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油站的战疫夫妻档

2020-02-15 18:14熊翔宇
加油站服务指南 2020年3期
关键词:双全龙山县老杨

文/熊翔宇

罗衾不耐五更寒。

凌晨5:30,冬日的晨仍是一片漆黑。桑龙加油站宿舍内的台灯“啪”地一声亮起。“老杨,起来了!你先去站里消毒,我做饭去。你快点!”老杨的妻子催促道。

门开后一阵寒风往里“挤”,吹得人马上清醒过来,接着又是“砰”的关门声,脚步声远了。宿舍一阵窸窸窣窣的穿衣声,站经理杨双全穿好衣服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

这平常的一幕每天都在中国石油湖南销售湘西分公司龙山县桑龙加油站内上演。

“老杨”是大家对杨双全的尊称。他23岁入党,2003年加入湖南销售大家庭,2016年开始驻守在龙山县这座距离分公司最远的加油站。工作17年至今,已是第14个不在家过的春节了。

疫情袭来,桑龙站责任更重。

龙山县紧临湖北省的来凤县、鹤峰县,桑龙加油站作为高速口的加油站点,疫情防控任务重、压力大。“分公司领导班子很关注站内情况,每天都打电话,不敢有懈怠。”杨双全说。

“现在是老杨主外,嫂子负责后勤,我们把活儿干好,三餐不愁。”站内员工说。同其他站点一样,桑龙站全部人员取消休假。杨双全带着员工在现场排查。保险起见,站里配备了电子体温枪为每位进站顾客测体温,加油站人员每天也要测4次。

5:51,杨双全穿戴整齐开始消毒。

洒药用的大喷壶是老杨早就备好的,灌上水调配好消毒液。“2003年‘非典’时就这样干,现在熟练多了!浓度很重要,调得好的话不刺鼻,杀毒效果还好!”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不断补充的技能让他格外自信。喷洒时,他如同绣花一样仔细,连站旁的洗车设备也不放过。

加油站还组织员工每天练习技巧,让顾客多办卡、一次加满,既提升了工作效率也减少了人群聚集。另外,及时排查外地车辆、每天上报情况都是站里必备项目。

6:30,消毒、加油站卫生清扫等一番工作下来,天刚好蒙蒙亮。

“老杨,你们过来吃饭!”厨房的饭刚刚好,香气和声音一起迸出。老杨的妻子不放心地来到前庭:“小徐,你和老杨先去吃,我盯着。”此时的厨房,两碗热腾腾的鸡蛋面摆在桌上,两杯刚冲好的红糖水亮眼暖胃。

老杨的妻子,2018年9月放弃工作来油站陪伴老杨,也承担起了加油站一日三餐。分公司领导来慰问时,她说:“孩子都参加工作了。所以,老杨在的地方就是家。”

重复单调、起早贪黑的工作,这背后是属于杨双全夫妇的坚守和幸福。

“爸爸,我和杨双全都挺好的。你也注意休息,在家别出去。”杨双全的妻子同家里通完电话便开始对宿舍和餐厅进行消毒。班前会散后,她到站里的菜地忙活,又要准备午餐了。

“能和丈夫一起在抗击疫情中出力,我觉得很幸福。”大年初四的夜晚,月朗星稀。一曲歌声在飘扬,“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军功章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猜你喜欢
双全龙山县老杨
湖南省龙山县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
老同学
老杨的那片红果园
多复变数某些双全纯映射子族精确的系数估计
诗经
湖南龙山县土家语地名考释——以他砂乡为考察中心
美丽双全的爱情
精准扶贫下龙山县乡村旅游转型与升级
儿女双全好孕 八件事万万不能做
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