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啄癖发生诱因和防治措施

2020-02-16 16:08王风申王海英
今日畜牧兽医 2020年8期
关键词:啄癖蛋氨酸食盐

王风申,王海英

(河北中贝佳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050000)

在家禽养殖过程中,一旦出现啄癖现象,处理不及时会蔓延整个鸡群,给养殖朋友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引起鸡发生啄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很多,现针对此症结合实践中的认知,作一简要阐述。

啄癖又称恶食癖、异食癖,是指鸡群中互相啄食,导致外伤、死亡或生产能力下降,是鸡的一种常见病。 常表现为啄肛、啄羽、啄趾、啄蛋、异食等,鸡啄癖的发生与饲养环境、饲养管理、营养代谢、生理习性,以及疾病感染有关。

1 啄癖发生的原因

1.1 饲养环境管理因素

1.1.1 高温、高湿、通风不良易造成氨气、二氧化碳及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浓度上升;高温、低湿会使鸡羽毛蓬乱无光,皮肤干燥发痒;低温、低湿同样影响羽毛正常生长,诱发啄羽现象。

1.1.2 鸡舍内光照强度大,光照时间长,会使鸡的神经系统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表现烦躁不安,易引发啄斗,形成啄癖。对于育成期蛋鸡可刺激性成熟提前,导致早产蛋引起肛破裂,或出现脱肛、输卵管下垂等现象,容易引发啄癖。

1.1.3 料位或饮水器具不够,引起鸡争食抢水,引发争斗性,发生啄癖。

1.1.4 其他应激反应,如猫、鼠、鸟的突然惊吓,或周围环境噪音太大,均能诱发啄癖症。

1.2 饲料营养因素

1.2.1 饲料配合不合理,营养比较单一,达不到鸡体营养需要,建议使用全价料。

1.2.2 饲料中缺乏蛋白质、粗纤维含量低,易使引起啄癖。

1.2.3 饲料中缺乏维生素, 尤其是B 族维生素如VB1、VB2、泛酸、烟酸、生物素等,其影响更为严重,常常诱发啄癖。

1.2.4 饲料中铜、硒、硫、铁、锌、钙、钠等矿物质元素缺乏,或钙、磷比例不平衡,易引发啄肛、啄蛋、啄羽和食羽等。

1.2.5 饲料中氨基酸不平衡,特别是含硫氨基酸缺乏(蛋氨酸),是造成啄癖的重要原因。

1.3 饲养管理因素

1.3.1 饲养密度或饲养群体过大,易诱发啄斗。

1.3.2 对于产蛋鸡,在产蛋期及时捡出破蛋不让鸡吃,是防止鸡啄蛋癖发生的有效办法。

1.3.3 人为的不规范操作,比如免疫、称重、调鸡等抓鸡时,不慎划伤鸡而流血,从而引起叼啄。

1.3.4 换料时造成的应激, 以及在育雏育成期间, 免疫、称重、调鸡、转群、投药等,常常造成鸡群紧张,甚至粗暴的动作使鸡受到伤害,均能加剧鸡的啄癖。

1.3.5 及时断喙,既可防止啄癖,又可节省饲料。

1.3.6 选择合理的饲养方式,一般有笼养、平养、散养三种方式,笼养鸡最易发生啄癖现象。

1.4 生理习性因素

1.4.1 鸡品种不同,发生啄癖的概率也不同,一般情况轻型蛋鸡发生率高于中型蛋鸡,而肉鸡最差,土鸡最为严重。

1.4.2 鸡在一个饲养周期,一般需要经历三次换羽,每次换羽都会出现皮肤发痒或羽毛生长不良,便诱发鸡自啄和互啄。

1.5 疾病因素

1.5.1 鸡感染体外寄生虫,会刺激机体引起皮炎,出现自啄,一旦自啄出血,便引起鸡群互啄。

1.5.2 鸡因腹泻、球虫病或泄殖腔发生炎症时,会出现糊肛引起肛周围发痒,导致鸡自啄消痒,一旦外伤出血,就是引起众鸡互啄。

1.5.3 饲料发霉引起霉菌毒素中毒,也会诱发啄癖。

1.5.4 鸡在初产时,或因产大蛋、双黄蛋而引起肛破裂,可引起啄肛癖。

1.5.5 鸡因病引起输卵管下垂或泄殖腔外翻,易引起啄癖。

2 啄癖的防治措施

一旦发现鸡群有啄癖现象, 应尽快找出引起啄癖的具体原因并及早消除。 一般可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2.1 及时隔离,将被啄鸡挑出,隔离饲养,并在伤口上涂抹紫药水。

2.2 定时断喙,并且实时对大群鸡进行修喙。 对于蛋鸡在7~9d 进行首次断喙,上喙切掉1/2,下喙切掉1/3,在12 周龄时进行第二次断喙;对于肉鸡在第一天断喙。

2.3 加强饲养管理,消除各种诱因。鸡群密度要适宜,注意舍内卫生,保持空气新鲜,调节好温湿度,根据日龄不同制定合理的温湿度表,并严格执行。

2.4 制定合理的光照表, 提供适宜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切记光照不可忽长忽短,忽强忽弱,减少强光刺激。

2.5 提供全价饲料,并且合理饲喂,不能过饱,也不能长时间饥饿。

2.6 及时捡蛋,清除破损蛋。不可用破碎蛋喂鸡,以避免引起食蛋癖。

2.7 若是食盐不足,可在饲料中添加0.5%~1%的食盐,或者在饮水中添加1%~2%的食盐,连用3~4d,必须保证供给充足的饮水,防止食盐中毒。

2.8 若是维生素不足引起的,可补充相应的维生素,比如使用金维它、鱼肝油等。

2.9 若是微量元素不足,如铁、铜、锌、硒等,可饲料添加硫酸亚铁、硫酸铜、硫酸锌、亚硒酸钠来补充相应的微量元素。

2.10 若诊断为硫元素缺乏引起的啄癖,可在饲料中添加1%的元明粉,连用3d;在饲料中补充生石膏,每只鸡每天1%~1.5%,连用7d;亦可添加5%羽毛粉。

2.11 若诊断为蛋氨酸缺乏, 可在饲料中添加0.2%蛋氨酸,连用7~10d。

2.12 减少应激,在准备免疫、给药、称重、调鸡、转群、换料等要提前2~3d 在饲料中添加抗应激药物,如VC 等。

2.13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好法氏囊疫苗接种,避免由法氏囊疾病引起啄尾。

2.14 根据饲养方式及当地的气候环境, 选择适宜的球虫疫苗或抗球虫药进行预防和治疗。

2.15 净化沙门氏菌,防止发生鸡白痢;做好科学管理,避免引起生理性或病理性脱肛等,诱发啄肛。

2.16 若发生啄癖,可饲喂啄净(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

综上所述,合理的饲料环境,科学的饲养管理,可防止鸡群出现啄癖现象,同时根据引起啄癖的诱因不同,采取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即可。

猜你喜欢
啄癖蛋氨酸食盐
蛋氨酸对奶牛乳腺酪蛋白合成及其上皮细胞自噬的影响
鸡啄癖防治措施
巧称食盐
新修订的《食盐专营办法》相关表述之探讨
鸡啄癖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
食盐PK风疹块
愚人食盐
2015年蛋氨酸市场回顾及2016年趋势展望
蛋氨酸市场回顾及展望
浅析鸡群啄癖的预防与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