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对策

2020-02-15 22:15刘科成
建材与装饰 2020年30期
关键词:施工工艺钢筋混凝土

刘科成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北京 100068)

0 引言

当前我国各产业都在进行产业升级,土木建筑行业更是如此,各种类型的技术和方法不断涌进建筑行业,给传统的工程流程带来了根本性的改变。以混凝土施工为例,作为土木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问题一直以来都受到了重点关注,作为基础建设应用中非常广泛的一种施工材料,一旦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控制不到位的问题,就很容易为建筑的安全性造成不良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当前的房屋建筑要求,对混凝土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相应的优化,最大限度提高相关建筑项目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1 混凝土施工的主要问题

不同建筑不同步骤运用的混凝土施工步骤不同,但整体来说可以分为施工条件、施工工艺和施工管理三个大环节。

①施工条件,虽然混凝土施工的应用环境非常广泛,但这也导致一些项目忽视了自身施工条件的特殊性,盲目照搬之前的混凝土施工经验,没有进行周密详细的调查,就很容易造成后续的相关问题。以某混凝土灌注桩项目为例,该项目由于地址条件过于复杂,使得后续灌注桩的支护桩和支护锚杆范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重叠,进而影响了后续的立柱桩、沉降井、工程桩、围护桩等项目的施工;②施工工艺,新型的混凝土施工对于施工工艺有一定程度的门槛,传统的施工方式相比新式的施工工艺相比虽然门槛较低,但是对于混凝土工程来说也降低了一定程度的施工效率,而新式的施工工艺虽然提高了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但也会增加施工难度,所以相关团队需要针对新技术的特点搭配科学完备的管理模式,才能最大限度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③施工管理,在施工管理方面,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分为施工现场管理和工程质量管理。在施工现场管理上做到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在工程质量管理做到高效达标,同时这两方面的管理都需要监察人员进行严格的评审,依据各地的不同标准严把质量关,充分行使监察职能,才能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以上三个环节出现纰漏都有可能使得混凝土施工质量出现相应的问题,具体混凝土施工问题可以表现为四个方面。

1.1 钢筋裸露问题

钢筋裸露问题是混凝土与钢筋结合不好的主要体现,作为当前建筑的主要形式,钢混结构一旦出现问题就很容易对建筑整体的质量和安全性造成很大的影响。通常钢筋裸露主要是混凝土自身的粘合性出现问题,在捣拌和搅和的过程中出现了质量管控不到位,进而对钢筋的依附性不够。此类问题非常影响建筑的整体稳定性,但也在建筑施工中非常常见,所以需要对混凝土的各个环节做好相应的质量控制,避免钢筋裸露问题。

1.2 表面麻点问题

混凝土表面麻点也是混凝土施工中经常出现的一类问题。通常表面麻点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搅拌不均匀、施工人员没有及时进行平整或者放置时间过长等。表面麻点问题主要对建筑的美观、表面平整有一定的影响,进而造成建筑物表面的脱浆现象,影响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

1.3 混凝土孔洞问题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如果混凝土在捣拌和搅和的过程中出现掺杂杂物或者搅拌不均匀的情况,那是后续混凝土施工时就会出现相应的孔洞现象。此外孔洞现象出现的原因还有可能是建筑表面的细小缝隙未及时进行处理,未及时清理混凝土表面的木屑或者尘土,未对相应步骤前的混凝土表面进行湿润处理等等。混凝土的孔洞问题可能会对混凝土建筑的整体受力造成不利影响。

1.4 后续裂缝问题

混凝土施工后因为混凝土的质量或者人为所造成的失误,经常会出现相应的裂缝现象。裂缝问题不仅会对外观和后续施工产生影响,更会对建筑整体的施工质量造成负面影响。所以一方面施工人员需要针对所在地方的气候环境、地理条件等情况进行混凝土施工的调整,更需要对混凝土的各个施工步骤进行严格监控,针对原料采购、捣拌和搅和的过程制定严格的监管措施和相应的施工对策,预防混凝土在施工完成后出现裂缝现象。

2 混凝土施工的优化对策

基于上述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笔者计划从施工过程和结构设计两个环节面混凝土施工进行全面优化。

2.1 结构设计优化

科学合理的结构设计是建筑施工的基础,基于不同建筑项目的实际需求,相关设计人员应该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和环境情况进行周密的勘测,并且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相关建筑项目的要求和国家规定来拟定混凝土施工的位置、深度和其他参数。如果有特殊情况,比如地基周围是液化土层,就需要针对位置来设置端承型装和后续的压屈验算来保证施工项目的质量。混凝土的设计是基于混凝土的高可塑性进行的,所以在具体设计时要基于到相关荷载实验数据之上进行,笔者在进行相关的设计时使用的是BIM 软件来对各个构件的位置、承载力和其他参数调整,并从中取最优解。在进行软件仿真时要输入确切的勘探成果,进而求出具体的数值。混凝土强度等级也需要基于相关的软件仿真和建筑数据库的同类型数据来确定,同时在对钢筋的配比计算中严格确定各项参数,确保最小的配筋率大于相应参数。因地制宜的设置各项参数,最终完成整体的建筑荷载试验,确保后续的混凝土基础沉降小于建筑物沉降。

2.2 施工过程优化

在进行正式的混凝土施工之前,要注意钢筋结构的制作和安装质量、相应混凝土灌注管道的下方和提升位置,都没有问题后就可以开始正是的混凝土施工过程,可以分为三个环节。

首先是根据建设需求和使用规范性进行原材料的选择和配比。作为混凝土材料中最重要的原材料,水泥发挥着重要作用。水泥的选择需根据工程成本进行性价比的考核,选择质量有保证的供货商进行合作。另外在混凝土原料的保存上边需要加强重视,注意相关储存地点的位置、环境和气候,保证方便快捷的情况下弯沉混凝土原料的干燥储存。定期检查混凝土原料的储存情况,防止出现结块情况,同时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测试出混凝土最佳的配比。

其次是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需要现场完成相关的浇筑与施工,所以现场施工是混凝土施工的主要形式,现场施工的质量决定了混凝土相关工程的整体质量。所以需要从混凝土现场施工的实际质量控制手段入手,对现场施工进行全方位的优化。一方面是混凝土浇筑现场的准备情况,一方面对施工现场的环境是否符合相关要求进行检查,另一方面确保浇筑施工的前期准备充分,对施工模板、施工器械、施工材料和运输路线进行准确的考量,确保混凝土与施工现场完成高效对接,提高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效率;另一方面是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确保混凝土下落的高度符合相关需求,如果过高则需要借助滑槽和导管等工具进行辅助,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安全和有序进行。此外混凝土浇筑工作需要保证混凝土的厚度符合设计标准,通常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来对相关混凝土部分进分段施工。

最后是在混凝土在施工完成后,需要保证混凝土的养护达到相关标准,避免出现后续裂缝等现象。主要的方法就是保持混凝土的相关湿度,保证混凝土构件不会出现裂缝等现象。一方面定期在施工完成的混凝土构建上进行洒水等工序,避免高温带来混凝土构件的形变;另一方面采用遮挡物的方式遮挡阳光,避免阳光直射使得混凝土构件出现裂缝,也能够减缓水分的蒸发,减少后续的洒水频率。

3 总结

本文主要是针对混凝土施工的结构设计和施工过程两个方面进行了相应的优化。作为建筑施工项目的基础,混凝土施工的任何一个失误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影响后续的工程进展乃至相关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所以基于混凝土的施工不仅需要科学完备的设计方案、环环相扣的施工工艺和先进有效的管理经验,更需要对每个施工人员严格要求,力求在合理的施工安排下最大限度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猜你喜欢
施工工艺钢筋混凝土
混凝土试验之家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施工工艺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施工工艺
关于不同聚合物对混凝土修复的研究
D10mm热轧带肋钢筋五切分生产工艺开发
高层建筑CFG桩复合地基施工工艺探讨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我把一吨废钢筋搬成了三吨
混凝土预制块模板在堆石混凝土坝中的应用
混凝土,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