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区森林资源提质增效对策研究

2020-02-14 05:48卜洁赵荣隆孟祥江
科技风 2020年2期
关键词:提质增效森林资源对策

卜洁 赵荣隆 孟祥江

摘 要:通过对巴南区森林资源提质增效潜力分析,探讨巴南区森林资源提质增效的原则和对策。

关键词:森林资源;提质增效;对策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巴南区森林资源提质增效,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巴南区森林资源提质增效潜力分析

巴南区现有乔木林92.85万亩,其中幼龄林面积20.40万亩,占乔木林面积21.97%;中龄林面积49.35万亩,占53.15%,中幼林比例达到75.12%;同时,根据数据统计,巴南区乔木林总蓄积358.48万立方米,乔木林平均每公顷蓄积57.91立方米,低于全市乔木林每公顷蓄积63.7立方米的平均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5.9立方米。因此从龄组构成以及每公顷平均蓄积上来看,巴南区具有广阔的提升空间来实施森林抚育等森林经营措施,从而逐步培育成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

另外,巴南区有针叶林面积69.68万亩,占乔木林面积的75.05%,其中又以杉木、柳杉、马尾松、柏木为主,全区森林存在针叶化、纯林化、低质化问题。因此可以通过低效林改造将其改造成多树种结构的针阔混交林,优化林分结构,可以保证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和效益的发挥,从而推进森林质量的提升。

二、巴南区森林资源提质增效原则

(一)坚持全面绿化与重点建设相结合

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突出长江干流及一级支流两岸的水土流失治理、矿山植被恢复等重点区域领域生态建设。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开展农村“四旁”植树,形成“绿带、绿廓、绿楔、绿心”等城乡空间结构,建设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

(二)坚持数量增长与质量提高相结合

结合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城乡绿化改造提升,大力开拓植树造林空间,加大植树造林力度,促进森林资源增长。着力提高森林质量,推进森林培育由单一绿化向整体绿化与美化、高效化转变,林业生产由粗放经营向依靠科技集约经营转变,林业产业由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

(三)坚持生态美与产业兴、百姓富相结合

兼顾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林业特色产业基地,培育壮大一批林业龙头企业,推进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推进富有巴南区地域特色的绿色、生态、环保林产品品牌建设。以林业产业发展推动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加大贫困镇街造林绿化及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增加生态护林员岗位,促进农民增收。

三、巴南区森林资源提质增效对策

(一)空间布局

巴南区森林资源提质增效可按照“点、线、面”相结合的生态空间布局:

点“精”——围绕中心城区、场镇,以巴南区安澜鹭类自然保护区、巴南区圣灯山区级自然保护区、桥口坝国家森林公园、巴南区南泉市级森林公园、巴南区东温泉市级森林公园等生态景点,打造精品生态旅游区,发展生态旅游产业。

线“靓”——主要围绕长江、五布河、花溪河、一品河、鱼溪河、双河、鱼藏溪、黄溪河、孝子河等落实“河长制”和渝黔高速公路、上界高速公路、渝沙高速公路、绕城高速公路、国道210线、省道渝道(真)路、渝合(江)路、渝巴(东)路等通道,着力解决绿化断层,打造绿化彩化的景观长廊。

面“强”——以中心城区和26个镇街、林场为“面”,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布局,打造惠民绿色经济,发展林业特色产业基地。

(二)实施路径

依托重点林业工程建设,对陡坡耕地、弃耕地、宜林荒山荒地、疏林地、长江干流及其一级支流,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增加巴南区森林覆盖率,加快森林资源提质增效进程。

(1)退耕还林。对25度以上坡耕地、重要水源地、15-25度非基本农田坡耕地上实施退耕还林。利用现有坡耕地,特别是摞荒地,继续加大退耕还林建设力度,退耕还林可选择种植生态经济兼用树种,重点发展特色经济林,在改善生态环境基础上发展林业产业,走可持续的绿色发展道路。造林类型涉及生态林和经济林两个林种。造林树种选择要因地适宜,选择适合当地的树种。其中,生态林主要有无患子、油樟、栾树等;经济林主要有桔橘、花椒、李子等。

(2)疏林地及未成林地補植。主要对未成林地实施补植管护,根据未成林地的具体情况,采取补种、补播、间伐补植或封山育林等措施加以改良,以达到人工促进成林的目的。

(3)宜林地及无立木林地造林。对宜林地和无立木林地实施人工造林,应以营建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目标,重点建设生态防护林,兼顾发展经济兼用林,建成生态功能全面、经济效益显著的森林。林种为生态林,全部为以培育大径材为主的珍稀苗木,树种主要选择杉树、香樟、栾树等本地乡土树种。

(4)农村“四旁”植树。农村“四旁”包括“村旁、路旁、水旁、宅旁”,其中“村旁”为村居民点及村委办公点绿化,“宅旁”为农户庭院绿化,“路旁”为镇街及以下管辖的乡村公路两旁绿化,“水旁”为镇街及以下管辖的农村塘库堰岸边绿化。建设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山地原有植被和自然景观,并与发展特色林业产业相结合,建立符合丘陵地区特点的村庄森林生态系统。

(5)农田林网和特色经济林改造。结合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发展水果、茶、干果和其他特色经济林。以交通干线可视范围内乡村绿化和农田林网建设为重点,通过选择适宜品种和合理布局,建设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特色经济林建设项目,进一步促进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农民增收致富。

(6)特定灌木林培育:①封山育林。结合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等相关林业工程,采取封山育林方式培育灌木林地,以自然修复的方式提高其覆盖度。②人工补植。覆盖度在40%以下、天然下种更新能力弱的灌木林地,采取适度的人工补植措施,补植量宜在20%~40%之间。树种选择要注意“适地适树、物种多样”的要求。补植完成后实行封山育林。③封禁保护。对人畜活动频繁的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区域,采取一定的人为保护措施进行封山育林,比如加强巡护、种植植物护篱、树立宣传牌等。④人工造林。对于符合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划分条件,且仍为宜林地的区域,在可实施造林的情况下实施人工造林,培育更多的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

作者简介:卜洁,女,硕士,林业副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林业规划设计及森林资源保护。

猜你喜欢
提质增效森林资源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森林资源及其保护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如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措施研究
可持续发展下的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分析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基于扁平化管理的精益烟叶生产模式的实践应用
新形势下基层国土资源工作提质增效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