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建筑工程造价中的BIM技术应用

2020-02-16 21:04王德均
四川水泥 2020年12期
关键词:工程造价成本建筑

王德均

(四川润扬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00)

1 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分析

尽管近年来在建筑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建筑业稳步发展,工程造价管理在整个建筑市场和行业的发展中越来越有更加重要的话语权,越来越成为重点考虑的因素,尽管如此,依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也不敢忽视的问题,如何为建设项目取得合理的成本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项目成本管理的部门面临的任务。目前,许多建设项目仍在使用传统的成本管理的模式。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型是广泛的,缺乏完善的计算管理。因此,其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不高,与各个环节的协调性也很差,容易出现的成本管理的问题。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缺乏科学性和稳定性,使得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生产率水平低下,造成资源和资金的浪费,并且受盈利能力的影响,使得工程开发过于注重经济效益,导致工程建设成本过高。很多财政资金问题。因此,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需要跟随时代的步伐来进行变革。

当前工程建设造价管理现状分析:

(1)缺乏协调统筹管理

建设工程成本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各部门各自独立,虽然工作上可以有机结合,但由于各部门工作过程中的不协调,工期延误、工程进度滞后是常有的现象,部分数据和信息在传达和交流过程中容易出错。 要重新调整和修改数据,必须重新进行第二次运算。 这将降低建设工程施工的进度,如果多次计算错误,容易影响工程质量。 传统建设工程的成本管理工作耗费时间和精力,限制了建设工程产业成本的发展。

(2)信息不具备时效性

由于客观因素影响较大,要确保工程实施中信息的及时准确和应对,在进行核算建设工程费用就必须要衡量各种因素工程材料受市场影响很大而变动。必须提供大范围以供工程预算流程参考。传统的工程成本管理不能及时共享信息,因此工程预算容易产生很大偏差,限制建设工程的发展,浪费建设工程的材料和资源。 因此,得到的数据只有准确、时效性,才能切实保证工程质量和成本。

(3)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足

由于行业的限制,很多现有建筑工程高级技术人员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相对落后,不能适应现代建筑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部分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和所学相关知识,现有工程成本管理人员素质低,难以满足建设工程的发展需要,影响了工程成本管理的发展。

2 BIM 技术的特性及应用优势

BIM 技术是将信息系统和建筑系统进行和嫁接集成的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将建筑工程类的所有过程信息通过建立好的数据模型进行一一映射,这种理念起源于19 世纪后期。美国科学家伊斯特曼教授对这一理念曾经做过相应的假设和验证。建立的数据模型要包括 建筑项目中全部的操作程序对应的各种类型的数据信息,具体有建筑推进日程安排信息、设备使用规律和安全信息、建筑构造合规信息等。 利用BIM 技术将信息数据高效的转换成我们想要的数据模型,这样以来,数据模型就可以准确地反馈各种我们想要的各种信息。 在这个信息平台的构建下,可以实现多个多种种资源的实时在线传输,这样一来对整个工程建设的效率和各部门之间配合的协调新都有较大的提高。另外,从功能作用的角度分析,BIM 技术可以将其表述成为物理和数字双重功能的有机结合,就是通过数字化的平台来呈现整个建设的工程的全部过程,实现可视化的工程建筑过程。对于不同的建筑权限,可以通过权限授予的方式实现共享平台信息资的数字。同时,具有可视化和仿真模拟功能的BIM也准确地说明了当前建设工程中各种资本成本的消费及相关联系影响,并通过内部数据结构的分析和交互,深入挖掘了信息本身的价值。可以进一步分析一段时间内当前信息的运行情况。在资金消耗时,可以定义为资本成本输出和输入的相对比率,在当前项目开放期间进一步掌握成本数据和消耗数据,然后相关人员可以进行数据分析,整合问题,找到问题根源,提出可实施的解决措施,实现对建设成本的直接管理。

2、BIM 技术的应用优势

(1)信息化管理提高有效保障

BIM 技术应用于工程成本管理,把原有的人工管理工程成本的形式改为以计算机啊为载体的信息化管理模式,通过正确的合理的定义一类数据信息,就医实现成本的动态分析,另外,有了整个平台以后,整个工程项目的资金流向、消耗归属都可以通过平台进行智能收集,不需要人为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收集统计、整理汇报。为工程建设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节省的一定的精力进行财务分析。另外,该技术还能够对整个工程建设进行多重管理,可以实现工程建设的实施之前、实施过程中、实施结束以后的多环节重复跟 进和验证,从而进一步加强系统于实际消耗的关联程度,为整体成本验证提供可靠性保障。

(2)实时精准动态管理契合时代

BIM 在工程成本管理中主要实施三个方面:信息更新和及时对工程数据进行精准计算;进行工作现场的实时监控,实现工程过程的圈动态的管理。

首先,有心的信息产生、收集就说明BIM 模型能够在数据即将产生之前根据数据信息的反馈的是需求及时调整自己原有的信息模型。当整个数据库的所有的信息框架和与之对应的工程量完全相等的时候,就会执行筹资行为和数据模型中的信息的重要节点的关联。在这种情况下,当数据结构的的定性的条件满足的时候平台信息就会变形使数据结构达成所需要的框架结构。 所以也就是说,BIM 的信息模型可以实现内部的数据结构和外部的工程建设过程需求同步, 此时,人机等常用信息的变化和信息与实际工程量的结合现象为了便于工程成本的管理(Templine),正确定义了成本费用的消耗点与损耗所在。

其次,因为工程数据的计算精度要求较高,BIM 信息模型内有多种算法,比如神经网络算法、拓扑树等,可以通过这些算法对当前结构内的信息进行合理化、正确话的分析,做出合理的预算,这样对于已经经进行调整的一些特定类型的建筑消费的数据统计通过进行协调的数据统计,通过计算机的自动化计算法则,可以有效地降低计算者的作业压力,同时还可以有效的防止有不和规矩的行文介入其中,有效的防止暗箱操作的行为出现,并且由于是计算机计算,不会出现因为工作疲劳而产生的精力衰减,导致计算错误,返工的浪费时间精力的行为。最后,BIM 技术之所以能够是实现动态管理,是因为BIM 技术本身使对三维模型、四维模型、五维模型有比较清晰的了解的,全方位的检测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经济损失的行为,把各种个各样的经济消耗行为设定成为一个不一样的参数标准,在系统进行信息合成的时候,在建立信息于信息之间的关联特性,对不同消费行为进行分析,进一步控制项目成本。

3 BIM 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各阶段的应用

3.1 精准预算提高决策效率

在投资成本评价阶段,应根据项目计划和项目要求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制定项目的一般方向。在此阶段,可以有效地以BIM 技术的可视化和仿真信息模型为基础,对当前建设项目的成本消耗进行数据渲染,然后通过相关的仿真功能进行决策信息验证和后续工作计划支持。另外,通过BIM 技术构建的三维四维建筑信息模型准确地说明了对建筑环境和建筑本身特性的影响。然后,技术和管理员根据模型的各种建筑构件成本消耗执行相关运算,以建筑信息模型为基础快速构建工程结构数据,并根据数据库内的相关指标和成本价格等正确定义当前建筑。

3.2 优化设计,有效管控成本

工程设计在成本消耗中占比较大的比例。BIM 技术的应用可以对过去的历史建筑数据确认当前建筑结构内的成本消费细节和成本消费的平衡。然后将当前建筑信息与以前的信息进行比较,确定金额限制参数,并根据工程项目设置这些参数,从而获得技术本身的经济应用优势。在设计过程中,建筑工程本身属于复合运营系统,因此整个设计阶段分为三类:初期设计、技术设计和建筑设计。BIM 信息模型的建设可以使三种类型的设计信息成为相关的数据集成库。然后,根据数据库中显示的硬设置,对每种类型的设计信息进行物理分割,并根据相关配额参数的设计,将总建筑成本保持在可控范围内。这使各种经济行为的结果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

3.3 实时跟进施工,更好的把控过程

施工中BIM 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实时跟进现场施工进展及动态,对施工阶段施工量、组织量及工程进度消耗的资本成本进行偏差分析。然后,将计划投资额设置为成本控制的标准值,准确定义工程成本的经济行为和目标值引起的错误。这个错误的原因是成本的异常损失行为。管理员可以根据这些问题的原因制定相关的价格控制管理战略。为了将资金行为的发生和消费保持在控制成本下,可以有效地保障各种建筑行为,满足标准式成本消费。(模板费用、机器费用、土方费用、人工费、消耗品费用、林电费、林防守用、环境费用等)BIM 技术也与工程费用计算软件相连接,通过GIS 技术、GPS 技术在施工现场建立信息同步采集系统,并将收集到的信息与BIM建筑模型对接,开设工程。对管理者来说,将建筑构件的成本损失信息映射到模型上,管理者可以通过多种信息审批,更好地掌握实际工程中产生的成本消耗的利润价值,实现建设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有序展开。员工还可以通过信息模型的数据渲染准确计算成本消耗内的工作量完成情况,并对各种信息资源进行综合分析,动态实时控制整个管理形式。这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本保障。

4 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引入BIM 技术的难点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建筑信息化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据中国建筑业协会透露,2018年中国建筑信息化仅占总产值的0.1%,美国等发达国家达到1%。分析BIM 的应用现状,了解一些障碍因素,包括 :

4.1 BIM 软件在技术上有待提高

对于工程成本管理,要区分成本的做法不太能反映在BIM 中。构件中钢筋的施工规则各不相同。目前,软件可以大致输入钢筋。在实际项目中,数量和构造阶段不同的钢筋不能正确输入和计算。另外,目录和定额价格与市场价格分开,BIM 价格不正确。事实上,不管是传统的预算方法还是利用BIM进行计算价格,这个问题都会存在。因为我国一直采用的是传统目录与定额定价的方式,定额更新的周期一般为2~5年,另外再加上我国的经济体制等原因,现行版本明会显落后于市场化的节奏,与市场信息波动不在同一频道,计算的结果与工程的实际情况是分开的。这个费用的不平等就很容易导致挪用公款、减少暗箱操作、豆腐渣工程等现象的产生,对项目的建设及后期使用非常不利。

4.2 匮乏“一专多能型”人才

因为BIM 需要计算机和工程建筑的紧密结合,所以对人才的要求较高,既需要懂得计算机,有需要懂得建筑啊专业,在BIM 开发软件方面如果只是引进计算机人才,不懂得建筑工程,那么肯定无法完成任务的,只引进建筑业的人才效果是如出一辙的,最好的状态是引进的人才能够对计算机和建筑都有所熟悉,这样才可以保证计算机的专业性能与建筑业紧密融合,技术方面的专业性能保证引进的人才可以在建筑业内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工作状态。利用BIM进行工程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的成本管理既需要具有进行现有预算编制的成本人力,还需要有与之相关的关软件熟练使用、数据库建设的能力、建筑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复合人才。

猜你喜欢
工程造价成本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工程造价之旅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的几点思考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