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底蕴”的光芒照亮全篇

2020-02-14 05:53唐惠忠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底蕴调和文化底蕴

唐惠忠

【问题点击】

文化底蕴是一個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而厚重的文化底蕴最能提升笔下作文的思想水准和艺术品位。所谓凸显文化底蕴,就是说要通过你的文章,把你在平时积累下来的文化素养充分反映出来。

【技法指导】

如果考生作文中洋溢着浓浓的文化味、书卷气,无疑会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进而赢得他们的青睐。那么,议论性散文如何凸显文化底蕴呢?下面几种方式值得借鉴:

一、融入中国元素

“中国元素”范畴极为广泛,包括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戏曲、音乐、绘画、书法元素,也包括独具中国特色的茶文化、饮食文化、器具文化以及历史典故等。将这些元素自然恰当地融入作文,从文化的角度“探前因,察后果”,或者探究现象背后的本质,那么你“烹调”出来的作品,必然底蕴深厚而易获好评。

二、引述诗文名句

行文时恰到好处地引入与主题或论点相关的诗文名句(尤其古诗词名句),不仅能增强议论性散文的说服力,还能彰显作者广博的学识,并增强文章的典雅性、感染力。如中学生优秀作文《食物:别样的语言》中写道:

老话说:“不时不食。”意思是吃东西要应时令、按季节,到什么时候吃什么东西;而反过来说,食物也是季节特殊的一种语言。

……

中国人似乎在很久之前就有按时令吃当季食物的习惯,而不同的吃食——这别样的语言,自然就代表了各种时节。“扬州鲜笋趁鲥鱼,煮烂春风三月初”,郑板桥仅用两句诗,就在我们记忆里将鲜笋鲥鱼和着春风炖烂煮透,让它们再也不可分离。“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白朴《天净沙·夏》一曲中,瓜的爽口甜美更是衬托出夏之惬意、清爽。“秋风起,蟹脚痒”,区区六个字,联想中个大黄肥的大闸蟹的诱人形象把每个人的心搔得痒痒的,同时叫人想到阳澄湖边芦秆摇曳的景致。“寒羊肉如膏,江鱼如切玉”,被贬官的张耒自摆家宴,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于是放言“谪官但强名,比者何不足”,成就了一个独特的豪爽之冬……这些流传千古的诗词或俗语,在中华五千年文化长河中落下颇具烟火雅趣的一笔,也给我们呈现了融在中国人血脉里的对于时令与食物奇妙羁绊的认知。

“食物也是季节特殊的一种语言”,此文入题角度别具一格。作者开篇引用《论语·乡党》中的“不时不食”,由此进入正题;接下来再引述一系列流传千古的诗词或俗语,借以揭示“不同的吃食——这别样的语言,自然就代表了各种时节”。文中多处采用一句一例的铺排方式,丰富了文章容量,“扬州鲜笋趁鲥鱼,煮烂春风三月初”等诗句纷至沓来,辅之以“秋风起,蟹脚痒”的俗语,读来气势充沛又趣味盎然。

三、评说文化名人

面对命题,精心选取自己倾心、熟稔的文化名人来诠释题意,在记录其生平经历的基础上,用议论的方式进行评价,借以表明观点,这种类似人物评传的写法,也能有效凸显作文的文化底蕴。2019年上海高考考生的《采菊瓦尔登湖》就是一个范例——该文以一种对比的视角评议陶渊明与梭罗,揭示出中国文化的深沉与隐秘;在此基础上明确指出,“就是在这样的对比下,中国文化的不同才更为彰显,才会更加展现其迷人之处”。难得的是,文章没有停留在以上层面,而是继续在深度上作掘进——作者联系现实,有力抨击了“追捧外来文化的风潮”与盲目自卑的褊狭,号召读者“拿出不被奴役的创意”来。又如2018年天津考生的《君子大器》,聚焦的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与“十年辛苦不寻常”的曹雪芹。考生先分别以“苏东坡用他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不论身处怎样的境地,保持从容豁达者方是大器君子”与“曹雪芹用泣血的文字告诉我们,心怀悲悯者乃是大器君子”作评价,最后归结为“从容豁达,悲天悯人,愿你我都可以成为谦谦君子”,通篇脉络分明而又一气呵成。

【高考佳作】

一瓢水

江苏一考生

王立群教授说《史记》的时候评论道:“刘邦会用人,他就像一瓢水。一锅汤,盐放多了,醋放多了,加那么一瓢水,味道就正好。而项羽不是,他是辣椒,一道菜到最后只有辣味,那还能吃吗?”

我们都知道刘邦手下人才济济:萧何是必不可少的盐,张良是提供鲜味的生抽,韩信是增添声势的姜、醋,樊哙是性情刚烈的花椒。还有那些八角、茴香、蚝油、大蒜,出锅前撒上的香菜和葱,等等。这些调料在刘邦手下,各司其职,取长补短,便觉五味调和,余香满口。若遇上个不懂烹调的人,特意偏重一种味道,结果便是盐多则太咸,酱油多则太鲜,醋多则太酸,姜多则太辣。

每个人作为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充当着盐、酱、醋之类的角色。要想五味纷呈而非乱成一锅粥,就需要有人来充当这一瓢水。

在人才聚集的地方,“一瓢水”多半由有智慧的领导者担任,古代的统治者刘邦、曹操,近代的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等,便是如此。他们手下的人才都具有两种特点,一是丰富,百味纷呈;二是协调,咸淡适宜,五味调和。

丰富来源于兼容并包。空有水,没有酱,只能是淡而无味。曹孟德唯才是举,在他还没有老糊涂的时候连祢衡都能容忍。蔡元培则是将北大变成了文化交流、思想碰撞的园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学者坐而论道,维新派和守旧派的教授在隔壁教室互相批判对方的观点。各位教授也乐于向他推荐自己“博学的敌人(learned enemy)”来北大任教。

协调来源于管理的智慧。一瓢水要加得正合时宜,不多不少。古代杰出的君主也一定深谙制衡的道理:刘邦懂得收走韩信的兵权,让这棵生姜不至于太冲;司马懿在曹操手下当文学掾,才能发挥作用,又不至于犯上作乱,曹操的后人显然就没有这种智慧。

那么,这些充当一瓢水的人,自己就是无色无味的吗?当然不是。他们也有自己的脾性和味道;只是他们能暂时放下自己的成见,客观公正地评判他人,使一瓢水中没有自己的味道罢了。在不需要他们调和五味的时候,他们也都活出了自己的味道。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接触许许多多味道不同的人,此时也需要一瓢水来调和。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并非聚集在某位特别有智慧的领导者之下,但同样需要五味协调。这时候,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要稀释自己,以求得与他人的融合。我们泼出去的,是一瓢带有自己味道的水。

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仅能看清他人,也能看透自己,他们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凸显自己的味道,什么时候得把自己稀释得无色无味。

于是,世界因五味杂陈而深沉,因五味协调而令人向往。

【评点】

本文善设譬喻,由味及人,以大量历史人物为例,谈的是人的多样性、个性以及用人的智慧,其角度新颖独到,使人眼前一亮。考生先谈人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这里的排比颇见功力;进而揭示五味之所以能调和、能共存相生,取决于那关键的“一瓢水”,即领导者用人与管理的智慧;然后回归“物各有性”,强调领导者调和他人个性的同时亦不失自己的个性;最后补充论证了“大多数情况下,并非聚集在某位特别有智慧的领导者之下,但同样需要五味协调。这时候,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要稀释自己”,其思路逐层递进。

综合看来,文章立论有新意,且论据翔实,说理生动,分析透彻,是一篇议论性散文佳作。

【优美文段】

☆孟德在赤壁低吟悲歌,公瑾在赤壁谈笑风生,而真正带给赤壁完美壮烈的是苏轼。官场上的险恶风波并没有消沉他高昂的意志,生活上的清贫并没有侵蚀掉他那乐观向上的心。伴着涓涓细泉,聆听习习古风,故园神游中,苍银白发与皎洁月光交相辉映。一尊还酹江月,多么豪迈的举杯,淡去了多少哀伤及生活磨难——纪念苏轼,让我懂得了在困难逆境中应保持奋勇向前的决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国的文人里,又有谁能将心澄净到如此境界,以至于只剩下南山之菊?陶渊明选择了归隐之路。这一路走得潇洒,走得清明。然而,陶潜除了饮酒采菊之外,还做了些什么?这或许连他自己都无法回答。归隐之路为中国无数文人选择,但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自我完善式的道德导致了整体上的不道德。”或许是历史的机缘,促成了一座文学的丰碑。但历史的路若要向前延伸,凭千万个陶渊明能够走出来吗?

猜你喜欢
底蕴调和文化底蕴
小草
倍er高级
调和
走进文化遗存 一座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山西平遥古城
高中体育教学核心素养渗透教学思路
欧氏空间中超曲面的L2调和2—形式
中小学语文课堂的多元建构
漫画
例谈调和平均数的简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