力。据统计,宁化县从事水稻生产的专业合作社已流转0.08万hm2耕地,需新建排洪沟 40.2 km、机耕路 60.3 km、引水渠 50.1 km,需新建粮食烘干中心12个。

3 宁化县农民专业村合作社发展对策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农村现代化发展,着力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育和发展,建立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体系和管理制度,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体制,有效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竞争力,进而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为了更好地实现农业合作社的长效发展,宁化县针对自身发展现状提出了以下发展对策。

3.1 行政推动,政策扶持 要把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乡村振兴的抓手,发挥政府导向作用。①加强领导,县乡成立工作专班,并纳入乡村振兴年度考核,确保明确落实工作任务和责任人。②部门联动,围绕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在农业用地、农业用电、农田基础设施、电子商务、技术培训、技术示范推广等方面精准发力,用足用好惠农政策。③整合财政支农资金,编制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目录,靶向奖补、先建后补[1-3]。

3.2 示范带动,拓展辐射 以创建国家级和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为抓手,培育一批产业规模大、品牌叫得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并点面结合辐射带动全县乡村振兴。

3.3 引进专业人才,加强专业培训 通过与福建农大、福建农科院开展对接,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管理人员以及合作社成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专业生产水平以及市场营销水平等,同时通过组织专门的培训观摩、学习活动,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水平。

3.4 保障合作社及时获取农业市场信息 加快全省农产品市场生产、供求信息体系建设,以合作社为生产信息单元,以全省批发市场交易价格为市场信息单元,定期录入、定期发布,将日益变化的农产品市场信息及时反馈给农业合作社。引导专业合作社一、二、三产业融合,促进产业链延伸,附加值提升[4]。

猜你喜欢
宁化县全县水稻
什么是海水稻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一季水稻
水稻花
宁化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不朽的丰碑 永久的纪念——宁化县打造红色遗址群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宁化县贫困空壳村村财增收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浅谈宁化馆藏《中国工农红军军用号谱》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