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精细化施工管理措施

2020-02-15 22:15常云龙
建材与装饰 2020年30期
关键词:精细化施工人员管理人员

常云龙

(山西西山金信建筑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200)

精细化管理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精细性,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技术,能够将建筑施工的管理工作更加细节化和标准化。能够完善工程企业的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需要科学有效的精细化管理制度保证,既能满足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保证工程进度,保证安全生产,又能为企业的长久发展带来良好的影响。

1 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精细化管理,在工程建设中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和人员管理中,主要是为了实现提高服务质量,发挥现代工程管理的作用。精细化管理在实际施工管理中突出精细化,强调社会分工和服务的精细化,施工的各个环节都有相对应的管理制度,保证精致化管理的可行性。精细化管理强调施工管理的责任制度,在施工的各个部门与员工之间落实责任制度。对于施工的各个环节,都有专门负责的管理人员,保证精细化管理的落实,保证施工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做到尽职尽责。

精细化管理也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持续发展、行业竞争加剧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建筑工程企业为了应对社会压力,在工程管理中广泛应用精细化管理,企业需要提高施工水平,在控制施工成本的同时,保证施工质量,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效提高。精细化管理的有效应用对于企业而言,可以提高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保证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有效实现企业战略思想,提高企业执行力的重要途径。在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管理质量低、施工效率不高的问题,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完整的管理理念,能够有效改变这一现状。精细化管理是根据工程实际出发的,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不仅有利于企业的自身发展,在社会上也对建筑领域的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2 精细化施工管理的重要作用

2.1 明确分工,提高管理水平

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对于施工人员而言,有助于培养精细化的施工习惯,一方面有助于安全生产的实现,另一方面,能有效保证施工质量。由于精细化管理对于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的职责划分,工作人员都有各自明确的职责。因此,在工程开展中能保证较高的施工效率,具有规范化的特点。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专注于工作,并提高自己的施工能力,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施工增强规范化操作的意识。可以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转变工作态度,提高对工作质量的重视,加强自身约束,履行义务和责任。此外,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发现精细化管理落实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精细化施工管理在应用过程中还具有不足之处,施工人员发现问题,有助于及时调整管理模式,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2.2 提高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应用精细化施工管理模式,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产生一定的约束,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同时,由于加强了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联系,精细化施工管理将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的效益进行挂钩,工作人员的奖金直接取决于工程质量与施工管理效果。在以往的施工管理中,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之间默契程度不好,信任不足的现象严重影响施工管理质量。而精细化施工管理,有助于加强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密切联系,解决旧有的矛盾和问题,在保证施工人员较高工作的积极性的同时,发挥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有效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应用注重职责体制的建设和落实,每个岗位都有详细的分工,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会相互产生积极影响,施工管理质量的提高对每位施工人员都会带来一定的效益。精细化施工管理实际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2.3 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可以帮助施工企业及时转变理念,根据发展状况和发展需求,在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工程效率的同时,注重经济模式的创新。在节约资源控制成本的同时,提高施工效率,加强施工技术的优化。精细化管理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有助于提高施工工艺的高效性和规范性。建筑施工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包括材料、技术、设备、管理制度等多方面内容,精细化管理的应用,需要科学、严格的管理方案,需要对施工进行中出现的不合理现象进行及时纠正,需要借助科学的奖惩机制,规范施工,增强工作人员责任意识。

精细化管理对于施工管理和工程质量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应用精细化管理,有助于企业发现不足,总结经验教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节能减排理念的同时,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 施工精细化管理的应用策略

3.1 增强施工精细化管理理念

在建筑工程中普遍存在施工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的现象,这也是施工地点变动频繁,施工环境艰苦,施工内容重复而复杂等因素导致的。且在我国,从事建筑行业的施工人员大多是文化程度不高、专业技能不强的工人,在工程中甚至会出现违规操作的现象,这不仅加大了施工管理的难度,更严重制约了企业经济效益和综合实力的提高。为改变施工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的状况,建筑工程需要对施工人员开展专业的培训,使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达到要求,同时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对于管理人员,需要改变其管理模式,应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会影响建筑施工的管理水平和质量,制约企业的长久发展。

施工人员是建筑工程的直接参与者,对工程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提高施工人员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十分必要。建筑企业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岗位培训,使其具有规范化的施工技能,使其具备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监管工程中的经济化施工管理的落实,需要每一位管理者对精细化施工管理有正确的认知和充分的了解,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提高施工管理的水平。

3.2 提高施工管理技术水平

要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精细化管理,离不开对管理技术进行优化完善,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设计,加强对施工工艺的精细化管理,进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有序开展。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之前,需要建筑工程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各部门和各单位进行协调,做好施工环节的细节处理,从而发挥经济化管理在工程管理中的价值。完善精细化施工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施工管理设计人员需要对建筑工程有全面的了解,对于工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需要及时解决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主要包括安全管理、工程进度管理和施工质量管理三个方面。安全管理通过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以及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实现。而工程进度的控制离不开工作人员对施工现场的调查和研究。项目施工单位需要对施工工序和操作流程进行必要的调查,建造出一套高效的精细化施工管理体系,有效解决操作不规范的问题,提高工程质量。

3.3 健全和完善工程施工管理体系

在施工管理中,需要加强对现场的管理能力和对施工现场进行监控,保证施工质量。对施工中各式各样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材料的位置和数量有实时的掌控,同时,根据不同的特点妥善安置,有效降低安全隐患。对于物品的使用和管理,需要做好登记。物品的维护需要有专门的负责人。不仅提高物品管理的规范性和专业性,也为施工的进行创造便利性。

在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大多数企业存在工程监管意识淡薄的现象,监理水平不高,综合素质不高,监理和监管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对于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能恰当处理,造成额外的经济损失,建筑工程的质量得不到保证,还会对企业的名声带来损伤。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必须要建立有效的施工管理制度,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行为加以约束,将施工管理制度精细地落实到施工的每一个环节。

为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的落实,需要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施工中涉及的技术质量、人力、物力等的管理详细划分,明确职责。强化监管人员的作用,监管人员应当对施工情况进行监督和跟踪,对于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要及时纠正,采取必要措施加以解决。建立健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体系,有助于解决工程中存在的偷工减料行为和其他违章违规行为,强化建筑工程的责任人和施工人的职责,有效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4 小结

总而言之,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已成为必然趋势,建筑工程企业应当加强对施工和管理人员的精细化管理。在施工的各阶段,充分利用精细化管理模式,真正发挥精细化管理的作用。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推动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精细化施工人员管理人员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摘一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