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经济分析中BIM 技术的运用探讨

2020-02-15 22:15樊浩
建材与装饰 2020年30期
关键词:工程经济分析

樊浩

(平凉市新世纪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平凉 744000)

0 引言

我国项目工程发展势头很好,但对于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却表现出不受管控的局面。正是因为如此,造价和项目之间无法充分衔接。若造价无法紧密的和项目连接,将会严重影响项目经济。至今为止,我国项目造价管理方式不如国外发达国家,但是BIM技术可以改善这种情况,BIM 技术既可以使企业投资取得预期的理想化标准,也可以大幅增加工程总体收益。

1 BIM 技术的内涵

BIM 技术属于科技持续进步下衍生出的一种新型科技,主要是使用数字化系统,是高技术成果。BIM 技术用于工程经济分析方面,作为一项信息化工具,再根据参数模型整合各项目内的割裂数据[1]。可以有效共享与传送项目工程各环节产生的数据,使工程建设者可以准确判定项目内存在的建筑数据,且采用高效的应对计划,给建筑经营企业带来协同工作的重要基础,不断提高生产效率,节省成本,缩短工期。

2 工程经济分析的必要性及原则

2.1 必要性

(1)这是提升社会资源使用率的重要举措。怎样以最少的成本稳定突出产品的基本功能,属于工程经济分析的关键内容之一,换言之,要作为科学分配与高效应用资源的决策,需要同步考量技术和经济各种因素,展开工程经济分析。

(2)这是企业运营决策的关键前提与标准。如果缺少稳定的经济分析,将很难保障决策准确。

(3)这是减小工程投资风险的稳定保障。决策规范化属于工程经济分析的关键表现,在工程投资早期开展各种技术计划的论证评估,不仅能够在投资前找到问题,便于及时采取科学措施;而且对技术经济论证错误的方案,立即否决,以避免决策盲目性,防止不必要损失,令投资风险降低。

2.2 基本原则

2.2.1 经费的时间价值

建筑经济学方面一个最基础的概念即资金存在时间价值,使今日的1 块钱比今后的1 块钱更值钱。若想以当下时点的价值评定今后时期获取的财富,就需要将之打个折扣。若忽视经费的时间价值,就不能科学评估工程今后的收入与水平。

2.2.2 增量分析

对各种方案展开评估与对比需要从增量角度展开,即以两个方案的投入差和现金流量差展开分析,获得各项差额评估指标,然后和基准指标比较,看投资高的方案是否有效。增量分析满足人民对不同事物展开选择的思维模式。对各种方案展开挑选与对比时,要从增量角度着手,即检查增多投资的计划是否可行,把两个方案的对比转变成单一方案的评估问题,让问题得以简化,且便于实施。

2.2.3 机会成本

这项原则主要指除沉没成本,纳入机会成本。其中,沉没成本主要指因为原来的决策已经形成了的,但无法把现在或今后的任何决策转变的成本。人们在决定要不要去做一件事时,既要看这个事对自己是否有利,也要看过去是否已在该事情上有了投入。将这些已经出现无法收回的开支,像时间、资金、精力等视为沉没成本。而机会成本主要指因为资源的局限性,兼顾到某个用途,就丧失其他被应用而营造价值的机会。在全部这些将会被使用的机会中,将可以获得最高价值的资源用作工程方案,应用这些资源的成本就是机会成本。

3 工程经济分析方面BIM 技术的使用

3.1 决策过程

通常情况下,BIM 技术在项目决策过程的使用主要任务是认真估算造价。使用BIM 技术能够顺利进行造价估算,根据工程实况给决策者一个最佳方案,如此能够在短期内迅速估算出项目价格。

3.2 设计过程

BIM 技术在工程设计过程的使用对整个工程有决定性影响,在项目管理方面也是如此,设计过程起到较大作用。设计过程不但影响很大,且经费占比很高,这就体现了设计的关键性。采取传统技术展开设计时,应当科学使用BIM 技术,再把两种技术充分融合起来,使设计师在进行图纸审查与观测时可以更为方便。把两种技术相结合,能够创建出立体化模型,让工程设计更完整。

3.3 招投标过程

原来的工程计算工作均是依靠人工处理,需要依靠人工计算获得许多翔实有用的信息,作业量较大。而在后续招投标项目中,会耗费诸多人力与物力,极易引起偏差。由于人们长时间工作疲劳出现疏忽,就极易引起很大的出错率[2]。为了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能够使用BIM 技术来有效避免这些问题,节省资源,保证项目信息的准确性,尽量帮助招标商清楚招投标文件。

3.4 施工过程

项目工程的建设工期通常很长,在施工环节,很多资源都会变化,实际价格将产生忽高忽低现象,这样会直接影响施工过程的项目造价。而BIM 技术的产生,可以有效处理资源变化现象,其能够提高项目管理效率,进一步节省人力、物力以及财力,降低施工过程的不必要亏损。此外,BIM 技术的使用在较大限度上能够帮助材料保管者更好把握施工过程的材料数量,保证施工工作顺利展开。

3.5 竣工结算过程

项目工程竣工验收与结算也非常重要,该过程采取BIM 技术能够全面采集与保存整个项目工程的流程及各个环节的信息,并根据已设置的标准及规律展开分析,为项目工程竣工结算带来借鉴依据,使得项目工程可以正常竣工。

4 BIM 系统在工程结构规划方面的使用

4.1 工程结构规划的要点

BIM 是基于IFC 标准上开发的,以该种方式创建出的模型效率较高,适用于多种项目软件中。BIM 模型创建需要做好四部分工作:①结构创模,该种模型包含工程内的墙体、房梁和立柱,经创建结构模型有效关联各项元素[3];②计算结果模型,一般项目工程的内部力学现象均是电脑计算出的,然后需要与工程结构分析统一起来,由此使工程部件可以达到最好状态的规划;③材料数据模型,这种模型是按照工程内所用的钢材和混凝土材料的数据来创模;④属性定义模型,该种模型在创建时要依靠项目结构的动态属性指标,可以进一步拓展模型,且使工程结构得到动态调节。

4.2 工程结构内BIM 系统的使用成效

就某项目工程为例,规划占地面积是1502m2,是纵向型构造,纵向场地是91m,横向宽度维持在11~16m 内,工程结构方面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对该建筑展开设计的基础上,采取BIM 技术建立工程模型,创建时能够根据相关力学分析计量各种参数。创建BIM 模型,与标准参数相比较,再利用系统就能够获得IFC 模型。对其实现关联以后,就能够获得一套规范的图纸,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修改图纸。在修改时就可以分析某一方向受光照作用的强烈,所以,对于采光不好的方向就能够适当调整窗口部位[4]。这种设计大约需要89d,其涉及早期勘察与后续调整。相较于传统的工程结构,进度更快,图纸也与施工的基本要求符合。所以,BIM 系统在项目工程中的使用价值较大。

5 借助BIM 技术展开经济分析的预计成效

5.1 动态实时体现经济项目

在现场主动收集施工资料,使现场资源消耗较为精准,再把信息整合进平台分析软件内,获得资源的具体耗损量。根据招标采购数字平台内的单价,由施工过程获得实际成本。按照算量模型与定额数据能够得到工程的目标成本,再归集施工过程不同单元,且对信息进行分析。

5.2 经济项目体现形式更为多元化

以前施工阶段体现经济项目的过程一般采用办公软件来完成,预期可以对该种形式加以改变。今后会采取3D 模型,使经济报告更为形象化、直观化。施工现场还将使用视频软件,观摩汇报工作。另外,生物识别软件可以是现场员工顺利进到工作状态,使应用数据的人员可以从多角度获得更直观的内容。

5.3 数字化系统实现了远程处理

给设备安置防碰撞软件,使机械设备可以得到远程运行,在检查设备系统时体现智能化,使机械自行收集信息,再把设备内存在的异常立即反馈给生产上,使商家及时检查与排查故障隐患。物联网科技在现今获得较大发展,工程施工后期会朝着虚拟场景扩展,可以尽量实现远程操控。

5.4 对经济分析项目加大执行力

分析经济项目的本质目的在于降本增效,常用方法是从施工过程找到资源耗损存在的误差,落实与整改具体信息。采取BIM软件完成招标、采购,且监控机械故障,调整材料中产生的误差,防止经济亏损。

6 结束语

总之,尽管BIM 系统在建筑领域使用并不普遍,技术上还有很多问题。但是,只需科学分析施工常见问题,采用先进的解决方法,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就能够突出BIM 系统的功能,使工程建设变得更为经济,促进建筑事业发展。BIM 技术可以优化项目工程,符合施工要求,使得建筑工程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猜你喜欢
工程经济分析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子午工程
工程
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