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模式语言在亚健康城市街区中的运用

2020-02-15 22:15刘洋
建材与装饰 2020年30期
关键词:基因库元胞自动机

刘洋

(西南交通大学,四川 成都 611756)

1 背景

1.1 建筑模式语言

在亚历山大建筑模式语言理论被广泛传播的今天,很多人对这一理论都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同意亚历山大看法的人们往往认为亚历山大的模式语言为快速构思方案提供了一种容易理解、简化问题的程序。我们在做设计时可按如下方法构思:提出有理解化标准的设计目标,这个标准可以包括文化的、哲学的、艺术价值的等多个方面。同时模式语言认为,可以相当松散的方式把模式贯穿起来形成建筑;在同一空间内,也可以把同一模式重叠在一起,构成高度密集型,有多种含义的建筑物。设计的关键除了在物理要素外,也在于模式的排列,每个建筑是由要素之间构成的一定关系模式所限定的模式语言所构成。而对建筑模式语言理论表示怀疑的也大有人在,他们中的某些人认为在分析空间方面,《建筑模式语言》一书的逻辑是不完全归纳的[1]。

1.2 城市旧街区亚健康问题

基于对城市旧街区的讨论和分析,城市旧街区内部原本就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影响着整体街区、片区以及城市的发展进程。出于对整体问题归纳总结,主要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①旧街区的文化方面缺失;②景观方面缺失;③功能方面缺失;④情感方面缺失。在当前的城市发展进程之中,因为建设者群体对于保护意识的浅薄和认知底下,在拆与保护之间形成很大的争议,并造成破坏上的严重。历史街区的文化保护现状普遍令人担忧:“脱胎换骨”式的旧区改造,商业性开发破坏的文物建筑,假古董和静态孤立的保护措施[2]。文化缺失也成为城市旧街区中亚健康方面之一。虽然特色街区景观改造如火如荼地发展,但是在当前景观改造过程中出现了街区景观整体性缺失、改造手法单一、动态性不足等矛盾,景观方面缺失也成为城市旧街区中亚健康方面之一。城市现阶段的发展进程之中,许多方面的功能发生缺失,无法满足街区内部居民生活,更加不能辐射整个片区,使街区的发展在整体片区发展中呈现短板状态,功能方面缺失成为城市旧街区亚健康方面之一。

一座城市的发展都拥有其独特的场所精神,场所精神的存在能够加强城市居民对所在街区产生认同感,基于旧街区的记忆碎片缺失发展,导致旧街区内部的情感缺失,以至于无法满足街区内部居民以及辐射片区的归属情感功效,故而旧街区内部的情感方面缺失成为城市街区亚健康方面之一。

1.3 街区模块化设计相关背景

建筑的发展过程趋势是单元体结构式建筑以及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简单的称为模块化设计,其发展的形式就是如同一个个形态各异的小盒子,小盒子可以是四边形的方体,但又不仅仅局限于此[3],可以是多边形状,每一种形态呈现属于自己的形体构造。运用这些形体构造修建起来的单元体,通过固定的建筑形式插接在一起,这个过程相似于儿童的搭积木方式,通过这种形式来建成建筑群甚至街道本身。模块化等同于元素基本体,而最后形成的建筑等同于用不同元素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形成的物质。在街区模块化设计的过程之中,由于有不同的单元体形成的最后空间形式,所以这个空间形式的组成部分必须服务于社会,其中包括绿化、住宅、商业等各个功能块,由此整个由模块化形成的建筑群体成为一个独特的建筑群体,这个建筑群体可以为其周边地区提供所需的功能。在街区设计过程中运用模块化设计可以满足人们对自己所需空间不同性质要求,以及增加更多的公共空间,形成更多的预留空间,即弹性空间。

2 研究方法

2.1 城市中建筑模式语言基因的提取

城市中的建筑模式语言基因提取的前提是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殊的建筑模式语言基因,城市建筑模式语言基因杂乱无序地分布在城市的各个区域,甚至于角落里面。特殊的建筑模式语言基因对于这个城市居民来说拥有着特殊的记忆,由于现在城市发展的迅速扩张,导致大部分的居民无法感受到本城市建筑模式语言基因所带来的记忆感,无法达到一种精神感动的目的性,所以在城市的旧街区发展进程之中,对隐藏于城市中的建筑模式语言基因的提取显得尤为重要。对城市中的不同模式基因提取之后,运用于旧街区的发展之中,对于激活整个街区的文化性、功能性以及情感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殊建筑模式语言基因的提取成为整体发展进程的关键一步。

2.2 城市中建筑模式语言基因库的转译

建筑模式语言基因库的转译是建立在城市的建筑模式语言基因的提取基础之上而言的,只有在城市的建筑模式语言基因的提取完成之后,才能完成下一步的工作,即建筑模式语言基因库的转译。基于建筑模式语言基因库这个词而言,不难知道其实就是一个库的建立,把特定城市的建筑模式语言基因归纳成为一个库。转译的过程不是机械的转移,而是在译出的基础之上加以改善。时代在发展,伴随的也有城市居民的一种生活习惯的改变,只有适应整体发展趋势的状态模式基因,才能真正成为建筑模式语言基因库。转译的过程就是在建筑模式语言基因提取的基础之上,应对发展,把城市独有的建筑模式语言基因换一种不改变其本质的方式转译出来,为下一步系统化的完成工作做铺垫。

2.3 元胞自动机在模块化街区中的应用

运用元胞自动机原理可以将建筑模式语言库系统化:用一系列模型构造的规则构成,凡是满足这些规则的模型都可以算作是元胞自动机模型。因此,元胞自动机是一类模型的总称,或者说是一个方法框架[4],其特点是时间、空间、状态都离散,每个变量只取有限多个状态,且其状态改变的规则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局部的。

建筑模式语言系统化过程完全按照元胞自动机原理之下进行。建筑模式语言基因库的系统化建立在模式基因转译之后,可以分作很多种,比如从城市的居民生活出发可以分为居住模式语言、商业模式语言和景观模式语言等。在建立建筑模式基因库之后,就有了明确的分类,系统化的过程就是根据场地的特定因素讨论场地在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从建筑模式基因库提取符合场地需求的语言融合进入场地之中,达到对场地街区的激活作用,带来文化的复兴、功能的完善、景观的渗透以及最终达到情感记忆碎片的激活。

基于研究方法的运用,首先从大的方面慢慢渗透到细节,从体到面再到点的一个过程,从粗略到精准的一个过程,就是从城市中建筑模式基因的提取,转译建筑模式基因库,再到建筑模式基因库的系统化。

3 针对城市旧街区亚健康问题提出策略

从建筑模式语言出发来解决城市亚健康街区问题就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具体到特定城市的时候就需要从三个步骤来完成:①对城市中的建筑模式基因提取;②对建筑模式基因库的转译;③建立建筑模式语言系统。

3.1 城市中建筑模式基因的提取

城市在从古至今的发展之中,由于其独特地理位置以及历史发展进程中所经历的变化,形成了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每个建筑建筑风格都对应其属于这坐城市的建筑模式语言,城市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建筑群体。例如天津存在天津建筑模式语言片区,既有融合世界优秀文化,也有属于本土建筑模式语言,五大道街区文化区域、意式风情街等属于传统的天津大院[5]。从天津城市的建筑模式语言出发可以将其分为三大类:①住宅类;②商业类;③保护类。

3.2 城市中建筑模式语言基因库的转译

城市建筑模式语言基因库的转译是建立在城市建筑模式语言基因的提取基础之上而言的,只有在这座城市的建筑模式语言基因的提取完成之后,才能完成建筑模式语言基因库的转译。建筑模式语言基因的转译过程必须遵循着整个库的规则之下,从城市的建筑模式语言基因出发可以将其分为三大类:①住宅类;②商业类;③保护类。每一个类别都建立属于自己的建筑模式语言库,在转译的过程之中充分地遵循这个法则。

3.3 元胞自动机在街区更新中的应用

通过运用元胞自动机原理可以将建筑模式语言基因库系统化。在元胞自动机方法框架之下,将城市的三种建筑模式语言基因库提取出来,出于对建筑模式语言基因与整体建筑的思考,通过对于整体设计的过程运用。从建筑模式语言基因细节角度出发来解决街区亚健康问题,从对建筑模式语言基因功能植入,以及整体文化性渲染,序列组成来对整体街区的文化、景观、功能以及情怀的补缺。运用建筑模式语言基因的形式在街区主要融合为三个建筑模式语言系统。第一个住宅建筑系统;第二个商业建筑系统;第三个保护建筑系统。从这三个系统来解决旧街区的文化;功能;景观;情感缺失问题。街区内部主要由空间和片区建筑组成,而空间主要带动整体街区气氛,街区内部建筑的组成非常重要。建筑的存在主要为片区街区有下列几种作用,激活街区内部文化性,为市民提供一个具有文化性的区域活动;为街区内部植入新的功能,完成功能缺乏的更新,完善整体功能布局;还能带来归属感觉,街区内部的建筑植入后,从功能角度;文化性角度出发。激活片区的整体融合,更新的建筑部分为具有传统建筑模式语言,既能带来文化和功能的完善,还能让街区内部市民活动其中,带入感、归属感油然而生。

4 结论

在旧街区的再生问题讨论过程之中,基于对这个城市的思考,对于这座城市建筑模式语言基因的整体研究并在设计中运用。从城市的基础模式语言基因提取,然后到转译,形成城市建筑模式语言基因库,在不同的旧街区更新过程中,根据周边因素影响形成符合区域的建筑模式语言基因系统。城市旧街区亚健康问题普遍存在,特定的城市通过这座城市的建筑模式语言基因的运用来解决其问题。

猜你喜欢
基因库元胞自动机
基于元胞机技术的碎冰模型构建优化方法
天然生物物种基因库: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几类带空转移的n元伪加权自动机的关系*
我国最大藜麦基因库落户山西农谷
{1,3,5}-{1,4,5}问题与邻居自动机
8个基因库逾万分种子10月入库Svalbard全球种质库
一种基于模糊细胞自动机的新型疏散模型
一种基于模糊细胞自动机的新型疏散模型
基于元胞自动机下的交通事故路段仿真
基于元胞自动机下的交通事故路段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