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效果评估策略

2020-02-14 08:43刘俊峰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整本书言语考查

刘俊峰

基于图书目录形态,我们构建了整本书阅读的“整体型”“选集型”“著述型”等三种教学模式。只有教学模式支撑的整本书阅读还不是完整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作为课程化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便是教学评价,因为学生整本书阅读活动通过对阅读信息的真实反馈,才能实现对以阅读为载体的言语实践活动进行有效调控,进而促进学生言语思维发展之目的。整本书阅读评估作为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是促进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走向课程化、推动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持续深入开展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目录形态视阈下整本书阅读教学评估内容的确定

在学生认知发展的意义上,阅读就是一个促进学生认知不断发展的言语思维历练过程,感知、分析、概括、筛选、比较、鉴赏、评价等高阶思维因素会参与学生阅读全过程。整本书阅读教学效果评估在阅读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本质意义上就是引导学生基于阅读实践活动,运用一定阅读策略,在言语实践活动引导下实现对阅读教学活动的准确评价和深度反思。

在促进学生认知水平发展和言语思维能力提升的复杂阅读过程中,我们对整本书阅读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就是要对整本书阅读内容选择、整本书阅读策略及整本书阅读态度等进行全面评估。这种评估应着眼于整本书阅读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前延”和“后续”两大要素。具体而言,以“前延”“后续”为时间维度来评估整本书阅读教学促进学生言语思维提升和教师教学技能发展。“前延”即在整本书阅读中学生围绕阅读任务进行资料搜集整理,评估学生对阅读活动的支持和对阅读内容认知的表现;而“后续”即教师基于学生阅读感知整合书本内容开展教学,评估教师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和言语思维提升的程度。

二、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评估策略选择

1.基于过程即时评估

在整本书阅读中,教师是学生阅读活动的见证者,有机会直接感知学生知、行、情、意在整本书阅读的言语实践活动中的变化。在课程意义上,教师对学生阅读实践活动的评估不仅是对其已获得阅读经验进行评估,还要着眼促进学生言语经验在阅读活动中的发展与言语实践活动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持续推进展开,在“整体型”“选集型”“著述型”等书目阅读中,基于学生阅读过程,依据学生阅读活动进行即时评估。

这种即时评估可以是阅读过程中学生阅读态度等的评价。以《杜甫传》整本书阅读过程为例,我们以高一年级学生为阅读对象,经8天师生共读,期间共开设四节阅读课,教师可以在阅读过程中评价学生阅读的态度,评价学生的阅读速度,评价学生的阅读深度,考查学生阅读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学生是否沉潜到文本中去,学生是否对文本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批注式思考,如学生是否从整体上把握了《杜甫传》的行文脉络,感知了杜甫形象,感受冯至的写作风格与传记特点等。

这种即时评估还可以是通过教学对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价。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是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过程中,因此需要基于课堂活动即时评估学生阅读之后是否生成言语作品,是否有言语思维的发展和提升。以《杜甫传》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我们开展一课时的读后分享,就是通过设计以读促写的任务和开展诗歌朗诵会,在写作和朗读互为补充中启迪学生从传主杜甫身上汲取到的前行力量,从而达到评价学生对《杜甫传》全书理解之目的。

2.基于测试考查评估

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测试评估,最常见的形式就是以考试为载体进行测试。如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中就对名著阅读设置选择题、简答题等进行考查,教育比较发达省份的高考试题也通过选择或简答题的形式对“整体型”书目中的文学名著阅读进行评价,在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中往往通过设置主客观试题加大对学生文学名著阅读的考查力度,如基于名著主要内容写名著推荐,围绕主要人物和情节进行鉴赏评价等。从目前以纸笔测试为主要形式的中考和高考试题来看,题型还是显得较为单一,考查方式也不够灵活,基本不能完全考查学生整本书阅读的真实情况,因此,传统纸笔型的整本书阅读考试评估还需要借鉴国外关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测试理念,重新确定测评维度。

一方面,我们需要将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测试评估分散到高中不同的学段。这意味着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测试评估需要在不同学段中进行,并且可依托整本书中精彩章节设计情境化的测试题目,对学生整本书阅读策略和文本赏析等能力进行多维深度考查。一方面,我们需对试题考查形式和试题考查内容进行重新设计规划,以便测试评价能准确检测学生整本书阅读的真实效果,并能为学生阅读行为持续优化进行引导和强化,为学生终身阅读提供机遇。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走出单纯应试测评的怪圈,在课余言语实践活动中开展整本书阅读知识或阅读能力竞赛,以此提高学生在整本书阅读言语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以趣味阅读带动学生持续阅读整本书前行。

以上评价方式只是手段而已,并不是对学生整本书阅读的终极评估,我们只是以测试为手段,促进学生阅读体验得以深化,言语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3.基于任务自主评估

学生是整本书阅读的主体,也是整本书阅读评估的主体之一。自主评估学习效果作为学习者不可或缺的一种学习品质,对促进学习主体能力结构的发展和完善有着重要作用。整本书阅读中适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估,是促进学生深度阅读的主要评估手段。

学生对自己整本书阅读过程进行评估是要基于一定阅读任务进行的。这个任务主要应该包括阅读品质(深度)、阅读速度、阅读量、阅读过程专注于文本的程度等,以对自己阅读过程进行认知监控的方式提高整本书阅读的质量,为整本书阅读教学提供阅读体验保障。一方面,学生的自主评估要基于阅读兴趣进行,学生可能对教师指定的书目不感兴趣,我们可以将必读书目和基于兴趣的选读书目结合起来评价,通过让学生在发展兴趣爱好的同时对有一定思维含量的必读书目阅读产生期待效应,因此,我们的阅读教学评估主要可以体现在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沉潜程度上,评估是否对必读书目中的语言文字、文本情感、整书逻辑等有深刻感悟和体验,并且在阅读体验基础上引发了自己思维参与。一方面,学生的自主评估需要基于保障一定阅读量进行,学生的语言积淀只有到了一定量的时候,才能促进言语思维的发展,如果在整本书的阅读中没有量的积累,阅读就是失败的,因此,学生对自己整本书阅读的评估就要在兴趣爱好推动下,积累阅读数量,通过多读书爱上阅读,发展阅读兴趣,接受书卷熏陶。另一方面,我们也有必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或教学过程中对自己的阅读记录卡、读书笔记、读后感等进行评估,在我们推进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为保障学生阅读的真实性,在每次整本书的阅读之前,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或填写阅读记录卡是必要的,在阅读活动进行一段时间或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让学生对自己的阅读成果进行回头看,进行自我阅读检视式的读后感写作,从而完成对自己阅读成长史的整理和评估。比如基于读后感写作的任务评估,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整本书阅读评价中言语生成的机制,既可以把学生想象成作者给朋友写信推介一本书,也可以书中某一人物口吻写阅读日记来反映学生阅读过程中对整本书主要内容的感知理解程度,我们还可以设想让学生以作者的身份向读者介绍推介自己的书籍。我们在任务评估中要注意创新驱动形式,以灵活的任务推动学生阅读,完成对学生基于整本书的言语实践活动。

综上,以过程为依托的即时评估是学生整本书阅读持续深入进行的助推剂;阅读成果外显可见的考查评估是基于阅读体验提升学生言语思维能力是重要的补充,对整本书阅读起着杠杆作用;以阅读任务驱动的自主评估贯穿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始终,是学生阅读状态的方向盘,对促进学生精神成长具有矫正作用。我们要致力于将整本书阅读评价立足于学生立场,在极大促进学生语言素材积累与丰富的言语实践活動过程中为学生言语思维发展开拓空间,并不断提升学生言语思维发展水平、促进学生审美体验与感悟的敏感性,为学生美丽诗意语文人格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

〔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基于2017年版课标的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构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立项号为GS[2018]GHBZ043〕

[作者通联:甘肃临洮县文峰中学]

猜你喜欢
整本书言语考查
《论语》整本书阅读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吕魁:难以用言语表述的特定感受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