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青年发展观视域下高校新生理想信念的培养策略

2020-02-16 14:52张欣鹏宋宇杰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0年1期
关键词:高校新生理想信念

张欣鹏 宋宇杰

[摘 要]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有着深刻的理论及实践依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高校新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可从党建、团建、心理建设着手,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 高校新生;习近平青年发展观;理想信念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0) 01-0060-03

一 培养高校新生理想信念的意义

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就我国青年以及我国青年工作从不同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论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青年认真学习马克思青年观,在深刻了解马克思青年观的基础上,继承马克思青年观的优秀思想并发扬光大。结合中國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坚定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明确青年肩负的历史使命。首先要明确以何为出发点,我们应从实际问题出发,综合考虑党对青年的定位,以及一系列的发展培养问题;其次,我们着重强调部分关键性问题,譬如青年工作培养的为什么人群服务、培养出何种青年,进而更深层次考虑青年政策体系的最根本性问题,即如何培养、培养何种、为何培养;最后,形成有关新时代青年工作的“三新”,即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青年工作思想是在全面的创新维度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具有丰富实质内涵的优秀思想。在青年工作思想的指导下,有利于加强青年工作的组织领导能力,促使广大青年能够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全面地实现自由发展。高校学生恰好是青年群体的主力军,一年级学生处于一个适应转变的阶段,这个阶段是他们明确未来的发展目标,树立正确发展方向的关键时期,在习近平青年发展观视域下,对这个群体加以正确引导,通过教育、引导、服务、引领等方式,针对一年级学生开展一系列专业引导活动,提高大学新生适应性,促进新生智力发展、道德成长,使得他们能够实现从一个角色到另一个角色的转变,帮助高校新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使得他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青年一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美好的梦想是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构筑而成的,因此,给予新生正确观念指导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各高校应从各方面正确引导新生,使高校新生的大学梦甚至于人生梦都与伟大的中国梦相融合。

二 做好高校新生理想信念培养工作的路径探索

第一,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高校新生作为青年的主力军,肩负着沉重的使命,必须不懈奋斗、不畏艰难、积极向上。时代在不断地发展,每一代青年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时代的不同使命。习总书记提出“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是国家的梦想、民族的梦想,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是青年群体应有的远大理想和美好追求。青年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青年一代人有所作为,国家才能繁荣昌盛。青年人在生活、学习中要不忘自己的使命,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牢记时代赋予的使命,不忘初心,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拼搏。青年一代要敢于挥洒青春活力,放飞青春梦想,勇于超越自我,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星辰大海永远是青年一代的征途。在新时代和使命的号召下,各高校必须全力积极引导高校新生树立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为目标的大学梦、人生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党吸取我国五千年来的优秀文化并结合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总结出来的核心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青年一代作为我国发展过程中的主力军,必须树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的理想信念,并在现实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系中,各高校要培养高校新生形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致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引导高校新生群体从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四个方面入手,树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想信念并不断实践。实践是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经之路,唯有实践才能让高校新生真正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升华自己的理想信念。

第三,强化共产党在青年工作中所起的领导作用,推进青年团体思想建设进程,使大学新生坚定不移地向党靠拢。青年一代身上寄托着祖国未来的希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我国的发展也向前迈了一大步。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高校新生应该勇敢地成为新时代的弄潮儿,继续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并在优秀的思想观念的指导下,不断学习和实践习总书记讲话系列的精神,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青年一代必须坚持从基本国情出发,深入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创新,在学习和生活中奋发有为、不忘初心、实事求是。各高校必须引导青年人在新时代的高速发展下,树立能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想信念,不断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养,承担起新时代赋予青年一代的社会责任。

三 加强高校新生理想信念培养策略研究

理想信念是认识层面上的问题,而认识源于实践。要想使高校新生更深刻地明白理想信念对于他们的意义,一定要引导他们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要让他们在学习与实践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理想的实现需要不断的实践积累,在实践的过程中,要不畏困难,积极向上,奋力拼搏,理想才能得以实现。如果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很容易会迷失方向,误入歧途。因此,如何培养高校新生的理想信念已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的当务之急。

1 高校新生党建培养的策略研究

近年来,随着高校新生的入党热情持续积极高涨,新生党员的教育工作也越发重要。如今,00后的学生也开始进入大学,新时代下的新思想也呈现多元化。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学生们表现出了价值观多元化、行为自我化、社会观功利化的时代特点。以南京高校在校党员群体为样本,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部分新生党员在入党动机、理论素养、理想信念以及表率作用等多方面均呈现出弱化趋势,这表明高校现有的党员培育体系已经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满足不了现代学生多元化发展的要求。因此,高校的党员培育体系也应该跟随时代的发展,创建新的党员培育体系。

在祖国的孕育下,青年得以茁壮成长。在青年的努力下,祖国才能更加繁荣富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而今正是青年激荡未来的时刻,必须使祖国新一代接班人形成正确的思想,培养青年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因此创新新生党建工作是各高校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创新党建工作要围绕“遵循学生成长的自然规律,贴近学生的实际特点”的原则,以开展面向新生的“早日站在党旗下”“我在党旗下成长”“主题党日活动”等党组织活动为载体,并且合理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进行党建宣传,使新生向党组织靠拢,帮助新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在新生党建工作中,要及时了解新生们的实时情况,及时了解有意向入党新生的动向。对于在高中阶段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学生,要采取针对性的培养方式,以“高年级党员”为领航员,定期开展“党章学习”“党课讨论”“好人好事”等一系列活动,加强有意向入党新生的党性修养,為党组织吸收先进人才奠定基础。在新生党建工作中,还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来培养更多优秀的未来党员。首先,根据实际需求,在有条件的基础上,成立学生支部,通过组织生活引导新生党员的思想建设,使他们的党员意识得以强化,使命感与责任感得以加强,党性得以提高。其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专业指导、就业规划等相关讲座,帮助新生党员尽快适应大学环境。再者,通过邀请专家学者、行业模范、时代楷模等优秀共产党员,为新生党员现身示范,讲授党课,引导新生党员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创新新生党建工作,加强新生党性教育,就是要让新生党员明确身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享有的权利与应尽的义务,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发挥“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作用。

2 高校新生团建培养的策略研究

在高校工作中,处于根本地位的即是党建工作;而在这之中,学生团建是不可小觑的重要工作部署,其主要归结于共青团组织的基本性质,其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基石。由此可见,高校中的共青团组织其根本任务即是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确引导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方向,增强学生团体间的凝聚力、学生于党的思想上的吸引力,进而帮助青年学生确立远大理想,积极适应与当下时代大环境相融合的发展进程以及青年变化;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永远跟党走,坚持党的领导。在高校的新生工作中,共青团势必要做好“团建”工作,只有做好团建工作,才能将党建工作的基础打好,正确认识“团建”和“党建”两者的紧密统一,用坚定的团建工作来促进党建工作的顺利进行,用党建的不断发展来推动团建的进一步提升,通过这两种工作来强化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

通过党组织的建设完善来推动下一层团组织的建设,在组织建设上实现两者之间的联动关系。贯彻执行“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为达到该要求,首先应在大一年级实施“学生党员下班级联系蹲点”制度,进而确保新生中的每个团支部中有相应的学生党员,从而保证在新生团支部中相关活动与建设发展能够顺利开展,与此同时,尽量将党支部与团支部相应的活动联合开展,比如党支部和团支部的组织活动立项等;鼓励党支部和大一新生班级团支部围绕同一主题联办活动,通过发展鼓励新生中的优秀团员参加党支部活动,进而为党支部吸收新鲜的血液,扩大党支部在新生团体中的影响力与作用力,拓宽党支部在新生中的参与面,保障新生中更多人在党支部中获益。

通过党建队伍带团建队伍,使得党建和团建的两个队伍建设能够实现有效互动。通过采取自荐、他人推荐、公开竞选等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党员积极参与到基层团支部工作中,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优良的政治素质与强大的工作能力,进而能够领导带动基层的团组织工作,形成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通过开展党课、团课以及学生干部课程,吸纳新生中团干列席党支部会议与相关的活动,在课程中加强对新生中团干的教育培训,做到不断提升团干的思想素质与政治理论水平,通过列席相关活动,不断提升团干的相应工作能力。将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与培养学生团干结合起来,积极推荐新生中的优秀团干优先入党。

3 高校新生心理建设的策略研究

大一阶段是大学生活的起点,也是大学生角色概念发展迅速、心理特征变化激烈的重要时期,了解当代大学新生的心理发展现状和特点,探索新时期要迎接的挑战和创新的方向,意义重大。对于18岁左右的大一新生来说,面对理想和现实的诸多矛盾,他们普遍缺乏应对这些困扰的技巧和能力,理想信念容易发生动摇,而此时也正是对大学生心理发展教育、引导的最佳时机。

通过“自我成长”教育计划,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培养学生自信、包容、爱等积极心理品质,形成健全的人格,积聚成长的“正”能量。在大一新生中开展心理适应教育。在每个班级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心理辅导,利用团体辅导的参与性、互动性的特点,提供机会让同学了解自己,建立大学里的人际关系。利用学校户外拓展的设施,在新生中开展“超越自我,协同合作”的户外拓展训练,帮助新生建立自信,体验超越,学会沟通、合作,提高团队意识,培养对班集体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通过“完善个性”的辅导计划,关注特殊群体的心理需求,帮助他们弥补欠缺、完善个性,克服困难,健康成长。通过讲座、团体辅导、能力训练等方式,帮助贫困新生认识和接纳自己,理性面对贫困,提高自己的能力,建立自信和自尊,勇敢接受生活的挑战。对于学习困难的新生,通过团体辅导、个体咨询等,帮助学生探索学习的意义、增强学习动力、体验学习的乐趣。绩优生聪明,专注于学习,往往竞争意识较强,心理压力较大。通过团体心理辅导、个体心理咨询等方法,减轻心理压力,化解内心矛盾,完善自我个性,更加全面健康成长。

4 高校新生校纪校规建设的策略研究

校规校纪是学校学生管理制度的统称,“学校为了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培养守法守纪的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才,而制定学生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规章制度等规定”,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对校规校纪进行解读与宣讲、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使校规校纪这样一种观念与形式上所显现的外在约束与压力,易于被广大学生接受、吸收而内化为他们的“教育自觉”,和谐地融入学生的自我成长与发展中,是高校新生理想信念培养的着重点之一。

通过校纪校规建设为主题的班会,对全体新生进行有关校纪校规的教育。加强对新生的思想引导,端正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增强法律意识,正视自身不足并进行改正。强化新生课堂纪律,严格执行并不断完善考勤制度,坚决杜绝迟到,早退及旷课等现象的发生,保证课堂效率,从入学开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定期对新生宿舍进行检查,并与学生沟通,对不足之处及时提醒并纠正。

通过对班委重点培养,从而调动全体新生积极性。培养班委们的工作能力,要求他们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各守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以个别谈话的形式,对特殊对象特别处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发现进步及时表扬,从而形成良好风气。要求新生养成自我批评的习惯,及时发现自身问题,从而改正。

四 结语

時代赋予了青年人很多的重任,青年的发展关乎国家前途命运,青年及其成长成才是党和国家的长久课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深刻分析和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青年发展观,可以为高校学生发展提供基本依据和奋斗方向。对于刚入学的高校新生,他们作为新形势下培养的当代青年人,要在习近平青年发展观的指导下,从党建、团建、心理建设及校纪校规建设等方面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使高校新生了解社会发展的历史,了解社会现实,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把党的教诲铭记在心,踏实做人,认真学习,同时也接近社会,体验社会,在实践中掌握本领和生存发展能力,不断取得理论创新和实践进步,使青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挥青春光芒,贡献青春力量。

参考文献:

[1] 符丹,马宁.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教育的再思考[J]. 黑龙江教育,2018(04):81-83.

[2] 舒毅.德育模块化教育教学的实践[J]. 教学研究,2016(03):251.

[3] 胡磊.高校新生心理适应现状与对策研究[J]. 体育世界(学术),2018(6):133.

[4] 孙传辉.高校新生入学之校规校纪教育实效研究[J].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2(25):36-37.

[5] 郑晓露,宋勇君,那力荣.新时期高校“团建促党建”工作机制探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7(05):9-11.

[6] 陈强; 李睿; 于小雯.习近平青年观视域下新时代青年德育工作的研究[J]. 高校共青团研究,2018(06):103-110.

(责任编辑:张宏玉)

猜你喜欢
高校新生理想信念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丰富和规范党内仪式是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的重要途径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班级团体辅导对高校新生适应性的作用研究
基于MOOC模式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研究
浅谈新时期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开展职业指导教育的思考